双层构造织物及使用其的耐热防护衣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65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构造织物及使用其的耐热防护衣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有耐热阻燃性的底布部分由加固布部分所加固的的双层构造、适合作为耐热防护服的面料用材料的双层构造织物,以及使用其的耐热防护衣料。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适合使用于消防队员等使用的耐热防护服、机械性或化学性危险环境中所使用的防护作业服、对于火花或电弧的保护用的防护衣料或于爆炸性环境使用的防护衣料等的人体保护用衣料的新型双层构造织物、以及使用该双层构造织物所构成的耐热防护衣料。
背景技术
:在人体保护用的防护衣料的领域中,使用各种型的织物,满足有关于强度、耐热性等的要求特性,确保对于各衣料穿着者必要且充份的保护。例如,消防队员所穿着的消防所使用的阻燃性织物,不仅对热的物质(放射性及对流性热的耐性、热稳定性、阻燃性等),还必须考虑机械特性、防静电特性、防水特性等。另外,对于暴露于热的作业者使用的其他耐火性织物所要求的性能,主要涉及燃烧传导极限的耐性,以及对于对流性及放射性的热的耐性。同样地,焊接作业所使用的保护衣料,必须具有不燃性、及对撕裂传导的耐性、及对熔融金属构成的小飞溅液的耐性。上述例子暗示对于耐热防护衣料的原料,为确保穿着斬安全及舒适性,耐热防护衣料的织特必须兼具多种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防护衣料用织物所要求的特性组合为机械性能(拉伸强度及撕裂强度)、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化学稳定性能、防静电性能等。作为改良织物的撕裂传播的一种手段,已知采用称为格子布的织法。此格子布织物将经线及绵纱二根并纱为格子状并打绵而阻止撕裂的传播。此织法可增大撕裂传播耐性约30%。但是,这种织法有表面侧出现格子状花紋及凹凸的缺点。于是,因为这种构造会加速织物的磨损,与平织或斜紋织等平滑织物相比较,有磨损耐性差的缺点。进而,格子布织物与如斜紋织这种更平滑的织法相比,通常有表面凹凸、表面外观不良的缺点。用以增大织物的机械特性的其他手段使用包芯纱型的复合纺纱。此时,构造为于该纺纱的中心部分(芯部分)配以高强度纤维,通过1种或数种机械特性虽低、但引起鲜明着色性和防静电特性升高的纤维包覆其外围。另外,通过配置不耐紫外线及磨损的纤维于该纺纱的中心部分,可防止特性劣化、原纤维化等。然而,这种的包芯纱型的纺纱,大多具有限制纱的粗细、同时制造纱时必须有复杂的技术的缺点。例如,以芳香族系聚酰胺酰亚胺纤维rKE脂EL」(注册商标)为鞘部的纺纱的情况,通过配置机械性能优异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Technora」(注册商标)于芯部分,可带来充分的纱强度。接着,通过配置rKERMEL」(注册商标)于鞘部,可兼具制品的鲜明着色性及保护芯部分的纤维。然而,这种类型的纺纱如上所述,因为以特殊方法制造,所以难以制造细号的包芯纱,制造成本变变高。另外,由于以鞘部纤维完全包覆芯部分的纤维,所以难以使芯比率为35%以上,因此纱的强度并不能太高。因此,包芯纱型的纺纱非常难以使外观、物性、轻量化、成本的各要要素获得平衡。用以改良织物的机械特性的其他手段为可不改变织物的基本构成,将由耐热性高强度纤维所构成的纱,规则性地插入该织物。这样一来,可期待得到具有更大机械特性的织物。此时,使用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构成的插入纱作为新插入的纱。然而,此纱于使用时引起耐光劣化,并且,随着反复洗涤,不能避免白化的缺点。因此,有织物整体变成发白的表面外观的问题。另外,于特表2004—530800号公报中提出消防服用的织物,其为双层构造织物,于底布背面,由机械特性比形成该底布的材料大、与底布构成纤维不同性质的材料构成的经纱及绵纱所构成的2mm间隔的加固网,此加固网是由该加固网的经纱及绵纱,与上述底布连接而成为一体构造。然而,在此所公开的是连结底布与加固网的纱为加固纱、加固纱所使用的高强度纤维是由摩擦或洗涤等而容易原纤维化的纤维。另外,连结底布与加固网的加固纱,因为于底布表面呈现点状,使用时引起耐光劣化,并且,随着重复洗涤,因原纤维化而发生白化现象,因此耐久性上有问题。进而,加固该双层构造织物的织物因为加固纱配置成2mra的格子状,所以有其加固效果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层构造织物,其克服上述现有产品的缺点,维持良好的表面外观,同时充分地发挥作为防护衣料用织物的特性,进一步改良隔热性、耐磨损性等诸性能。即,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双层构造织物,以及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记载的双层构造织物作为面料层配置、通过缝制来层压缝合的耐热防护衣料来实现,所述双层构造织物由构成织物表面的底布部分、及构成该织物背面并加固该织物整体的加固布部分构成,而且它们形成一体构造,其特征在于,(a)该双层构造织物的底布部分为由经纱和绵纱构成的阻燃织物,其含有极限氧指数(LOI)为26以上、且其拉伸强度为8cN/dtex以下的阻燃纤维30重量%以上,(b)该双层构造织物的加固布部分为由经纱和绊纱构成的加固织物,其由以拉伸强度为15cN/dtex以上的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为主体形成的加固纱构成,(c)而且,通过上述底布部分的经纱和/或绵纱,连接该底布部分和上述加固布部分,二者形成一体构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关于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基本上由以阻燃纤维构成表面的底布部分和以耐热高强度纤维为主体的加固线构成背面的加固布部分形成,而且,由以阻燃纤维构成底布部分的经纱及绵纱,加固布部分连接于底布部分,成为一体构造的织物。本发明中,通过如此地将织物双层构造化,底布部分及加固部分之间形成空气层,此空气层对于该织物赋予良好的隔热性。这点对于用以制造要求隔热性的消防队员用的防护衣料所使用的织物特别重要。本发明的形成双层构造织物表面的底布部分由极限氧指数(LOI)为26以上、且纤维强度为8cN/dtex以下的阻燃纤维单独或该阻燃纤维与耐热性高强度纤维的混合体所构成。在此所使用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6以上、纤维强度为8cN/dtex以下的阻燃纤维,可举例如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酰胺酰亚胺纤维、聚醚酰亚胺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诺伏劳德(Novoloid)纤维、波莱克勒尔聚氯乙埽醇(Polychlal)纤维、阻燃丙烯酸纤维、阻燃人造纤维、阻燃聚酯纤维、阻燃绵纤维、阻燃羊毛纤维等。这些阻燃纤维中,优选具有优异的LOI值、由作为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聚间苯异酞酰胺或含有90摩尔%以上的间苯异酞酰胺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纤维。优选的实施方式是相对于上述的阻燃纤维,混合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使用。作为相关的耐热性高强度纤维,可举例如对位芳香族聚酰胺(还包含共聚物)纤维、多芳基化合物纤维、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嚅唑纤维、碳纤维等。尤其,为了提升织物强度,更优选在上述阻燃纤维中混合作为耐热性高强度纤维的对位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即聚对苯二曱酰对苯二胺,或在其中共聚有第三成份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作为后者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聚物的一个例子,可举例如已知商品名的"Technora,,(注册商标)的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曱酰胺(Co-PPTA)构成的纤维。混合上述的阻燃纤维及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使用时,二者的混合比率需要含有至少30重量%以上的阻燃纤维,优选50重量%以上。即,混合耐热性高强度纤维时,其比率是以5重量%以上、小于70重量%是适当的。耐热性高强度纤维混合比率小于5重量°/。时,遇到火时,布料有收缩之虞。另外,因为一般此种纤维容易原纤维化,耐光性也不好,所以该纤维若超过70重量%时,容易引起原纤维化及耐光劣化,外观上并不优选。阻燃纤维及耐热性高强度纤维可使用长纤维,也可以将短纤维纺纱使用。混合二者时,将长纤维彼此混纺或交捻也可,但考虑到手感外观、混合的容易度,更优选由短纤维构成的纺纱(混纺纱)。纺纱时,将纤维的种类、纤度、纤维长度等不同的纤维彼此混合而纺纱者也可。构成此底布部分的织物是使用含30重量%以上的阻燃纤维的纱作为经纱綷纱,织成平织,斜紋织或缎紋织的织物。另一方面,形成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背面的加固布部分以纤维强度为15cN/dtex以上的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为主体构成。在此所谓的"耐热性",通常是指具有33(TC以上的热分解温度。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中,更优选使用加固效果特别高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即聚对苯二曱酰对苯二胺纤维,或于其中共聚第三成份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作为前者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一个例子,以商品名"TWAR0N"(注册商标)有售。作为后者的聚对苯二曱酰对苯二胺共聚物的一个例子,可举例如共聚对亚苯基一3,4'一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曱酰胺,由所述优选的共聚物构成的纤维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以商品名"Technora"(注册商标)有售。另外,相对于它们的耐热性高强度纤维,即使混合少量、也就是如小于30重量%的低混合比率的上述阻燃纤维也无妨。例如,加固布部分的经纱及绊纱中至少一方也可以为由耐热性高强度纤维及阻燃纤维构成的、前者比率超过70重量y。的混纺纱。构成加固布部分的耐热性高强度纤维根据其使用目的,可选择长纤维、短纤维中的任一种。例如,以得到更高的加固效果为目的时,优选长纤维,以加固效果及其他附加效果(例如,赋予更高阻燃性)为目的时,优选容易与各种其他纤维混合(混纺)的短纤维。但是,即使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与其他纤维混合时,仍应以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为主体,耐热性高强度纤维的比率是整体的70重量y。以上是适当的。构成此加固布部分的经绵纱(本发明中简称为"加固纱,,)优选以比构成底布部分之纱的阻燃纤维的机械特性具有更大的机械特性的纤维形成。由此,在拉伸强度及撕裂传播这一点,以及织物尺寸稳定性这一点上,带来大幅度改良,同时增大破坏开放耐性(由于长时间暴露于火焰,对于织物破坏而开孔的耐性),而且,增大对由电弧引起的闪光的耐性。因此,通过制成这种类型的构成的双层构造织物,即使相同重量,可制成具有远远大于现有产品耐性的织物。加固纱的一且细优选400dtex以下,特别优选50~330dtex。加固纱若比400dtex粗时,双层构造织物整体重量变重,将难以制造轻量且隔热性良好的防护衣料。构成此加固布部分的织物可为平织、斜紋织或缎紋织形式中的任一种组织。另外,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中,构成加固布部分的织物在制造该织物时,连接于底布部分,但重要的是两部分是由构成底布的经纱和/或绵纱所连接。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中,上述加固布部分由配置于经绵的加固纱构成的织物而形成,优选组合而形成平织、斜紋织或缎紋织。另外通过将连接底布部分及加固布部分的纱制成构成底布部分的纱,底布部分全部由相同原料所构成。由此,该双层构造织物的表面、即外面,全部都由相同的原^F构成,而且,该织物背面的加固布部分形成于由加固纱构成的强韧织物,该加固布部分自外面完全看不见。由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通过这种构成,与现有的格子布织物相比较,赋予外面大的磨损耐性的同时,平滑性及磨损耐性优异,外观也良好。另外,因为织物表面平滑,所以也可印刷等。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中,构成底布部分的纱(底布纱)与加固纱的号数比率,若同时考虑加固效果及隐蔽性,应为底布纱加固纱=4:l到l:1。力。固纱比率过低时,加固效果变低,另外加固纱比底布纱的比率高时,虽然加固效果大,但底布纱不能完全覆盖隐藏加固布部分,因此容易引起加固纱磨损而引起的原纤维化或因紫外线引起的强度劣化,问题多。进而,本发明中,通过将织物双层构造化,底布部分与加固布部分之间形成空气层,而且带来附加的厚度,因此织物的隔热性提高。底布部分与加固布部分的收缩差大时,于暴露于火焰时,织物背侧形成凹凸构造。由于出现此凹凸构造进一步更提升隔热性。另外,由于此双层构造,即使不耐紫外线照射、磨擦等的原料,因可组合为加固纱,所以可兼具织物强度及优异的外观。进面,通过在底布部分和/或加固布部分,例如配置导电性纱,可赋予防静电特性或导电性的附加特性。更具体地,例如在对位芳香族聚酰胺中混入导电性碳的导电性长丝,与底布纱或加固纱交捻,将该交捻纱以适当的间隔在经向上打绵,制成混纺1~3%左右的底布纱或加固纱,使用其并以通常的织制等方法可赋予防静电性或导电性。此时,通过配置导电性纱于背面的加固布部分,可维持表面良好的外观,并且同时可赋予必要的电特性。加固布部分中,根据需要,例如可配合交捻碳纤维长丝等的纱,以使对摩擦具有大的耐性,另外,还可插入微胶嚢化制品或形状改变材料或接枝纱等其他材料。(关于本发明的耐热性防护衣料)使用上述的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可制作兼具耐热性、轻量性、隔热性性能的耐热性防护衣料。相关的耐热性防护衣料虽以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作为面料层,但优选由含有其的多层构造的层压体构成。优选的多层构造可举例如依次重叠(a)由本发明的双层构造织物构成的面料层、(b)具有透湿防水性的中间层、(c)作为衬料层的隔热层而成的多层构造。形成这种多层构造时,作为上述中间层,优选具有透湿防水性者,最优选在间位或对位芳香聚酰胺纤维构成的布料上层压透湿防水性的薄膜者。尤其,作为最佳中间层,可举例如使用由作为阻燃性原料的聚对苯二曱酰胺间苯二胺等的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构成的织布,于该织布上层压加工具有透湿防水性的由聚四氟乙烯等构成的薄膜者。通过插入这种中间层,提升透湿防水性或耐药品性,促进穿着者的汗蒸发,所以可减少穿着者的热应激。另外,作为衬料的隔热层,使用含有大量空气的编织物是有效的,通过配置这种隔热层,可形成含有大量热传导性低的空气的层。此隔热层可为单层,也可以为2~4层的多层。此隔热层优选由例如间位芳香聚酰胺这种阻燃性纤维的织物或毛毡构成。另外,本发明的耐热防护衣料用布料具有由这种面料层、中间层、隔热层所构成的多层构造,但各层并不一定需要预先作为层压体相互粘合,也可以于缝制阶段重叠缝合。实施例中的各物性以下述方法求得。(1)极限氧指数(LOI)由依据JISK7201的方法。(2)纤维强度由依据JISL1013的方法。(3)织物重量由依据JISL1096的方法。(4)织物厚度由依据JISL1096的方法。(5)拉伸强度由依据JISL1096A法(扯边纱条样法)的方法。(6)撕裂强度由依据JISL1096A-1法(单舌法)的方法。(7)耐光坚牢度由依据JISL0842第三曝光法(耐旋光性试验)的方法。(8)磨损强度由依据JISL1096A-1法(通用法)的方法。(9)表面外观由目测判定面料层的表面外观(有凹凸、极光时,评价变差),评价为优秀、良好、略差、差等4个等级。(10)耐洗涤性由依据JISL0217103法的方法,目测判定实施洗涤10次后的织物表面外观,评价为优秀、良好、略差、差等4个等级。(11)隔热性由依据ISO9151:1995(热对流)、ISO6942:1993(热辐射)、ISO17492:2003(热对流及热辐射的组合)。隔热性使用下述的测定值。ISO9151:1995HTL:传热指数ISO6942:1993T2:到第2步的时间ISO17492:2003TPP时间传热燃烧时间隔热性的综合判定通过上述测定结果的总和,评价为优秀、良好、略差、差等4个阶段。(12)ISO9151测定后的织物背面状态目视判断通过ISO9151测定的暴露于火焰的织物背面状态(有凹凸,无凹凸。实施例1(制造双层构造织物)形成双层构造织物表的织物(底布部分),作为经纱及炜纱,使用以混合比率(重量比)为95:5的比率混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帝人TechnoProducts抹式会社制,注册商标"Conex":LOI=32,纤维强度=4.OcN/dtex)及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帝人TechnoProducts株式会社制,注册商标"Technora":L0I=25,纤维强度=22.OcN/dtex)的纺纱(号数40/2=292dtex),织制成2/1的斜紋织。形成背面的加固织物(加固布部分)用由100%的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帝人TechnoProducts抹式会社制,注册商标"Conex":LOI=25,纤维强度=22.OcN/dtex)构成的纺纱,以号数40/2(-292dtex)的纱作为经纱,同样地以号数40/l(=146dtex)的纱作为绵纱,平织为上述表面的织物(底布部分)的背面。此时,构成上述底布部分的底布纱及构成加固布部分的加固纱的根数比率是经纱时底布纱加固纱=3:2,绵纱时底布纱加固纱=1:1。接着,制纱时形成双层构造,通过底布纱上述加固布部分连接于底布部分而得到具有双层构造的双层构造织物(重量265/m2)。(防护服用布料的制造及评价)使用所得的双层构造织物(耐热性布料)作为面料层,于其下方(上述加固布部分的下方)作为中间层配置在使用由聚间苯二曱酰间苯二胺纤维(注册商标"Conex")构成的纺纱(号数40/l=l46dtex)的织布上层压具有透湿防水性的聚四氟乙烯制的透湿防水性薄膜(曰本Gore-Tex制)(目付1058/012)者,进而在其下方作为隔热层(衬料)配置使用由聚间苯二曱酰间苯二胺纤维构成的纺纱(号数40/l=146dtex)而织成蜂窝织的织物(织物目付150g/m2)。将上述的面料层、中间层及隔热层重叠缝制,制成耐热防服用布料。所得的耐热防服用布料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2除了面料层中,作为底布纱使用以混合比率(重量比)为60:40的比率,混合与实施例1相同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注册商标"Conex,,)及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注册商标"Technora,,)的耐热性纤维构成的纺纱(号数40/2=292dtex)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材料,以相同的条件织制。使用所得的双层构造织物(耐热性布料)作为面料层,中间层及里层分别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重叠缝制,制成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所得的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的评价结果,汇总于表1示出。实施例3除了面料层中,作为底布纱使用以混合比率(重量比)为40:60的比率,混纺与实施例1相同的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注册商标"Conex,,)及与实施例l相同的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曱酰胺纤维(注册商标"Technora")的纺纱(号数40/2=292dtex)以外,使用与实施例l相同材料,以相同的条件织制。使用所得的双层构造织物(耐热性布料)作为面料层,中间层及隔热层(衬料)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所得的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的评价结果,汇总于表1示出。比專支例1除了作为底布纱使用以混合比率(重量比)为10:90的比率,混纺聚间苯二曱酰间苯二胺纤维(LOI-32,纤维强度=4.OcN/dtex)及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LOI=25,纤维强度=22.OcN/dtex)的纺纱(号数40/2=292dtex)以外,织制成与实施例l相同的双层构造织物。使用所得的双层构造织物作为面料层,中间层及衬料使用与实施例l相同的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所得的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比举交例2作为耐热性防护服的面料层制成如下的双层构造织物。即形成该双层构造织物表面的织物使用以混合比率(重量比)为90:IO的重量比,混合聚间苯二曱酰间苯二胺纤维(LOI=32,纤维强度=4.OcN/dtex)及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L0I-25,纤维强度=22.OcN/dtex)的纺纱(号数:40/2=292dtex),织制成2/1的斜紋织,成为背面的加固织物使用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100%纺纱(号数40/2=292dtex),织制上述的底布部分织物的背面成格子状,此格子状的加固织物是由加固纱连接上述表面织物而成的。形成表面的织物的纱(底布纱)及加固纱的比率于经纱上为底布纱加固纱=6:1,于绵纱上则为底布纱加固纱=5:1,制成2mm网才各状加固织物。如此织制而获得双层构造织物(目付230g/m2)。使用所得的双层构造织物作为面料层,中间层及衬料使用与实施例l相同的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所得的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的评价结果汇总于表2示出。比较例3作为面料层使用以混合比率(重量比)为90:10的比率,混合聚间苯二曱酰间苯二胺纤维(LOI=32,纤维强度=4.OcN/dtex)及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曱酰胺纤维(LOI-25,纤维强度=22.OcN/dtex)的耐热性纤维构成的纺纱(号数20/2=584dtex),使用织制成2/l的斜紋织(织物目付230g/m2)。使用所得的织物作为面料层,中间层及衬料使用与实施例l相同的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所得的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的评价结果汇总于表2示出。比净交例4面料层使用以混合比率(重量比)为90:10的比率,混合聚间苯二曱酰间苯二胺纤维(LOI-32,纤维强度-4.OcN/dtex)及共聚对亚苯基-3,4,-氧代二亚苯基对苯二甲酰胺纤维(LOI=25,纤维强度=22.OcN/dtex)的耐热性纤维构成的纺纱(号数20/2),以平织组织打纬,经、绵均为6mm间隔,并丝二条上述20/2=584dtex的纺纱,使用平织组织的凸缘构造的织物(织物目付245g/m2)。使用由此所得的耐热性布料作为面料层,中间层及衬料使用与实施例l相同的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成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所得的耐热性防护服用布料的评价结果汇总于表2示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表面外,见、耐洗涤性以o:优秀、〇良好、△:稍差、x:差来评价隔热性综合判定(用HTIm与L与TPP时间之和判定)以:60以上、〇55以上小于60、△:50以上小于55、x:小于5o来评价ISO9151测定后的织物背面状态有凹凸、无凹凸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表面外观、耐洗涤性以:优秀、〇良好、△:稍差、x:差来评价隔热性综合判定(用HTl24与L与TPP时间之和判定)以:60以上、O:55以上小于60、△:50以上小于55、x:小于50来评价ISO9151测定后的织物背面状态有凹凸、无凹凸产业实用性依据本发明,可提供维持良好的表面外观,并且充分地发挥作为防护衣料用织物的特性,进一步改良隔热性、耐磨损性等诸性能的双层构造织物。另外,配置该双层构造织物作为面料层,通过缝制而层压缝合的耐热防护衣料可维持良好的表面外观,并且,因为进一步改良隔热性、耐磨损性等诸性能,所以适合用于消防队员等使用的耐热防护服、机械性或化学性危险环境中所使用的防护作业服、对于火花或电弧的保护作用的防护衣料或爆炸性环境使用的防护衣料等。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构造织物,其由构成织物表面的底布部分、及构成该织物背面并加固该织物整体的加固布部分构成,而且它们形成一体构造,其特征在于,(a)该双层构造织物的底布部分为由经纱和纬纱构成的阻燃织物,其含有极限氧指数LOI为26以上、且其拉伸强度为8cN/dtex以下的阻燃纤维30重量%以上,(b)该双层构造织物的加固布部分为由经纱和纬纱构成的加固织物,其由以拉伸强度为15cN/dtex以上的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为主体形成的加固纱构成,(c)而且,通过上述底布部分的经纱和/或纬纱,连接该底布部分和上述加固布部分,二者形成一体构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构造织物,基中构成加固布部分的经纱及炜纱的粗细度分别为400dtex以下,底布部分及加固布部分中构成纱的根数比率经炜皆为底布部分加固部分=4:1-1:l的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构造织物,其中构成底布部分的阻燃纤维选自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酰胺酰亚胺纤维、聚醚酰亚胺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诺伏劳德纤维、波莱克勒尔聚氯乙烯醇纤维、阻燃丙烯酸纤维、阻燃人造纤维、阻燃聚酯纤维、阻燃绵纤维、阻燃羊毛纤维中的至少1种。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构造织物,其中构成底布部分的经纱和/或綷纱除了阻燃纤维以外,还含有选自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多芳基化合物纤维、聚对亚苯基苯并"恶唑纤维、碳纤维中的至少1种。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构造织物,其中上述构成加固布部分的耐热高强度纤维选自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多芳基化合物纤维、聚对亚苯基苯并嚅唑纤维、碳纤维中的至少l种。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构造织物,其中底布部分的阻燃织物织成平织、斜紋织或缎紋织。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构造织物,其中该加固布部分是织成平织、斜紋织或缎紋织的加固织物。8.—种耐热防护衣料,其特征是,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构造织物配置为面料层,通过缝制层压缝合而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热防护衣料,其中在由双层构造织物构成的面料层上,通过缝制含有透湿防水性薄膜、阻燃纤维的中间层,和至少1层的隔热层而层压缝合。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热防护衣料,其中隔热层由阻燃纤维的织物或毛毡构成。全文摘要一种双层构造织物,其由构成织物表面的底布部分、及构成该织物背面并加固该织物整体的加固布部分构成,而且它们形成一体构造,其特征为,(a)该双层构造织物的底布部分为由经纱和纬纱构成的阻燃织物,其含有LOI为26以上、纤维强度为8cN/dtex以下的阻燃纤维,(b)该双层构造织物的加固布部分为由经纱和纬纱构成的阻燃织物,其由以纤维强度为15cN/dtex以上的耐热性高强度纤维为主的加固纱构成,(c)而且,通过上述底布部分的经纱和纬纱,连接该底布部分和上述加固布部分,二者形成一体构造。文档编号D03D11/00GK101243220SQ20068002960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申请日期2006年7月26日优先权日2005年8月9日发明者奥家智裕,尾崎裕美申请人:帝人高科技产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