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织机的气圈控制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19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纺织机的气圈控制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纺织机的气圈 控制环。
背景技术
所谓的气圈控制环用于倍捻机和合股捻线机,以限制运行着的纱线 形成的纱线气圈循环。在巻绕机上,也借助于气圈控制环影响从纡子牵 伸的纱线的气圈特性,并将纱线张力保持为较低。
使用气圈控制环可以降低锭芯与锭芯之间的指定锭距。用这种方式, 不用加长纺织机的长度就可以在机器上安排更多的锭子。
DE 1510869A显示了一种气圈控制环,其筒体壳由环形成。借助环 绕在气圈控制环整个周边的固体填充元件来进行保持。所述填充元件分 别被紧固到两个间隔开延伸的纵向型面承载体中的一个上。这种保持方 式成本很高。该环在一些部分上折起以对它的位置进行固定,以防止从 填充元件上落下。这种类型的环是通过诸如挤出的形成方法或通过焊接 而制造的。
例如从DE 2941160 Al可知,用成形的铝或镍铬金属片来制造气圈控 制环。通过挤出方法制造的中空体给运行纱线提供了无中断的循环路径。
一个由轧制的金属片制成的直珠焊管,其在连接边缘处具有一条焊 缝,然后压制而成,这为气圈控制环带来一种经济的成品中空体。这种 类型的设计需要相对厚的金属片以确保气圈控制环的稳定性。出于制造 的原因,这种类型的金属片厚度也是必要的,以便于能以深拉件的形式 生成气圈控制环,或能够形成一条焊缝。
从DE 1510844 A可知,给气圈控制环使用了减磨的特殊钢材,但是 这种特殊钢材很重并且成本很高。为了避免这种缺点,提出用铝合金来
形成实心的气圈控制环,或者用任何材料制成的箔来形成气圈控制环, 并且用化学方法在气圈控制环的内表面沉积一层铬基和镍基的磷合金, 其硬度至少与由铝合金制成的气圈控制环的常规阳极氧化处理层的硬度 相同。然而,具有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箔条的气圈控制环尺寸稳定 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成一种重量轻的气圈控制环,它具有耐磨的金属 中空筒体,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中空筒体的尺寸稳定性。
该目的由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气圈控制环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制造气圈控制环,只需要少量的易处理材料。尽管重量 低,但是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在中空筒体的两个边缘处分别折起边缘条能够实现所说的稳定性,
弯折的宽度优选在5mm至10mm之间。制成中空筒体的片状金属条的金 属片的厚度在有利地在0.3mm至0.6mm之间。这样的金属片厚度在质轻 和尺寸稳定之间表现为最佳。通过片状金属条的端部以直角朝外弯折并 相互压靠可以进一步提高中空筒体的筒形的稳定性。如果以端部接触纺 织机的机架壁从而通过该接触产生导电连接的方式形成气圈控制环,那 么由于运行的纱线在中空筒体上的摩擦而在气圈控制环上产生的不利静 电荷就会被释放。
优选地,所述气圈控制环通过将所述端部相互压靠在一起的保持元 件来保持。如果这种情况下的保持元件包括第一平坦接触面(该保持元 件通过所述平坦接触面抵结所述端部,并将这些端部相互压靠在一起), 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凹形接触面(该保持元件通过所述凹形接触面抵 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并且如果所述气圈控制环通过横穿所述保持元件 和所述端部的连接元件来固定,那么本发明的中空筒体会更加稳定。所 述保持元件借以与所述中空筒体的外表面相抵接的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 述中空筒体的曲率相适配。
所述气圈控制环借助其端部的自由端在保持元件上形成一个固定
座,所述自由端被翻折以接合在所述保持元件的后方。
优选地是,所述保持元件具有定位凸块和保持磁体,该保持元件通 过所述凸块和保持磁体可以被固定到纺织机的机架壁上。所述保持元件 的定位凸块接合到纺织机的机架壁上相应的定位孔上,并使得可以进行 快速而准确地定位。牢固地连接到所述保持元件的保持磁体与定位凸块 一起构成了所述气圈控制环的固定座。必要时,可以容易地拆幵该磁性 连接,而不用借助工具。所述保持元件优选地由塑料材料制成。由塑料 材料制成所述保持元件的设计具有很小的重量。例如通过注射成型法能 特别经济地从塑料材料制造保持元件。
如果所述中空筒体由一种薄的镍铬不锈钢制成,则即使不进行额外 的表面处理也会具有高的耐磨性。


从借助附图加以描述的实施方式可进一步获知本发明的详细情况, 附图中-
图1示出气圈控制环的平面剖视图,
图2示出图1的气圈控制环的侧视图,
图3以局部剖视的方式示出图1的气圈控制环的前视图,
图4以平面图示出带有两部件式保持元件的气圈控制环沿B-B的剖
面,
图5示出图4的气圈控制环的A向视图, 图6示出图4中Y部分的详图,
图7以平面图示出带有一部件式保持元件的气圈控制环沿D-D的剖
面,
图8示出图7的气圈控制环的C向视图, 图9示出图7中X部分的详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 2和3显示了用于纺织机的具有中空筒体2的气圈控制环1。
中空筒体2由一片状金属条形成。该片状金属条的长度大于中空筒体2 的周长。分别在中空筒体2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弯折边缘条8、 9。所述 边缘条8、 9的宽度b可在5mm至10mm之间。在片状金属条的两个端 部的每个端部处,分别由片状金属条的延伸超过圆周的纵向部分形成端 部3、 4。所述两个端部3、 4的长度相同,以直角向外弯曲并且彼此压靠。 所述端部3、 4通过铆钉5压在一起,并与纺织机的机架壁7上的角形耳 片6刚性连接。因此,中空筒体2通过片状金属条的向外弯曲的端部3、 4以简单的方式被保持。所述薄的片状金属条可由其上已经进行了减磨表 面处理的镍铬金属片或铝片构成。
所述气圈控制环1制造成本低并易于安装。不需要额外的保持物。 所述气圈控制环1在循环纱线产生的压力下是稳定的。实施方式中所示 的气圈控制环1由厚度为0.4mm的镍铬金属片制成的片状金属条形成。 在制造气圈控制环l的过程中,首先将金属条的所述两个边缘条8、 9折 起,然后利用三罗拉机器借助滚压处理形成中空筒体2的筒形,所述罗 拉的表面轮廓与折边(fold)的轮廓相适应。折起的边缘条8、 9确保了 气圈控制环1的高稳定性。
图4、 5和6显示了由两部件式保持元件13保持的气圈控制环12。 实施方式中显示的气圈控制环12由厚度为0.4mm的镍铬金属片构成的片 状金属条制成。在气圈控制环12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折起边缘条10、 11。 所述边缘条IO、 11的宽度b可在5mm至10mm之间。在保持元件13的 两个部件18、 19之间,以直角向外弯折的端部14、 15被相互压靠在一 起。中空筒体23由片状金属条的端部14、 15保持。所述部件18、 19具 有互相齐平的连续孔16、 17,通过这两个通孔分别接合有构成为螺钉连 接件20的连接件。一个简单的螺钉连接件包括例如一个螺钉和一个螺母。 所述部件18、 19分别通过第一的平坦接触面21、 22与端部14、 15相抵 接。使端部14、 15彼此压靠在一起的压力产生于螺钉连接件20的拧紧。 保持元件13的具有凹形第二接触面24、 25部件18、 19分别与中空筒体 23相抵接。所述凹形接触面24、 25的曲率与中空筒体23的曲率相适配。 中空筒体23与保持元件13具有相同的高度。凹形接触面24、 25抵接中
空筒体23的外周的长度通常用角度a来表示。如图4所示,角度01=30°。 可选的是,可选择保持元件13的设计,以使角度a为20。至45。之间的 一个值。由于所述的凹形接触面24、 25,从而中空筒体23在其整个高度 上获得了使该中空筒体23的圆柱形保持稳定的支撑。
平坦的第三接触面26、 27具有两个定位凸块28、 29。所述定位凸 块28、 29与机架壁32的孔30、 31相接合以固定保持元件。通常,至少 有一个保持磁体33、 34被用在接触面26、 27上。所述保持磁体33、 34 附连在机架壁32上构成了保持元件13的一个固定座。保持元件13是一 个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射成型件。
端部14、 15稍微突出保持元件13的第三接触面26、 27,如在图6 中为了清楚而放大示出的那样。这个标记为a的突出很小,例如为O.lmm。 当气圈控制环12定位在机架壁32上时,所述端部14、 15的突出a确保 了端部14、 15与机架壁32相接触,在中空筒体23和机架壁32之间产 生导电的连接。借助这个导电的连接,中空筒体23中的循环纱线因摩擦 而产生的静电荷被可靠地释放。静电荷是不希望有的,因为其会促使灰 尘和飞花破坏性地沉积在中空筒体23内部上。
图7和8显示了具有单件式保持元件36的气圈控制环35。在气圈 控制环35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分别折起边缘条55、 56。所述边缘条55、 56的宽度b可在5mm至10mm之间。从中空筒体37以直角向外弯曲的 端部38、 39插入穿过横穿保持元件36的矩形开口 40。保持元件36具有 横向于端部38、 39延伸的连续孔41、 42。螺钉连接件43、 44通过孔41、 42接合。通过拧紧螺钉连接件43、 44,由保持元件36的平坦接触面46 产生压紧力,该压紧力使所述端部38、 39彼此压靠。保持元件36通过 凹形接触面45与中空筒体37相抵接,从而稳定保持中空筒体37的圆柱 形。凹形接触面45的曲率与中空筒体37的曲率相适配。端部38、 39的 长度大于开口40的深度。因此,当端部38、 39被插入到开口 40中时, 末端47、 48就会超出保持元件36。超出的自由端47、 48于是被翻折。 所述被翻折的自由端47、 48然后位于保持元件36的槽49内。末端47、 48的翻折在保持元件36上构成了中空筒体37的一个固定座,并且使气
圈控制环35稳定。远离中空筒体37的保持元件36的平坦接触面50具 有两个定位凸块51、 52。所述定位凸块51、 52与纺织机的机架壁32上 的孔相接合以对保持元件36进行定位。在保持元件36的平坦接触面50 上引入两个保持磁体53、 54。所述保持磁体53、 54粘连在机架壁32上 确保了可靠地固定保持元件36。所述保持元件36与图4所示的保持元件 13 —样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射成型件。
在通过机架壁32上的保持磁体53、 54固定保持元件36时,翻折的 自由端47、 48与机架壁32接触,如在图9中为了清楚而放大示出的那 样。其结果是,在中空筒体37和机架壁32之间存在一个导电的连接, 其防止了在中空筒体37中产生静电荷。
权利要求
1.用于限制循环纱线气圈的纺织机用气圈控制环,所述气圈控制环包括具有耐磨表面的金属中空筒体,所述气圈控制环的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简体(2,23,37)由片状金属条形成,所述中空筒体(2,23,37)由所述片状金属条的端部(3,4;14,15;38,39)保持,分别在所述中空筒体(2,23,37)的两个边缘处折起有边缘条(8,9;10,1 1;55,56),而且所述片状金属条的金属片的厚度不超过0.6mm。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起的边缘 条(8, 9; 10, 11; 55, 56)的宽度b在5mm至10mm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 的厚度在0.3mm至0.6mm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分 别在所述片状金属条的两端处将端部(3, 4; 14, 15; 38, 39)向外弯 折,并且所述两端部(3, 4; 14, 15; 38, 39)被相互压靠。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部(3, 4; 14, 15; 38, 39)分别以直角向外弯折。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3, 4; 14, 15; 38, 39)与所述纺织机的机架壁(7, 32)相接触,并通过 该接触产生导电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 述气圈控制环(12, 35)借助将所述端部(14, 15; 38, 39)相互压靠 在一起的保持元件(13, 36)来保持。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3, 36)具有平坦的第一接触面(21, 22; 46),其藉此抵接所述端部(14, 15; 38, 39),并将它们相互压靠,所述保持元件(13, 36)包括至少一 个凹形的第二接触面(24, 25; 45),其藉此抵接所述中空筒体(23, 37) 的外表面,而且所述气圈控制环(12, 35)借助横穿所述保持元件(13, 36)和所述端部(14, 15; 38, 39)的螺钉连接件(20; 43, 44)来固定。
9. 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 部(38, 39)的自由端(47, 48)以接合在所述保持元件(36)后方的 方式被翻折。
10. 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 保持元件(13, 36)具有定位凸块(28, 29; 51, 52)和保持磁体(33, 34; 53, 54),其藉此可以被固定到所述纺织机的机架壁(32)上。
11. 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 保持元件(13, 36)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射成形件。
12.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圈控制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空筒体(2, 23, 37)由镍铬不锈钢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织机的气圈控制环(12),其包括一个金属的中空筒体(23),该中空筒体(23)具有由片状金属条形成的耐磨面。分别绕该中空筒体(2,23,37)的顶边缘和底边缘弯折边缘条(8,9;10,11;55,56)。分别绕片状金属条的两端向外弯折端部(14,15),而且该中空筒体(2,23,37)由端部(3,4;14,15;38,39)保持。该片状金属条的最大厚度是0.6mm。因此该中空筒体(23)重量轻、尺寸稳定,并且制造成本低。该中空筒体(23)的形状稳定性由所述气圈控制环(12)的保持元件(13)支持。
文档编号D01H1/42GK101365832SQ200680047521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4日
发明者海因茨·芬克, 路德维希·阿佩尔汉斯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