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01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装(男子西服、夹克衫或大衣等)的立体整烫装 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将上装穿着在模拟人体胸部的人体模型上, 并在该上装的内部供给蒸汽或热风以除去皱褶,从而进行平整整烫的上 装立体整烫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装置,例如有,为了压紧穿着在人体模型上的上装 的前后摆,在人体模型前后的下方设置向人体模型进退动作的前压紧件 和后压紧件,此外,为了将两侧的下摆沿侧方外扩并绷紧,在人体模型 的左右的下方设置沿侧方进退动作的左右一对侧绷紧器(例如参照专利 文献l)。但是,以往,在这种装置中,在用前后一对下摆压紧件固定上装的 下摆后,使人体模型稍稍上升以便沿纵向拉伸上装,从而进行除去前后 衣片的皱褶。在此情况下,现有设备如上所述,由于前后下摆被下摆压 紧件固定,因此,不能避免从该下摆压紧件的位置遍及上装侧部,在衣 料上产生的挛縮铍褶。由于该挛缩皱褶在整烫状态下会产生恶劣影响, 因此,希望该类立体整烫装置形成为不会产生这样的挛縮皱褶。然而,在现有设备中,并没有特别地施行对这样的问题的对策。 于是,以往,在该类整烫装置中,与前后一对下摆压紧件一起,形 成具有用于压紧两侧下摆的下摆压紧件,这已为大家所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在该现有装置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沿侧方外扩并绷紧下摆的 两侧,而且由于将两侧的下摆压紧件固定在人体模型下方的基板上,所 以,如此一来,人体模型下方的结构被用于设置下摆压紧件的基板所限制,存在人体模型下方容易产生死角(dead space)的问题。 专利文献h日本实开昭59—1487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63796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因此,本发明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 该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形成为不仅可以在前后而且可以在两侧对穿着在 人体模型上的上装的下摆进行固定,以防止拉伸皱褶附着在衣片上,此 外,可提高人体模型下方结构的自由度,以便能够有效地利用下方空间。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艮P,本发明如图l等所示,是如下形成的上装2的立体整烫装置, 该上装2的立体整烫装置具有前后一对下摆压紧件4,其用于对穿着在 人体模型1上的上装2的前后下摆进行压紧;左右一对侧绷紧器5,其用 于沿侧方对穿着在人体模型1上的上装2的两侧的下摆进行外扩并绷紧, 该上装2的立体整烫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侧绷紧器5上设置有侧压 紧件13,该侧压紧件13与该侧绷紧器5协动,以夹持并压紧上装2的两 侧的下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该发明的情况下,优选在侧绷紧器5的下端,呈下垂状地设置钩 形的支撑部件14,并使该支撑部件14的水平部14a向人体模型1的侧方 突出;侧压紧件13由沿着前后方向的轴15枢转支撑在该支撑部件14的 水平部14a上,并以该轴15为中心转动,从而被形成为可以自由进行起 伏动作(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因为通过这样,能够在侧压紧件13动作的基础上,减小在侧方所占 的空间,与其相应,能够谋求装置的小型化,縮小占有空间。此外,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本发明的装置优选形成为, 具有用于压紧上装2的翻领2a的衣领压紧件18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因为通过这样,不仅上装2的前后衣片,而且可以漂亮地整烫翻领 2a。在此情况下,衣领压紧件18的大小,通常形成为能够压紧直到翻领2a的上侧的上领(Collar)的部分。此外,在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的情况下,衣领压紧件18优 选模拟为蝶形,从而形成为左右一对叶片状,并且,形成为以内侧的枢 轴19为中心沿人体模型1的前后方向按预定角度自由地进行开闭动作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情况下,衣领压紧件18的形状或动作是任意的,但在这 样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压紧两侧的翻领2a,使其可以用两只手掌接触和 包入,可以更进一步改善翻领2a的整烫状态。此处,所谓内侧的枢轴19, 是指为了使左右一对叶片状的衣领压紧件18可以进行开闭动作而被设置 在中央或中央附近的轴,具体地说,通过在中央设置l根(个),并在轴 对称位置设置一对来实现。此外,此处所谓预定角度,是指将人体模型1 的前侧的枢轴19作为中心,左右的衣领压紧件18分别向内外方转动, 从而可以压紧翻领2a的角度。本发明这样地,在用于对穿着在人体模型上的上装的两侧的下摆向 侧方进行外扩并绷紧的左右一对侧绷紧器上设置侧压紧件,该侧压紧件 与该侧绷紧器协动,以夹持并压紧上装两侧的下摆。从而,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与上装的前后下摆一起地固定 两侧的下摆,所以能够在可靠地固定上装的所有下摆的状态下,稍微使 人体模型上升以绷紧上装。从而,据此,在这种绷紧时,能够防止在上 装的衣片上附着挛縮皱褶,可以漂亮地整烫上装。此外,由于本发明将侧压紧件设置在侧绷紧器上,因此,可以取消 用于从人体模型的下方安装侧压紧件的空间。从而,据此,能够提高在 人体模型的下方设置配管或附属设备等的自由度,能够有效地应用人体 模型下方的空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立体整烫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 时的主视图。图2是该装置的要部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该装置的作用的要部主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该装置的作用的要部主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该装置的作用的要部主视图。图6是该装置的要部立体图。图7是该装置的要部侧视图。图8是切除该装置的一部分后的要部侧视图。图9是该装置的要部立体图。图10是用于说明下摆压紧件的作用的切除一部分后的要部俯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下摆压紧件的作用的切除一部分后的要部俯视图。标号说明1…人体模型2…上装4…下摆压紧件5…侧绷紧器13…侧压紧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在图l、图2等中,1是模拟人体胸部的人体模型,2是穿着在该人 体模型1上的上装。人体模型1通过垂直设置的第1气缸3的杆的伸縮 动作而形成为升降自如。4是前后一对下摆压紧件,用于压紧上装2的前 后下摆。5是左右一对侧绷紧器,用于将穿着在人体模型1上的上装2的两 侧的下摆向外侧方压扩并绷紧。该侧绷紧器5如图2、图3等所示,通过 沿着前后方向的第1横轴7而枢转支撑在立起框架6的上部。立起框架6 的下端通过沿着前后方向的第2横轴9而枢转支撑在朝向侧面形状的支 撑框架8的外端。支撑框架8的内端被固定在棱筒形的基框10的侧面。 上述第1气缸3被配设在基框10内。立起框架6通过从第2横轴9的位 置向基框10侧倾斜的下部和连接到该下部的垂直状的上部形成为弯曲形状。11是第2气缸,其倾斜地设置在立起框架6的下部与支撑框架8之 间,并使杆向外倾斜。当延伸该第2气缸11的杆时,立起框架6以第2 横轴9为中心向侧方转动,从而将上装2的侧部的下摆或腋部向侧方外 扩并绷紧(参照图3 图5)。并且,如图2所示,在下摆压紧件4的熨 烫垫台4a与侧绷紧器5之间形成有耐热性的布12,该布12以留有余量 以便不会限制侧绷紧器5的移动的方式被绷紧,从而使供给上装2内部 的蒸汽或热风不会逃逸。13是侧压紧件,其与该侧绷紧器5协动,以便夹持并压紧上装2的 侧部的下摆。该侧压紧件13被设置在侧绷紧器5上。14是钩形的支撑部 件。该支撑部件14以下垂状设置在侧绷紧器5的下端,并使水平部14a 突出到人体模型1的侧方。侧压紧件13由沿着前后方向的轴15枢转支 撑在该支撑部件14的水平部14a上,并被设置为可以以该轴15为中心 转动从而自由地进行起伏动作。16是第3气缸,其使侧压紧件13进行起 伏动作。该第3气缸16按如下形成,其被枢转支撑在支撑部件14的水 平部14a与侧压紧件13的背面侧的突出部17之间,并使杆与侧压紧件 13的前表面(压紧面)平行,当第3气缸16的杆伸縮时,使第3气缸 16也与侧压紧件13 —起进行起伏动作。此外,18 (参照图1、图6等)是衣领压紧件,其用于压紧上装2 的翻领2a。该衣领压紧件18被模拟为蝶形,形成为左右一对叶片状,并 且以内侧的枢轴19 (参照图9、图10等)为中心沿人体模型l的前后方 向按预定角度自由地进行开闭动作。在该实施方式中,枢轴19以俯视观 察是左右一对的形状设置在固定于安装部20内部的上板21和下板22上, 该安装部20从人体模型1的颈部la (参照图8等)以钩形把手状突出到 前方。支撑衣领压紧件18的悬臂23 (参照图l、图9等)的内端由枢轴 19枢转支撑在上板21和下板22上。衣领压紧件18设置在悬臂23的外 端,并且通过用旋钮24调节螺旋弹簧25的弹性,从而可调节压紧力。26是手柄,用于使衣领压紧件18按预定角度进行开闭动作。在该 手柄26的外端设置有球状的把手26a,在该手柄26的内端连接有俯视观 察为钩形的延长板并以从上板21稍微离开的方式与上板21平行状地配置上板21上。此外, 延长板27的前端的内侧角被切割为凹弯曲状,以形成为切口部27a。 21a是导向孔,其以俯视观察为圆弧的形状形成在上板21上。在该导向孔21a 中通过轴棒29,在该轴棒29的上端安装有转子30。延长板27的内周缘 27b被形成为在手柄26的转动操作时与转子30的外周面卡合。此外,切 口部27a被形成为,从内周缘27b连接并与转子30卡合以阻挡转子30。 此外,轴棒29通过拉伸弹簧31,总是被牵引到人体模型l侧。32 (参照图8等)是与轴棒29连接的弹簧安装部件。在该弹簧安装 部件32的上端和固定在安装部20的内侧上表面的销33之间跨设有拉伸 弹簧31。 一方的悬臂23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图1中,右侧的悬臂23) 的内端如图9、图10等所示延长到轴棒29的位置,并与轴棒29—体状 地连接起来。此外,另一方的悬臂23 (在图l中,左侧的悬臂23)的内 端的下侧位置23a (参照图9等)延长到轴棒29的位置,并且被形成为 具有俯视观察为U字形的切口34。进而,通过该切口 34与轴棒29的下 端的下侧转子35的外周面卡合,另一方的悬臂23形成为与轴棒29联动。此外,36 (参照图1、图8等)是压紧翻领2a的下部的下部压紧件。 该下部压紧件36设置在棒状部件37的下端,棒状部件37的上部通过沿 着人体模型1左右方向的第3横轴38而被枢转支撑在安装部20上,从 而,下部压紧件36被形成为以第3横轴38为中心沿人体模型1的前后 方向转动预定角度。此外,棒状部件37被螺旋弹簧39牵引到上方,并 形成为当抵抗该螺旋弹簧39的牵引力而作业者使下部压紧件36以第3 横轴38为中心转动到人体模型1侧并压紧在翻领2a的下部时,棒状部 件37的上端被挂钩40的爪40a挂住。挂钩40的爪40a如下形成,通过 压下从安装部20的前表面突出的操作片41的前端部,挂钩40的爪40a 从棒状部件37的上端脱开。进而,当爪40a从棒状部件37的上端脱开 时,下部压紧件36在螺旋弹簧39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以第3横轴38为 中心转动到人体模型l的前方从而牵引离开。并且,42是下部压紧件36 的操作旋钮。下面,对本发明的作用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作业者将上装2以调节肩部位置的方式穿着在人体模型1上, 其次,例如,踩下人体模型1的上升用脚踏板。于是,第1气缸3的杆伸出,从而上装2与人体模型1 一起上升。此时,当设置在适当位置的下摆检测器(未图示)检测出下摆通过时,例如,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第1气缸3的驱动停止,从而上装2被配置在最佳高度。其次,在该状态下,作业者用衣领压紧件18固定翻领2a。具体地说, 作业者沿图10中的逆时针方向(箭头表示的方向)抵抗拉伸弹簧31的 牵引力来转动手柄26。于是,由于延长板27以纵轴28为中心沿相同方 向转动,因此,卡合在其内周缘27b的转子30—边被压紧在内周缘27b 上, 一边缓慢地移动到该图中的下侧。转子30与轴棒29—体化,并且 轴棒29与一方的悬臂23 (该图上是右侧的悬臂23)连接起来。从而, 随着转子30的移动,轴棒29被导向孔21a导向并移动,于是一方的悬 臂23以右侧的枢轴19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右侧的衣领压紧 件18缓慢地转动到人体模型1侧。进而,当将手柄26按压到转动终端 位置时,如图11所示,延长板27的切口部27a与转子30卡合,此时, 右侧的衣领压紧件18压紧右侧的翻领2a。此外,左侧的悬臂23如上述 那样,下侧位置23a的切口 34与下侧转子35卡合,该下侧转子35与轴 棒29—体化。从而,当作业者在图10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26时, 伴随轴棒29在从人体模型1离开的方向(该图上是下侧方向)上的移动, 左侧的悬臂23在该图中以左侧的枢轴19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 而,当延长板27的切口部27a与转子30卡合时(参照图11的状态), 左侧的衣领压紧件18压紧左侧的翻领2a。在本发明中,这样地,左右的 衣领压紧件18同时压紧左右的翻领2a。并且,在使衣领压紧件18从翻领2a离开的情况下,与上例相反地 对手柄26进行操作。即,当作业者牵引手柄26,使之在图ll中沿顺时 针方向转动时,首先,解除转子30与切口部27a的卡合,继而, 一边使 转子30与延长板27的内周缘27b滑动接触, 一边使手柄26在拉伸弹簧 31的恢复力的作用下缓慢地移动到人体模型1的方向(该图上是上侧方 向)。从而,轴棒29与转子30—起沿相同方向移动,当作业者将手柄26拉到跟前时,如图10所示,左右的悬臂23以左右的枢轴19为中心与上 例相反地转动,从而向外方打开。从而,如图6、图7所示,左右的衣领 压紧件18从翻领2a离开。然后,作业者在用衣领压紧件18固定翻领2a之后,抵抗螺旋弹簧 39的牵引力,压住操作旋钮42 (参照图8),用下部压紧件36固定翻领 2a的下部。此时,挂钩40的爪40a与杆状部件37的上端卡合,从而下 部压紧件36被固定。进而,作业者例如按压自动启动按钮。于是,下摆压紧件4按照后 侧、前侧的顺序固定上装2的前后下摆,继而,左右的侧绷紧器5同时 移动到侧方,从而将上装2两侧的下摆外扩并绷紧。其后,侧压紧件13 将两侧的下摆同时压紧固定在侧绷紧器5上。当这样地固定下摆时,然后,例如,第1气缸3 (参照图2)驱动, 于是杆稍微上升以使人体模型1上升,从而将上装2沿纵向拉伸绷紧。 进而,蒸汽和热风被喷吹到上装2的内侧,对上装2进行熨烫以抚平皱 褶,进行干燥整烫。然后,当作业者例如按压结束按钮时,第1气缸3 的杆收縮,从而人体模型l下降,返回到放置位置。此外,第2气缸11、 第3气缸16的杆收縮,于是侧绷紧器5回归到内方,同时,侧压紧件13 向外侧转动以解除对两个下摆的压紧,继而,前后一对下摆压紧件4回 归以解除对下摆的固定。然后,作业者与上例相反地操作手柄26 (参照 图l),此外,压下操作片41 (参照图8),使衣领压紧件18与下部压紧 件36恢复,并从人体模型1上脱下上装2,完成作业。
权利要求
1. 一种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该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形成为具有前后一对下摆压紧件,其用于对穿着在人体模型上的上装的前后下摆进行压紧;和左右一对侧绷紧器,其用于沿侧方对穿着在人体模型上的上装的两侧的下摆进行外扩并绷紧,该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绷紧器上设置有侧压紧件,该侧压紧件与该侧绷紧器协动,以夹持并压紧上装的两侧的下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侧绷紧器的下端,呈下垂状地设置有钩形的支撑部件,并使该支撑部件的水平部向人体模型的侧方突出;侧压紧件由沿着前后方向的轴 枢转支撑在该支撑部件的水平部上,并以该轴为中心转动,从而被设置 成可以自由进行起伏动作。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形成为,具有用于压紧上装的翻领的衣领 压紧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装的立体整烫装置,其特征在于, 衣领压紧件模拟为蝶形,从而形成为左右一对叶片状,并且,形成为以内侧的枢轴为中心沿人体模型的前后方向按预定角度自由地进行开 闭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装立体整烫装置,其不仅可以从前后而且也可以从两侧对穿着在人体模型上的上装的下摆进行固定,以防止拉伸皱褶附着在衣片上,而且能够提高人体模型下方结构的自由度,以便有效利用下方空间。该上装立体整烫装置具有前后一对下摆压紧件(4),其用于对穿着在人体模型(1)上的上装(2)的前后下摆进行压紧;和左右一对侧绷紧器(5),其用于沿侧方对穿着在人体模型(1)上的上装(2)的两侧的下摆进行外扩并绷紧。在侧绷紧器(5)上设置有侧压紧件(13),该侧压紧件(13)与该侧绷紧器(5)协动,以夹持并压紧上装(2)的两侧的下摆。
文档编号D06F71/40GK101245548SQ20071007917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打越满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三幸社工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