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添纱针织技术制作圆筒形成品针织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174895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添纱针织技术制作圆筒形成品针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一 种在具有至少两个对置的针床的针织横机上利用添 纱针织技术制作圆筒形成品针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添纱针织技术制作的单面平滑针织物包括由添加线形成的内 里和由芯线形成的外面。添加线和芯线通常具有不同的质量,并且常常 具有不同的颜色。利用添纱技术做成的圆筒形成品针织物在导纱器改变 它的运动方向的那些位置,即具体来说是在身体部分和袖子的侧边处, 具有所谓的添纱缺陷。因此,这些缺陷尤其可归因于导纱器从针织物移 开而 一起拉动边缘针的线圈并且因此缩小边缘线圏这一事实。在这些缩 小的线圈处,添加线通常不再由芯线覆盖,并且因此可以从外面看见。 这些边缘线圈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或具有不同的纱线结构,它们叫做所谓 的添纱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利用添纱针织技术制作圆筒形针织物的 方法和不具有添纱缺陷的这样的圆筒形针织物。
该目的是利用 一 种在具有至少两个对置的针床的针织横机上利用 添纱针织技术制作圆筒形成品针织物的方法来实现的,该方法的特征在 于,最初至少每隔一行通过移圈过程将至少那些在形成后针织方向有所 改变的线圏、尤其是针织物的边缘线圏扩大,使得在成品针织物中,它 们的尺寸和成品针织物中的其它线圏的尺寸相同。
导纱器共同拉动的结果可以通过扩大地形成作为添纱缺陷通常看 得见的临界线圏来抵消。在成品针织物中,由于导纱器共同拉动的结 果,这些最初扩大的线圏的尺寸和相邻线圈的尺寸相同。如同这些相邻 线圈中那样,边缘线圈中的添加线现在在外面由芯线完全覆盖,从而在 针织物中看不到任何其它添纱缺陷。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 一个优选变型中,通过从一针到另 一针的移
圏过程来扩大线圏。在此情况下,可以横向地移圏到同一针床中的另一 针,或者优选移圏到对置针床中的针。在这两种情况下,移圏都会造成 线圏的拉伸。优选地,可以将至少每隔一个针织行中的线圈移圈到对置 的针床上,并形成左线圏。这导致在针织物的侧边上形成看起来像是仿 接缝的条带。这些仿接缝经常是需要的,并且在不是利用添纱技术制成 的圆筒形成品针织物中也经常使用。可以在每行或只是每隔 一行中将边 缘线圏针织成左线圈。仿接缝相应地具有不同的性质。但是,在这两种 情况下,通过移圈过程使边缘线圏恢复到它们的原始尺寸都足以避免所 有针织行中的添纱缺陷。
为了重新校准针织物的边缘区中的线圏,至少在这些边缘区中,可 以只是每隔一针形成线圏。从而形成自由针,可以将对置针床的线圏移 圈到这些自由针上,以便形成上述左线圏。
还可以在针织物的边缘区以外通过左线圏制作仿接缝。尤其在袖子 和身体部分之间的缝合点处,应当考虑这样的仿接缝。在此情况下,位 于边缘区以外的仿接缝可以用与边缘区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适当地 制作。整个针织物的仿接缝于是具有一致性。除了袖子到身体部分的连 接区域中外,还可以在身体部分的其它位置或在袖子处制作这样的仿接 缝。
在用于制作在前、后部分中具有转移线圏图案的针织物的方法的一 个优选变型中,通过移圏过程来实现所述针织物宽度的不断减小和所述 边缘线圈的扩大,在所述袖子和所述身体部分的连接区中通过左线圏形 成仿接缝和在所述袖子和所述身体部分中的平滑右针织区域以及在所
述前、后部分中的所述转移线圈图案。
如果在具有三个针织系统的针织横机上实施该方法,那么所有针织 系统在每个滑架行程中都处于工作状态,即实现最佳制作条件。
本发明还涉及 一 种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圆筒形成品针织 物,它至少在边缘区中包括移圏。这些移圏优选可以是左线圈。这使得 可以制作仿接缝。根据本发明的针织品还可在边缘区以外具有这样的仿 接缝。此外,针织物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转移线圏图案区域或其它图案区 域。
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针织品及其制作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 一针织品的示意图2是图1中的针织品在沿图1中的线A-A的针织行中的线圈序
列;
图3是图1中的针织品在沿图1中的线B-B的针织行中的线圏序
列;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针织品的示意图5.1-5.9是沿图4中的线C-C的线圈序列,它用于制作图4中 的针织品的肩膀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形成为圆筒形成品针织物的套衫,它可以在针织横机上整 体地形成。套衫1是利用添纱技术做成的,即,为了制作该套衫l,将 至少两股不同的针织线供应给在针织过程中涉及的每根针,以便形成线
形成圆筒形成品针织物1的针织序列的顺序与现有技术一致。它从 三个单独的圆筒形针织物开始,即身体部分IO、左袖20和右袖30。经 由独立的导纱器来为这三个圆管10、 20、 30中的每个圆管供应针织线。 然后,从左袖20和右袖30与身体部分10缝合的连接区域VB、 VB,, 将针织物形成为单个圆筒形针织物50。在该区域中,针织线一般是由一 个导纱器供应的。
在所示示例中,罗紋带位于身体部分10和每个袖子20、 30的下侧 边缘处。在身体部分10上,在罗紋带ll、 ll,之后是在身体部分10的 两侧上远至从袖子20、 30到身体部分10的缝合点VB、 VB,的边缘区 12、 12'和13、 13,,在这些边缘区中,只是每隔一针由预定数量的针形 成左线圏。这里,12表示身体部分10的前面的左边缘,12,表示后面的 左边缘,13表示身体部分10的前面的右边缘,且13'表示身体部分10 的后面的右边缘。在身体部分10的前面10'和后面IO"的边缘区12、 12' 和13、 13,之间,由所有针形成右线圈()。
在左袖20上,在罗紋带21、 21,之后是在袖子外侧上的边缘区22、 22,和在袖子内侧上边缘区23、 23,,直至连接区域VB,其中不带撇号 的附图标记同样表示袖子前面20,的边缘区,而带撇号的附图标记表示
袖子后面20"的边缘区。类似地,右袖30也在袖子的外侧和袖子的内 侧上具有边缘区32、 32,和33、 33,。在袖子的所有边缘区中,只是每隔 一针由预定数量的针形成左线圏。在左袖20的前面20'和后面20"与右 袖30的前面30'和后面30"的边缘区之间,由所有针形成右线圈。
在袖子20、 30和身体部分IO之间的连接区域VB、 VB'上方将针织 品1继续针织成圆管50。现在,在圆管50的侧边上只有两个边缘区14、 14,和15、 15,。在圆管50的前面50,和后面50"上的边缘区域14、 14' 和15、 15'之间,由所有针形成右线圈。
所有的边缘区12、 12,; 13、 13,; 14、 14,; 15、 15,; 22、 22,; 23、 23,; 32、 32,; 33、 33,主要具有技术功能,并且只是在其次具有视觉功 能。为了在这些边缘区中制作左线圏,首先必须将这些线圏移圏到另一 个针床上。在形成左线圏后,再将它们移圏回到该针织行的右线圈所在 的针床。边缘区的线圏的该移圏过程的结果是,原本因为线张紧而小于 针织行中的其它线圏的这些边缘线圏变宽,并且因此具有和针织行中的 其它线圏相同的尺寸。在利用添纱技术形成的线圈的情况下,移圏过程 和所得线圈扩大确保添加线由芯线可靠地覆盖。
视觉上,在每一行或每隔一行中形成为左线圏的边缘区的线圏仿效 诸如在由平紋局部针织物组成的针织品上看到的侧面接缝。除了在圆筒 形成品针织物1的边缘区域中外,还可以在例如区域16、 16,和n、 17, 中形成这样的仿接缝,以便仿效袖子20、 30和身体部分IO之间的接缝。
图2示出图1中的针织品1在线A-A的区域中的线圈分布。在该 区域中,针织品1由三个圆管组成,即身体部分10、左袖20和右袖30。 圆管10、 20、 30的前面10,、 20,、 30,是在前针床V上形成的,并且后 面10,,、 20"、 30"是在后针床H上形成的。在此情况下,由所有针形 成右线圏。为身体部分10的前面10'的边缘区12、 13和后面的边缘区 12,、 13,每隔一针形成左线圏。还为袖子20、 30的前面的边缘区22、 23、 32、 33和袖子20、 30的后面的边缘区22,、 23,、 32,、 33,每隔一针 形成左线圏。在所有边缘区中,从一个针织行到另一个针织行,左线圏 可以和右线圏交替出现。
图3示出图1中的针织品1在线B-B的区域中的线圈分布。在此 情况下,针织品只由单个圆管50组成,该圆管50包括两个袖子区域和 身体区域。在圆管50的前面50,的边缘区14、 15和后面50"的边缘区
14,、 15,上每隔一针形成左线圏。此外,通过每隔一针针织左线圈,在 圆管的前面50,上形成仿接缝16、 n,并同样在圆管的后面50"上形成 仿接缝16,、 17,。在圆管50的前面50,和后面50"的所有其它区域中, 由每一针形成右线圏。这里,从一行线圏到另一行线圈,所有的左线圏 也可以同样和右线圏交替出现。
图4示出第二示例的圆筒形成品针织物2,它也是具有与图1中的 套衫1相同的外形的套衫。同样每隔一针形成边缘区214、 214'、 215、 215,和仿接缝216、 216,、 217、 217',其中每隔一行由每根形成线圏的 针形成左线圏,并在其间的行中针织右线圈。在边缘区之间,在袖子的 前面和后面202、 202,、 203、 203,以及身体部分的前面和后面210,、 210" 上由每根针形成右线圈。在针织物2的肩膀区域中,在身体210的前面 或后面上形成菱形形式的转移线圈图案或所谓的纱罗图案260、 260。该 图案及它的示例只是作为示例示出。针织品中的排列也可以是任意的。 此外,可以在针织物的后面形成外形与针织物的前面的转移线圈图案不
同的转移线圏图案。
在图5.1-5.9中现在描述用于制作针织物2的肩膀区域(如图4中 的线C-C所示)的线圈分布。除了添纱技术外,在该区域中还可利用 以下针织技术针织宽度不断减小;在针织边缘和仿接缝区域中,只是 每隔一针形成线圈,并且在每行线圏中,右线圏和左线圏交替出现;在 袖子处和身体处形成平滑针织区域(右线圈),以及在身体区域中形成 转移线圈图案(Ausdeckmuster)。
行R0示出在由左线圏形成针织品的边缘214、 214,和215、 215,以 及仿接缝区域216、 216'和217、 217'时的线行程。另一方面,行R01
示出在这些区域中由右线圈形成针织品时的线行程。
在行R1中,在针织品的后面的针织过程中涉及的每一针形成一个 线圈。如果之前已经在针4、 6、 13、 15、 17、 25、 27、 29、 36和38上 形成针织品的前半部分的左线圏,那么将它们移圏到前针床,如箭头所 示。
在行R2中,如双箭头所示,形成针织品的后面的转移线圏图案的 针18、 20、 22的线圏由指派给这些针的移圈元件接收。然后在行R3中, 将移圈元件从它们的基本位置向左移动 一针,并将线圏从移圈元件移圏 到后针床上的针17、 19、 21,这些针位于这些线圈的原始针的左边。后
针床上的针18、 20、 22因而变成自由针。
在行R4中,在针织品的前面的针织过程中涉及的每一针形成一个 线圈,然后在行R5中,将形成针织物的后面的针织边缘的针1、 3和37、 39的线圏和形成后面的仿接缝的针10、 12、 14和26、 28、 30的线圈移 圏到它们的对置空针上。
在行R6中,首先使移圏元件恢复到它们的基本位置。然后,针l、 3和37、 39形成针织品的后面的针织边缘的左线圈,并且针10、 12、 14和26、 28、 30形成针织品的后面的仿接缝的左线圏。在后针床上, 针5-8和32 - 35形成针织品的袖子的右线圏,针16、 17、 19、 21、 23、 24形成身体部分的后面的右线圈,并且针18、 20、 22形成身体部分的 后面的集圈浮针(Fanghenkel)。
在行R7中,将已经在前针床上形成的针织品的后面的线圏移圈回 到它们在后针床上的对置针,然后在行R8中,形成针织品的前面的转 移线圈图案的针19、 21、 23的线圈由指派给这些针的移圏元件接收。 接着,在行R9中,将移圏元件从它们的基本位置向右移一针。然后, 移圈元件将这些线圈移圈到针20、 22、 24上,这些针位于这些线圈的 原始针的右边。前针床上的针19、 21、 23因而变成没有线圏。
在行R10中,将形成针织品的前面的针织边缘的针2、 4和38、 40 的线圏以及在同一个针织面上形成仿接缝的针11、 13、 15和27、 29、 31的线圏移圈到它们的对置针上,然后在行R11中,针2、 4和38、 40 形成针织品的前面的针织边缘的左线圈,并且针ll、 13、 15和27、 29、 31形成针织品的前面的仿接缝的左线圏。针6-9和33- 36形成针织品 的袖子的右线圏,针17、 18、 20、 22、 24、 25形成前面的身体部分的 右线圏,并且针19、 21、 23形成前面的身体部分的集圏浮线。
在行R12中,将移圏元件恢复到它们的基本位置。将在后针床上形 成的针织品的前面的线圈移圈到它们在前针床上的对置针上。行R13和 行R1相同,它也是针织序列中的第一针织行。在行R14中,针1和3 (即,针织边缘)的线圏、针5-8 (即,袖子)的线圏、针10、 12、 14 (即,仿接缝)的线圏和身体部分的针16、 17的线圏由指派给这些 针的移圏元件从针织品的右后面接收。从针织品的左前面,针38和40 (即,针织边缘)的线圏、针33 - 36 (即,袖子)的线圈、针27、 29、 31 (即,仿接缝)的线圏和身体部分的针24和25的线圈由指派给这些
针的移圏元件接收。然后在行R15中,将指派给后针床上的针的移圏元 件向右移两针,并将指派给前针床上的针的移圈元件向左移两针。然 后,将针织品的右后面的线圏从移圈元件移圏到后针床上的针,并将位 于移圏元件上的针织品的左前面的线圏移圏到前针床上的针。这样,针 织品的右后面和左前面上各自少了两针。
在这之后是行R16,它与行R4相同。在行R17中,将针织品的后 面的针织边缘的线圏和仿接缝的线图移圈到它们在前针床上的对置空 针上。
在行R18中,将移圈元件恢复到它们的基本位置。此外,为针织品 的后面的针织边缘和针织品的后面的仿接缝形成左线圏,并为身体部分 的后面和袖子形成右线圏。在这之后是行R19,它与R7相同,然后在 行R20中,针织边缘的线圏、袖子的线圏、仿接缝的线圏和身体部分的 针17、 18的线圏由指派给相应针的移圏元件从针织品的右前面接收。 类似地,针织边缘的线圏、仿接缝的线圏和身体部分的针23和24的线 圏由指派给这些针的移圏元件从针织品的左后面接收。接着在行R21 中,具有前针床的线圈的移圈元件向右移两针,并且具有后针床的线圈 的移圏元件向左移两针。然后,将这些线圈从移圏元件移圈到现在位于 与移圏元件对置的位置处的针上,结果是,针织品的右前面的线圈现在 悬垂在前针床的针上,并且针织品的左后面的线圈悬垂在后针床的针 上。通过采取这种措施,针织品的宽度在右前面和左后面上各自减少了 两针。
在行R22中,将针织品的前面的针织边缘和仿接缝的线圏移圏到它 们在后针床上的对置空针上。然后在行R23中,这些针形成针织品的前 面的针织边缘和仿接缝的左线圏,并且插入的针形成身体部分的前面和 袖子的右线圏。
重复行R1 -R23的针织序列,直到完成针织品或取决于图案按高度
比获得其它针织条件。
如图5.1-5.9示出的针织行中的右边的箭头所示,该针织序列提供 了具有至少三个针织系统的针织机的最佳制作可能,其中在每个滑架行 程中,所有三个针织系统都处于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具有至少两个对置的针床的针织横机上利用添纱针织技术制作圆筒形成品针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每隔一行通过移圈过程首先这样地扩大至少那些在形成后针织方向被改变的线圈,尤其是所述针织物的边缘线圈,使得在所述成品针织物中,它们的尺寸和所述成品针织物中的其它线圈的尺寸相同。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每隔一行将所述线 圏移圏到对置的针床上,并将它们针织成左线圈。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针织物 的边缘区中只是每隔 一针形成线圈。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 在所述针织物的边缘区之外,通过左线圏制作仿接缝。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边缘区之外的 所述仿接缝用和所述边缘区相同的方式制作。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袖子和身体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中制作所述仿接缝。
7. 如权利要求1-6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制作在 肩膀区域的前、后部分中的具有转移线圈图案的针织物(2),通过移 圏过程来实现所述针织物宽度的不断减小和所述边缘线圏的扩大,在所 述袖子和所述身体部分的连接区中通过左线圏形成仿接缝和在所述袖 子和所述身体部分中的平滑右针织区域以及在所述前、后部分中的所述 转移线圈图案。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具有三个针 织系统的针织横机上实施的。
9. 一种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8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制作的圆筒形成 品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在所述边缘区中具有转移的线圏。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筒形成品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的线圈是左线圏。
11. 如权利要求9或IO所述的圆筒形成品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至少 一个转移线圏图案区域。
全文摘要
一种在针织横机上利用添纱技术制作圆筒形成品针织物的方法,其中最初至少每隔一行通过移圈过程将至少那些在形成后针织方向有所改变的线圈、尤其是针织物的边缘线圈扩大,使得在成品针织物中,它们的尺寸和成品针织物中的其它线圈的尺寸相同。
文档编号D04B7/32GK101168883SQ20071016793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6日
发明者F·克卢拉, T·农嫩马彻 申请人:H.斯托尔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