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抽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952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斗抽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一 种用于从纤维流中排除杂质颗粒的设备。从输送气 流中吹出的杂质颗粒在来自周围环境的、大致跨越通道宽度的漏气流 的支撑下通过排放通道。
背景技术
自大约1990年以来,出现了很多用于从棉屑中去除有色杂质颗 粒的设备。借助光学传感器将杂质颗粒检测并分离出来。用于将检测出的杂质颗粒排除的装置是这类设备的一个重要组 件。已经提出将收集容器与环境空气完全隔离或与输送气体连接起 来。专利申请DE 103470G6提出借助输入漏气在收集容器的末端排除 被吹出的杂质颗粒。已经表明,杂质颗粒仍然存在于漏斗的初始端并 可能被再次吸入输送气流中。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对从输送气流中吹出的杂质颗粒的清除进行改 进。按照本发明,在排放通道的伸入输送气流的开口位置附近, 一个 大致贯穿整个设备工作宽度延伸的开口将漏气导入用于抽取异质纤 维的抽出通道。所述漏气将杂质颗粒传送到抽取漏斗中并向前进入漏 斗的末端,杂质颗粒在该末端被抽取到一根管道中。为了引导漏气更 好地沿着期望的传输方向流动,在离漏气口大约15誦的位置设置一 块挡板。供气开口处的出口是可调的。所述开口可以不连续,而是通 过腹板隔断以提高结构的牢固性。可以在排放通道的相对侧上设置多 个漏气开口 。最好将供气开口设在箱体中靠近异质纤维排出口的位 置,因为效果明显而且返回到输送气流中的颗粒更少。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将杂质颗粒从输送气流中的纤维屑排除的设备,其中,借助压缩空气脉沖使所述杂质颗粒从纤维 流转入排放通道中,从大致排放通道的开端开始,至少一股漏气流支撑所述转向的杂质颗粒通过排放通道到达排放漏斗的末端。优选的是,所述漏气流通过一个或多个相互上下设置的供气开口从周围环境进入排放通道。优选的是,所述漏气流延伸跨过大致整个设备的工作宽度。 优选的是,用于漏气流的供气开口是可调的。优选的是,所述漏气流借助挡板转向至杂质颗粒的排放方向。 优选的是,所述供气开口设置在箱体内部而不是在带凸缘的收集 容器中。优选的是,所述漏气流是在杂质颗粒从输送气流转向后在杂质颗^立^各径的前300咖i内进入排》文通道的。优选的是,所述漏气流是通过冲切在板上的"百叶窗"进入排放 通道的。


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应用本发明的用于排除杂质颗粒 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纤维经过宽的矩形通道1从左至右通过所述设 备。利用摄像机2透过玻璃窗10观察纤维,当检测到杂质颗粒8时, 通过计算机3激活纤维通道中相应位置上的出口 4,将杂质颗粒8吹 出。所述杂质颗粒8到达矩形通道11并^f皮从开口 9进入的漏气进一 步传送到漏斗5中。在所述漏斗5的出口 6处,气流和纤维被小风扇 7抽取。为了引导漏气沿着期望的方向流动,挡板13被设置在排放通道 中。排放通道的第一部分和漏气的供给源位于箱体12的内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杂质颗粒从输送气流中的纤维屑排除的设备,其中,借助压缩空气脉冲使所述杂质颗粒(8)从纤维流转入排放通道(11)中,其特征在于,从大致排放通道的开端开始,至少一股漏气流支撑所述转向的杂质颗粒通过排放通道(11)到达排放漏斗(5)的末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气流通过一 个或多个相互上下设置的供气开口 ( 9 )从周围环境进入排放通道(11)。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气流延 伸跨过大致整个设备的工作宽度。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 漏气流的供气开口 (9)是可调的。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漏气流借助挡板(13)转向至杂质颗粒的排放方向。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供气开口 ( 9)设置在箱体内部而不是在带凸缘的收集容器(5)中。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漏气流是在杂质颗粒从输送气流转向后在杂质颗粒路径的前300匪内 进入排;改通道的。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漏气流是通过冲切在板上的"百叶窗"进入排放通道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漏斗抽取,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从纤维流中排除杂质颗粒的设备。从输送气流中吹出的杂质颗粒在来自周围环境的、大致跨越通道宽度的漏气流的支撑下通过排放通道。
文档编号D01G23/08GK101230506SQ200710167630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日
发明者休伯特·赫格斯 申请人:休伯特·赫格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