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11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纺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融纺丝设备上的复合纺丝组件,特别是将 两种不同高聚物熔体加工制成复合纤维的纺丝组件,属于合成纤维生 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纤维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高聚物,或具有不同分子量的同 一高聚物经复合纺丝法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别由两台挤出机制的两种 熔体经由不同的熔体通道进入复合纺丝箱的复合组件中,在喷丝板的 适当部位以一定的复合方式汇同一起,从一个喷丝孔挤出成型,再经
冷却、上油和巻绕等加工工艺而制成0.1dtex 0.3dtex甚至更细的超细 纤维。超细纤维目前广泛应用于人造皮革、人造麂皮、洁净布、快干 毛巾等织物,但目前只开发出橘瓣型长丝复合纺丝组件,而橘瓣型短 丝复合纺丝组件尚未开发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纺制N+N瓣(6+6瓣 64+64瓣等) 的橘瓣型短丝的复合纺丝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它由上至下由进料板, 密封板,上分配板,中分配板,下分配板,喷丝板组成,过滤网安装 在中分配板的2 10条凹槽之内,过滤网上均匀铺有过滤砂。A、 B两 组熔体从迸料板的上部进入均匀分布的2组共2 10条熔体流道,经密封板、上分配板、中分配板、下分配板后由喷丝板喷出,整个组件
形状为长方形。进料板有2个圆孔和半圆形截面形腔相连,每个半圆 形截面形腔再与1 5个半圆形截面形腔贯穿,形成两组独立的半圆形 截面形腔体;上分配板上有2 10条半圆形截面形腔,每条半圆形截面 形腔底部有2 8个圆孔贯穿至底部;中分配板上有2 10条平底凹槽, 每条平底凹槽底部有50 400个小孔贯穿至下底部;下分配板上部有 10 50条圆底凹槽,每条圆底凹槽底部分布2 26个沉孔,每个孔底有 6 64个4) 0. 3 mm <!> 0. 6咖小孔贯穿至下底部,下底部上有10 900 个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上有6 64条槽宽0. 2mm 0.5 mm,槽深O. 2mm 0.6 mm的凹槽;圆底凹槽相邻分布有11 51条2mm宽圆底小槽,槽底有 4 28小孔贯穿至下底面;喷丝板上分布有10 900个喷丝孔,喷丝孔 直径为&0. 2 mm 4> l咖,长径比为2:1 8: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本组件形状为长方形,便于纺丝工艺上单体的抽吸;
2、 本组件通过更换不同的中分配板、下分配板、喷丝板,能纺制 N+N瓣(6+6瓣 64+64瓣等)橘瓣型复合短丝;
3、 本组件适用于PET与PA6、 PET与PP、 PET与PE、 PE与PA6 的纺丝;
4、 本发明由于进料板、分配板的特殊流道,使得熔体在喷出成形 前的很短时间内能得到充分的混合,喷出的丝束纤度均匀,质
量稳定。
5、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通用性,能够推广应用于皮芯型、海岛型及其它剥离型的复合纺丝组件,


下面以16+16瓣橘瓣型短丝复合纺丝组件为例,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复合纺丝组件整体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图1的C-C剖视示意图 图3:下分配板纵向剖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图3中的A向放大视图 附图中的编号顺序为 1、进料板 3、上分配板 5、下分配板
2、密封板 4、中分配板 6、喷丝板
7、过滤网 8、圆孔A
9、半圆形截面形腔A10、半圆形截面形腔B
11、圆孔B 13、平底凹^ 16、小圆孔 19、喷丝孔
12、半圆形截面形腔C
14、圆底凹槽 17、凹槽
15、沉孔 18、圆底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如图l、图2所示,本发明整个组件形状为长方形,
从上至下由进料板l,密封板2,上分配板3,中分配板4,下分配板5,喷丝板6组成,过滤网7设置于中分配板4的6条凹槽之内。A、 B两组熔体从进料板1中的2个圆孔A 8分别进入组件后,流入Y轴走向的半圆形截面形腔A 9,而后一分为三流入半圆形截面形腔B10,经密封板2中的圆孔B 11进入上分配板3后沿X轴方向两组共6条半圆形截面形腔C 12流动混合后由4个圆孔进入中分配板4,中分配板4上X轴方向分布有6条平底凹槽13,平底凹槽13底部装有三种规格共4层组成的过滤网结合件,过滤网上均匀铺有过滤砂,熔体经过滤后进入下分配板5, A组份熔体沿下分配板5的Y轴方向从圆底凹槽14进行分配混合后进入沉孔15内,再从16个小圆孔16流入喷丝板喷丝导孔内;B组份熔体沿下分配板5的Y轴方向从2mm宽圆底小槽18经槽底小孔流入进行分配混合后进入下分配板反面的圆形凸台上的16条凹槽17内,然后进入喷丝板6喷丝导孔内,A、 B两种熔体在喷丝板喷丝导孔内组合后由喷丝孔19喷丝而形成一根有16 + 16瓣橘瓣形丝。
如图l、图2所示,本组件的密封是靠研磨面用螺栓压紧密封,密封结构简单,可靠;多个组件的零件具有互换性,组件中的每块板上对角线分布有2个定位销孔,连接螺栓是高强度螺栓。整个组件用螺栓组装好后,由专用的组件安装工具推至纺丝箱与箱体对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组件沿熔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进料板(1)、密封板(2)、上分配板(3)、过滤网(7)、中分配板(4)、下分配板(5)和喷丝板(6);所述的进料板(1)有两组共2~10条的半圆形截面形腔B(10)的熔体流道,通过密封板(2)的2~10个圆孔B(11)与上分配板(3)上对应的半圆形截面形腔C(12)的熔体流道连通;所述的上分配板(3)上的2~10条半圆形截面形腔C(12)的熔体流道通过每条熔体流道底部的2~8个圆孔与中分配板(4)上的平底凹槽(13)相连;所述的过滤网(7)安装在中分配板(4)的平底凹槽(13)之内,过滤网上均匀铺有过滤砂。所述的中分配板(4)上的每条平底凹槽(13)上有50~400个小孔贯穿至下底部;所述的下分配板(5)上部有10~50条圆底凹槽(14),每条圆底凹槽(14)底部分布2~26个沉孔(15),每个孔底有6~64个φ0.3mm~φ0.6mm小圆孔(16)贯穿至下底部,下底部上有10~900个圆形凸台,凸台上有6~64条凹槽(1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进料板(l) 有2个圆孔A (8)和半圆形截面形腔A (9)相连,每个半圆 形截面形腔A (9)再与1 5个半圆形截面形腔B (10)贯穿, 形成两组独立的半圆形截面形腔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上分配板(3) 上有2 10条半圆形截面形腔C (12),每条半圆形截面 形腔C (12)底部有2 8个圆孔贯穿至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中分配板(4) 上有2 10条平底凹槽(13),每条平底凹槽(13)上 有50 400个小孔贯穿至下底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下分配板(5) 上部有10 50条圆底凹槽(14),每条圆底凹槽(14) 底部分布2 26个沉孔(15),每个孔底有6 64个4> 0. 3 mm 小0.6咖小圆孔(16)贯穿至下底部,下底部上有10 900 个圆形凸台,圆形凸台上有6 64条槽宽0.2咖 0.5咖,槽 深0. 2 mm 0.6咖的凹槽(17);圆底凹槽(14)相邻分布有 11 51条2咖宽圆底小槽(1S),槽底有4 28小孔贯穿至下 底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喷丝板(6)上分布有10 900个喷丝孔(19),喷丝孔直径为小0.2咖 小l咖,长径比为2:1 8: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熔融纺丝设备上的复合纺丝组件,能纺制N+N瓣(6+6瓣~64+64瓣等)橘瓣型短丝。它由上至下由进料板、密封板、过滤网、三块分配板、喷丝板组成。A.B两组熔体从进料板的上部进入均匀分布的2组共2~10条熔体流道,经密封板、过滤网、三块分配板后由喷丝板喷出。本复合纺丝组件形状为长方形,便于纺丝工艺上单体的抽吸;适用于PET与PA6、PET与PP、PET与PE、PE与PA6的纺丝;由于特殊的流道使熔体混合充分,喷出的丝束纤度均匀,质量稳定;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通用性,能够推广应用于皮芯型、海岛型及其它剥离型复合纺丝组件。
文档编号D01D5/28GK101457408SQ200710192620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刘顺同, 吴继发, 王泽亮, 黄伟江 申请人: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