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64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一种通过平缝将带子、线绳等长条的被缝制部件缝制到布料等被缝制物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迄今,已知一种缝纫机,其具有被上下驱动的针杆;安装在针杆的下端部的缝针;与针杆同轴心地组装并可以绕其轴心自由旋转的旋转体;安装在该旋转体上并向缝针的针尖位置引导被缝制部件的导向体,该缝纫机对应布料的依据刺绣数据的移动方向来旋转控制旋转体,改变导向体的朝向使得被缝制部件的向针尖的引导方向较为合适,并通过平缝将该被缝制部件缝制到被缝制物(布料)上。这种形式的缝纫机在缝纫被缝制部件时,需要事先从导向体抽出一定长度的被缝制部件,以便于在缝纫的起始部分切实地缝制被缝制部件。因此,操作者从导向体抽出一定长度的被缝制部件,从该抽出部分以后开始缝制。此外,在被缝制部件的缝制结束时,操作者在其缝制结束点附近切断被缝制部件,并将在缝纫开始时从导向体较长拉出的在缝纫起始点之前的未缝制部分切断。在这种形式的缝纫机中,为了减轻操作者切断被缝制部件的负担而设有切断被缝制部件的切断装置的方案也已为公众所熟知。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已公开一种缝纫机构造,其设置为可以使被缝制部件的切断装置相对旋转体上下运动,且还可以与旋转体一起绕针杆的轴心旋转。在该专利文献1的缝纫机中,具有与针杆的上下运动同步进行上下运动、在下降时从上面推压被缝制物(布料)的压脚部件。压脚部件在缝制结束时退避到上方的退避位置。切断装置随该压脚部件的升降连动地进行升降,其在压脚部件上升到退避位置时下降,在压脚部件从退避位置下降到缝制时的动作位置时上升。切断装置具有与切断装置的上下运动对应而进行转动的切断刀、以及与切断刀协作切断被缝制部件的固定刀。当切断装置下降时,切断刀向远离固定刀的方向转动。当切断装置上升时,切断刀朝固定刀转动,可以利用与固定刀的协作切断被缝制部件。当对被缝制部件进行切断时,首先使压脚部件退避到退避位置。切断装置因此而下降,切断刀随之转动而远离固定刀。接着,移动被缝制物(布料),且通过使切断装置绕针杆的轴心旋转,使被缝制部件位于切断刀与固定刀之间。此外,当使压脚部件下降到缝制时的动作位置时,切断刀对应切断装置的上升朝固定刀转动,被缝制部件在缝制结束点附近被切断。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切断装置中,被缝制部件在缝制结束点附近、即针尖附近被切断,因此,在切断后再次开始缝制操作时,操作者需要从导向体抽出一定长度的被缝制部件,尤其是在多头缝纫机的情况下非常费事。为了解决上述不良情况,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在远离针尖的位置上设置被缝制部件的切断装置的构成。专利文献2的切断装置具有构成为可以移动到不妨碍缝制动作的退避位置以及可以切断被缝制部件的切断位置、随着从退避位置向切断位置、的移动而勾住被缝制部件的挂勾部;固定刀;以及与在将被缝制部件勾到挂勾部之后继续向切断装置的移动而连动的切断刀。当对被缝制部件进行切断时,通过移动被缝制物(布料)将被缝制部件的缝制结束点移动到切断装置附近。接着,使切断装置从退避位置向切断位置移动,将被缝制部件勾到切断装置的挂勾部。然后,使切断装置继续向切断位置移动时,与该移动而连动的切断刀与固定刀进行协作,在缝制结束点附近将被缝制部件切断。在切断时,通过移动被缝制物 (布料)而从导向体抽出与其移动量对应的长度的被缝制部件,因此,当再次开始进行缝制时不必从导向体抽出被缝制部件,可以减轻操作者的负担。专利文献1 :W02007/12836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68829号公报在上述对比文献1、对比文献2所代表的现有技术中,操作者需要在缝制结束后将在缝纫开始时事先从导向体抽出的被缝制部件(缝制起始点之前的部分)切断。即,在现有的技术中,缝制结束之后,需要花费功夫将在缝纫开始时事先抽出的被缝制部件(缝制起始点之前的部分)切断。此外,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缺陷浪费了事先抽出的被缝制部件的长度量(为了切实地缝制缝纫起始部分所需要的长度)的被缝制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花费工夫切断缝制起始点之前的被缝制部件、且不会浪费缝制起始点之前的被缝制部件的缝纫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缝纫机具有被上下驱动的针杆;安装在所述针杆的下端部的缝针;与所述针杆同轴心地被组装、绕其轴心自由旋转的旋转体;安装在该旋转体上、向所述缝针的针尖位置引导被缝制部件的导向体,该缝纫机对应布料的依据刺绣数据的移动方向来旋转控制所述旋转体,由此改变所述导向体的朝向使得所述被缝制部件的向针尖的引导方向变得合适,同时通过平缝将由该导向体引导的被缝制部件缝制到布料上,所述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还具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在夹着所述缝针与导向体相对的位置上保持由所述导向体引导的被缝制部件的端部,在利用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被缝制部件的端部的状态下,开始缝纫所述被缝制部件,然后解除保持。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开始缝纫被缝制部件时,因为利用保持结构在夹着缝针与导向体相对的的位置上保持被缝制部件的端部,所以能够将被缝制部件切实地缝制到被缝制物上。其结果是,在缝纫开始时不需要进行从导向体抽出被缝制部件的操作,此外,因为缝制起始点之前的未缝制部分的长度为从缝制起始点到保持机构的长度,所以不需要如往常那样过多地抽出,只要一点点即可。因此,达到不需要切断缝制起始点之前的未缝制部分的有益效果。另外,其结果是,达到不浪费被缝制部件的有益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缝纫机具有被上下驱动的针杆;安装在所述针杆的下端部的缝针;与所述针杆同轴心地被组装、绕其轴心自由旋转的旋转体;安装在该旋转体上、向所述缝针的针尖位置引导被缝制部件的导向体,该缝纫机对应布料的依据刺绣数据的移动方向来旋转控制所述旋转体,由此改变所述导向体的朝向使得所述被缝制部件的向针尖的引导方向变得合适,同时通过平缝将由该导向体引导的被缝制部件缝制到布料上, 所述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切断装置,该切断装置能够与所述旋转体一体旋转地安装在该旋转体的与所述导向体相对的一侧,在规定的切断位置切断从所述导向体抽出的被缝制部件;以及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组装在所述切断装置中,与所述切断装置的所述被缝制部件的切断连动,在比所述规定的切断位置更靠近导向体侧的位置上保持从所述导向体抽出的被缝制部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具有切断装置,设置在切断被缝制部件时在规定的切断位置的靠近导向体侧的位置上保持从导向体抽出的被缝制部件的保持机构,并将其组装在该切断装置中,由此,可以在缝制结束时利用切断装置自动执行在切断位置切断被缝制部件的操作,而且,在进行该切断时,因为保持着被缝制部件的端部(再次进行缝制时的缝制起始点之前的部分),所以在再次开始缝制被缝制部件时不需要将被缝制部件从导向体抽出的操作。由此,采用该构成,不需要切断缝制起始点之前的未缝制部分,并且达到不浪费被缝制部件的有益效果。并且,采用该构成,在缝制结束时,操作者也可以不进行在切断位置切断被缝制部件的操作以及切断缝制起始点之前的部分的操作,所以能够减轻操作者的负担。由此,特别在多头缝纫机中,具有能够大幅度提高操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缝纫机的缝纫机机头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缝纫机机头的左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切断装置的主视图,为从图1的背面侧所看到的图。图4是分解表示图3的切断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切断装置中压脚体以及导向部件向退避位置退避的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切断装置的右视图。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切断装置中基材部件向切断位置移动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图3所示的切断装置中移动刀与固定刀交叉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对图3所示的切断装置中、通过保持机构保持被缝制部件的端部而开始缝制的样式进行说明的右视图。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切断装置的主视图,表示该切断装置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切断装置的右视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切断装置中基材部件移动到切断位置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切断装置中移动刀与固定刀交叉的状态的主视图。附图符号说明2...针杆;3...缝针;9...旋转筒;23a...导向体;28...气筒;29...导向体;
31...滑动板;34,34'...基材部件;34a...刀具固定部;39...固定刀;40,40'...刀具基座;40a, 40a‘ · · ·第一腕部;47. · ·切断刀;49. · ·保持部件;49a. · ·保持片;54. · ·勾线部件;S,Si...切断装置;T...被缝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对适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图,是从正面观察缝纫机机头H的图。缝纫机可以构成为具有多个缝纫机机头H的多头缝纫机,不过,为了便于进行图示和说明,仅表示一个缝纫机机头H。此外,图2是从左侧观察图1的缝纫机机头的侧视图。缝纫机机头H将卷装在图示之外的线轴上的长条形的被缝制部件T(带子、线绳等)缝制到被缝制物(布料)上。缝纫机机头H上贯穿地设有缝纫机主轴1。利用该缝纫机主轴 1的旋转,针杆2通过未图示的针杆驱动机构与固定在其下端的缝针3 —起被上下往复驱动。由该缝针3的上下运动、以及设置在针板4下方的未图示的梭子的旋转进行公知的平缝。通过平缝可以将被缝制部件缝制到被缝制物(布料)上。针杆2的外周设有支撑筒5。支撑筒5被引导到固定在缝纫机机头H的下部的未图示的固定套的内周面,可以进行相对于针杆2的升降运动以及绕其轴心的旋转。支撑筒 5的下端部固定有压脚支撑体6。压脚支撑体6形成为由贯穿孔分成两分岔的形状,在两分岔形状的一方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上下方向较长的键槽6a,在另一方的下方部固定有压脚体 7。支撑筒5利用升降电机8的驱动上下运动时,固定在支撑筒5上的压脚支撑体6以及压脚体7上下运动。此外,所述未图示的固定套的外周设有旋转筒(旋转体)9。旋转筒9组装在针杆 2的同心轴上并可以绕轴心自由旋转,通过方向控制电机10的驱动而绕其轴心进行旋转。 旋转筒9的下端设有键部件11,键部件11的端部与压脚支撑体6的键槽6a配合。压脚支撑体6以及压脚体7通过键部件11连接到旋转筒9,由此可以对应该旋转筒9的旋转绕针杆2的轴心进行旋转。即,压脚体7随着支撑筒5的上下运动而进行上下运动,并随着旋转筒9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旋转筒9的外周可上下运动且可旋转地设有连动部件12,连动部件12上固定有连接片13。通过将该连接片13卡合在形成于旋转筒9的外周的卡合槽9a,可以使连动部件 12与旋转筒9 一体旋转。此外,连动部件12的外周形成有环状槽12a,环状槽12a卡合有驱动臂27的顶端部(叉部)。驱动臂27被支撑为在铅直方向(针杆2的轴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的导向轴26上可以上下自由运动。利用驱动电机25的驱动,在驱动臂27沿导向轴26上下运动时,连动部件12以及连接片13对应驱动臂27的上下运动而上下运动。旋转筒9上通过第一支架14安装有摆动杆15。摆动杆15安装为可以以安装在第一支架14上的第一杆销16为支点,相对于旋转筒9、相对于针杆2的轴向向左右自由摆动。该摆动杆15由从第一杆销16的位置向侧方延伸的上腕部15a以及向下方延伸的下腕部15b构成,向侧方延伸的上腕部15a的顶端安装有滚子17,滚子17与连接片13的连接槽 13a卡合。此外,在向摆动杆15的下部延伸的下腕部15b的下端部设有滚子18,滚子18嵌插在后述的动作板24的嵌合孔24a内。压脚体7上一体形成有近C字型(俯视)的支撑部件19,在支撑部件19的开口侧(图2中的右侧)固定有导轨20。导轨20上设有可以向左右方向移动的滑块21,滑块 21上通过第二支架22固定有导向部件23。即,导向部件23通过第二支架22、滑块21、以及导轨20连接到压脚体7。导向部件23的下端设有用来供被缝制部件T穿入并将其供给到缝针3的针尖位置的导向体23a。导向体23a如图2明确所示,设置为其顶端侧(被缝制
7部件T的抽出口)位于压脚体7的下端部(针尖位置附近)。此外,第二支架22上固定有动作板24。动作板24上形成有向针杆2的轴向(图 1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向较长的嵌合孔24a,嵌合孔24a嵌插有摆动杆15下方的下腕部15b的滚子18。由此,第二支架22以及导向部件23连接到摆动杆15。当连动部件12以及连接片13与驱动臂27的上下运动对应而上下运动时,摆动杆 15对应该连接片13的上下运动而以第一杆销16为支点相对于旋转筒9 (针杆2的轴向) 向左右方向摆动。即,由驱动电机25驱动的驱动臂27、连动部件12以及连接片13的上下运动通过卡接槽13a以及滚子17转换为摆动杆15的摆动。此外,通过动作板24连接到该摆动杆15的第二支架22以及导向部件23对应摆动杆15的摆动,沿着导轨20相对于缝纫前进方向朝左右往复滑动。通过该导向部件23的往复滑动,穿入导向体23a的被缝制部件 T按照规定的图形相对于缝纫前进方向朝左右锯齿形摇摆并被供给到落针位置。由此,将被缝制部件T锯齿形地缝制到被缝制物(布料)上。因为导向部件23连接在压脚体7以及摆动杆15上,所以可以随着由方向控制电机10驱动的旋转筒9的旋转而绕针杆2的轴心旋转。根据导向部件23的旋转位置改变利用导向体23a的被缝制部件T的引导方向。根据该构成,如公众所熟知,对应布料的根据刺绣数据的移动方向来旋转控制旋转筒9,可以改变导向部件23(导向体23a)的朝向从而使被缝制部件T的向针尖的引导方向变得较为合适。下面,对切断装置S进行说明。切断装置S是一种将被缝制部件T切断的装置。图 1 图9中所示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切断装置S。在缝纫机机头H的左侧面固定有用于驱动切断装置S的气筒28。气筒28与杆30连接,该杆30可以上下自由运动地支撑在导向体 29上,该导向体29固定在缝纫机机头H上。杆子30的下端固定有环状的滑动板31,并配置为旋转筒9位于滑动板31的中心孔。图3是表示切断装置S的正面的图,其是以图1所示的缝纫机机头H的背面侧为观察点绘出的。此外,图4是分解表示图3的切断装置S的立体图。作为切断装置S的基部的基材部件34通过第二杆销35,相对于固定在旋转筒9上的第三支架32安装成能够以该第二杆销35为支点自由摆动。第三支架32—体形成有所述键部件11和挡块33。如图3及图1明确所示,通过第二杆销35卡止有基材部件34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杆销35的面)与通过第一杆销16卡止有摆动杆15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杆销16的面) 为夹着旋转筒9相对的位置。此外,因为基材部件34安装在固定于旋转筒9上的第三支架 32上,所以切断装置S可以与旋转筒9 一起绕针杆2的轴心旋转。基材部件34设有可以与滑动板31的环状部的下表面抵接的滚子36。通过扭簧 37对基材部件34向上方(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施力,使滚子36与滑动板31的下表面始终抵接(参照图3)。因此,在利用气筒28的动作使滑动板31下降时,通过与滑动板 31的下表面抵接的滚子36对基材部件34施加向下的力,所以基材部件34以第二杆销35 为支点向下摆动。此外,因为通过扭簧37对基材部件34向上方施力,所以当利用气筒28 的动作使滑动板31上升时,随着该滑动板31的上升,基材部件34以第二杆销35为支点向上摆动。即,通过利用气筒28的动作而进行的滑动板31的上下运动控制使基材部件34运动,由此能够使切断装置S的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或切断动作位置。所谓退避位置为不会妨碍图3所示的被缝制部件T的缝制动作的位置,是使切断装置S从后述的切断位置退避到上方的位置。此外,所谓切断动作位置是切断被缝制部件T时的位置(参照例如后述的图8),是使切断装置S从退避位置移动到下方的位置。基材部件34 (切断装置S)平时位于退避位置,当切断被缝制部件T时向切断动作位置移动。基材部件34上设有弹性部件38,弹性部件38在所述切断动作位置与挡块33抵接。即,基材部件34(切断装置S)的切断动作位置由弹性部件38限定。此外,基材部件34与旋转筒9 一起绕针杆2的轴心旋转,由于滚子36与滑动板 31的环状部的下表面抵接,所以与基材部件34的旋转位置无关,其始终与滑动板31抵接 (即,处于可以将滑动板31的上下运动传递给基材部件34的状态)。基材部件34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侧方延伸的刀具固定部34a,该刀具固定部34a上固定有固定刀39。基材部件34中的刀具固定部34a的一部分上被安装具有切断刀47的刀具基座40。刀具基座40的下方部形成有后述的挂勾部40c,挂勾部40上固定有切断刀
47。刀具基座40被支撑为在刀具固定部34a上可以通过支撑销41自由转动且可以沿该支撑销41的轴线移动。刀具基座40通过设置在支撑销41的第一螺旋弹簧42被向刀具固定部34a的方向施力,由此始终与设置在刀具固定部34a的固定刀具39抵接。刀具基座40的上部形成有在图3中相对于切断装置S向左侧延伸的第一腕部40a 以及在图3中相对于切断装置S向右侧延伸的第二腕部40b。第二腕部40b的顶端部设有第一销44,在第一销44和固定于基材部件34的第二销45之间跨设有第二螺旋弹簧46。利用该第二螺旋弹簧46的作用力,刀具基座40始终保持在第一腕部40a以及第二腕部40b的基端部与第二销45抵接的转动位置(图3所示的位置)。此外,第一腕部40a的顶端部设有在基材部件34向切断动作位置转动时与挡块33 抵接的滚子43。在基材部件34从退避位置移动到切断动作位置(图3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腕部40a的顶端部的滚子43从与挡块33抵接的状态继续向同一方向转动时, 对与挡块33抵接的滚子43施加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因此,刀具基座40可以以支撑销41为支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刀具基座40的下部形成有在图3中向左下方倾斜延伸的挂勾部40c。挂勾部40c 可以勾住被缝制部件Τ。挂勾部40c上固定有切断刀47。刀具基座40通过第二螺旋弹簧 46的作用力始终保持在图3所示的转动位置,所以挂勾部40c (切断刀47)始终保持在与固定刀39远离的位置。基材部件34从退避位置移动到切断动作位置(图3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腕部40a的顶端部的滚子43从与挡块33抵接的状态下继续向同一方向转动时,利用刀具基座40的顺时针旋转,刀具基座40下方部的切断刀47移动到与固定刀39交差的位置。切断装置S构成为在切断刀47与固定刀39交叉时,在规定的切断位置切断勾在挂勾部40c 上的被缝制部件Τ。刀具基座40的接近中央的右侧形成有向支撑销41的轴向延伸的第三腕部40d,第三腕部40d的顶端固定有与挂勾部40c大致平行(向图3的左下方倾斜)地延伸的板弹簧
48。板弹簧48配置成向与基材部件34中的刀具基座40的安装面相反的面突出(参照图 4以及后述的图6)。[0058]支撑销41的顶端贯穿刀具基座40以及基材部件34,其顶端部(向与基材部件34 中的刀具基座40的安装面相反的面突出的部分)可自由摆动地支撑有保持部件49,该保持部件49的顶端侧形成有与挂勾部40c大致平行(向图3的左下方倾斜)地延伸的保持片 49a。保持片49a形成为在刀具基座40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该保持片49a的上表面与刀具固定部34a的底面接触。保持部件49设置为通过固定在支撑销41的顶端的螺母50限制支撑销41的轴心方向上的位置,在保持部件49安装在基材部件34的状态下,保持片49a的下表面由固定在刀具基座40的第三腕部40d的板弹簧48支撑。因为保持部件49通过板弹簧48支撑保持片49a的下表面,所以会对应刀具基座40的转动以支撑销41为支点转动。因此,当刀具基座40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保持部件49向同一方向转动,从而保持片49a的上表面与刀具固定部34a的底面接触。由于保持片49a的上表面与刀具固定部34a的底面接触,所以能够在保持片49a的上表面和基材部件34的刀具固定部34a的底面之间夹持被缝制部件T。即,利用保持片49a (保持部件49)与刀具固定部34a协作(作为一对夹持部件发挥作用)而夹持被缝制部件T的构造,构成保持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的保持机构。因为该保持机构(保持片49a和刀具固定部34a)设置在安装于与旋转筒9的摆动杆15以及导向部件23相对的一侧的基材部件34(切断装置S)的下方部,所以可以在夹着与旋转筒9同轴心的针杆2并与导向体23a相对的位置上保持被缝制部件T。此外,因为保持机构(保持片49a和刀具固定部34a)通过基材部件34 (切断装置 S)组装于旋转筒9,所以构成为可以与旋转筒9 一起绕针杆2的轴心旋转。这样,保持机构 (保持片49a和刀具固定部34a)安装在旋转体(旋转筒9)上,与该旋转体(旋转筒9) 一起绕针杆2的轴心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对将被缝制部件T缝制到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缝制被缝制部件T时,压脚体7和导向部件23位于图3所示的缝纫位置。此外,在被缝制部件T的缝制动作中,切断装置S(基材部件34)退避到图3所示的退避位置。将卷装在配置于缝纫机机头H上方的图示外的线轴上的被缝制部件T (带子、线绳等长条形的被缝制部件)从该线轴上抽出,经过导向部件23的导向体23a向缝针3的针尖位置引导所述抽出的被缝制部件T(参照图2)。这种状态下,根据规定的刺绣数据控制未图示的布料向XY方向移动,并上下驱动针杆2,通过缝针3和未图示的梭子进行公知的平缝。此外,作为“ΧΥ方向”为针板4的平面方向。这时,压脚体7通过升降电机8的驱动相对于针杆2的上下驱动而在规定的时间上下运动,发挥公知的压脚的功能。此外,驱动臂27相对于针杆2的上下驱动而在规定的时间被上下驱动,并通过随之的连动部件12的上下动作摆动摆动杆15,由此使导向部件23 相对于缝纫方向向左右往复滑动。由此,被导向体23a引导到缝针3的针尖位置的被缝制部件T在例如针杆2的每一次往复都向缝针3的针尖位置的左右摆动。其结果是,从线轴依次抽出的被缝制部件T通过所谓的锯齿形线迹依次缝制到布料上。此外,如图1明确所示,由于通过将滚子18嵌插在纵向较长的嵌合孔24a而使动作板24、第二支架22以及导向部件23与摆动杆15卡合,换句话说可以允许动作板24、第二支架22以及导向部件23与摆动杆15的卡合在嵌合孔24a的长度范围内上下运动的, 所以即使导向部件23的上下位置发生变化,与摆动杆15的摆动相对应的导向部件23的往复滑动量也不会变化。因此,导向部件23也与压脚体7 —起上下运动,导向部件23的上下运动不会影响被缝制部件T的缝制。在利用平缝的被缝制部件T的缝制动作中,旋转筒9通过方向控制电机10的驱动而旋转,由此导向体23a被控制为位于与所述布料的XY方向的移动相对应的缝纫机机头H 的相对前进方向的前面。由此,将被缝制部件T恰当地引导到缝针3的针尖位置。接着,对在被缝制部件T的缝制结束时,通过切断装置S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动作进行说明。被缝制部件τ的缝制结束时,导向部件23通过升降电机8的驱动与压脚体7 — 起从图3所示的缝制位置退避到图5所示的退避位置。通过使缝制有被缝制部件T的布料向XY方向移动,使被缝制部件T的缝制结束点从针尖位置移开。由此,从导向体23a新抽出与布料的移动量对应的长度的被缝制部件T。 图6是导向部件23退避到退避位置后,从图5的右侧面观察布料向XY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图(相对于图1中的缝纫机机头H的正面、从左侧面方向的观察点)。布料的移动执行为利用该布料的移动使从导向体23a新抽出的被缝制部件T横穿压脚体7以及切断装置S的下方。通过在导向部件23被抬到退避位置的状态向XY方向移动布料,如图6所示,通过该布料的移动而从导向体23a新抽出的被缝制部件T延伸为横穿切断装置S的下方,且从缝制结束点23a向上倾斜。由此,可以勾到切断装置中的形成于刀具基座40的前端部的挂勾部40c。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通过使气筒28动作使滑动板31下降,使得基材部件34 (切断装置S)以第二杆销35为支点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图5所示的退避位置移动到图8所示的切断位置。对该移动过程中的刀具基座40的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刀具基座40在基材部件 34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利用第二螺旋弹簧46的作用力保持图5所示的转动位置。基材部件34开始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移动到图7所示的旋转位置时,设置于刀具基座 40的第一腕部40a上的滚子43与形成于第三支架32上的挡块33抵接。这里,如图6所示,因为被缝制部件T被抬起并横穿切断装置S的下方,所以在基材部件34 (切断装置S) 移动到图7所示的旋转位置的状态下,作为刀具基座40的下方部的挂勾部40c的顶端部下降到比该被抬起的被缝制部件T低的位置。从图7所示的滚子43与挡块33抵接了的状态继续转动基材部件34时,刀具基座 40以支撑销41为支点向图7中的顺时针方向开始旋转。如上所述,因为挂勾部40c的顶端部下降到比被缝制部件T低的位置,所以可以通过刀具基座40的旋转将被缝制部件T勾到挂勾部40c的上表面。此外,基材部件34(切断装置S)移动到图8所示的切断动作位置时,刀具基座40旋转到使切断刀47与固定刀39交叉的位置(参照图8)。在将被缝制部件T勾到挂勾部40c的上表面的状态下,通过使切断刀47与固定刀39交叉,而在切断位置切断被缝制部件T。此外,在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同时,还切断从布料延续到缝针3上的面线。当通过切断刀47以及固定刀39对被缝制部件T进行切断时,保持部件49对应刀具基座4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保持片49a的上表面与刀具固定部34a的底面接触,由此可以在该保持片49a的上表面和刀具固定部34a的底面之间夹持勾在挂勾部40c的上表面的被缝制部件T。[0073]这里,如图6所示,在切断装置S中,保持部件49 (板弹簧48)设置在被缝制部件T 的切断位置(切断刀47与固定刀39交叉的位置)的导向体23a侧,所以保持机构(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在切断被缝制部件T时可以相对于切断位置在导向体23a侧保持被缝制部件T。因此,保持机构(通过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进行夹持的构造)在切断了被缝制部件T时,可以保持从导向体23a抽出的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即再次开始缝制该被缝制部件T时缝制起始点之前的部分。这样,保持机构(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配置成在切断装置S的靠近导向体23a的位置上保持被缝制部件T,与该切断装置S的切断动作连动而保持该被缝制部件T。切断被缝制部件T后,在再次开始缝制被缝制部件T时,使基材部件34 (切断装置 S)仍然位于切断位置,即在通过保持机构(通过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进行夹持的构造)仍然保持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的状态下,开始新的缝制动作。这种状态下,被缝制部件T配置为横穿缝针3的上下运动的路径。被缝制部件T的缝制动作开始时,压脚体7 以及导向部件23下降到缝制位置,且旋转筒9通过方向控制电机10的驱动旋转,导向体部件23a位于基于布料的移动的缝纫机机头H的相对前进方向的前面,针杆2上下运动缝制被缝制部件T。图9是从与图6相同的观察点观察切断装置S的图,其表示使基材部件34(切断装置S)仍然位于切断位置而开始缝制被缝制部件T的状态(压脚体7以及导向部件23下降到缝制位置的状态)。通过保持机构(由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构成的夹持构造)保持着端部的被缝制部件T被压脚体7压到下方。如上所述,保持机构(由保持片49a 以及刀具固定部34a构成的夹持构造)在夹持针杆2而与导向体23a相对的位置上保持从导向体23a抽出的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再次开始缝制该被缝制部件T时缝制起始点之前的部分),此外,因为保持机构(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与旋转筒9 一起绕针杆 2的轴心旋转,所以无论导向体23a位于哪个位置,都能够在夹着缝针3与导向体23a相对的的位置上、即在被缝制部件T横穿缝针3的上下运动路径的配置下保持该被缝制部件T。 因此,能够在缝纫开始时切实地将被缝制部件T缝制到布料上。此外,如图9明确所示,缝制起始点之前的部分的长度为从针尖位置(缝制起始点)到利用保持机构保持的保持位置的长度,因此极其小。此外,开始缝纫后缝纫到某一程度(例如3 5针)时,通过使气筒28动作而使滑动板31上升,使基材部件34返回到上方的退避位置。由此,挂勾部40c远离刀具固定部 34a,从而解除通过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的对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的保持。如上明确所述,与气筒28以及滑动板31关联的机构作为用于驱动保持机构(通过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进行夹持的构造)执行夹持动作或夹持解除动作的驱动装置发挥作用。 艮口,通过使气筒28动作而使滑动板31下降来执行夹持动作,通过使气筒28动作而使滑动板31上升来执行夹持解除动作。这样,保持机构(保持片49a和刀具固定部34a)由在一对夹持部件(保持片49a和刀具固定部34a)之间夹持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的构造构成,缝纫机还具有驱动装置(气筒28和滑动板31),该驱动装置(气筒28和滑动板31)驱动至少一个夹持部件(保持片49a和刀具固定部34a的一方),从而控制夹持动作以及夹持解除动作。下面,参照图10 图13对作为上述切断装置S(第一实施例)的变更例的切断装置Sl (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而且,在图10 图13中,与图1 图9所示的符号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功能的装置、部件,所以省略重复说明。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切断装置Sl的主视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图5相对应。图11 是该切断装置Sl的右视图,与第一实施例的图6相对应。该第二实施例的切断装置Sl与第一实施例的切断装置S相比不同点在于,通过连杆机构旋转具有切断刀47的刀具基座 40'。第二实施例的基材部件34'在形成有用于支撑驱动杆51的支持部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该支撑部上驱动杆51设置为通过销52自由转动。驱动杆51形成有向下侧延伸成L字型的第一腕部51a以及向右侧延伸的第二腕部51b。第一腕部51a的顶端部设有能够与滑动板31的环状部的下表面抵接的滚子53。第二腕部51b的接近中央部分弯曲成曲柄状且前端部分向图10的跟前侧伸出,其顶端部分形成有U字型的嵌合部51c。嵌合部51c嵌合有设置在刀具基座40'的第一腕部40a'上的滚子43。刀具基座40'的设置有滚子43的第一腕部40a'的长度较短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基材部件34'的固定有固定刀39的刀具固定部34a的顶端部固定有勾线部件 54。勾线部件54弯曲成其顶端部靠近落针位置,其顶端形成为V字型以便于勾住面线。此夕卜,在本实施例中,未设置第一实施例中固定在压脚支撑体6的下方部的压脚体7。下面,对利用切断装置Sl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切断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0、图11所示的状态下使滑动板31下降,使基材部件34'以第二杆销35为支点向图10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图10所示的退避位置向图13所示的切断位置移动。如图10所示,在基材部件34'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刀具基座40'利用第二螺旋弹簧46 的作用力保持图10所示的转动位置,在嵌合部51c嵌合有刀具基座40'的滚子43的驱动杆51也处于如图10所示的转动位置。基材部件34'开始转动,移动到图12所示的转动位置时,驱动杆51的滚子53与滑动板31的下表面抵接。由于基材部件34'转动到此处,使得勾线部件54的顶端部在落针位置附近穿过,通过其顶端勾住从缝针3延伸的面线并从针尖附近退开。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执行被缝制部件T的切断动作前,通过公知的线切断装置切断缝线。因此,为了避免切断的面线被切断装置Sl再次切断,通过勾线部件54 将面线勾住、退避。这样,缝纫机还具有与切断装置Sl的切断动作连动,用于勾住穿过缝针的面线的勾线部件54,通过将面线勾到该勾线部件54上,避免该面线被切断装置Sl切断。从图12的状态下,滑动板31继续下降时,基材部件34'继续向切断位置转动,并且驱动杆51开始以销52为支点向图12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刀具基座40'开始以支撑销 41为支点向图12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刀具基座40'的旋转,将被缝制部件T勾到挂勾部40c的上表面,基材部件34'移动到图13所示的切断位置时,刀具基座40'旋转到切断刀47与固定刀39交叉的位置。在被缝制部件T勾到挂勾部40c的上表面的状态下, 通过使切断刀47与固定刀39交叉来切断被缝制部件T。此外,切断时将被缝制部件T保持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仍然保持着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的状态下,开始新的缝制动作。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因为通过驱动杆51旋转刀具基座40',所以刀具基座40'相对于基材部件34'的转动而言旋转较大。由此,刀具基座40'在刀具基座40'的挂勾部 40c位于被缝制部件T的下方时开始旋转,可以通过挂勾部40c切实地勾住被缝制部件T。此外,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设有勾线部件54,然而,在如第一实施例那样连面线也用
13切断装置Sl切断的情况下不需要勾线部件54。在不设置该勾线部件54时,可以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在压脚支撑体6的下方部固定压脚体7。然而,不是必须设置压脚体7。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缝纫开始时通过保持机构(保持片49a和刀具固定部34a)保持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的状态下,开始缝制被缝制部件T,由此可以切实地将被缝制部件T缝制到被缝制物上。其结果是,在缝纫开始时不需要执行从导向体抽出被缝制部件的操作,且缝制起始点之前的未缝制的部分极少。因此,不需要切断缝制起始点之前的未缝制的部分,起到不浪费被缝制部件的有益效果。此外,根据该构成,在缝制结束时,因为操作者可以不执行在切断位置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操作、以及切断缝纫起始点之前的部分的操作等切断操作,所以可以减轻操作者的负担。由此,尤其是在多头缝纫机的情况下可以大幅提高操作效率。此外,因为利用保持机构保持被缝制部件T的保持动作是随着利用切断装置S、S1 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切断动作的驱动而实现的,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驱动保持机构的单独的驱动源。根据本实用新型提高操作效率的结果在于,在对应一个布料缝制被缝制部件T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工序。在现有的技术中,由于操作效率的问题而在对应一个布料缝制被缝制部件T的过程中不实施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操作。在对应一个布料缝制被缝制部件T的过程中,由于加入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工序, 所以例如能够在缝制过程中切断被缝制部件T,较大地改变缝制方向、缝制位置,还能够在层叠地缝制被缝制部件T的情况下在各层缝制结束时切断被缝制部件T。此外,还可以在缝制过程中切断被缝制部件T的情况下,在进行该切断后切断装置S、Sl仍然留在切断位置的状态下、换句话说在通过切断装置S、Sl的保持机构(保持片 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保持被缝制部件T的端部的状态下再次开始缝制,在对应一个布料的被缝制部件T的缝制完全结束之时切断被缝制部件T之后,使切断装置S、S1返回退避位置,便于进行布料的交换操作。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切断装置S、Sl的切断动作以及通过保持机构保持被缝制部件T的动作的驱动方法,例示了通过气筒28使滑动板31上下运动的方法,然而,驱动源不限于气筒28,也可以由脉冲电机等其他任意的驱动器构成。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通过锯齿形线迹缝制被缝制部件T的缝纫机的构成例进行了说明,然而,被缝制部件T的平缝的缝制方式不限于此,可以为任何缝制方式。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保持机构(由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构成的夹持构造)组装到切断装置S、S1,然而,切断装置S、S1变更为仅具有保持机构的功能的装置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例如,还可以变形为在切断装置S、S1中,省略切断刀47以及固定刀39。这种情况下,可以另外设置合适的切断装置,以便于保持机构(切断装置S、 Si)进行保持。或者,还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切断被缝制部件T。但是,如上述实施例所示,将保持机构(由保持片49a以及刀具固定部34a构成的夹持构造)组装到切断装置S、Sl内的构成可以通过共同的驱动源以及机构控制切断动作和保持动作,所以较为有利。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具有被上下驱动的针杆(2);安装在所述针杆的下端部的缝针(3); 与所述针杆同轴心地被组装、绕其轴心自由旋转的旋转体(9);安装在该旋转体上、向所述缝针的针尖位置引导被缝制部件(T)的导向体(23a),该缝纫机对应布料的依据刺绣数据的移动方向来旋转控制所述旋转体,由此改变所述导向体的朝向使得所述被缝制部件的向针尖的引导方向变得合适,同时通过平缝将由该导向体引导的被缝制部件缝制到布料上, 所述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还具有保持机构(49a,34a),该保持机构在夹着所述缝针与导向体(23a)相对的位置上保持由所述导向体引导的被缝制部件的端部,在利用所述保持机构(49a,34a)保持所述被缝制部件的端部的状态下,开始缝纫所述被缝制部件,然后解除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49a,34a)安装在所述旋转体(9)上,与该旋转体一起绕针杆的轴心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49a,34a)由在一对夹持部件(49a,34a)之间夹持所述被缝制部件的端部的构造构成,所述缝纫机还具有驱动装置(28,31),该驱动装置驱动至少一个夹持部件(49a,34a), 从而控制夹持动作以及夹持解除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8,31)在缝纫动作结束时切断所述被缝制部件之前进行所述夹持动作,由此通过所述保持机构(49a,34a)保持所述被缝制部件的端部,在开始下一个缝纫动作之后进行所述夹持解除动作,由此解除所述被缝制部件的端部的利用所述保持机构(49a,34a)的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切断装置(S,Si), 该切断装置能够与该旋转体一体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旋转体的与所述导向体相对的一侧,用于切断从所述导向体抽出的被缝制部件;所述保持机构(49a,34a)配置成在所述切断装置的靠近所述导向体的位置上保持所述被缝制部件,与该切断装置的切断动作连动而保持该被缝制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49a,34a)组装在所述切断装置(S,Si)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装置(S)构成为将所述被缝制部件与穿过缝针的面线一起切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切断装置(Si)的切断动作连动,用于勾住穿过缝针的面线的勾线部件(54),通过将面线勾到该勾线部件(54)上, 避免该面线被所述切断装置(Si)切断。
9.一种缝纫机,具有被上下驱动的针杆(2);安装在所述针杆的下端部的缝针(3); 与所述针杆同轴心地被组装、绕其轴心自由旋转的旋转体(9);安装在该旋转体上、向所述缝针的针尖位置引导被缝制部件(T)的导向体(23a),该缝纫机对应布料的依据刺绣数据的移动方向来旋转控制所述旋转体,由此改变所述导向体的朝向使得所述被缝制部件的向针尖的引导方向变得合适,同时通过平缝将由该导向体引导的被缝制部件缝制到布料上, 所述缝纫机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切断装置(S,Si),该切断装置能够与所述旋转体一体旋转地安装在该旋转体的与所述导向体相对的一侧,在规定的切断位置切断从所述导向体抽出的被缝制部件;以及保持机构(49a,34a),该保持机构组装在所述切断装置(S,Si)中,与所述切断装置的所述被缝制部件的切断连动,在比所述规定的切断位置更靠近导向体侧的位置上保持从所述导向体(23a)抽出的被缝制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其具有被上下驱动的针杆;安装在所述针杆的下端部的缝针;与所述针杆同轴心组装、可以绕其轴心自由旋转的旋转筒;安装在该旋转筒上、向所述缝针的针尖位置引导被缝制部件的导向体,安装在所述旋转筒的与所述导向体对向的一侧且能够与该旋转筒一体旋转、并在规定的切断位置切断从所述导向体抽出的被缝制部件的切断装置;与被缝制部件的切断连动,在切断位置的靠近所述导向体侧的位置上保持从所述导向体抽出的被缝制部件的保持机构。保持机构在再次开始缝纫被缝制部件时在与导向体对向的夹着缝针的位置上保持被缝制部件的端部。保持机构可以组装在切断装置中。
文档编号D05B37/04GK202227092SQ20112013273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
发明者近藤徹朗 申请人: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