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低熔滴无烟高阻燃涤纶纤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低熔滴无烟高阻燃涤纶纤维,属于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该纤维主要用于开发高速列车、豪华客车、航空飞机等交通工具用内饰面料,也可用于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等室内装潢。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是各种合成纤维中发展最快、产量最高、应用面最广的一种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纤维之王。它以其高强度、尺寸稳定、耐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在服装、地毯及装饰织物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但涤纶纤维属于熔融性可燃纤维,对涤纶纤维进行阻燃处理,降低涤纶织物在火灾中的危险性,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本产品低溶滴无烟高阻燃涤纶纤维,采用添加各种功能母粒与涤纶切片共混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而成,纤维及其织物阻燃效果好且持久。该发明旨在开发用于高速列车、豪华客车、航空飞机等交通工具内饰件的阻燃涤纶纤维,在保证涤纶纤维原有功能基础上,确保纤维具有高阻燃、无烟、低熔滴等优良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发一种集高阻燃、无烟、低熔滴、高强度、尺寸稳定、耐化学腐蚀等诸功能于一身的高速列车、豪华客车、航空飞机等交通工具内饰件用阻燃涤纶纤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是:1、本发明采用超细微胶囊红磷(直径3 μ m以下)、纳米SiO2、偶联剂JB_1、石蜡油等为阻燃体系,以特定比例与涤纶母粒混合熔融纺丝,制备具有高阻燃、无烟、低熔滴等功能于一身的漆纟仑纤维。2、本发明通过加快混料混合速度、延长混料干燥时间、适当降低熔融挤出温度等工艺调整,确保产品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纤维燃烧氧指数达到33以上,燃烧时无烟、熔滴微量,产品性能符合德国轨道车辆防火测试标准DIN 5510-2要求;同时纤维拉伸强度较纯涤纶纤维下降率< 8%。
具体实施方式
:1.原料的选择。选用超细微胶囊红磷(直径3 μ m以下)为主阻燃剂,纳米Si02、自制偶联剂JB-1为协效剂,石蜡油为混料粘合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复配阻燃体系。2.熔融纺丝。将复配阻燃体系与干燥的涤纶母粒一同喂入纺丝设备,先对混料进行混合干燥处理,确保阻燃体系在涤纶母粒中分散均匀,再进行熔融纺丝。熔融纺丝工艺:熔体输出一纺丝一侧吹风一集束上油一拉伸一网络一卷绕成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低熔滴无烟高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是:该新型涤纶纤维具有燃烧时无烟、低熔滴、高阻燃、高强度等特性,可广泛用于开发高速列车、豪华客车、航空飞机等交通工具内饰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是:新型涤纶纤维具有高阻燃特性。该纤维采用微胶囊红磷作为主阻燃剂,当添加量在2%时,纤维燃烧氧指数即可达到32 ;当添加量在3%时,纤维氧指数可达到34 ;当添加量在4%时,纤维氧指数超过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是:新型涤纶纤维具有燃烧时无烟、低熔滴特性。研究表明,纳米SiO2和自制偶联剂JB-1对微胶囊红磷有很好的协同阻燃作用。①当微胶囊红磷添加3%,协效剂纳米SiO2与偶联剂JB-1添加1%时,纤维氧指数超过35,阻燃效果比单独添加4%微胶囊红磷时好。②单独添加微胶囊红磷时,纤维燃烧时出现熔滴、发烟量也较大等问题;但是添加纳米SiO2与偶联剂JB-1后,纤维燃烧时则无烟,熔滴微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燃涤纶纤维,其特征是:纤维具有高强度特性。单独添加微胶囊红磷时,纤维阻燃性能较好,但是物理机械性能下降较多;组合添加微胶囊红磷、纳米SiO2与偶联剂JB-1后,纤维物理机械性能明显改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低熔滴无烟高阻燃涤纶纤维。该新型涤纶纤维以超细微胶囊红磷、纳米SiO2、偶联剂JB-1、石蜡油等为复配阻燃体系,按特定比例与涤纶母粒混合熔融纺丝,实现涤纶纤维高阻燃、无烟、低溶滴、高强度的功能与特性;通过加快混料混合速度、延长混料干燥时间、降低熔融挤出温度等工艺调整,确保纤维生产的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持久性,纤维及其制品阻燃性能符合德国轨道车辆防火测试标准DIN 5510-2要求。该新型低熔滴无烟高阻燃涤纶纤维的成功开发,对高速列车、豪华客车、航空飞机用高档阻燃内饰面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编号D01F1/07GK103194816SQ2012100035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4日
发明者曹海建, 钱坤, 马建华, 俞科静, 臧红, 高卫卫, 李慧颖 申请人:江南大学,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