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及配置有这种装置的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56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及配置有这种装置的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及配置有这种装置的提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开口装置,用于高速提花织造,属于提花机开口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曲柄摇杆即连杆开口技术原理为提花开口机构的普选原理,偏心轮原理结构其中一种曲柄的变形设计。公告号为CN101831743B的提花机提刀传动装置(参见图I)使用八个独立的偏心轮分置于左右墙板两侧。其中,四个大偏心轮02 (左墙板04外侧、右墙板05内侧各置I个不可见)共同驱动提刀组06和提刀组07的四条后铰连接杆08上下交替运动,以形成后开 口 ;四个小偏心轮03 (左墙板04外侧、右墙板05内侧各置I个不可见)共同驱动提刀组06和提刀组07的四条前铰连接杆09上下交替运动,从而形成前开口。然而该装置在技术上存在如下不足之处I、由于单独加工的八个偏心轮均为单独安装于主传动轴01上,在安装时很难保证偏心轮组相对安装角为180°或0°,无法保证提刀组06上升至最高极限点位置时提刀组07同时(步)下降至最低极限点位置,反之亦然。更为严重的是在织造工艺调整过程中,当提刀组06或提刀组07处于最高位置时,需要转动大偏心轮02或小偏心轮03在主传动轴01上的安装角位置,从而确定相应提刀组最大开口时间。而在最大开口位置时,前摆臂10和后摆臂11均处于摆动最大极限角位置,即大、小偏心轮02、03均处于最大偏心量输出位置,而此时,即使各偏心轮在主传动轴01上的人工安装角度误差很大,由于前、后摆臂10、11产生的的摆动角位移较小(甚至肉眼不能发现),使得各偏心轮的安装角误差不易被察觉,据此直接导致大偏心轮02或小偏心轮03无法同步驱动以实现提刀组06、07的相对180°时间差的上下交替运动,最终结果是导致通过提刀组06和07引导提针竖钩并使吊挂于提针竖钩的综线所连的用于提拉经纱的综眼产生不利于织造的跳动。同时由于八个偏心轮所驱动的八个连杆组的不同步,会引起主传动轴01和整机较大的振动。上述问题直接产生的不利影响则是使得该装置在织造过程中上下开口不同步、开口不清晰、经纱断头率高、织造效率低下。2、该装置的主传动轴01处于整机机架及左右墙板的上部,导致驱动主传动轴01的主动力源重心偏高,整机振动较大,从而会使装置开口状态不稳定的同时增加易损件。3、该装置左右各布置一件墙板,使得位于两墙板之外部分的主传动轴所承受的悬臂力矩较大,轴上各受力构件亦处于悬臂状态因而运动传递不稳定,且墙板为钢板件,这样墙板的吸振性能差,机架刚性不足,安装于墙板上的各承载轴承所承载荷较大,属于主要易损件,从而影响整机寿命。鉴于上述分析,现有提花机提刀传动装置结构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提刀架交替上下往复运动同步性精度高、织造开口清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中,内外提刀架、短长提刀组的内外提刀机构进行交替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具有摆臂轴的摆动机构与单个主传动轴之间的运动传递实现,转动设置于左、右主墙板的主传动轴上装备有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机构的偏心轮连杆机构,所述偏心轮连杆机构有四套,对称分布于左、右主墙板附近,且均同步装备于主传动轴上,每套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具有相等偏心量、结构对称的单件连体偏心轮、设于连体偏心轮上的二条连杆,而在内外提刀架的同侧端上方均布置有这种摆臂轴的摆动机构,所述摆臂轴自左、右主墙板平行延伸形成,各摆臂轴在各主墙板两侧附近装备有通过升降杆与内、外提刀架同向端角相连的固定摆臂、活动摆臂和用于带动所述摆臂轴摇摆的连杆摆臂,各摆动机构的连杆摆臂、活动摆臂与相对应的一套偏心轮连杆机构的一条连杆、另一条连杆分别连接。
上述升降杆均为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杆,在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分别开设有用于检测与对应的固定摆臂相连的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孔、用于检测与对应的活动摆臂相连的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孔,在主墙板上开设有相应的基准孔。上述基准孔由上止点基准孔、初始位置基准孔、下止点基准孔组成,其中,I)当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交替与对应的上止点基准孔呈孔心相对准时,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以及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交替处于上止点位置;2)当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交替与对应的下止点基准孔呈孔心相对准时,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以及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交替处于下止点位置;3)当固定摆臂与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均对准于对应的初始位置基准孔,则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与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共同处于相同高度位置。在上述左、右主墙板的外侧分别布置有左辅助墙板、右辅助墙板,上述主传动轴均穿置于两主墙板、两辅助墙板的底部,上述对称分布的偏心轮连杆机构分别位于左主墙板外侧与左辅助墙板内侧之间以及位于右主墙板外侧与右辅助墙板内侧之间,其中,I)邻近右辅助墙板内侧的一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外偏心子轮和内偏心子轮的连体偏心轮、分别套装于外偏心子轮、内偏心子轮上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外偏心子轮与内偏心子轮为具有相等偏心量、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与该偏心轮连杆机构相对应的一摆动机构布置于右侧内外提刀架的共同后上方,其包括穿置于右主墙板上部、右辅助墙板上部的后摆臂轴、分设于后摆臂轴上的连杆摆臂、后活动摆臂和安装于后摆臂轴内端的后固定摆臂,第一连杆上端与此连杆摆臂铰接,第二连杆上端与该后活动摆臂铰接;2)邻近右主墙板外侧的一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外偏心子轮和内偏心子轮的连体偏心轮、分别套装于外偏心子轮、内偏心子轮上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外偏心子轮与内偏心子轮为具有相等偏心量、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与该偏心轮连杆机构相对应的一摆动机构布置于右侧内外提刀架的共同前上方,其包括穿置于右主墙板上部、右辅助墙板上部的前摆臂轴、分设于前摆臂轴上的连杆摆臂、前活动摆臂和安装于前摆臂轴内端的前固定摆臂,第三连杆上端与此连杆摆臂铰接,第四连杆上端与该前活动摆臂铰接;3)邻近左辅助墙板内侧的一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外偏心子轮和内偏心子轮的连体偏心轮、分别套装于外偏心子轮、内偏心子轮上的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外偏心子轮与内偏心子轮为具有相等偏心量、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与该偏心轮连杆机构相对应的一摆动机构布置于左侧内外提刀架的共同后上方,其包括穿置于左主墙板上部、左辅助墙板上部的后摆臂轴、分设于后摆臂轴上的连杆摆臂、后活动摆臂和安装于后摆臂轴内端的后固定摆臂,第五连杆上端与此连杆摆臂铰接,第六连杆上端与该后活动摆臂铰接;4)邻近左主墙板外侧的一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外偏心子轮和内偏心子轮的连体偏心轮、分别套装于外偏心子轮、内偏心子轮上的第七连杆、第八连杆,外偏心子轮与内偏心子轮为具有相等偏心量、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与该偏心轮连杆机构相对应的一摆动机构布置于左侧内外提刀架的共同前上方,其包括穿置于左主墙板上部、左辅助墙板上部的前摆臂轴、分设于前摆臂轴上的连杆摆臂、前活动摆臂和安装于前摆臂轴内端的前固定摆臂,第七连杆上端与此连杆摆臂铰接,第八连杆上端与该前活动摆臂铰接。上述主传动轴均由位于两主墙板内的主轴承、两辅助墙板内的辅助轴承支承,两辅助轴承均通过径向可调节的辅助轴承座安装于辅助墙板内,两主轴承均与主传动轴之间 安装有主轴承连接套,两辅助轴承均与主传动轴端之间安装有辅助轴承连接套;穿置于右主墙板上部与右辅助墙板上部的前、后摆臂轴,以及穿置于左主墙板上部与左辅助墙板上部的前、后摆臂轴均由轴承支承,上述前、后摆臂轴各端与轴承之间均安装有轴承连接套。上述第一 第八连杆均为通用可互换件,连体偏心轮、摆臂轴、连杆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换件,前活动摆臂、前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换件,后活动摆臂、后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换件。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置有这种装置的提花机,其包括底框架、主动力源输入装置、管形撑档、长支承和短支承,所述左主墙板、右主墙板、左辅助墙板、右辅助墙板均安装于底框架上,管形撑档固定连接于左、右主墙板底部,上述主传动轴贯穿管形撑档内腔,且其伸出左辅助墙板或右辅助墙板的预定轴端与安装于底框架处的主动力源输入装置连接,长支承固定连接于左、右主墙板上部,短支承则分别固定连接于左主墙板与左辅助墙板的上部、固定连接于右主墙板与右辅助墙板的上部。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每套偏心轮连杆机构的连体偏心轮具有二个偏心子轮,由于这二个偏心子轮为同属零件,连体偏心轮可通过零件数控精加工实现具有相等偏心量、完全180°对称结构的二个偏心子轮,绝非如现有技术所记载的需要单独加工、单独安装偏心轮,这便需要靠人为调整偏心轮之间的安装角位差;而在内、外提刀架的同侧端上方均布置有这种摆动机构,每套偏心轮连杆机构的连体偏心轮通过一组二条连杆同步带动对应摆动机构装于摆臂轴上的固定摆臂、活动摆臂作等幅反向摆动,从而转化为内、外提刀架的同侧端以完全180°角位差在同一开口位置的上下往复运动,在主传动轴的整个回转运动过程中,内、外提刀架及对应连动的短、长提刀组同侧端的反向同步性持续地由连体偏心轮具有的完全180°角位差的偏心子轮同时驱动控制,因此,四套偏心轮连杆机构保证了短、长提刀组两侧四端上下交替开口运动时间具有精确的同步性。由于同步性高,主传动轴、整机的振动小,织造开口清晰,因此,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大大降低了综眼不利于织造的跳动,由综眼跳动引起的经纱断头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织造效率。
经理论分析、设计和产品实际验证本技术方案最终反映在上、下层综眼动程量方面,在梭口开启过程中的任何时间节点,上层综眼的动程量与下层综眼的动程量相对于水平基准线的对称度误差控制在2_范围以内,与现有技术比对分析该技术参数为现有同类开口技术中所能达到的最小值。2、长、短提刀组整体上、下行程均以墙板上四个共用的上止点基准孔、下止点基准孔作为基准,长提刀组上止点位置的一致性和下止点位置的一致性,是通过四个活动摆臂的检测孔均与对应的上、下止点基准孔均被校正到孔心相对准而达成,同样机理,相对于长提刀组而言,短提刀组交替下止点位置的一致性和交替上止点位置的一致性,是通过四个固定摆臂的检测孔均与对应的下、上止点基准孔均被校正到孔心相对准而达成,而长提刀组与短提刀组互相平齐则是通过四个活动摆臂的检测孔、四个固定摆臂的检测孔与对应共用的初始位置基准孔均被校正到孔心相对准而达成,通过校准各活动摆臂、各固定摆臂的摆动最高位置、综平时的角度位置、摆动最低位置,从而控制各连体偏心轮在主传动轴上的安装角度,操作简易,精准地保证了左右共四件连体偏心轮的同步性。
长提刀组上止点位置的一致性和下止点位置的一致性,最终反映在纬向各列上层综眼位置和纬向各列下层综眼位置的水平度方面,在梭口开启过程中的任何时间节点,纬向各列上层综眼位置、纬向各列下层综眼位置的水平度误差均控制在Imm范围以内;短提刀组交替下止点位置的一致性和交替上止点位置的一致性,最终反映在纬向各列交替下层综眼位置和纬向各列交替上层综眼位置的水平度方面,在交替梭口开启过程中的任何时间节点,纬向各列交替下层综眼位置、纬向各列交替上层综眼位置的水平度误差均控制在1_范围以内;而长提刀组与短提刀组的互相平齐,最终反映在全体综眼中的纬向各列综眼位置的水平度方面,当提花机位于0°即处于综平位置时,纬向各列综眼位置的水平度误差均控制在Imm范围以内,与现有技术比对分析上述技术参数均为现有同类开口技术中所能达到的最小值。3、双前、后摆臂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主墙板和辅助墙板上,消除了各摆臂轴的悬臂状态,有利于各轴上的固定摆臂、活动摆臂运行平稳,运动传递可靠;通过位于两主墙板内的主轴承、位于两辅助墙板内的辅助轴承所支承的主传动轴,其设置于所述墙板底部附近,如此与主传动轴连接的主动力源输入装置其安装高度可相应降低,这不但使得位于两墙板之外部分的主传动轴不再处于悬臂状态,装备于主传动轴上的偏心轮连杆机构运行平稳,运动传递可靠,主动力源输入装置振动极小,整机振动小、稳定性高,织造过程中的开口运动对整机的振动影响小,安装于所述墙板上的各轴承所承受载荷与现有技术结构相tt,负荷可减少一半,如此,所有墙板装有的轴承耐用性提闻,适应大针数、闻速提花机。4、用于支承主传动轴远端的辅助轴承通过辅助轴承座安装于辅助墙板内,该辅助轴承座具有径向可调节功能,利于校正较长主传动轴的平直度缺陷,主传动轴径向跳动小;主轴承连接套、辅助轴承连接套的设置,以及在双前、后摆臂轴各端设置连接套,实现了主传动轴可相对主轴承、辅助轴承自由滑移,以及各摆臂轴可相对轴承自由滑移,这样主传动轴、各摆臂轴拆装简便,更换主传动轴、各摆臂轴上的零件显得非常方便。5、八条连杆、四个连体偏心轮均为通用件,这样避免了主传动轴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因零件的偏心重量而产生无效惯性力,主传动轴回转均匀平稳、回转精度高、稳定性好、偏心轮轴承使用寿命长,本装置进一步适应重载、高速工况,且摆臂轴上的二个后活动摆臂、二个后固定摆臂、二个前活动摆臂、二个前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换件,因此整套开口装置开模费用省,制造成本低,可有效降低零配件库存量。6、在双主墙板的基础上增加双辅助墙板共同安装于底框架上,两主墙板间分别通过长支承、管形撑档固定连接,同侧的主墙板与辅助墙板间通过短支承固定连接,从而构成提花机的整体机架布局,该机架布局的直接优点为整体刚性好,适宜于作为高速、重载提花机机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图I为现有提花机提刀传动装置立体不意图;图2示出了组装有本发明的提花机立体轴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右侧偏心轮连杆组传递运动的平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右侧的后摆臂轴两端部支承及轴上摆臂安装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主传动轴上右侧连体偏心轮组、连杆组的安装及主传动轴与右主墙板、右辅助墙板支承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右主墙板内侧固定摆臂及短提刀组右侧的立体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右主墙板外侧偏心轮、连杆传动、活动摆臂、右侧外提刀架、长提刀组右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意,配置了本发明的提花机,其机架由底框架、左主墙板0101、右主墙板0102、左辅助墙板0131L、右辅助墙板0131R、管形撑档0103、二支长支承0106和四支短支承0119组成的,其中,整个底框架由二根底梁108、三根横撑档0120连接而成,底梁108以大截面槽钢为材料,底框架左侧依次安装了一块左辅助墙板0131L、一块左主墙板0101,底框架右侧对称安装一块右主墙板0102和一块右辅助墙板0131R,在左主墙板0101与右主墙板0102的上部之间由二根长支承0106连接紧固,在左主墙板0101与左辅助墙板0131L上部之间由二根短支承0119连接紧固,同样地,在右主墙板0102与右辅助墙板0131R上部之间也由二根相同的短支承0119连接紧固,在左、右主墙板0101、0102底部的居中位置的主轴承孔相向端面之间由一根特制的管形撑档0103连接紧固(结合图5)。主传动轴0201贯穿管形撑档0103内腔,主传动轴0201两端均可通过联轴器0139安装连接主动力源输入装置0140。如图3、5所示,为本发明主传动设计实施例,置于管形撑档0103内的主传动轴0201贯穿所有墙板,在左主墙板0101(同时参见图2)、右侧主墙板0102内各置一主轴承(图中示标示出)支承主传动轴0201,各主轴承内圈与主传动轴0201间由主轴承连接套0213紧固连接,同时,在左、右辅助墙板0131L、0131R内各置一辅助轴承(图中示标示出)一起用以对主传动轴0201进行辅助支承,各辅助轴承内圈与主传动轴0201之间由辅助轴承连接套0251连接紧固,辅助轴承安装于辅助轴承座0252内,辅助轴承座0252安装于辅助墙板的轴承孔内,通过辅助轴承座0252可径向调节轴心线位置,以保证主传动轴0201在高速运转时的最小径向跳动量。
如图5所示意,在右主墙板0102与右辅助墙板0131R之间的限定空间内、所述主传动轴0201上安装有二个同步的连体偏心轮0202 (左侧亦然,并与右侧的二个连体偏心轮0202对称且同步安装于同一条主传动轴0201上,参阅图2),每个连体偏心轮0202为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其具有偏心位置相对角度差180°、偏心量相等的二个偏心子轮,这两个偏心子轮的偏心部质心相对于同轴孔心线(主传动轴心线)为完全180°,乃同属零件。每个偏心子轮均通过偏心轮轴承转动驱动一条连杆,左、右两个连体偏心轮通过四条连杆共同驱动外提刀架0308和内提刀架0307上的各四个铰接的下连接座0302(参见图6、图7),以实现长提刀组0308-1、短提刀组0307-1的交替上下开口动作。外提刀架0308通过若干吊杆(图中未标出)与长提刀组0308-1铰接形成外提刀机构,内提刀架0307通过若干吊杆与短提刀组0307-1铰接形成内提刀机构。图3、图4、图5、图6、图7均为示出本案右侧方案实施例。本案左侧与右侧为完全对称等同设计(参见图2),现以本案右侧实施例对本案传动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意,外侧连体偏心轮0202(靠近右辅助墙板0131R侧)的右偏心子轮通过偏心轮轴承驱动第一连杆0203H1,左偏心子轮驱动第二连杆0203H2。如图4、6、7所示意,后摆臂轴0205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套0216和轴承(图中未标示)分别安装支承于右主墙板0102和右辅助墙板0131R上,第一连杆0203H1的上端(小端)与固定安装在后摆臂轴0205上的连杆摆臂0247铰连接,后摆臂轴0205的另一端(主墙板0102左侧)固定安装有后固定摆臂0208(参见图6),后固定摆臂0208的圆弧槽内装有一个上连接座0301,上连接座0301通过长调节升降杆0303与铰接在内提刀架0307后端部的下连接座0302连接。该传动链为由主传动轴0201的旋转驱动后固定摆臂0208的往复角位移摆动,从而实现内提刀架0307后端部的下连接座0302的升降往复运动;而第二连杆0203 H2的上端(小端)与活动套装于后摆臂轴0205上的后活动摆臂0246 —端铰连接,后活动摆臂0246内腔装置有两轴承,可使其绕后摆臂轴0205独立旋转,该后活动摆臂0246的另一端圆弧槽内(参见图7)装有一个上连接座0301,上连接座0301通过长调节升降杆0303与铰接在外提刀架0308后端部的下连接座0302(图中不可见)连接。该传动链为由主传动轴0201的旋转驱动后活动摆臂0246的往复角位移摆动,从而实现外提刀架0308后端部的下连接座(图中不可见)的升降往复运动。上述传动链合成为由外侧连体偏心轮0202(邻近右辅助墙板0131R)其左右偏心子轮同步驱动右侧的外、内提刀架0308、0307后端部实行上下交替开口运动。如图5所示意,内侧连体偏心轮0202 (靠近右主墙板0102侧)上右偏心子轮通过偏心轮轴承驱动第三连杆0203H3,左偏心子轮驱动第四连杆0203H4。前摆臂轴0215两端亦通过相同的轴承套0216和轴承分别安装支承于右主墙板0102和右辅助墙板0131R上。如图6、图7所示意,第三连杆0203 H3的上端(小端)与固定安装在前摆臂轴0215上的连杆摆臂0247铰连接,前摆臂轴0215的另一端(主墙板0102左侧)固定安装有前固定摆臂0209,前固定摆臂0209的圆弧槽内装有上连接座0301,上连接座0301通过短调节升降杆0304与铰接在内提刀架0307前端部的下连接座0302连接。该传动链为由主传动轴0201的旋转驱动前固定摆臂0209的往复角位移摆动,从而实现内提刀架0307前端部的下连接座0302的升降往复运动;第四连杆0203 H4的上端(小端)与活动套装于前摆臂轴0215上的前活动摆臂0249 —端铰连接,前活动摆臂0249内腔装置有两轴承,可使其绕前摆臂轴0215独立旋转,如图7,该前活动摆臂0249的另一端圆弧槽内装有上连接座0301,上连接座0301通过短调节升降杆0304与铰接在外提刀架0308前端部的下连接座0302连接。该传动链为由主传动轴0201的旋转驱动前活动摆臂0249的往复角位移摆动,从而实现外提刀架0308前端部的下连接座0302的升降往复运动。上述传动链合成为由内侧连体偏心轮0202 (邻近右主墙板0102)其左右偏心子轮同步驱动右侧的外、内提刀架0308、0307前端部实行上下交替开口运动。上述描述为本案右侧实施例传动原理,本案左侧与右侧为完全对称等同设计,左侧传动原理与右侧完全对称同步(参见图2),左侧传动链用于实现左侧外提刀架0308、左侧内提刀架0307的前、后端部上下交替开口运动,运动参数与规律等同且同步于本案右侧传动链,本说明书中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2,左右两侧共八条连杆为通用可互换件,左右两侧内、外侧连体偏心轮为通用可互换件,左右两侧前、后摆臂轴为通用可互换件,左右两侧四条连杆摆臂为通用可互换件,左右两侧前活动摆臂、前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换件,左右两侧后活动摆臂、后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换件。位于各主墙板两侧的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均开设有用于检测与对应的固定摆臂相连的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孔、用于检测与对应的活动摆臂相连的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孔,在各主墙板上开设有相应的基准孔。基准孔由上止点基准孔0401、初始位置基准孔0402、下止点基准孔0403组成的四组孔,各主墙板各上端角附近均设置有一组三孔,其中I)当固定摆臂、活动摆臂同向远端的检测孔hi、h2交替与对应的上止点基准孔0401呈孔心相对准时,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以及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交替处于上止点位置;2)当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hl、h2交替与对应的下止点基准孔0403呈孔心相对准时,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以及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交替处于下止点位置;3)当固定摆臂与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hi、h2均同时对准于对应的初始位置基准孔0402,则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与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共同处于相同高度位置。内、外提刀架0307、0308与升降杆的连接点位置按左、右侧区分,可细分为左前、左后与右前、右后四个连接点位置,亦即短、长提刀组0307-1、0308-1均可分为左前、左后与右前、右后四个位置,长提刀组0308-1上止点位置与短提刀组0307-1下止点位置,分别通过四个活动摆臂上的检测孔h2、四个固定摆臂上的检测孔hi与墙板上对应的上、下止点基准孔0401、0403孔心相对准来得以保证。将提花机定位在180°,如图7所示,当四个活动摆臂上的检测孔h2均分别与主墙板上各自对应的一个上止基准孔0401孔心对准时(其中,结合图2,位于左主墙板101外侧的前、后活动摆臂各一个检测孔分别与左主墙板101前、后上端角附近所对应的上止点基准孔未图示),保证了长提刀组0308-1的四个端部均被校正到上止点位置,与此同时,如图6所示,当四个固定摆臂上的检测孔hi均分别与主墙板上各自对应的一个下止基准孔0403孔心对准时(其中,结合图2,位于左主墙板101外侧的前、后固定摆臂各一个检测孔分别与左主墙板101前、后上端角附近所对应的下止点基准孔未图示),保证了短提刀组0307-1的四个端部均被校正到下止点位置;将提花机转到下一个180° (即转动主传动轴0201 —圈),此时四个活动摆臂到达低位置的同时四个固定摆臂处于高位置,当四个活动摆臂上的检测孔h2均分别与主墙板上各自对应的一个下止基准孔0403孔心对准时,保证了长提刀组0308-1的四个端部均被校正到下止点位置,与此同时,当四个固定摆臂上的检测孔hi均分别与主墙板上各自对应的一个上止基准孔0401孔心对准时,保证了短提刀组0307-1的 四个端部均被校正到上止点位置;将提花机转动到0°,当四个固定摆臂的检测孔hi与四个活动摆臂的检测孔h2均同时一一对准于对应的初始位置基准孔0402时(其中,结合图2,左主墙板101前、后上端角附近的初始位置基准孔未图示),则长提刀组0308-1与短提刀组0307-1互相平齐。
权利要求
1.ー种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中,内外提刀架、短长提刀组的内外提刀机构进行交替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具有摆臂轴的摆动机构与单个主传动轴之间的运动传递实现,转动设置于左、右主墙板的主传动轴上装备有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机构的偏心轮连杆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偏心轮连杆机构有四套,对称分布于左、右主墙板附近,且均同步装备于主传动轴上,每套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具有相等偏心量、结构对称的单件连体偏心轮、设于连体偏心轮上的ニ条连杆,而在内外提刀架的同侧端上方均布置有这种摆臂轴的摆动机构,所述摆臂轴自左、右主墙板平行延伸形成,各摆臂轴在各主墙板两侧附近装备有通过升降杆与内、外提刀架同向端角相连的固定摆臂、活动摆臂和用于带动所述摆臂轴摇摆的连杆摆臂,各摆动机构的连杆摆臂、活动摆臂与相对应的ー套偏心轮连杆机构的一条连杆、另一条连杆分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均为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杆,在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分别开设有用于检测与对应的固定摆臂相连的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孔、用于检测与对应的活动摆臂相连的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孔,在主墙板上开设有相应的基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孔由上止点基准孔、初始位置基准孔、下止点基准孔组成,其中, 1)当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交替与对应的上止点基准孔呈孔心相对准时,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以及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交替处于上止点位置; 2)当固定摆臂、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交替与对应的下止点基准孔呈孔心相对准时,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以及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交替处于下止点位置; 3)当固定摆臂与活动摆臂的同向远端的检测孔均对准于对应的初始位置基准孔,则连接于该固定摆臂的升降杆与连接于该活动摆臂的升降杆共同处于相同高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主墙板的外侧分别布置有左辅助墙板、右辅助墙板,所述主传动轴均穿置于两主墙板、两辅助墙板的底部,所述对称分布的偏心轮连杆机构分别位于左主墙板外侧与左辅助墙板内侧之间以及位于右主墙板外侧与右辅助墙板内侧之间,其中, 1)邻近右辅助墙板内侧的ー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外偏心子轮和内偏心子轮的连体偏心轮、分别套装于外偏心子轮、内偏心子轮上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外偏心子轮与内偏心子轮为具有相等偏心量、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与该偏心轮连杆机构相对应的ー摆动机构布置于右侧内外提刀架的共同后上方,其包括穿置于右主墙板上部、右辅助墙板上部的后摆臂轴、分设于后摆臂轴上的连杆摆臂、后活动摆臂和安装于后摆臂轴内端的后固定摆臂,第一连杆上端与此连杆摆臂铰接,第二连杆上端与该后活动摆臂铰接; 2)邻近右主墙板外侧的ー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外偏心子轮和内偏心子轮的连体偏心轮、分别套装于外偏心子轮、内偏心子轮上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外偏心子轮与内偏心子轮为具有相等偏心量、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与该偏心轮连杆机构相对应的ー摆动机构布置于右侧内外提刀架的共同前上方,其包括穿置于右主墙板上部、右辅助墙板上部的前摆臂轴、分设于前摆臂轴上的连杆摆臂、前活动摆臂和安装于前摆臂轴内端的前固定摆臂,第三连杆上端与此连杆摆臂铰接,第四连杆上端与该前活动摆臂铰接; 3)邻近左辅助墙板内侧的ー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外偏心子轮和内偏心子轮的连体偏心轮、分别套装于外偏心予轮、内偏心子轮上的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外偏心子轮与内偏心子轮为具有相等偏心量、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与该偏心轮连杆机构相对应的ー摆动机构布置于左侧内外提刀架的共同后上方,其包括穿置于左主墙板上部、左辅助墙板上部的后摆臂轴、分设于后摆臂轴上的连杆摆臂、后活动摆臂和安装于后摆臂轴内端的后固定摆臂,第五连杆上端与此连杆摆臂铰接,第六连杆上端与该后活动摆臂铰接; 4)邻近左主墙板外侧的ー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外偏心子轮和内偏心子轮的连体偏心轮、分别套装于外偏心子轮、内偏心子轮上的第七连杆、第八连杆,外偏心子轮与内偏心子轮为具有相等偏心量、同轴孔的连体对称结构,与该偏心轮连杆机构相对应的ー摆动机构布置于左侧内外提刀架的共同前上方,其包括穿置于左主墙板上部、左辅助墙板上部的前摆臂轴、分设于前摆臂轴上的连杆摆臂、前活动摆臂和安装于前摆臂轴内端的前固定摆臂,第七连杆上端与此连杆摆臂铰接,第八连杆上端与该前活动摆臂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均由位于两主墙板内的主轴承、两辅助墙板内的辅助轴承支承,两辅助轴承均通过径向可调节的辅助轴承座安装于辅助墙板内,两主轴承均与主传动轴之间安装有主轴承连接套,两辅助轴承均与主传动轴端之间安装有辅助轴承连接套;穿置于右主墙板上部与右辅助墙板上部的前、后摆臂轴,以及穿置于左主墙板上部与左辅助墙板上部的前、后摆臂轴均由轴承支承,所述前、后摆臂轴各端与轴承之间均安装有轴承连接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第八连杆均为通用可互換件,连体偏心轮、摆臂轴、连杆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換件,前活动摆臂、前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換件,后活动摆臂、后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換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第八连杆均为通用可互換件,连体偏心轮、摆臂轴、连杆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換件,前活动摆臂、前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換件,后活动摆臂、后固定摆臂分别为通用可互換件。
8.ー种配置有根据权利要求I 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提花开口装置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架、主动カ源输入装置、管形撑档、长支承和短支承,所述左主墙板、右主墙板、左辅助墙板、右辅助墙板均安装于底框架上,管形撑档固定连接于左、右主墙板底部,所述主传动轴贯穿管形撑档内腔,且其伸出左辅助墙板或右辅助墙板的预定轴端与安装于底框架处的主动カ源输入装置连接,长支承固定连接于左、右主墙板上部,短支承则分别固定连接于左主墙板与左辅助墙板的上部、固定连接于右主墙板与右辅助墙板的上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提花开口装置,属于提花机开口技术领域。内外提刀机构交替上下运动通过摆动机构与主传动轴间运动传递实现,主传动轴同步装备有驱动摆动机构的四套偏心轮连杆机构,每套偏心轮连杆机构包括等偏心量、对称的连体偏心轮和二条连杆,内外提刀架同侧端上方均布置有摆臂轴的摆动机构,所述摆臂轴自左、右主墙板平行延伸形成,各摆臂轴在各主墙板两侧装备有通过升降杆与内外提刀架同向端角相连的固定摆臂、活动摆臂和带动摆臂轴的连杆摆臂,各摆动机构的连杆摆臂、活动摆臂与对应一套偏心轮连杆机构的一条连杆、另一条连杆分别连接。采用该方案后,内外提刀机构运动同步性精度高、开口清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置有这种装置的提花机。
文档编号D03C3/36GK102839481SQ2012103361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张军波, 马建明 申请人:张军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