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75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加工工艺,该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由包括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的双面纬编织物构成,该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中至少之一表面具有短绒毛,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为:先选用本白纱线编织包括外表面线圈和内侧面线圈的双面纬编织物;然后采用生物酶对织物进行处理;接着采用毛刷对经过生物酶处理过的织物表面进行刷毛;最后采用冷和热、干和湿的气流结合上下向、前后向的双轴向的振动来烘燥针织物,本发明所得的双面纬编织物质地蓬松和手感柔软,无染色和化学处理的残留物,对人体健康有益而无害;加工过程低碳节能,产品可降解。
【专利说明】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及其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穿着健康卫生。同时,工业化发展要求低碳节能。于是,一种符合生态平衡的纺织品成为追求的目标。目前所说的生态纺织品是指:I)原料及加工对周围环境无咅;2)广品对人体健康无咅;3)广品废弃后也符合环保技术要求。
[0003]现有技术的产品是本白棉毛衫裤产品。通过不进行染色等化学处理,消除了染化物废水的排放,也没有染化物中有害物质在衣服上的残留。通过采用天然纤维,不仅亲肤,而且废弃后可降解。
[0004]但是,现有技术的产品采用的是本白棉针织物,由于未经染色等化学处理,原棉纤维的一些杂质存在,影响内衣的柔软性。而且现有技术是多年前的传统技术,选用原料方面没有考虑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技术进步,在柔软处理方面,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化学柔软剂处理,不符合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的亲肤要求。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及加工工艺,采用加工工艺所得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无污染、亲肤、手感柔软、可降解。
[0006]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由双面纬编织物构成,所述双面纬编织物包括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该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中至少之一表面具有短绒毛,该内衣面料为天然纺织原料的本白色,不经染色和化学处理,不含染化剂残留物,保持天然纤维的本色,亲肤健康,符合生态纺织品标准。
[000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08]步骤一:选用本白纱线编织包括外表面线圈和内侧面线圈的双面纬编织物,所述的双面纬编织物两面的组织结构都是线圈,不含用于起绒的浮线,这种双面纬编织物由双面针织圆纬机编织,可以采用棉毛组织结构,用于冬季和春秋季针织内衣,同时突出其保暖性;也可以采用1+1罗纹组织结构,用于夏季和春秋季针织内衣,同时突出其弹性;
[0009]步骤二:采用生物酶对织物进行处理,以达到织物质地蓬松和手感柔软;
[0010]步骤三:采用毛刷对经过生物酶处理过的织物表面进行刷毛;
[0011]步骤四:采用冷和热、干和湿的气流结合上下向、前后向的双轴向的振动来烘燥针织物,该种烘燥方式使织物表面绒毛蓬松,绒面效果强,使结构更加松弛柔软。同时使缩水率小,降低了本白针织物易产生尺寸变形。
[0012]我们知道,织物的手感柔软性与其质地蓬松性有关,起绒织物手感蓬松。因内衣不宜太厚,故不能采用起绒组织进行起绒。本发明采用了毛刷对纯天然纤维针织物表面刷绒处理,但由于不是起绒组织,织物表面没有有利于起长绒毛的浮线,又没有织入弹力丝来收紧织物,集聚绒毛,因而会影响刷绒效果。为此,本发明在织物刷绒前先进行生物酶处理,使织物质地松软。在织物刷绒后再进行气流结合搓揉的烘干烘燥,使织物充分松弛,表面绒毛竖起,增强了绒面效果,使结构蓬松柔软。)
[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生物酶为由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1:1?I:2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酶,采用的加工工艺为复合酶I?2%(0.w.f),温度控制在50?55°C,PH值=6?7,处理时间60?90分钟,结束后升温到80°C灭活。
[00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天然纤维纱线编织双面纬编织物,该天然纤维纱线为长绒棉和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纱,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包括环保型的里奥赛纤维,以及木代尔纤维、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还可以将其中的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采用两种不同的纤维组合,如木代尔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组合,竹浆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组合,有取长补短和降低成本的作用,织物的手感柔软性还与纱线捻度大小有关,纱线捻度小,织物蓬松,手感就软,但短纤纱的强力相应降低,然而短纤纱的强力与纤维长度有关,相同捻度的纱线,纤维长度长,纤维间抱合得多,纱线强力高,本发明提升天然纤维本白针织物手感柔软性的原理是适当降低纱线捻度来实现提升柔软性,同时以增加纤维长度来补偿相应的强力损失,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长度可以按需制备,根据柔软性能和纺纱性能的要求,取比长绒棉纤维长5?30%的长度为佳,根据产品性能,棉至少占2/3为佳,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至少占1/10为佳,因此本发明采用长绒棉纤维的混纺比为65?90%,长绒棉纤维长度为35?39mm,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比为10?35%,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长度为41?46mm,本发明方案采用新型的比常规更长的纤维组合,提高了纤维平均长度,供采用较小的纱线捻度,增加了纱线蓬松度,提升了织物柔软度,而不影响强力。所述天然纤维纱线还可以采用纯棉,包括采用普通棉,或者采用长绒棉来提升纱线的服用性能,或者采用有机棉来排除农药污染。
[00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单纤细度为0.8?1.0D,这样可以减小弯曲刚度,提升柔软性。
[00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的异形纤维。
[00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横截面的形状呈扁形,力口入了这种异形纤维,使纱线的纤维间抱和更蓬松,提升柔软性。
[00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采用高聚合物纤维毛刷在织物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面,沿顺编织方向或者逆编织方向有选择地进行一次或多次刷绒。
[00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织物在上下和前后双向振动的不锈钢丝网导带带动下运行,先进入湿热振荡烘燥区,经受上下双向间隔分布的喷气头喷射的蒸汽和热风的混合气体的喷射,呈波浪式前进,然后进入干热振荡烘燥区,经受上下双向间隔分布的喷气头喷射的热风的喷射,呈波浪式前进,最后进入出布区,受冷风的作用后出布,由于天然植物纤维织物比化纤织物难起绒,且由于纯天然本白织物中不能含氨纶而绒毛不易密集,本发明采用冷和热、干和湿的气流结合上下向、前后向的双轴向的振动烘燥方法,使织物表面绒毛层蓬松,绒毛竖起,增强了绒面效果。这种气流结合振动烘燥方法一般用于毛型针织物和绒类针织物,本发明中处理的虽是棉型针织物,绒层也很薄,但经生物酶处理后,结构松软,更适合这种气流结合振动烘燥方法。
[00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得的面料采用生物酶进行整理,使面料织物表面更光洁,质地更柔软。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生物酶处理使具有内侧线圈和外侧线圈的双面纬编织物质地蓬松和手感柔软,然后采用毛刷对织物一侧或两侧进行刷毛,最后采用冷和热、干和湿的气流结合上下向、前后向的双轴向的振动来烘燥针织物,使织物充分松弛,表面绒毛竖起,增强了绒面效果,使结构蓬松柔软,本发明所得的产品由天然纤维构成,无染色和化学处理的残留物,对人体健康有益而无害;加工过程低碳节能,产品可降解,无污染而环保,且本发明的加工工艺提升了现有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的柔软性,使穿着更舒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结构原理图;
[0023]图2是本发明的长绒棉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发明的烘燥针织物步骤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由双面纬编织物构成,所述双面纬编织物包括外侧表面线圈I和内侧表面线圈3,该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中至少之一表面具有短绒毛2。
[0026]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0027]步骤一:选用本白纱线编织包括外侧表面线圈I和内侧表面线圈3的双面纬编织物;本白纱线为长绒棉纤维6和再生纤维素纤维7的混纺纱5,选择32英支的长绒棉和木代尔的混纺纱,混纺比为80:20,长绒棉的纤维长度为38?39mm,木代尔的纤维长度为44mm,单纤细度0.9D,采用赛络纺,捻度为252?324。(捻度比常规低10%,(行标FZ/T71005中规定常规针织用棉本色纱的实际捻系数控制范围为280?360)其织物采用棉毛结构,在22E纬编双面大圆上编织成圆筒形棉毛织物,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0g/m2。
[0028]其织物的处理省去了染色等化学处理,保持本白色泽,主要起了节能和防止染化剂残留物污染的作用。
[0029]步骤二:采用生物酶对织物进行处理,以达到织物质地蓬松和手感柔软,针对织物由棉和再生天然植物纤维构成,采用的生物酶类型为复合型酶制剂,采用的加工工艺为复合酶I?2% (0.w.f),温度控制在50?55°C,PH值=6?7,处理时间60?90分钟。结束后升温到80°C灭活。
[0030]步骤三:刷毛:采用高聚物纤维毛刷的刷绒机对织物外侧表面线圈I和内侧表面线圈3各进行一次表面刷绒,使面料内外侧表面线圈均刷起了短绒毛2。
[0031]步骤四:烘燥针织物:织物在进布区8是以超喂的方式进布的,根据松弛状态的织物密度,确定了超喂量。
[0032]织物9在连续式气流振荡烘燥整理时是在不锈钢丝网导带15上前进,一方面受导带上下和前后双向振动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受上下双向间隔分布的喷气头10喷射的气流冲击作用,呈波浪式前进。
[0033]前区为湿热振荡烘燥区11,织物9在此受到的喷气气流是蒸汽和热风的混合气体的作用,织物很快润湿和纤维膨化,加速消除前面工序加工时在线圈结构中积聚的内应力。织物在前区逐渐地由急弹性变形一缓弹性变形一塑性变形的转化,达到内应力平衡。后区为干热振荡烘燥区12,织物在此受到的喷气气流只是热风,其作用是让这种塑性变形稳定下来。
[0034]织物在出布区13受冷风的作用,使这种塑性变形在常规环境下稳定下来。
[0035]经过上述整理,织物变形到松弛状态后,消除了内应力而尺寸稳定,结构松弛而表面绒毛层蓬松,绒毛感强。
[0036]光坯织物经裁剪、缝纫和熨烫,做成无污染柔软亲肤的本白贴身针织内衣。
【权利要求】
1.一种本白针织内衣面料,由双面纬编织物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纬编织物包括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该外侧表面线圈和内侧表面线圈中至少之一表面具有短绒毛。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用本白纱线编织包括外表面线圈(I)和内侧面线圈(3)的双面纬编织物; 步骤二:采用生物酶对织物进行处理; 步骤三:采用毛刷对经过生物酶处理过的织物表面进行刷毛; 步骤四:采用冷和热、干和湿的气流结合上下向、前后向的双轴向的振动来烘燥针织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生物酶为由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按1:1?1:2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酶,采用的加工工艺为复合酶I?2% (0.w.f),温度控制在50?55°C,PH值=6?7,处理时间60?90分钟,结束后升温到80°C灭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天然纤维纱线编织双面纬编织物,该天然纤维纱线为长绒棉和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纱(5),长绒棉纤维(6)的混纺比为65?90%,长绒棉纤维(6)长度为35?39mm,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7)的混纺比为10?35%,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7)长度为41?46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7)的单纤细度为0.8?1.0D。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7)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的异形纤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再生天然纤维素纤维横截面的形状呈扁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采用高聚合物纤维毛刷在织物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面,沿顺编织方向或者逆编织方向有选择地进行一次或多次刷绒。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四中织物(9)在上下和前后双向振动的不锈钢丝网导带(15)带动下运行,先进入湿热振荡烘燥区(11 ),经受上下双向间隔分布的喷气头(10)喷射的蒸汽和热风的混合气体的喷射,呈波浪式前进,然后进入干热振荡烘燥区(12 ),经受上下双向间隔分布的喷气头(10 )喷射的热风的喷射,呈波浪式前进,最后进入出布区(13),受冷风的作用后出布。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白针织内衣面料加工工艺,其特征是:还设有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所得的面料采用生物酶进行整理。
【文档编号】D06M101/10GK104413576SQ201310394750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日
【发明者】杨惠卿, 顾跃明, 许惠良, 俞建东 申请人:江苏A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