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88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包括经纱和纬纱,其特征在于,经纱和纬纱均由涤纶纤维线(A)和棉纤维线(B)(或纤维素纤维(B‘))组成的;其中涤纶纤维线(A)由2~20根线相邻,棉纤维线(B)(或纤维素纤维线(B‘))也由相同根数的2~20根线相邻;让由2~20根线相邻的涤纶纤维线(A)与由相同根数的2~20根线相邻的棉纤维线(B)(或纤维素纤维线(B‘))交错并织成织物;涤纶纤维线(A)与棉纤维线(B)(或纤维素纤维线(B‘))的干湿摩擦的差是200g以下;涤纶纤维线(A)和棉纤维线(B)(或纤维素纤维线(B‘))的沸水收缩率的差是2%以上。
【专利说明】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关于使用涤纶纤维的纺织线与使用纤维素纤维/棉纤维的纺织线的复合交织织物。
【背景技术】
[0002]普通的服装附属织物在用途上基本上都需要满足如下要求:顺滑、易吸汗、出汗不粘、不易起静电、不缩水、不起皱、起毛起球等,外观变化少。
[0003]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在素材上采用涤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棉纤维的混纺、复合的织物。该等织物被广泛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其中涤纶混纺是为了增强织物的强力、撕破力,纤维素类型的纤维混纺是为了增强织物的吸湿性能。
[0004]前述的织物使用的染料是在制作先染后织的织物、先织后染的织物时被广泛使用的染料。比如,涤纶纤维使用分散染料,棉纤维使用活性染料,因此而制造出的先染后织的织物、先织后染的织物作为服装附属品而言是经常被使用的,但是也有如下的问题出现:
[0005]1、涤纶纤维的混合率高时,穿着时就较易产生静电,出汗了便会容易粘汗;
[0006]2、棉纤维或者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率高时,出汗后的粘湿感,面料不易干的问题就会出现。
[0007]有关专利文献:日本专利公开2005-067396号公报《湿感少的编织物》、日本专利公开2004-370476号公报《丝织品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拟通过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纤维素纤维也可以)的交织物,提供肌肤触感优良、静电产生少、即使出汗也无粘感的织物。
[0009]本
【发明者】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在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纤维素纤维也可以)的交织物上,利用各自的纤维的收缩率在织物表面制造凹凸不平的状态,可以达到减少与肌肤的接触面积,肌肤触感优良,即使出汗也无粘感的效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构成:
[0010](a)、由涤纶纤维纺织线与棉纤维纺织线(纤维素纤维纺织线也可以)组成的织物,邻线是2根~20跟连续交织的织物,涤纶100%的纤维纺织线(A)和棉100%的纤维纺织线
(B)或纤维素纤维纺织线(B ‘)的混合重量比例(A/B ‘)是90/10~10/90,根据下述公式表现出来的织物密度系数WCF是20以上45以下的服装附属织物。
[0011 ]织物密度系数:WCF=WCF1+WCF2
[0012]WCFl=经纱密度Dt (根/2.54cm)//"经纱支数Nt
[0013]WCF2=纬纱密度Dy (根/2.54cm) / ?^纬纱支数Ny
[0014](注:织物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可分为经向密度和纬向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I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I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纱密度。纱线支数,表示纱的粗细程度,采用国际单位制。)[0015](b)、上述的涤纶纤维是长纤维,是被编织物的一部分交织着的上述(a)中所述的织物。
[0016]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织纺织织物,由涤纶纤维、棉纤维(或纤维素纤维)组成的,由涤纶纤维线(A)和棉纤维线(B)(或纤维素纤维线(B ‘))组成的织物的邻线是由2?20根线组成的,该织物的织物密度系数WCF是20以上45以下,涤纶线(A)和棉纤维线(B)(纤维素纤维线(B ‘))的沸水收缩率的差是2%以上。沸水收缩率的差是2%以上的上述交织织物在经过沸水处理后由于线收缩了,在面料表面就产生了凹凸,对肌肤的接触减少,减少粘感。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织物是由涤纶纤维100%的纺织线和棉纤维100%的纤维纺织线或纤维素纤维纺织线100%的纺织线组成的交织物,即使反复洗涤,也具有如下的高性能:
[0018]1、与肌肤的接触面积少;
[0019]2、静电产生少;
[0020]3、出汗不粘;
[0021]4、长时间运动、使用也几乎不粘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经过沸水处理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4]图3是测定器测定示意图。
[0025]图4是织物织法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经过沸水处理后线收缩后的织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8]如图1和2所示,图中的黑色线是棉纤维线B (或者纤维素纤维线B ‘),白色线是涤纶纤维线A。如图2所示,突出部分是涤纶纤维线A,由于纵向相邻区域(图纸未示出)是收缩的棉纤维线B,因此未收缩的涤纶纤维线A就相应突出出来。
[0029]如图4和图5所示,图中的黑色线是棉纤维线B (或者纤维素纤维线B ‘),白色线是涤纶纤维线A。由于经过了沸水处理,“具有收缩功能的棉纤维线B”被“不收缩的涤纶纤维线A”抑制住(也可以理解为:束缚),其中,棉纤维线B中没有被抑制住的部分并没有收缩同时还变细了,在布料表面产生了凹凸,由此减少了与肌肤的接触面积、减轻粘着感。
[0030]本实用新型中的涤纶纤维线,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ethyleneter印hthalate)为主要构成单位的涤纶纤维为代表的,但该涤纶纤维中含有少量的第三成分也可以,含有静电防止剂等其他的改善剂也无大碍。原液染色涤纶纤维100%的也可以。
[0031]本实用新型中的棉纺织线,是产自中国、美国、埃及等国的棉,对这些产自不同国家的棉单独使用,混用都可以。
[0032]本实用新型中的纤维素纤维线,是按照通过溶解木浆来制作的粘胶法、通过溶解棉籽绒来制作的铜氨法生产的纤维素棉,单独使用、混用都可以。[0033]本实用新型中的涤纶纤维纺织线、棉纤维纺织线、纤维素纤维纺织线的这些短纤维采用以下2中的任何一种均可:
[0034]1、在以往的纺织工程中经生产、梳棉、并条、粗纺、精纺环节而制作出的环纺织线.[0035]2、采用从棉条直接纺线的气流纺织法、空气涡流(村田机械(株式会社)制造的“MVS”)纺织法而制作出的纺织线。
[0036]本实用新型对纺织方法不讲究,但对纺织线有要求,即纺织线要具有必要的强度、匀称度、线外观。
[0037]本实用新型,使用了上述的纺织线、长纤维线等,让线交错并形成织物。
[0038]织物的织法上,经线和纬线通常呈直角交差,具体而言是平织、斜织、缎纹织,并依据其织法的变化而制成的。
[0039]另外,对于使用上述纺织线而制成的织物,将该织物的一部分与上述的涤纶纤维的长纤维线交织,由此制成的长短复合织物最为令人满意。这是因为,我们打个比方,如果仅用短纤维纺织线制成的织物,虽然可以表现出短纤维所特有的绒毛、捻度、膨松、线条不均,呈现出的自然的状态,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但是因混合的素材、比例、支数等因素还是会造成起球、不均匀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如果仅使用长纤维线制成织物,由于一般不需要纺织阶段因而成本低廉,而且编织物也不起球、不会不均匀,但仅由于粗细均等、直纤维平行排列,所以纤维间的空隙基本没有,类似纸和塑料并不保暖,作为一种无机物质只会产生冰凉的感觉。
[0040]由此,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仅由短纤维构成的纺织线的织物与长纤维线互相交织。采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制造出能够弥补互相的不足、呈现出纤维独特的温暖的织物。
[0041]本实用新型的织物是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交织率重量%是90/10~10/90的混合重量比例的复合织`物。且该复合织物需满足下述公式表现出来的织物密度系数WCF,即WCF应为20以上45以下。
[0042]织物密度系数:WCF=WCF1+WCF2
[0043]WCFl=经纱密度Dt (根/2.54cm) / 经纱支数Nt
[0044]WCF2=纬纱密度Dy (根/2.54cm) / ^纬纱支数Ny
[0045]一般而言,即使在染色前,织物所必须具备的密度不够,也能够在染色过程中通过热、水流、张力等外力作用,经纬方向的百分比%~10%程度(因组织、密度、染色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异)的收缩作用,来增加染色后织物的密度,已达到密度要求。
[0046]据此,本实用新型的织物的织物密度系数的范围是20 ( WCF ( 45,最优范围是25 ( WCF ( 40。WCF不到20的,可能会造成因织物强度不足而导致的织物成型后的破损。超过45的,织物会太过致密,又厚又硬,不适合拿来做衣服。
[0047]织物只要在上述范围内,就具备有必要的强度、不易破损,触感优良,色调深、浓,针对摩擦和洗涤具有优良的坚硬度。
[0048]本实用新型中的涤纶纤维、棉纤维和纤维素纤维的交织重量比例是90/10~10/90 (注:90%-10%),最优比例是80/20~20/80 (注:80%_20%)。如果涤纶纤维的交织比例超过了 90%,在会产生静电问题、吸水率变差的同时,还会产生因起球而造成的外观变化。如果棉纤维、纤维素纤维的混用率超过了 90%,那么尺寸稳定性、洗涤后的褶皱恢复性、弄湿后的闷热潮湿感会变差。
[0049]实例:
[0050]以下,依据实例和比较例来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就仅限于实例。并且,实例与比较例中所使用的织物的性能的优劣就是用如下方法来实施的。
[0051]干湿摩擦(粘性)评测
[0052]由于没有测定粘感的基准、设备,我们只做了如下的设备,并进行了评价。
[0053]测定器,如图3所示。
[0054]秤:秤是(株式会社)佐藤商事制造的FG-5100 (力测定量计)
[0055]圆桶:圆柱形(直径12cm)、铁表面#800番、砂纸打磨、以lm/min的速度旋转。
[0056]样品:宽IOcm,长 15cm
[0057]①经线涤纶100%40/1纺织线
[0058]纬线棉100%21/1纺织线
[0059]织物1/1平织、织入根数竖100根/in横54根/in
[0060]②经线棉100%21/1纺织线
[0061]纬线涤纶100%20/1纺织线
[0062]织物2/1人字形织、织入根数竖90根/in横64根/in
[0063]③经线棉100%40/1纺织线12根
[0064]涤纶100%40/1纺织线12根
[0065]纬线棉100%40/1纺织线7根
[0066]涤纶100%40/1纺织线7根
[0067]织物1/1平织、织入根数竖133根横72根/in
[0068]④经线棉100%40/1纺织线I根
[0069]涤纶100%80/2纺织线I根
[0070]纬线棉100%40/1纺织线
[0071]织物1/1平织、织入根数竖133根横72根/in
[0072]⑤经线棉100%40/1纺织线8根
[0073]涤纶100%40/1纺织线8根
[0074]纬线棉100%40/1纺织线4根
[0075]涤纶100%40/1纺织线4根
[0076]织物1/1平织、织入根数竖133根横72根/in
[0077]⑥比较样品(涤纶100%)
[0078]经线涤纶100%40/1纺织线
[0079]纬线涤纶100%21/1纺织线
[0080]织物1/1平织、织入根数竖100根/in横54根/in
[0081]⑦比较样品(棉100%)
[0082]经线棉100%40/1纺织线
[0083]纬线棉100%21/1纺织线
[0084]织物1/1平织、织入根数竖100根/in横54根/in
[0085]将①-⑦的织物分为以下三种情况:[0086]1、面料本身不另外添加其他条件的情况
[0087]2、30分钟沸水煮沸后干燥的情况
[0088]3、煮沸后湿润状态下的情况
[0089]并据以上三种情况的经、纬、表、里的方向测定(g) 了张力。 [0090]
【权利要求】
1.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包括经纱和纬纱,其特征在于,经纱由相邻的2~20根涤纶纤维线(A)和相同根数且相邻的2~20根棉纤维线(B)交替组成,纬纱也由相邻的2~20根涤纶纤维线(A)和相同根数且相邻的2~20根棉纤维线(B)交替组成;经纱和纬纱交错并织成织物; 涤纶纤维线(A)与棉纤维线(B)的干湿摩擦的差是200g以下; 涤纶纤维线(A)和棉纤维线(B)的沸水收缩率的差是2%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线(A)和棉纤维线(B)的交织重量比例是90/10~10/90 ; 织物密度系数WCF是20以上45以下; 织物密度系数:WCF=WCF1+WCF2 WCFl=经纱密度/ √经纱支数 WCF2=纬纱密度/ √纬纱支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线(A)和棉花纤维线(B)是短纤维线,所述织物的摩擦带电电压是1000V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 涤纶纤维线为原液染色涤纶纤维,纤维素纤维线为原液染色纤维素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涤纶纤维线是一种长纤维线,所述织物的摩擦带电电压是1000V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 涤纶纤维线(A)和棉纤维线(B)的交织重量比例是80/20~20/80。
7.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包括经纱和纬纱,其特征在于,经纱由相邻的2~20根涤纶纤维线(A)和相同根数且相邻的2~20根纤维素纤维线(B ‘ )交替组成,纬纱也由相邻的2~20根涤纶纤维线(A)和相同根数且相邻的2~20根纤维素纤维线(B ‘ )交替组成;经纱和纬纱交错并织成织物; 涤纶纤维线(A)与纤维素纤维线(B ‘)的干湿摩擦的差是200g以下; 涤纶纤维线(A)和纤维素纤维线(B ‘)的沸水收缩率的差是2%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线(A)和纤维素纤维线(B ‘)的交织重量比例是90/10~10/90 ; 织物密度系数WCF是20以上45以下; 织物密度系数:WCF=WCFI+WCF2 WCFl=经纱密度/ √经纱支数 WCF2=纬纱密度/ √纬纱支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线(A)和纤维素纤维线(B ‘)是短纤维线,所述织物的摩擦带电电压是1000V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 涤纶纤维线为原液染色涤纶纤维,纤维素纤维线为原液染色纤维素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涤纶纤维线是一种长纤维线,所述织物的摩擦带电电压是1000V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对皮肤温和的交织织物,其特征在于,涤纶纤维线(A)和纤维素纤维线(B ‘ )的交`织重量比例是80/20~20/80。
【文档编号】D03D13/00GK203462232SQ20132051149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高橋英治 申请人:森林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