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13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包括与碎浆区连接的主槽体,所述主槽体的底部设有竖直布置的积渣筒,积渣筒与主槽体为密封对接,积渣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阀和下阀,积渣筒的下端连接弃渣通道;所述积渣筒的侧边连接有水管,水管与积渣筒的对接处位于上阀和下阀之间的位置,水管连接至水源。本实用新型中主槽体的底部用于沉积进入卸料槽的重渣,重渣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设置于积渣筒的上阀开启,重渣掉入积渣筒,重渣会通过积渣筒排走,部分纤维被回收。这使得进入卸料槽的重渣可以被除去,保证了后续生产设备的安全,降低设备维修成本,且还可回收部分纤维,减少了浪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去除重渣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

【背景技术】
[0002]当今造纸工业废纸制浆的发展趋势是:尽可能地将污染杂质在碎浆阶段除去,以节省电耗和减少后续工序去除污染物的负担;轻、重杂物尽可能的按原状除去,减轻后续工序的负担。
[0003]目前,转鼓碎浆机作为新兴的碎浆系统广泛应用于造纸厂的制浆系统中,转鼓碎浆机是集碎浆、筛选于一体的造纸设备,特别适宜于未经拣选的废纸原料的碎浆。对于扩大二次纤维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实现造纸设备国产化,节省外汇,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鼓碎浆机用于对废纸原料浓度高时(14%-22%)进行连续碎解和粗筛选。
[0004]转鼓碎浆机的前部为碎浆区,后部为筛选区。碎浆区进料口与上料斗由密封装置联接,上料斗安装有进水、进药管口 ;筛选区有护罩、稀释水和卸料槽。废纸由上料斗进入转鼓,经碎浆区纸浆在筛选区进入卸料槽,杂质由排渣口排出。稀释水来自安装在转鼓上部的喷水管,在转鼓顶部从外向里穿过筛板喷入,这样可将堵塞筛孔的纤维反冲回鼓内,既清洗了筛孔又冲洗了杂质上的粘连纤维。
[0005]转鼓碎浆机具有碎浆区和筛选区,可一次完成碎浆、筛选的两个工序。废纸由输送机送入缓慢转动的高浓碎浆区,在14% — 22%的浓度下,随着转鼓转动被内壁上的刮板反复兜起到一定高度跌落,并与转鼓坚硬的内壁表面撞击,这样,由于产生温和有效的剪切力及纤维之间摩擦作用的增强,使废纸分离成纤维,外来杂质和薄膜、塑料、沙砾、破布等而不被碎解。由于转鼓不断回转,并稍微倾斜,废纸浆沿着这个倾角前进,通过碎浆区进入筛选区。在筛选区的侧方加入稀释水,将浆料稀释成3% — 4%的浓度,稀释的浆料通过筛孔进入卸料槽,轻、重杂质被反冲回鼓内,继续前进,在转鼓末端排出。
[0006]但是,现有的转鼓碎浆机在碎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重渣,例如一些碎玻璃及细小的铁屑也能够通过转鼓碎浆机的筛孔,进入到卸料槽中,并在卸料槽中进行积累,导致卸料槽底部沉积重渣,部分重渣甚至和浆料混合在一起进入到后续的制浆系统,造成后续的制浆设备的磨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还有现有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的底部为平面结构,该结构不利于重渣的堆积。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可去除重渣及回收部分纤维,有效保证后续的设备安全。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包括与碎浆区(I)连接的主槽体(2),所述主槽体的底部设有竖直布置的积渣筒(3),积渣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阀(31)和下阀(32),积渣筒的下端连接弃渣通道(4);所述积渣筒的侧边连接有水管(5),水管与积渣筒的对接处位于上阀和下阀之间的位置,水管连接至水源。
[0010]所述积渣筒(3)的上端连接有气管(6),气管与积渣筒的对接处低于上阀(31)所处位置。
[0011]所述气管(6)上设有气阀(61),气管连接至弃渣通道(4)。
[0012]所述水管(5 )上设有水阀(51)。
[0013]所述水管(5)中设置有水泵,水泵位于水阀(51)与水源之间的位置。
[0014]所述积禮:筒(3)的直径为300_至400_。
[0015]所述积渣筒与主槽体为密封对接,且通过无缝焊接对接。
[0016]所述主槽体(2)的底部为倒圆锥型结构,且倒圆锥型结构体的内壁设有光滑层。
[0017]本实用新型中主槽体的底部用于沉积进入卸料槽的重渣,重渣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设置于积渣筒的上阀开启,重渣掉入积渣筒,积渣筒内是装满水的,粘于重渣上的部分纤维由于质量轻被水反冲而重新回收,重渣质量重而落入积渣筒底部,然后再关闭上阀,再打开下阀,同时通过水管往积渣筒内注水,重渣被冲入弃渣通道,然后关闭下阀,将积渣筒内注满水。这样使得进入卸料槽的重渣可以被除去,保证了后续生产设备的安全,且还可回收部分纤维,减少了浪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主槽体的底部为倒圆锥型结构,更利于重渣的堆积,且使得重渣更为方便的排入积渣筒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所示为:1-碎浆区,2-主槽体,3-积渣筒,31-上阀,32-下阀,4-弃渣通道,5-水管,51-水阀,6-气管,61-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包括与碎浆区I连接的主槽体2,主槽体2的底部为倒圆锥型结构,且倒圆锥型结构体的内壁设有光滑层,主槽体2内的重渣会顺着倒圆锥型结构体的内壁下滑而堆积在一起,方便排出重渣。主槽体2的底部设有竖直布置的积渣筒3,积渣筒3与主槽体2为密封对接,可通过无缝焊接的方式将积渣筒3与主槽体2焊接在一起,连接更为牢固可靠,避免泄露。积渣筒3的直径为300mm至400mm,积渣筒3为用于暂时存放重渣的地方,积渣筒3的直径在上述范围内,可保证足够的空间存放重渣,而又不会浪费过多空间。积渣筒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阀31和下阀32,积渣筒3的下端连接弃渣通道4,弃渣通道4用于排出积渣筒3内的重渣。积渣筒3的侧边连接有水管5,水管5与积渣筒4的对接处位于上阀31和下阀32之间的位置,水管5连接至水源,水管5用于在积渣筒3排出重渣时进行冲渣,及用于对积渣筒3注水。水管5上设有水阀51,方便开启及关闭水管5。水管5中设置有水泵,水泵位于水阀51与水源之间的位置,水泵可对水管5中的水加压,使得积渣筒3内的重渣冲洗更为彻底,减少重渣残留。积渣筒3的上端连接有气管6,气管6与积渣筒3的对接处低于上阀31所处位置,气管6用于排出积渣筒3内产生的气体,及将过多的水排出。气管6上设有气阀61,气管6连接至弃渣通道4。
[0023]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首先碎浆区I的纸浆通过筛孔进入卸料槽的主槽体2中,部分重渣也能通过筛孔进入主槽体2内,由于重渣质量较重会慢慢沉积于主槽体2的底部,当重渣积累到一定量时,上阀31开启,重渣落入积渣筒3内,积渣筒3内是装满水的,部分随重渣落入积渣筒3内的纤维由于质量轻,在水的反冲作用下重新进入到主槽体2内,而重渣的质量重会落入积渣筒3底部,接着关闭上阀31,再打开下阀32和水阀51,重渣落入弃渣通道4被排出,水管5流入的水冲洗积渣筒3,使得排渣更为彻底,接着关闭下阀32,水管5继续向积渣筒3内注水,积渣筒3内的空气从气管6中排走,当积渣筒3内注满水后关闭水阀5。此为一个排渣周期,如此一次一次的将重渣排出,保证了后续设备的安全使用,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0024]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直接的置换或等同的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包括与碎浆区(I)连接的主槽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槽体的底部设有竖直布置的积渣筒(3),积渣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阀(31)和下阀(32),积渣筒的下端连接弃渣通道(4); 所述积渣筒的侧边连接有水管(5),水管与积渣筒的对接处位于上阀和下阀之间的位置,水管连接至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渣筒(3)的上端连接有气管(6),气管与积渣筒的对接处低于上阀(31)所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6)上设有气阀(61),气管连接至弃渣通道(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上设有水阀(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中设置有水泵,水泵位于水阀(51)与水源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渣筒(3)的直径为300mm 至 4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渣筒与主槽体为密封对接,且通过无缝焊接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鼓碎浆机的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体(2)的底部为倒圆锥型结构,且倒圆锥型结构体的内壁设有光滑层。
【文档编号】D21B1/34GK203923780SQ20142029998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刘名中, 林新阳, 李红飞, 刘文军 申请人: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