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感细旦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187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旦织物,具体涉及一种棉感细旦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对于秋冬运动面料,不仅要求其表观呈现自然的类似于短纤织物的触感,而且希望其具有轻薄、低空气透过率等特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很难同时具有上述特点。

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073052.0中公开了一种薄织物,通过使用细旦纤维,将织物中的经线与纬线的交点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并进行硅系树脂加工,由此得到的薄织物具有轻薄、高撕裂强力、高磨损强度等特点,但织物表观不具有棉感。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471165.2 中公开了一种棉感复合纱线及由其制得的纺织品,所得纺织品不但轻薄,而且具有一定的棉感,但由于加工方法的局限,所得纺织品表面毛羽仍然不太明显,而且空气透过率较差,作为秋冬面料的用途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纱线选择,合适的织物设计及合理的后加工工艺从而提供一种表观棉感好的细旦织物,可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域。

形成本发明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一方为总纤度20~30dtex、芯鞘结构的空气变形聚酰胺复合纱;且该织物为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其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为2.0以上。

本发明通过使用细旦聚酰胺复合纱线获得的织物质地轻薄,具有自然的棉感表观、柔软的手感、优异的撕裂强度及成衣的穿着舒适性,适用于秋冬季轻量羽绒服、户外运动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形成本发明织物的经、纬纱中至少一方为总纤度20~30dtex的芯鞘结构的空气变形聚酰胺复合纱;且该织物为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根据FZ/T 01115-2012测得本发明的织物表面粗糙系数为2.0以上。其中三原组织为平纹、斜纹或缎纹;三原变化组织为重平纹、破斜纹、格子等。为了获得接近天然短纤织物的触感,本发明选用细旦聚酰胺复合纱,此种复合纱表面线圈丰富,而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艳丽的发色性、手感柔软等特点。聚酰胺复合纱在轧光整理后丝体表面线圈在织物表面形成凹凸结构,产生类似于短纤织物的触感,有别于未经轧光整理的织物的蓬松感,表面粗糙性能系数达到2.0以上。

本发明所用聚酰胺复合纱为由纤度10~15dtex的聚酰胺长丝作为芯、鞘纱,芯、鞘纱的单丝纤度均为0.5dtex~2.0dtex,优选0.8dtex~1.2dtex。分别以一定的超喂率送入空气变形喷嘴内,长丝在空气变形喷嘴中受到空气紊流作用变形形成细密的丝圈并复合,复合后的纱线再通过热处理、上油、最终卷绕成型得到本发明所用的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其中优选鞘纱与芯纱间的丝长差为5%~10%,复合纱线中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2000个以上/20m,这样可以确保纱线的强度,纱线的线圈大小以及生产性,避免在织造工程中纱线出现粘连、断纱的现象,影响织布效率。

本发明中所用聚酰胺复合纱用量优选占整个织物总重量的45%~100%,为了体现聚酰胺复合纱丰富的毛羽感(丝圈),交织纱线优选纤度30dtex以下的聚酰胺长丝,这样可以充分获得类似天然短纤织物的触感。

为了提高轻薄织物的撕裂强力,本发明考虑采用格子组织,粗细旦纱线作为经纬纱并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排列。优选经纬纱均采用粗细旦聚酰胺复合纱、在经纬向按照1:1~5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其中粗旦聚酰胺复合纱由2根以上、优选2根或3根上述聚酰胺复合纱所形成,细旦聚酰胺复合纱由1根上述聚酰胺复合纱所形成。粗细旦聚酰胺复合纱间隔排列比超过1:50 对于织物的撕裂强力没有改善效果,排列比优选1:20~30。

本发明的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优选为1600以上,织物紧度高,空气透过率低。如果经纬向覆盖系数之和小于1600的话 ,织物紧度偏低,即使通过轧光处理空气透过率难以达到1.0cm3/cm2•s 以下。

本发明的织物,克重50g/m2以下、质地轻薄,同时撕破强力为8N以上、空气透过率为1.0cm3/cm2•s 以下、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为2.3以上。

本发明选用聚酰胺复合纱作为经纱和/或纬纱,三原组织或三原变化组织进行织造制得坯布,然后再通过染色后整理加工,得产品。染色后加工主要工程为: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在精练、中间定型工程时保持一定张力,防止布面产生皱痕,精练工程温度70~95℃、速度40~80米/分;染色工程温度70~110℃;在树脂整理工程中可进行防水树脂加工,树脂与纤维间发生交联反应,可填补纤维与纤维间的空隙,有利于降低空气透过率及提高防水性。当然防水树脂加工过程中可同时加入柔软树脂进行加工。为了防止树脂斑的发生,要使用相容性良好的防水树脂和柔软树脂,提高织物的撕裂强力,树脂工程100~150℃,速度30~80米/分;定型工程140~200℃,速度30~80米/分;轧光加工,加热辊负载20~70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为160~185℃。经过轧光整理后聚酰胺复合纱上的线圈在织物表面形成自然的凹凸结构产生类似于短纤维织物的触感,而温度过高造成聚酰胺复合纱脆化,降低织物的强力,织物过度紧实表面凹凸感消失,棉感减弱;而温度过低纱线蓬松、织物紧度较小空气透过率较大。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所得织物质地轻薄,棉感优异,可以作为运动服、秋冬羽绒服面料等用途。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参数的测试计算方法如下。

(1)覆盖系数之和

经向覆盖系数= *经密根/inch

纬向覆盖系数=*纬密根/inch

覆盖系数之和=*经密根/inch+*纬密根/inch。

(2)撕裂强力:参考JIS L 1096 D法。

(3)空气透过率:参考JIS L 1096法(压力125MPa)测定。

(4)用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表示织物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参考FZ/T 01115-2012标准计算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SMD

SMD: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

Z:垂直位移,单位毫米(mm)

:平均垂直位移,单位毫米(mm)

Lmax:最大移动距离,单位毫米(mm)。

实施例1

经纬纱均选用22dtex的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184根/英寸×168根/英寸进行织造,制得经纬向覆盖系数之和为1651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4%,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22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温度95℃,速度50米/分;染色温度95℃;树脂130℃,速度50米/分;定型工程180℃,速度50米/分;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6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2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2

经纬纱均选用30dtex的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180根/英寸×164根/英寸进行织造,制得经纬向覆盖系数之和为1884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10%,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42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等工程条件同实施例1;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8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4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3

经纱选用聚酰胺DTY(8dtex、16dtex),纬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22dtex、44dtex),经纬向中粗细旦纱线均按照1:1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格子组织、经纬密度为266根/英寸×176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578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7%,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38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等工程条件同实施例1;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6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4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4

经纬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22dtex、44dtex),经纬向中粗细旦纱线均按照1:2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格子组织、经纬密度为191根/英寸×201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839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7%,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38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等工程条件同实施例1;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7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4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5

经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1(22dtex、44dtex),纬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2(30dtex、60dtex),格子组织、经纬向中粗细旦纱线均按照1:3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经纬密度为186根/英寸×166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781的坯布。其中复合纱1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7%,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3800个/20m;复合纱2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10%,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42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等工程条件同实施例1;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8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5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6

经纱选用聚酰胺DTY(15dtex、45dtex),纬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22dtex、66dtex),格子组织、经纬向中粗细旦纱线均按照1:2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经纬密度为202根/英寸×180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626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7%,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38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等工程条件同实施例1;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6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4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7

经纬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22dtex、66dtex),格子组织、经纬向中粗细旦纱线均按照1:3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经纬密度为191根/英寸×201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839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7%,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38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等工程条件同实施例1;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8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5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8

经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1(22dtex、66dtex);纬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2(30dtex、90dtex),格子组织、经纬向中粗细旦纱线均按照1:5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经纬密度为186根/英寸×166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781的坯布。其中复合纱1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7%,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3800个/20m;复合纱2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10%,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42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等工程条件同实施例1;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85℃,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7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9

经纱选用芯鞘结构的聚酰胺空气变形复合纱(22dtex、44dtex),纬纱选用聚酰胺FDY(20dtex、40dtex),格子组织、经纬向中粗细旦纱线均按照1:20的根数比间隔排列,经纬密度为191根/英寸×201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839的坯布。其中复合纱中芯鞘纱的丝长差为7%,高度小于0.35mm的丝圈数为3800个/20m。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染色等工程条件同实施例1;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8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5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实施例10

坯布后整理加工未使用轧光加工,其余同实施例4。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比较例1

经纬纱选用聚酰胺DTY(20dtex),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192根/英寸×160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574的坯布。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温度95℃,速度50米/分;染色温度95℃;树脂加工130℃,速度50米/分;定型工程180℃,速度50米/分;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8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4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比较例2

经纬纱选用聚酰胺DTY(20dtex、40dtex),格子组织、经纬向中粗细旦纱线均按照1:25的根数比间隔排列,经纬密度为191根/英寸×201根/英寸制成经纬向的覆盖系数之和为1839的坯布。

坯布通过精练→中间定型→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整理,最终制得成品,其中精练温度95℃,速度50米/分;染色温度95℃;树脂加工130℃,速度50米/分;定型工程180℃,速度50米/分;轧光加工条件:温度180℃,运转速度30m/min,加热辊负载40吨。

所得细旦棉感织物的相关参数见表1。

表1

上表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4可以看出,经纬纱均为聚酰胺复合纱,格子组织织物比平纹组织的织物的撕裂强力、空气透过性以及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棉感)要优越;

实施例5和实施例8,同样采用格子组织时,粗旦聚酰胺复合纱纤度越高、粗细旦纱线间隔排列越稀,织物的撕裂强力、空气透过性以及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棉感)稍有优越;

实施例1和比较例1可以看出,采用聚酰胺复合纱的织物比未采用聚酰胺复合纱的织物的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棉感)要好;

实施例4和实施例10,同样采用格子组织时,轧光加工后所得织物比未经轧光加工所得织物的空气透过性及表面粗糙度平均偏差变异系数(棉感)要优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