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缝纫机内部的弹簧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8127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座,具体为一种用于缝纫机内部的弹簧座,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线圈缝合方法与普通手工缝纫差异很大。在最简单的手工缝合中,缝纫者在针尾端的小眼中系上一根线,然后将针连带线完全穿过两片织物,从一面穿到另一面,然后再穿回原先一面。这样,针带动线进出织物,把它们缝合在一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缝纫机内部的弹簧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缝纫机内部的弹簧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缝纫机内部的弹簧座,包括压块、上压圈、弹簧组、转盘、弹簧座、下压圈;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有上压圈,所述转盘的内侧安装有下压圈,两个所述转盘之间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弹簧组,所述转盘的中部安装有压块。

优选的,所述弹簧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压块卡在所述转盘的中部与所述弹簧座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压圈的厚度比所述下压圈的厚度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虽然这对手工来说非常简单,但是要用机器进行牵拉却极其困难。机器需要在织物的一边释放针,然后在另一边即刻再次抓住它。然后,它需要把松散的线全部拉出织物,调转针的方向,然后反方向重复所有步骤。这一过程对一个简单的机器来说太复杂了,并且不实用,而且即使对手工来说,也只有用较短的线时才好用。缝纫机只需将针部分穿过织物。在机针上,针眼就在尖头的后面,而不是在针的尾端。针固定在针杆上,针杆由电机通过一系列的齿轮和凸轮牵引做上下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块;2、上压圈;3、弹簧组;4、转盘;5、弹簧座;6、下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缝纫机内部的弹簧座,包括压块1、上压圈2、弹簧组3、转盘4、弹簧座5、下压圈6;所述转盘4的外侧设置有上压圈2,所述转盘4的内侧安装有下压圈6,两个所述转盘4之间设置有弹簧座5,所述弹簧座5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弹簧组3,所述转盘4的中部安装有压块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弹簧组3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压块1卡在所述转盘4的中部与所述弹簧座5弹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上压圈2的厚度比所述下压圈6的厚度厚。

首先,当针的尖端穿过织物时,它在一面向另一面拉出一个小线圈。织物下面的一个装置会抓住这个线圈,然后将其包住另一根线或者同一根线的另一个线圈。在下面两节中,我们将会看到这个系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若要缝出链式缝合,缝纫机会在线的后面用相同长度的线打环。织物位于针下面的一块金属板上,用压脚固定。每次缝合开始时,针穿过织物拉出一个线圈。一个做线圈的装置在针拉出前抓住线圈,该装置与针同步运动。一旦针拉出织物,送布牙装置就会将织物往前拉。当针再次穿过织物时,新的线圈将直接穿过前一个线圈的中间。做线圈的装置会再次抓住线,围绕下一个线圈做线圈。这样,每个线圈都会把下一个线圈固定到位。它不是特别地结实,如果线的一端松开,可能整个缝纫会全部松脱。大多数缝纫机使用一种更结实的缝线,叫做锁缝。您可以在下面的动画中了解典型的锁缝装置的工作原理。线轴就是放在织物下面的一卷线。它位于摆梭的中央,后者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与针的运动同步。针穿过织物拉出一个线圈,在送布牙向前移动织物的同时它再次升起,然后将另外一个线圈套入。不过,这种缝合机制不是将不同的线圈连接在一起,而是将它们与从线轴上松开的另一段线连接起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