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辅助装置及采用该缝纫辅助装置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31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缝纫辅助装置及采用该缝纫辅助装置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辅助装置及采用该缝纫辅助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一种设在缝纫装置上的导向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广为人知。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用缝料导向装置,其用于进行自动控制来将缝料的端缘部位置对齐。具体而言,该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轮和轮。其中,该导向轮呈圆筒状,以转轴为中心旋转,并将缝料的端缘部送向缝纫装置侧,该转轴沿与缝纫装置对缝料的送料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该轮的外周部从导向轮的外周面突出且可在该转轴方向上转动,通过该转动来对位置偏移进行校正,该位置偏移是指在缝料的端缘部和线缝之间沿该转轴方向发生的位置偏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06-1820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上述专利文献1的导向装置构成为导向轮以沿与缝料的送料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转轴为中心旋转,所以如果缝料的端缘部是直线形状,则利用该导向装置使该缝料的直线形状的端缘部与送料方向对齐,就能够准确且容易地向缝纫装置引导缝料。

然而,例如构成衬衫的衣身的端缘部(袖口部分)和袖子的端缘部,它们一般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如果要用专利文献1的导向装置将这种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两张缝料引向缝纫装置侧,缝纫作业者就必须用双手边沿与送料方向正交的方向拉动两张缝料边调节端缘部与线缝之间的间隔。为了进行上述调节作业,需要作业者的缝纫技能非常熟练。所以,当经验尚浅的作业者进行缝纫作业时,可能会出现缝合部分生皱等不良现象。即,对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两张缝料进行缝合时,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的缝纫装置,则需要作业者具备缝纫老手那样高超的技能,经验尚浅的作业者难以缝制出具有一定质量水准的缝制品。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置一种新的装置,让经验尚浅的作业者在对端缘部为曲线形状的缝料进行缝合时,也能缝制出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缝制品。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新设了一种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用于将一张端缘部为曲线形状的缝料顺利地送向缝纫装置及自动校正装置。

具体而言,第一方面的发明涉及一种缝纫辅助装置,该缝纫辅助装置设在自动校正装置上,该自动校正装置布置在缝纫装置前侧,其中,该缝纫装置用于沿送料方向边将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上下两张缝料的该端缘部送出边将该端缘部彼此缝合起来,该自动校正装置用于对位置偏移进行自动校正,该位置偏移是指在与该缝纫装置对缝料的送料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从各缝料的端缘部到线缝之间的位置偏移。缝纫辅助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布置在自动校正装置的前侧,辅助缝纫装置进行对一张缝料的送料动作,辅助装置包括:导向部,其布置为朝向自动校正装置延伸;以及夹料部,其设在该导向部上且可移动,用于夹住并拉紧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来给缝纫装置的送料动作施加阻力,由此让该端缘部变形为近似直线状。

在该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利用辅助装置夹住并拉紧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而对缝纫装置的送料动作施加阻力,由此能够使该端缘部变形为近似直线状。即,对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上下两张缝料进行缝合时,利用辅助装置使一张缝料的端缘部从曲线形状变为近似直线状,就能够直接将缝料沿送料方向送向自动辅助装置,另一方面,沿与送料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仅移动另一张缝料,边移动边调节端缘部与线缝之间的间隔即可。换言之,也就是能够做到:利用辅助装置使一张缝料的端缘部从曲线形状变为近似直线状,并以该端缘部为基准,边让另一张缝料的曲线形状沿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移动边将两张缝料的端缘部缝合起来。像这样,通过设置辅助装置来辅助缝纫装置进行对一张缝料的送料动作,出现缝合部分生皱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且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因此,经验尚浅的作业者也能够缝制出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缝制品。

第二方面的发明如下: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导轨部,其朝向送料方向以直线状延伸,夹料部由导轨部支承且可在该导轨部上往返移动;支承部,其在该导轨部的两端部处支承该导轨部且后侧端部可转动,以保证前侧端部的上下位置可以调节。

在该第二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对导轨部的前侧端部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就能够对夹料部和缝纫装置之间缝料的拉紧状态进行适当调节。

第三方面的发明如下:在第二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夹料部包括上辊和下辊,该上辊和下辊在从上下两侧夹住该导轨部的状态下,可转动而沿该导轨部的长度方向往返移动,因支承部的存在,该导轨部以后侧端部的高度高于前侧端部的方式倾斜,该夹料部构成为:当该上辊和下辊沿从该导轨部的前侧端部向后侧端部的倾斜上升方向在该导轨部上移动时,该夹料部受到自重的阻碍作用,而在该导轨部上被动地移动。

在该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当夹料部通过上辊和下辊的转动在导轨部上沿从前侧端部向后侧端部倾斜上升的方向移动时,夹料部受到自重的阻碍作用而在导轨部上被动地移动,因此不需要特别使用电动部件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配合缝纫装置的送料动作,夹住并拉紧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

第四方面的发明如下:在第二或第三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支承部上设有开关部,当该开关部与述夹料部接触时,该开关部使该夹料部解除对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的夹紧状态。

在该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夹料部以夹住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的状态在导轨部上移动而与开关部接触后,夹料部对一张缝料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的夹紧状态就会被解除。像这样利用开关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解除夹料部对一张缝料的夹紧状态,而将该缝料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顺利地送向缝纫装置,之后又能够利用夹料部自身的重力等让夹料部沿倾斜的导轨部回到前侧。

第五方面的发明如下: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辅助装置包括:送料速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缝纫装置对缝料的送料速度;驱动部,其使夹料部沿导向部移动;控制部,其控制驱动部,以保证夹料部与由送料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送料速度同步而在导向部上自动移动。

在该第五方面的发明中,能够进行控制,让夹料部能够在导轨部上主动地移动,且夹料部的速度始终与送料速度相对应。

第六方面的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第一到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缝纫辅助装置。

该第六方面的发明能够发挥与第一方面的发明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装置来辅助送料动作,以保证在对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上下两张缝料进行缝合时,该辅助装置将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夹住并拉紧,而对缝纫装置的送料动作施加阻力。由此,出现缝合部分生皱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会降低,且能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因此,经验尚浅的作业者也能缝制出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缝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立体图,示出从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装置。

图2是立体图,示出从侧面观察到的缝纫装置。

图3是图2所示的缝纫装置及自动校正装置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辅助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局部放大侧视图,示出后侧支承部和夹料部。

图6是局部放大立体图,示出从上方观察到的前侧支承部。

图7是立体图,示出从下方观察到的夹料部。

图8是夹料部的侧视图。

图9是简图,示出缝制前的衬衫的衣身和袖部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s:缝纫机;1:缝纫装置;20:自动校正装置;30:辅助装置;31:导向部;

32:导轨部;32a:后侧端部;32b:前侧端部;33:后侧支承部(支承部);34:支脚;

36:开关部;40:前侧支承部(支承部);50:夹料部;54:上辊;55:下辊;

59:夹紧部;61:顶板部;a:送料方向;t:作业台;w1:上侧缝料;w2:下侧缝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发明本质的示例,并没有限制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意图。

图1和图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s,该缝纫机s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缝纫装置1、自动校正装置20和辅助装置30。下面对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缝纫装置1、自动校正装置20和辅助装置30均设在作业台t上。

在下面的说明中,“上方(上侧)”和“下方(下侧)”表示的位置关系是缝纫机s的上下方向。在以使用缝纫机s的缝纫作业者观察到的缝纫装置1为基准的情况下,“前侧”表示的位置关系是以缝纫装置1为基准靠近缝纫作业者的一侧,“后侧”表示的位置关系是以缝纫装置1为基准远离缝纫作业者的一侧。“左右方向”表示俯视时与后述的缝料的送料方向a正交的方向。

(缝纫装置)

缝纫装置1是主要用于锁边的包缝缝纫机。具体而言,该缝纫装置1构成为:在将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上下两张缝料w1、w2(参照图9)的端缘部重叠起来的状态下,能够边将缝料w1、w2的端缘部朝缝纫作业者看去的送料方向a送出边将两端缘部缝合起来。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上侧缝料w1示出的是衬衫的袖部,下侧缝料w2示出的是衬衫的衣身。

如图1~图3所示,缝纫装置1包括主体部2,该主体部2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安装有近似矩形箱状的圆筒台(cylinderbed)部3。

在圆筒台部3的上部以水平状态安装有针板4,用来承载从前侧被送向送料方向a的缝料。在该针板4上设有落针孔(未图示)和送料沟(未图示)。其中,该落针孔用于让后述缝纫针7扎进圆筒台部3的内部,该送料沟(未图示)沿送料方向a延伸。在送料沟内部设有送料牙(未图示),其与送料沟内针杆6的上下往返移动同步,边做椭圆运动边将放在针板4上表面的缝料送出。

在圆筒台部3的上方安装有缝纫机机头部5。在该缝纫机机头部5的下部设有针杆6和缝纫针7。其中,该针杆6朝针板4向下方延伸,该缝纫针7固定在针杆6的下端部上。在该缝纫机机头部5中内置有驱动机构(未图示),其用于驱动针杆6上下往返移动。在缝纫机机头部5的下方安装有臂部8,在该臂部8上设有压料部11。

根据上述缝纫装置1,将缝料置于针板4的上表面,边用压料部11压住缝料边驱动主体部2工作,由此就能够用缝纫针7对缝料的端缘部进行锁边。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缝纫装置1采用的是已知的机械构造。对于上述构成方式以外的其他构成方式,省略详细说明。

(自动校正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自动校正装置20布置在缝纫装置1的前侧,用于对位置偏移进行自动校正。其中,该位置偏移是指在与缝纫装置1对缝料的送料方向a正交的左右方向上,从各缝料的端缘部到线缝之间的位置偏移。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自动校正装置20包括支架21a,在该支架21a上沿左右方向并排设有两个同步带轮22、22,它们之间留有间隔。由同步带构成的送料带24以其内周面上的齿部与同步带轮啮合的状态卷绕在该带轮22、22之间。在支架21a上安装有电机23,用于驱动其中一个带轮22。该电机23工作而带动带轮22、22正转或反转,送料带24沿左右方向移动。送料带24的外周面的摩擦系数保证送料带24能够输送缝料。

在主体部2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支架2a,该支架2a包括突出部2b,该突出部2b朝前侧突出到送料带24正上方的位置。在该突出部2b上安装固定有压紧气缸28,其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气缸构成。该压紧气缸28的活塞杆28a贯穿支架2a的突出部2b并延伸至其下侧,在活塞杆28a的端部(下端)安装有升降部27,其与活塞杆28a一起移动。该升降部27为圆柱形,在其下端部形成有半球形状的压料部27a,随压紧气缸28的伸出动作,升降部27与活塞杆28a一起向下移动,用该半球形状的压料部27a压住送料带24上的缝料,并在此状态下利用送料带24的移动沿左右方向输送缝料。

检测部(未图示)对在从送到针板4上的缝料的端缘部到线缝之间且沿左右方向的位置偏移进行自动检测。外部空气供给装置(未图示)接收到该检测部的检测信号后开始供给空气。该空气进入所述压紧气缸28,该压紧气缸28就开始工作。

即,基于检测部的检测信号,压紧气缸28伸出后,其活塞杆28a下端的升降部27就会下降,其下端的压料部27a会与放在送料带24上的缝料发生较强的接触。然后,电机23基于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进行驱动,由此,缝料在被压料部27a和送料带24夹住的状态下随送料带24的移动而向左右任一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左右方向上从各缝料的端缘到线缝之间的位置偏移就会被自动校正。需要说明的是,该自动校正一结束,压紧气缸28的伸出动作就会停止而开始进行缩回动作,升降部27就会上升而恢复原来的状态。

(辅助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装置30布置在自动校正装置20的前侧,构成为辅助缝纫装置1进行对一张缝料的送料动作。该辅助装置30包括导向部31和夹料部50。其中,该导向部31布置为朝着自动校正装置20延伸,该夹料部50设在该导向部31上且可移动。下面对二者的构成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导向部31包括导轨部32,夹料部50由该导轨部32支承且可往返移动。该导轨部32为细长近似板状,朝着送料方向a呈直线状延伸,且布置为:在板厚方向上相对的两侧面位于左右两侧,上下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沿上下铅直面延伸。导向部31包括支承部,即后侧支承部33和前侧支承部40,其用于在导轨部3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处支承导轨部32。

后侧支承部33设在导轨部32的后侧,且支承导轨部32的后侧端部32a在铅直面内转动。具体而言,作业台t位于自动辅助装置30的前侧附近,如图5所示,在作业台t上安装固定有朝上方延伸的支脚34,在该支脚34的上部,导轨部32的后侧端部32a由水平方向上后侧的转轴35支承而可转动。

如图1和图4所示,前侧支承部40设在导轨部32的前侧,且支承导轨部32的前侧端部32b沿上下方向升降,其高度位置可变。具体而言,作业台t位于远离自动辅助装置30的前侧,如图6所示,在作业台t上形成有通孔h,底座部41以跨过该通孔h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作业台t上。在该底座部41的左侧,以如下状态安装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升降滑板部43:升降滑板部43由底座部41支承,利用两个螺钉v、v固定在底座部41上且可相对于呈近似“l”字形的金属固定件42沿长度方向滑动(可升降)。升降滑板部43插在作业台t的通孔h内,其上端部由水平方向上的前侧转轴44支承,保证导轨部32的前侧端部32b可转动。

调节气缸45由以立起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气缸构成,且在让活塞杆(未图示)贯穿底座部41的状态下固定到底座部41上,该调节气缸45的活塞杆穿过作业台t的通孔h延伸到其下侧,其端部(下端部)与所述升降滑板部43的下端部连结为一体且一起移动,利用调节气缸45的转轴44和后侧端部32a的后侧支承部33之间的连结状态让升降滑板部43沿上下方向升降移动,由此能够对导轨部32的前侧端部32b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如图4所示,通过调节气缸45对升降滑板部43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导轨部32就会以后侧端部32a高于前侧端部32b的方式倾斜。

然后,如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夹料部50包括呈近似“t”字形的基部51。在基部51的上部右侧布置有板状的辊支承部53,其与基部51之间留有间隔且平行于基部51。该辊支承部53利用两个圆柱状的连结部52、52安装在基部51的右表面上部而成为一体,且与基部51的右表面之间留有间隔而相对。在辊支承部53的左表面(与基部51相对的面)下部,例如两个上辊54、54受到支承而可绕左右水平方向上的轴心旋转,该上辊54、54水平排列,彼此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留有间隔。在基部51的右表面下部且上辊54、54之间的空隙的正下方,下辊55受到支承而可绕左右水平方向上的轴心旋转。如图1和图4所示,在夹料部50设在导轨部32上的状态下,上辊54、54和下辊55从导轨部32的上下两侧夹住导轨部32而转动,由此,夹料部50就能够沿导轨部32的长边方向往返移动。

另一方面,在基部51的左表面上固定有夹紧气缸56,其由包括向上突出的活塞杆56a的气缸构成。在该夹紧气缸56上设有供气口57、57,供外部空气供给装置(未图示)的供气管58,58插入。从外部空气供给装置经由该供气口57、57将压缩空气供给到夹紧气缸56内,夹紧气缸56就开始进行伸出动作,其活塞杆56a的突出长度会发生变化。在夹紧气缸56的活塞杆56a上部固定有圆形的夹紧部59而成为一体,在该夹紧部59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突出的圆柱状的凸部60。

在基部51的上端部,利用螺纹安装固定有顶板部61,其位于所述夹紧部59的上方且向左侧延伸。在该顶板部61上设有贯穿该顶板部61的圆形孔部62,供夹紧部59的凸部60以间隙配合的状态插入。

如图8所示,当外部空气供给装置将压缩空气供给到夹紧气缸56中后,夹紧气缸56就开始进行伸出动作,活塞杆56a和夹紧部59一起向上方移动,夹紧部59的凸部60就插入顶板部61的孔部62(参照图8的虚线)。然后,只要外部空气供给装置继续向夹紧气缸56内供给空气,就会维持该插入状态。利用夹紧部59的上述动作,就能够夹住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

如图4所示,因为导轨部32以后侧端部32a高于前侧端部32b的方式倾斜,所以只要没有其他外力作用,夹料部50就会因自重作用而沿倾斜的导轨部32向前侧移动。然而,在夹料部50夹住一张缝料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的状态下,在缝纫装置1上放好缝料,并将缝料送向送料方向a时,夹料部50被送出的缝料拉动从导轨部32的前侧端部32b向后侧端部32a上升移动。即,夹料部50沿从导轨部32的前侧端部32b向后侧端部32a倾斜上升的方向在导轨部32上移动时,夹料部50受到自重的阻碍作用,而在导轨部32上被动地移动。例如,在辅助装置30上放好图9所示的下侧缝料w2(衣身)并让缝纫装置1开始工作后,夹料部50就会受到自重的阻碍作用将下侧缝料w2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夹住并拉紧,从而让下侧缝料w2的端缘部变形为近似直线状(参照图4)。

此处,如图4和图5所示,在后侧支承部33的支脚34上设有开关部36,其由包括接点部36a的限位开关构成。该开关部36与外部空气供给装置之间例如为电气连接,当夹料部50与接点部36a接触,且开关部36检测到该接触状态时,开关部36就会输出切换信号,基于该切换信号,夹紧气缸56的活塞杆56a就会与夹紧部59一起向下移动。像这样,当夹料部50与开关部36的接点部36a接触时,夹料部50的夹紧气缸56的活塞杆56a和夹紧部59会向下移动。这样一来,夹料部50对一张缝料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的夹紧状态就会被解除,夹料部50因自重作用而沿倾斜的导轨部32向前侧移动。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导轨部32上安装有止动部37,其可将夹料部50定位到规定位置上。该止动部37固定在导轨部32上且可向任意位置移动,由于止动部37的存在,即使夹料部50因自重作用而沿倾斜的导轨部32向前侧移动,也会碰到被定位在规定位置上的止动部37而不会继续向前侧移动。

(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s能够利用辅助装置30,夹住并拉紧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来给缝纫装置1的送料动作施加阻力,由此能够让端缘部变形为近似直线状。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上下两张缝料w1、w2中,利用辅助装置30使下侧缝料w2(衣身)从曲线形状变形为近似直线状,从而能够边将该下侧缝料w2的端缘部朝送料方向a送向自动辅助装置30,至于上侧缝料w1(袖部),则不使用辅助装置30,而是边沿与送料方向a正交的左右方向移动下侧缝料w2边调节其端缘部与线缝之间的间隔即可。换言之,能够利用辅助装置30使下侧缝料w2的端缘部从曲线状变形为近似直线状,并以该下侧缝料w2的端缘部为基准,边让上侧缝料w1的曲线形状沿下侧缝料w2的端缘部移动边将缝料w1、w2的端缘部缝合起来。

因此,通过设置上述辅助装置30来辅助缝纫装置1进行对一张缝料的送料动作,在对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上下两张缝料进行缝合时,出现缝合部分生皱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且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因此,经验尚浅的作业者也能够缝制出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缝制品。

导向部31包括导轨部32和支承部33、40,通过对导轨部32的前侧端部32b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就能够对夹料部50和缝纫装置1之间的缝料的拉紧状态进行适当调节。

当包括上辊54和下辊55的夹料部50沿从前侧端部32b向后侧端部32a倾斜上升的方向移动时,夹料部50受到自重的阻碍作用而在倾斜的导轨部32上被动地移动,因此不需要特别使用电动部件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配合缝纫装置1的送料动作,夹住并拉紧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

在后侧支承部33上设有开关部36,当夹料部50与开关部36接触后,该开关部36就会解除夹料部50对一张缝料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的夹紧状态,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解除夹料部50在后侧支承部33侧对一张缝料的夹紧状态,从而能够将该缝料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顺利地送到缝纫装置1。并且,在此之后,还能够利用夹料部50的自重作用而使其沿倾斜的导轨部32返回前侧。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s的夹料部50进行如下形式的移动:当夹料部50沿从导轨部32的前侧端部32b向后侧端部32a倾斜上升的方向在导轨部32上移动时,夹料部50受到自重的阻碍作用而在导轨部32上被动地移动。但不限于此。例如,辅助装置30还可以包括:送料速度传感器,其用于检测缝纫装置1对缝料的送料速度;驱动部,其驱动夹料部50沿导向部31移动;以及控制部,其控制驱动部,以保证夹料部50在导向部31上,与由送料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送料速度同步而自动移动。采用上述辅助装置30,就能够进行控制,让夹料部50能够在导轨部32上主动地移动,且夹料部50的速度始终与送料速度相对应。

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缝纫机s的補正装置30的夹料部50以夹紧气缸56为动力源,夹住一张缝料的端缘部的缝合结束侧,该夹紧气缸56由外部空气供给装置供给空气。但不限于此,夹料部50还可以以其他装置为动力源(如电机、电磁铁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发明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作为一种设在缝纫装置上的辅助装置及采用该辅助装置的缝纫机能够在工业上得到利用,该缝纫装置如用于端缘部为互不相同的曲线形状的上下两张缝料的缝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