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同步缝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101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电脑同步缝边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脑同步缝边机。



背景技术:

在缝纫技术领域中,为了保护被缝物的边不会脱线,许多被缝物需要进行缝边操作,尤其针对大幅面的被缝物如窗帘、被子等需要进行缝边,传统的缝边操作通常是在缝纫机上操作的,然而现有的缝纫机在缝边的时候,需要同时移动被缝物,但如果被缝物的面积过大,其大幅面的移动很不方便,时常会出现褶皱,影响了缝边质量,一个人操作也很困难,大大增加了缝边的时间,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被缝物面积过大时不容易出现褶皱且提高缝制质量和效率的电脑同步缝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脑同步缝边机,包括机架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缝纫机,在所述的缝纫机内有缝纫电机以及缝纫机构,所述的缝纫电机驱动缝纫机构运动,在所述的缝纫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一码盘,在所述的缝纫机构旁设有机头辅助压轮机构,所述的机头辅助压轮机构包括升降单元以及压头单元,所述的压头单元包括压头以及驱动压头转动的压头电机,在所述的缝纫机上设有输入控制端,所述的码盘、压头电机分别与输入控制端电连接。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升降单元包括固定支架、固定于固定支架上的升降气缸以及与升降气缸的气缸轴连接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与压头单元连接。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实现水平方向上X向平移的X向连接件以及实现水平方向上Y向平移的Y向连接件。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X向连接件与Y向连接件均通过螺钉与腰孔配合实现移动。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电机轴与码盘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机架旁设有移动小车,所述的移动小车包括移动轨道、移动主体以及位于移动轨道与移动主体之间的移动滚轮装置。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移动滚轮装置包括固定于移动主体上的滚轮、固定于移动主体上的皮带、固定于移动轨道上与皮带配合的皮带轮以及驱动电机。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皮带轮有两个,所述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主动轮,两个所述的皮带轮与主动轮呈倒置的“品”字型排列,所述的主动轮位于下方,所述的皮带依次穿过第一个皮带轮、主动轮以及第二个皮带轮。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移动主体上设有一压杆结构,所述的压杆结构包括位于移动主体两端部的转动杆以及位于转动杆顶部的压杆。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输入控制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通过码盘的设置能够很好的控制输送被缝物的速度与针速实现相关联,使得压头和缝纫机电机实现同步,不会出现褶皱现象,也不会出现被缝物绷紧现象,缝边过程实现自动化,提高缝边质量以及缝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头辅助压轮机构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头辅助压轮机构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小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小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缝纫机;3、码盘;4、机头辅助压轮机构;5、输入控制端;6、移动轨道;7、移动主体;8、滚轮;9、皮带轮;10、驱动电机;11、第二防撞伸出端;12、橡胶;13、转动杆;14、压杆;15、箱体;41、固定支架;42、升降气缸;43、X向连接件;44、压头电机;45、压头;46、Y向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电脑同步缝边机,包括机架1以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缝纫机2,在所述的缝纫机2内有缝纫电机以及缝纫机构,所述的缝纫电机驱动缝纫机构运动,在所述的缝纫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一码盘3,在所述的缝纫机构旁设有机头辅助压轮机构4,所述的机头辅助压轮机构4包括升降单元以及压头单元,所述的压头单元包括压头45以及驱动压头转动的压头电机44,在所述的缝纫机上设有输入控制端5,所述的码盘3、压头电机44分别与输入控制端5电连接,所述的电机轴与码盘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保护码盘3;通过码盘3接收到缝纫电机的电机轴转动的信号将信号传递到输入控制端5进行处理,之后输出至机头辅助压轮机构4调整压头单元的速度,实现同步。

如图2和图4所示升降单元包括固定支架41、固定于固定支架41上的升降气缸42以及与升降气缸42的气缸轴连接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与压头单元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实现水平方向上X向平移的X向连接件43以及实现水平方向上Y向平移的Y向连接件46;所述的X向连接件43与Y向连接件46均通过螺钉与腰孔配合实现移动;腰孔在X向连接件43上设置2个,在移动的时候保证不会转动,腰孔在Y向连接件46上也设置2个,其起到的作用与X向连接件43上的腰孔作用一致;当需要调节压头单元的位置的时候,通过X向连接件43的腰孔调整其在水平方向上X向的移动,通过Y向连接件46上的腰孔调整其在水平方向上Y向的移动,移动完成之后,通过螺钉对其进行紧固。

当需要在竖直方向上调整时,即调整压头45与缝纫机台面的距离,通过升降气缸42来实现,能够保证压头45对被缝物有充分的压力,在压头45转动的时候有充分的摩擦力实现被缝物的移动。

压头单元通过压头电机44带动皮带轮以及皮带驱动压头45转动,也可以通过齿轮与齿轮之间的传递实现压头45的驱动,压头电机44连接在输入控制端5上,码盘3连接在输入控制端5上,通过码盘3接收到的转动信号控制压头电机44输出的转动,保证同步。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机架1旁设有移动小车,所述的移动小车包括移动轨道6、移动主体7以及位于移动轨道6与移动主体7之间的移动滚轮装置;所述的移动滚轮装置包括固定于移动主体7上的滚轮8、固定于移动主体7上的皮带、固定于移动轨道6上与皮带配合的皮带轮9以及驱动电机10;所述的皮带轮9有两个,所述的驱动电机10的电机轴上设有主动轮,两个所述的皮带轮9与主动轮呈倒置的“品”字型排列,所述的主动轮位于下方,所述的皮带依次穿过第一个皮带轮、主动轮以及第二个皮带轮;通过主动轮的转动带动皮带在主动轮与皮带轮9之间运动,使得移动主体7在移动轨道6上实现滑动;所述的移动主体7上设有一压杆结构,所述的压杆结构包括位于移动主体7两端部的转动杆13以及位于转动杆13顶部的压杆14;压杆14能够很好的实现压住被缝物的作用,使得被缝物跟随移动小车运动;所述的驱动电机10与输入控制端5电连接,这样能够使得移动小车的运动与缝纫电机的电机轴同步,保证缝边的效果;在移动小车的两侧还设置有上方开口的箱体15,用于放置被缝物,因为有的被缝物过大,为了防止其在运动的时候托在地上,使用上方开口的箱体15,保证被缝物的洁净。

移动小车上的移动滚轮装置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既可采用上述皮带轮9与皮带的配合,也可以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的形式实现,达到小车能够顺畅运动即可;移动小车的滚轮8呈内凹型与移动轨道6上凸配合,保证不脱轨,也可以使用凸起的滚轮8以及内凹的移动轨道6配合;为了防止移动主体7在运动到底的时候发生碰撞,在移动轨道6与移动主体7上设置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移动轨道6上的第一防撞伸出端、固定于移动主体7内部的第二防撞伸出端11,在第一防撞伸出端或者第二防撞伸出端11上安装橡胶12,能够减少碰撞产生的振动,并且保护设备,减少摩擦。

电脑同步缝边机的运动过程为,首先根据需要在输入控制端5输入所需控制的参数,之后启动缝纫机,缝纫机内部的缝纫电机转动,此时,设置在电机轴的码盘3检测到电机轴转动信号,经信号传递给输入控制端5,输入控制端5处理信号之后,将信号传递给机头辅助压轮机构4内的压头电机44以及移动小车内的驱动电机10,能够保证压头45滚动、小车移动与缝纫电机的转动实现同步。

压头45的滚动、小车的移动与缝纫电机的转动实现同步,由移动小车支撑大幅面被缝物,使被缝物整体与被缝处的运动保持高度一致,彻底解决了难移动被缝物以及褶皱的难题,通过码盘3采集缝纫机的主运动信息,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控制,实现对移动小车前进、倒退以及复位等功能的控制,实现对压头45滚动的控制,压头45的滚动一方面压紧被缝物不至于偏离,另一方面辅助送布牙起到送布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