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皮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3884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具体涉及一种抗拉皮革。



背景技术:

皮革具有柔软耐折和轻巧美观等特点,对其表面的处理要求达到光亮、耐干湿擦和不脱层的效果,卫生透气性能好,适用于制作鞋靴、包袋、沙发座垫等不同类型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目前的皮革,其拉伸强度及剪切强度都比较弱,因此很容易被撕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抗拉皮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拉皮革,包括皮纤维网状层,形成于皮纤维网状层上表面的第一油蜡膜层,设置于第一油蜡膜层上表面的皮纤维粒面层,形成于皮纤维粒面层上表面的第二油蜡膜层,设置于第二油蜡膜层上表面的碳纤维面料层,形成于碳纤维面料层上表面的水性聚氨酯层。

在所述水性聚氨酯层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由聚氨酯粘合剂和云母钛粉混合物涂覆而成。

在所述皮纤维网状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尼龙层。

所述第一油蜡膜层的厚度为0.05-0.1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通过将现有不同材料的叠加组合,从而得出本申请的皮革结构,使得皮革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拉皮革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纤维网状层;2、第一油蜡膜层;3、皮纤维粒面层;4、第二油蜡膜层;5、碳纤维面料层;6、水性聚氨酯层;7、反光层;8、尼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抗拉皮革包括皮纤维网状层1,由于皮纤维呈网状,如此,一是可以在减少材料的使用量的同时保证皮革的拉伸以及剪切强度的要求,二是可以便于下述的第一油蜡膜层2形成于皮纤维上,实现第一油蜡膜和皮纤维的相互结合,以在皮纤维网状层1上表面的形成第一油蜡膜层2,在第一油蜡膜层2的作用下,不但可对皮纤维网状层1实现柔化,而且可以加强皮纤维网状层1的抗耐折性能;设置于第一油蜡膜层2上表面的皮纤维粒面层3,形成于皮纤维粒面上表面的第二油蜡膜层4,由于皮纤维的表面为颗粒状的,如此,不但可以加强皮纤维的抗拉伸强度,而且便于与第二油蜡膜层4的相互结合,在第二油蜡膜层4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地加强皮革的抗弯折性能;设置于第二油蜡膜层4上表面的碳纤维面料层5,由于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厚度薄等特性,使得整体皮革的抗拉伸强以及剪切强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于碳纤维面料层5上表面的水性聚氨酯层6,在水性聚氨酯层6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皮革的手感柔软丰满。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油蜡膜层2以及第二油蜡膜层4均是通过将蜡乳液渗透至皮纤维网状层1和皮纤维粒面层3表面上,然后再通过真空抽湿的干燥方法而形成的;而碳纤维面料层5则是预先编织好的,然后再复合于第二油蜡膜层4表面上的;而水性聚氨酯层6则是通过将水性聚氨酯涂覆于碳纤维面料层5表面上而形成的。当然,本申请皮革的制作方式,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方式,只要能够使得皮革具有上述的结构即可。当然,上述皮革的各层材料均是现有技术的材料,但由上述分析可知,本申请通过将现有不同材料的叠加组合,从而得出本申请的皮革结构,使得皮革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此外,为了减少皮革所吸收的太阳光热量和紫外线,以减缓皮革的老化,在上述的水性聚氨酯层6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反光层7,该反光层7由聚氨酯粘合剂和云母钛粉混合物涂覆而成。

由于皮纤维网状层1的下表面是和人体皮肤相接触的,为了加强皮革的舒适性,在上述皮纤维网状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尼龙层8。

其中,由于第一油蜡膜层2的厚度是影响皮纤维抗耐折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第一油蜡膜层2的厚度过薄的话,对皮纤维的柔化程度就不够,反之,如果第一油蜡膜层2的厚度过厚的话,对皮纤维的柔化就会过度,而且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发明人发现当上述的第一油蜡膜层2的厚度为00.5-0.12毫米时,对皮纤维的柔化效果较佳,而且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蜡膜层2的厚度为0.1毫米,当第一油蜡膜层2的厚度为0.1毫米时,对皮纤维的柔化效果最佳。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