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0112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家电的升级换代步伐也在加快,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小家电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已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家电新军。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经济实用型小家电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市场上的干衣机对于出风、防水和主机固定等结构的设计较为繁琐,影响了干衣机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干衣机设计繁琐的不足,旨在解决现有的干衣机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衣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衣机,包括主机,还包括晾衣装置、干衣机外罩;

晾衣装置包括支架、挂衣杆、支撑杆、晾衣台面、底座;

挂衣杆的一侧与支架的顶部连接,挂衣杆的另一侧悬空向外伸展;

支撑杆的一侧与支架连接,支撑杆的另一侧能够支撑挂衣杆;

晾衣台面设在晾衣装置的中部,晾衣台面四周都与支架连接;

底座设在晾衣装置的底部,底座四周都与支架连接;

主机放置在底座的上面,干衣机外罩罩住晾衣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干衣机外罩为长方体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干衣机外罩的正面设有拉链。

作为优选方案,干衣机外罩的顶部设有通气孔。

作为优选方案,支架为A字形支架。

作为优选方案,挂衣杆的一侧与支架的顶部连接方式采用绞链连接方式。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杆的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方式采用绞链连接方式。

作为优选方案,晾衣台面包括左晾衣台面、右晾衣台面、第三绞链装置,左晾衣台面和右晾衣台面通过第三绞链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底座包括左底座、右底座、第四绞链装置,左底座和右底座通过第四绞链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干衣机为左右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采用了晾衣装置、干衣机外罩以及主机的三者有机结合,组装方便灵活、易于拆卸,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干衣效率、节能环保。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外罩采用绳子与晾衣装置连接,在不用时,能够拆卸干衣机外罩,晾衣装置中的支架与挂衣杆之间,支架与支撑杆之间,左晾衣台面和右晾衣台面之间,左底座和右底座之间,采用绞链连接,能够在在不使用时,折叠起来,占用空间少。

3.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中的主机,采用一般的暖风主机,放置在底座上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置底座的下面,空出底座来放衣物。

4.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主机设置在底部,而干衣机外罩上设有通气孔,在使用时,有利于干衣机内部的水蒸气的对流,通过通气孔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干衣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晾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晾衣装置折叠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干衣机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机;2.晾衣装置21.支架;22.挂衣杆;23.支撑杆;24.晾衣台面;241.左晾衣台面;242.右晾衣台面;25.底座;251左底座;252.右底座;26.第一绞链装置;27.第二绞链装置;28.第三绞链装置;29.第四绞链装置,;3.干衣机外罩;31.通气孔,32.拉链,33.外罩支撑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参考图1、2、3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衣机,包括主机1、晾衣装置2、干衣机外罩3。其中主机1采用一般的暖风主机1。

主机1放置在晾衣装置2的底部,干衣机外罩3罩住晾衣装置;干衣机外罩3采用绳子与晾衣装置2连接,在不用时,能够拆卸干衣机外罩3。

晾衣装置2包括支架21、挂衣杆22、支撑杆23、晾衣台面24、底座25;

挂衣杆22的一侧与支架21的顶部连接,挂衣杆22的另一侧悬空向外伸展;

支撑杆23的一侧与支架21连接,支撑杆23的另一侧支撑挂衣杆22;

晾衣台面24设在晾衣装置2的中部,晾衣台面24四周都与支架21连接;

底座25设在晾衣装置2的底部,底座25四周都与支架21连接。

支架21为A字形支架,这种结构使干衣机更稳固。

挂衣杆22与支架21之间设有第一绞链装置26。

支撑杆23与支架21之间设有第二绞链装置27。

参考图4,晾衣台面24包括左晾衣台面241、右晾衣台面242、第三绞链装置28。

底座25包括左底座251、右底座252、第四绞链装置29。

干衣机为左右对称结构。

第一绞链装置26、第二绞链装置27、第三绞链装置28、第四绞链装置29目的在于:当干衣机不使用时,能够折叠、拆卸。

参考图5,干衣机外罩3采用常见的布匹,干衣机外罩3为长方体结构,这种结构更利于房间内空间的放置,干衣机外罩3的顶部设有通气孔31,通气孔31用于干衣机内部水蒸气的排出,干衣机外罩3的正面设有拉链32,作为优选方案,拉链32为左右对称的T字形结构,方便衣物的放置和拿取,干衣机外罩3的四周用外罩支撑棒33支撑着,使干衣机外罩3的空间更大,支撑棒33与布匹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干衣机外罩的拆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机具有至少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机的晾衣装置2、干衣机外罩3以及暖风主机1的三者有机结合,组装方便,易于拆卸,空间范围大。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机暖风主机1采用最近市场上常见的暖风主机1,方便使用机更换。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衣机外罩3,外观表现为长方体结构,空间更大,拉链32采用T字形结构,方便衣物的放取。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晾衣装置2,能够折叠,放便携带,针对不同的要烘干的衣物,晾衣装置2还能变换不同的内部空间样式,适合不同的待烘干衣物。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