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加热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6537阅读:3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加热烘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加热烘干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的全自动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自动烘干机一般是较大型的烘干设备,框架上顶部基本为镂空状态,安全性能差,对外部环境局限性较大,门口处不设置行程开关等防护装置,开启的方便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系数高,烘干效果好的全自动烘干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汽加热烘干机,包括电脑板,面板,门,行程开关,蒸汽热交换器,电动阀,蒸汽压力表,传动系统,内滚笼,外筒,框架;面板安在框架的正面,电脑板设置在面板上部,电气控制箱在框架内的右后上部,蒸汽热交换器安装在框架内的上部,外筒装在框架中间部位,外筒中间为内滚笼,内滚笼连接传动系统;电脑板与传动系统中电机的开关电路相连接,控制电机的开停机工作;外筒前端面板处装有门,门上安装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发送信号到电脑板;外筒下部连接抽湿系统,抽湿系统尾部连接出风口。

蒸汽热交换器上装有电动阀,电动阀通过电气控制箱与电脑板相连。

面板上安装有蒸汽压力表,可随时观察蒸汽压力,确保使用安全。

在出风口上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电气控制箱与电脑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配备行程开关、电动阀等安全防护装置,有效避免因操作者误操作而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本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简便方便、烘干效果好、能耗低、噪音振动小,外型美观,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模块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复合发展的新一代产品。能最大发挥其功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性能优良、操作简便、保障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本实用新型适应于学校、宾馆、饭店等单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中:蒸汽压力表1,电脑板2,面板3,行程开关4,门5,蒸汽热交换器6,电动阀7,电气控制箱8,传动系统9,温度传感器10,出风口11,抽湿系统12,框架13,内滚笼14,外筒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烘干机,包括蒸汽压力表1,电脑板2,面板3,门5,行程开关4,蒸汽热交换器6,传动系统9,框架13,内滚笼14,外筒15。

面板3安在框架13的正面,电脑板2设置在面板3上部,面板上安装有蒸汽压力表1,蒸汽热交换器6安装在框架13内的上部,蒸汽热交换器6上装有电动阀7。外筒15装在框架13中间部位,外筒15中间为内滚笼14,内滚笼14连接传动系统9,电脑板2通过电气控制箱8与传动系统9中电机的开关电路相连接,控制电机的开停机工作。外筒15前端面板处装有门5,门5上安装行程开关4,行程开关4感应门5工作状态,当门5未关闭到位时,行程开关4发送信号通过电气控制箱8到电脑板2,烘干机不工作,防止门关闭不严对操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外筒15下部连接抽湿系统12,抽湿系统12尾部连接出风口11,出风口11上安装温度传感器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洗涤后的衣物通过门5放进烘干机内滚笼14,启动面板3前端上部的电脑板2,传动系统部件12运转,带动内滚笼14转动,同时风进入经蒸汽热交换器6加热后向内滚笼14输入热风,内滚笼14转动及热风流动烘干衣物后风经抽湿系统12吸走后由出风口11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烘干机给出的具体实施例中,蒸汽热交换器6上设有电动阀7,电动阀7通过电气控制箱8与电脑板2相连,当蒸汽热交换器6工作,温度达到电动阀7设定值时,电动阀7发送信号到电脑板2,电动阀关闭蒸汽,节省能源。

在出风口11上装有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通过电气控制箱8与电脑板2连接,将温度信号输至电脑板2,温度传感器10可感应到衣物温度,当感应到的排风温度达到温度电脑板设定值时,温度电脑板将信号输送至电脑板2,烘干机停止工作,节能、高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在门5上装有行程开关4,行程开关4通过电气控制箱8与电脑板2连接,行程开关4检测门5开关情况,当门5未关到位时,行程开关4将信号输至电脑板2,烘干机不工作,防止误操作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

面板上安装有蒸汽压力表1,可随时观察蒸汽压力,确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取自于现有全自动烘干机的控制系统,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此文中不再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