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纱拆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804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勾纱拆袖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勾纱拆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中的拆袖工艺完全是手工进行,其流程是:人工开幅、折叠,即将布匹折叠起来,然后进行人工勾纱、人工抽纱,之后,布匹上的待加工布段相分离,从而可以用待加工布段制成袖子。

然而,这种拆袖工艺用工多,人力成本高。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出现“用工荒”的状况,因而使整个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提高拆袖工艺的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勾纱拆袖系统,提高了拆袖工艺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勾纱拆袖系统,包括:

用于单层布匹展平放置的支撑装置;

用于对所述布匹上的待勾纱条的勾纱位置进行定位的视觉系统;

用于根据所述视觉系统的监测结果执行勾纱操作的勾纱执行装置,所述勾纱执行装置包括用于勾纱的钩针和用于将勾出的纱线卷起的滚纱轮,所述勾纱执行装置信号连接于所述视觉系统;

用于将所述布匹压紧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压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信号连接有用于在一个所述待勾纱条到达视觉系统的视觉范围时控制所述传送带停车的定位装置,所述勾纱执行装置信号连接于所述传送带,以便所述勾纱执行装置能够在完成卷纱时向所述传送带发送继续移动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上设有沿传送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上下贯穿所述传送带,所述勾纱执行装置设于所述通槽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为对射式光电探头,所述对射式光电探头正对所述通槽设置,所述对射式光电探头与所述视觉系统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视觉系统包括摄像头和红外光源,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红外光源中的一者设于所述通槽的上侧,另一者设于所述通槽的下侧。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上料的上料辊组,所述上料辊组设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起始端,所述上料辊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布匹的第一上料辊和用于与所述传送带夹住所述布匹的第二上料辊,所述上料辊组设于所述传送带的上侧,且所述第一上料辊与所述传送带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上料辊与所述传送带的垂直距离。

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分别用于与所述传送带配合压紧待所述待勾纱条两侧的所述布匹的两个压布板、用于控制所述压布板朝向所述传送带移动以压紧所述布匹的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压布板带动所述布匹在所述传送带上移动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定位装置,所述第二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视觉系统、所述勾纱执行装置。

优选地,所述钩针执行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钩针的位置与角度的机械手。

本发明提供的勾纱拆袖系统在使用时,先将单层的布匹展平放置在支撑装置上,通过视觉系统对布匹上的待勾纱条的勾纱位置进行定位,在监测到勾纱位置时,视觉系统向勾纱执行装置发送信号,钩针在视觉系统所确定的勾纱位置上执行勾纱操作,滚纱轮将勾起的纱线卷走。其中,压紧装置可以将布匹压紧在支撑装置上,以防止勾纱或卷纱过程中布匹移动。

此种勾纱拆袖系统通过视觉系统与勾纱执行装置的配合,可以实现勾纱拆袖工艺的自动化,提高了拆袖工艺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纺织业用工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行业“用工荒”的问题;支撑装置上设置单层布匹,可以通过视觉系统的二维识别确定勾纱位置,降低对钩针插入位置识别和定位的难度,勾纱精度较高;压紧装置的设置可以克服纺织品的柔性物理特性,便于勾纱执行装置的操作,且便于设计钩针运动轨迹,简化了勾纱执行装置的运动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勾纱拆袖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布匹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勾纱拆袖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1至图2中,1为布匹,11为待勾纱条,12为待加工布段,2为第一上料辊,3为第二上料辊,4为对射式光电探头,5为摄像头,6为压布板,7为勾纱执行装置,71为钩针,72为滚纱轮,8为传送带,9为红外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勾纱拆袖系统,提高了拆袖工艺的工作效率。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勾纱拆袖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所提供勾纱拆袖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用于单层布匹1展平放置的支撑装置、用于对布匹1上的待勾纱条11的勾纱位置进行定位的视觉系统、用于根据视觉系统的监测结果进行勾纱操作的勾纱执行装置7、用于将布匹1压紧于支撑装置的压紧装置。其中,勾纱执行装置7信号连接于视觉系统。勾纱装置具体包括用于勾纱的钩针71和用于将勾出的纱线卷起的滚纱轮72。

其中,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布匹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布匹1上包括若干段用于加工成袖子的待加工布段12,待加工布段12沿着一个设定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待加工布段12由一个待勾纱条11连接,即布匹1上沿着设定方向依次为一个待加工布段12、一个待勾纱条11、一个待加工布段12,如此依次设置。

在使用时,先将单层的布匹1展平放置在支撑装置上,通过视觉系统对布匹1上的待勾纱条11的勾纱位置进行定位,在监测到勾纱位置时,视觉系统向勾纱执行装置7发送信号,钩针71在视觉系统所确定的勾纱位置上执行勾纱操作,滚纱轮72将勾起的纱线卷走。其中,压紧装置可以将布匹1压紧在支撑装置上,以防止勾纱或卷纱过程中布匹1移动。

可见,此种勾纱拆袖系统通过视觉系统与勾纱执行装置7的配合,可以实现勾纱拆袖工艺的自动化,提高了拆袖工艺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纺织业用工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行业“用工荒”的问题;支撑装置上设置单层布匹1,可以通过视觉系统的二维识别确定勾纱位置,降低对钩针71插入位置识别和定位的难度,勾纱精度较高;压紧装置的设置可以克服纺织品的柔性物理特性,便于勾纱执行装置7的操作,且便于设计钩针71运动轨迹,简化了勾纱执行装置7的运动流程。

上述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可以为传送带8,传送带8信号连接有用于在一个待勾纱条11到达视觉系统的视觉范围时控制传送带8停车的定位装置,勾纱执行装置7信号连接于传送带8,以便勾纱执行装置7能够在完成卷纱时向传送带8发送继续移动的信号。

将布匹1放在传送带8上,布匹1会随传送带8进行移动,当定位装置确定一个待勾纱条11到达视觉系统的视觉范围内时,传送带8停止移动,此时,由视觉系统确定待勾纱条11上的具体勾纱位置,待勾纱执行装置7完成勾纱卷纱操作时,勾纱执行装置7向传送带8发送继续移动的信号,从而使传送带8继续移动,并循环上述操作,直至整个布匹1全部完成卷纱操作。

可见,将支撑装置设置为传送带8,有利于节约勾纱拆袖系统的整体占用空间,且提高自动化程度,且此时,视觉系统与勾纱执行装置7的设置位置可以固定或者在较小范围内运动,降低勾纱拆袖系统的整体设置难度。定位装置可以判断待勾纱条11的位置,视觉系统可以判断待勾纱条11上可以勾纱的具体位置,此两者的配合,可以确保勾纱位置判断的准确性。

上述实施例中,传送带8上可以设置沿传送方向延伸的通槽,该通槽上下贯穿传送带8,勾纱执行机构设置在通槽的下侧。在使用时,布匹1设置在传送带8的上侧,勾纱执行装置7可以在传送带8的下侧向上经过通槽进行勾纱操作,有利于实现勾纱拆袖系统的空间合理布局。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具体可以为对射式光电探头4,对射式光电探头4正对通槽设置,对射式光电探头4与视觉系统沿传送带8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即,对于同一个待勾纱条11,在传送带8上传送时,先经过对射式光电探头4,再经过视觉系统。将定位装置设置为对射式光电探头4,可以提高待勾纱条11位置判断的准确性。

在布匹1上的待勾纱条11处,布匹1的密度通常较小,对射式光电探头4的光线可以由待勾纱条11的上侧穿过至待勾纱条11的下侧,或者由待勾纱条11的下侧穿过至待勾纱条11的上侧,而在待加工布段12的处,布匹1的密度通常较大,对射式光电探头4的光线不能从待加工布段12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因而可以通过对射式光电探头4的光线可通过性区别待加工布段12与待勾纱条11,对视觉系统提供充电信号脉冲。同时,由于在布匹1上,每相邻两个待勾纱条11之间的待加工布段12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通常是相同的,因而,对射式光电探头4与视觉系统沿传送方向可以依次设置,并根据相邻待勾纱条11之间的间距设置对射式光电探头4与视觉系统之间的间距,使一个待勾纱条11到达对射式光电探头4时,另一个待勾纱条11落入视觉系统的视觉范围之内。

其中,对射式光电探头4与视觉系统之间在平行于传送带8的传送方向上的间距可以设为等于相邻两个待勾纱条11之间的间距,以方便对布匹1上的最后几个待勾纱条11的定位。

进一步地,对射式光电探头4可以用于提供停车信号,当对射式光电探头4在设定时间内未检测到待加工布段12时,可以控制整个勾纱拆袖系统停车。当然,整个勾纱拆袖系统也可以通过其他设置实现停车。

上述实施例中,对射式光电探头4优选为位置可调地设置在传送带8的一侧,以提高适用性,从而可以对应于相邻待勾纱条11距离不同的布匹1。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视觉系统具体可以包括摄像头5和红外光源9,摄像头5和红外光源9中的一者设于通槽的上侧,另一者设于通槽的下侧,摄像头5可以拍摄图片,红外光源9用于提供光线,红外光源9可以与摄像头5配合对勾纱位置进行确定,判断较为准确。

当然,定位装置不限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设置方式,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具体可以为定时器,该定时器信号连接于传送带8。根据待加工布段12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以及传送带8的传送速度,设定移动时间,移动时间指的是一段待加工布段12在传送带8上移动时完全通过一定点所需的时间,即在勾纱卷纱操作结束时,传送带8开始移动,当传送带8移动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长时,定时器向传送带8发送信号,传送带8停止移动,此时,下一个待勾纱条11进入视觉系统的视觉范围内,待此次勾纱卷纱操作结束时,循环上述操作,直至整个布匹1全部完成卷纱操作。将定位装置设置为定时器,可以使控制与操作过程较为灵活方便。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勾纱拆袖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上料的上料辊组,上料辊组设于传送带8的传送起始端,上料辊组包括用于支撑布匹1的第一上料辊2和用于与传送带8夹住布匹1的第二上料辊3,上料辊组设于传送带8的上侧,且第一上料辊2与传送带8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上料辊3与传送带8的垂直距离。

在使用时,布匹1设置在上料辊组的一侧,待加工布段12可以按层叠摞起来,布匹1的起始端可以搭在第一上料辊2的上侧,然后,布匹1绕设于第二上料辊3的下侧,并位于第二上料辊3与传送带8之间,进入传送带8进行传送。

此实施例中,第一上料辊2可以对纵向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使布匹1在进入传送带8之前展开一定的面积,第二上料辊3可以提高布匹1与传送带8之间的贴合度,提高视觉系统对勾纱位置判断的精准度。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压紧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分别用于与传送带8配合压紧待待勾纱条11两侧的布匹1的两个压布板6、用于控制压布板6朝向传送带8移动以压紧布匹1的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压布板6带动布匹1在传送带8上移动的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信号连接定位装置,第二控制器信号连接视觉系统、勾纱执行装置7。

定位装置向第一控制器发送信号,第一控制器控制两个压布板6朝向传送带8移动,压布板6与传送带8配合压紧布匹1,视觉系统确定待勾纱条11的勾纱位置,然后,第二控制器控制两个压布板6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使此待勾纱条11两侧的布匹1反向运动,待勾纱条11处被拉紧,便于钩针71插入,在勾纱后,第二控制器控制两个压布板6相向运动,使此待勾纱条11处线条较松弛,便于钩针71抽出。

其中,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可以通过电动机、丝杆螺母组件的配合实现设置,当然,也可以进行其他设置。布匹1能够随压布板6在传送带8上移动具体可以通过压布板6与传送带8的选用实现,使压布板6表层摩擦系数大于传送带8表层摩擦系数,又或者,可以在压布板6上设置固定夹或者其他部件进行实现。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勾纱执行机构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钩针71的位置与角度的机械手,机械手可以将钩针71插入待勾纱条11的对应位置,在退针时能够控制钩针71的角度,使钩针71打斜,进一步方便退针。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勾纱拆袖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一种具体的操作过程为:

步骤S1:移动布匹1;

步骤S2:判断是否生成充电信号脉冲,若是,进入步骤S3,否者,进入步骤S1;

步骤S3:停止布匹1移动;

步骤S4:压布,并略微拉开待勾纱条11两侧的布匹1;

步骤S5:确定勾纱位置;

步骤S6:将钩针71插入勾纱位置,钩针71打斜,略微收拢待勾纱条11两侧的布匹1,抽出钩针71;

步骤S7:卷走勾起的纱线;

步骤S8:移动布匹1;

步骤S9:判断是否整机停车,若是,进入步骤S10,否者,进入步骤S1;

步骤S10:整机停车。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勾纱拆袖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