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0069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及其织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制作鞋面的面料 主要有动物皮(如牛皮鞋),注塑(如雨鞋),面料(运动鞋)

目前市场上的面料鞋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用纺织面料(多是机织面料)与皮或革裁剪缝纫拼接而成,这种鞋面花样多,鞋面成形好;但裁剪,缝纫工序多,拼缝多,工作效率不高,且拼缝会造成脚感不舒适,由于多是机织面料及皮革,不透气,脚感比较闷热。

第二类是针织料, 针织料面料直接织面整块鞋面形状,可以根据需要织带孔的面料,节省了后道裁剪,缝纫的工序,无拼缝不会造成脚感不舒适,由于带孔,透气,脚感不会闷热;但针织面料的生产产量极底,可变花形不多,由于针织面料的组织结构造成质地较软,做成鞋面后成形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制作鞋面的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包括织制成面料的经线和纬线,所述面料包括普通组织纹区和成孔区,所述经线包括地经和绞经,所述经线包括一组或多组由地经组成的用于定量孔沿纬线方向上的宽度的经线成孔单元和设于相邻经线成孔单元之间的绞经,所述纬线包括一组或多组用于定量孔沿经线方向上的长度的纬线成孔单元;所述绞经沿纬线方向往复于与该绞经相邻的一组经线成孔单元的下方,且沿经线方向延伸时每经过一组纬线成孔单元则绕到该纬线成孔单元的上方,从而通过绞经的往复上下绕设将经过的纬线成孔单元部分的所有纬线和经线成孔单元部分中的所有地经各自绕束成紧挨的一束继而形成在面料上的孔。

作为优选,所述经线成孔单元至少包括一根地经,所述纬线成孔单元至少包括两根纬线。

作为优选,所述普通组织纹区为平纹组织纹区、斜纹组织纹区、缎纹组织纹区、平纹变化组织纹区、斜纹变化组织纹区、缎纹变化组织纹区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成孔区的孔包括全孔和半孔,所述半孔位于所述成孔区与普通组织纹区的交界处。

作为优选,所述成孔区内设有普通组织纹区。

一种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的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经线按预先设计成孔区孔的需求分成经线成孔单元以及绞经,并将绞经穿过绞综,每个绞综对应一组经线成孔单元,并将该组经线成孔单元的经线设于绞综的前提综和后提综之间;

二、在织制成孔区时将连接绞综的靠近织口的前提综向上提连带将绞经提升,绞经与用于织制成孔区的经线成孔单元之间形成梭口,纬线穿过该梭口;

三、普通组织纹区的经线和纬线正常织制,当穿过步骤二中的梭口的纬线量达到达到预设的纬线成孔单元的纬线量时,前提综降下,连接绞综的后提综向上提连带将绞经在对应的经线成孔单元的另一侧被提升,从而在经线成孔单元的另一侧与该绞经形成梭口;

四、继续打纬,当纬线穿过该梭口量达到达到预设的纬线成孔单元的纬线量时,后提综降下;

五、重复上述步骤二、三、四得到在预定的成孔区织制预定大小、数量和位置的孔;

六、成孔区织制完成后,直接收边或绞经与对应的经线成孔单元正常编制普通组织纹区。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绞经穿入绞综前的后方垂直于绞综传送方向压设一绞经轴。

作为优选,用于提拉经线成孔单元中经线的地综位于绞综的后方,所述绞经轴位于所述地综的后方。

作为优选,所述绞综包括位于顶部的综眼和位于综眼两侧的提脚,每个提脚上各套接有一提综。

作为优选,所述提综包括位于上部的提杆部和位于下部且夹设于两个提脚之间的限导杆部,所述提脚穿过连接所述提杆部与限导杆部的倾斜连杆部。

本申请的绞综、提综的设置,以及绞经和地经设置方式,是为能织制本申请的面料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面料包括普通组织纹区和成孔区且在提花机上一起一体织成,无需裁剪,直接根据布料(如鞋面)的图案及成孔区形状、大小的设计在提织机上同普通组织纹区一起织制,缝纫节省后道工序,无接缝的硬块,脚感舒适,鞋面成形好,带孔透气, 且产量也大大提高。

2、本申请的方法可在织制普通组织纹区时织各种形状的成孔区,也可在成孔区内夹织普通组织纹区,成孔区孔量和整体形状任意设置,即成孔区可以是规则的方形也可以是不定的各种图案形。

3、本申请的布料成形好,强度高,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面料织制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绞经开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包括织制成面料的经线和纬线1,所述面料包括普通组织纹区和成孔区,所述经线包括地经和绞经,所述经线包括一组或多组由地经组成的用于定量孔沿纬线方向上的宽度的经线成孔单元和设于相邻经线成孔单元之间的绞经2,所述纬线包括一组或多组用于定量孔沿经线方向上的长度的纬线成孔单元;所述绞经沿纬线方向往复于与该绞经相邻的一组经线成孔单元的下方,且沿经线方向延伸时每经过一组纬线成孔单元则绕到该纬线成孔单元的上方,从而通过绞经的往复上下绕设将经过的纬线成孔单元部分的所有纬线和经线成孔单元部分中的所有地经各自绕束成紧挨的一束继而形成在面料上的孔。

所述经线成孔单元至少包括一根地经3,所述纬线成孔单元至少包括两根纬线。

所述普通组织纹区为平纹组织纹区、斜纹组织纹区、缎纹组织纹区、平纹变化组织纹区、斜纹变化组织纹区、缎纹变化组织纹区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普通组织纹区不局限于上述列举的几种,也包括其他现有的通过提花机能实现的公知组织。

所述成孔区的孔包括全孔8和半孔9,所述半孔位于所述成孔区与普通组织纹区的交界处。

所述成孔区内设有普通组织纹区。

一种提花机织造的带孔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经线按预先设计成孔区孔的需求分成经线成孔单元以及绞经,并将绞经穿过绞综6,每个绞综对应一组经线成孔单元,并将该组经线成孔单元的经线设于绞综的前提综和后提综之间;

二、在织制成孔区时将连接绞综的靠近织口的前提综4向上提连带将绞经提升,绞经与用于织制成孔区的经线成孔单元之间形成梭口,纬线穿过该梭口;

三、普通组织纹区的经线和纬线正常织制,当穿过步骤二中的梭口的纬线量达到预设的纬线成孔单元的纬线量时,前提综降下,连接绞综的后提综5向上提连带将绞经在对应的经线成孔单元的另一侧被提升,从而在经线成孔单元的另一侧与该绞经形成梭口;

四、继续打纬,当纬线穿过该梭口量达到预设的纬线成孔单元的纬线量时,后提综降下;

五、重复上述步骤二、三、四得到在预定的成孔区织制预定大小、数量和位置的孔;

六、成孔区织制完成后,直接收边或绞经与对应的经线成孔单元正常编制普通组织纹区。

所述步骤一中绞经穿入绞综前的后方垂直于绞综传送方向压设一绞经轴61。

用于提拉经线成孔单元中经线的地综(地经综丝)7位于绞综的后方,所述绞经轴位于所述地综(地经综丝)的后方。

所述绞综包括位于顶部的综眼和位于综眼两侧的提脚,每个提脚上各套接有一提综。

所述提综包括位于上部的提杆部和位于下部且夹设于两个提脚之间的限导杆部,所述提脚穿过连接所述提杆部与限导杆部的倾斜连杆部。

本申请的绞综、提综的设置,以及绞经和地经设置方式,是为能织制本申请的面料必要条件。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成孔区的孔包括全孔8和半孔9,所述半孔位于所述成孔区与普通组织纹区的交界处。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成孔区内设有普通组织纹区。

本申请的面料包括普通组织纹区和成孔区且在提花机上一起一体织成,无需裁剪,直接根据布料(如鞋面)的图案及成孔区形状、大小的设计在提织机上同普通组织纹区一起织制,不用裁剪,缝纫节省后道工序,无接缝的硬块,脚感舒适,鞋面成形好,带孔透气, 且产量也大大提高。

织制过程再详尽具体可如下:

需成孔的绞经与相邻的多根经线(经线成孔单元)相互交换位置,前后提综有绞综相连,绞经穿在绞综的综孔中,前后提综都可提升绞综,前提综控制绞经的正常开口,后提综控制绞经与经线成孔单元位置的交换。经线成孔单元的地经穿过各自的综框后再从前后提综之间及绞综上方穿过。

当织普通组织时(见图2),前提综提升,带动绞综提升从而带动绞经提升或降底,绞综与后提综之间留有空间,让经线成孔单元的地经根据运动规律形成开口(即梭口)从而织造。

当织成孔区时,地经不动,前、后提综交替提升,前提综提升时形成正常开口,绞经在经线成孔单元的右边,后提综提升时带动绞综从而带动绞经提升,由于后提综在经线成孔单元的左边,从而将绞经带到经线成孔单元的左边,经线成孔单元滑到绞综与前提综的空间,这样绞经交替出现在地经的左、右边,绞经“绑”住经线成孔单元; “绑”住经线成孔单元较占用的空间较小,较不绑时在织物上节约空间从而形成孔。

由于绞经在经线成孔单元左右位移上升时,而绞经的开口后部停经架的位置较高,这样会将地经的位置抬高,影响地经的正常位置,加一停经轴将绞经压低,这样绞经在经线成孔单元左右位移上升时,不会将地经的位置抬高,保持原来的位置。

由于绞经在经线成孔单元左右位移上升, 这样绞经线消耗得较多,而不绞的经线消耗得较少,但绞经要根据织物的要求时绞或不绞,而绞经的经纱是在同一经轴上,始终一样长,这样就需要在织造过程中控制部分绞经的松紧,在绞经轴与停经架之间再加一组调节用的特殊停经片,当绞经消耗得较少时将绞经纱向后拉直,使得在开口中的绞经一直绷紧,利于织造。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申请的成孔方法同样适用于具有表层和里层的层织物进行成孔,具体为:

一、将里层上的经线按预先设计成孔区孔的需求分成绞经或经线成孔单元和绞经,并将绞经穿过绞综,同时将表层上的经线按预先设计成孔区孔的需求至少分成多个经线成孔单元,每个绞综对应一组里层上的经线成孔单元和表层上的经线成孔单元或只对应一组表层上的经线成孔单元,并将该对应的经线成孔单元的经线设于绞综的前提综和后提综之间:

二、在织制成孔区时将连接绞综的靠近织口的前提综向上提连带将绞经提升至表层上方,绞经与用于织制成孔区的经线成孔单元之间形成梭口,纬线穿过该梭口;

三、普通组织纹区的经线和纬线正常织制,当穿过步骤二中的梭口的纬线量达到预设的纬线成孔单元的纬线量时,前提综降下,连接绞综的后提综向上提连带将绞经在对应的经线成孔单元的另一侧被提升至表层上方,从而在经线成孔单元的另一侧与该绞经形成梭口;

四、继续打纬,当纬线穿过该梭口量达到预设的纬线成孔单元的纬线量时后,后提综降下;

五、重复上述步骤二、三、四得到在预定的成孔区织制预定大小、数量和位置的孔,且在该区域里层和表层的经、纬线编织全部编织在一起;

成孔区织制完成后,直接收边或绞经与对应的经线成孔单元正常编制普通组织纹区。

织对应的表层和里层都为普通组织纹区时,穿设于地棕的地经用于表层经纬纱的交织,织出花形颜色,穿设有绞经的绞综用于里层的经纬织造,主要是增加织物的厚度,利于鞋面成形,具体的步骤如下:

一、织表层时,绞综带着绞经全部下沉,综丝上的地经根据花形的经纬交织规律上升或下沉形成梭口引入上层纬纱织造;

二、织下层时,综丝带着地经全部上升,绞综上的绞经根据花形的经纬交织规律上升或下沉形成梭口引入下层纬纱织造,表层和里层织物通过组织接结点使表里织物合二为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