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模低缩型涤纶超细纤维机织滤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262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高模低缩型涤纶超细纤维机织滤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布领域,尤其涉及了高模低缩型涤纶超细纤维机织滤布。



背景技术:

工业滤布是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造而成的过滤介质,主要用于固液分离与工业除尘,还用于固液分离,气固分离;气固分离。传统的涤纶滤布具有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但是同样存在着颗粒剥离性差,抗静电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高模低缩型涤纶超细纤维机织滤布。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高模低缩型涤纶超细纤维机织滤布,包括表层的过滤层和设置在过滤层下侧的支撑层,过滤层和支撑层通过组织点织造连接形成滤布,过滤层通过表经纱和表纬纱相互沉浮形成,过滤层的组织结构为斜纹组织;支撑层通过里经纱和里纬纱相互沉浮形成,支撑层的组织结构为平纹组织;表经纱和里经纱的材料为高模低缩型超细涤纶纤维,表纬纱和里纬纱的材料为涤纶短纤。

作为优选,表经纱和里经纱的纤度为1300丹尼尔,表经纱和里经纱为144根超细涤纶纤维单丝组成的涤纶高模低缩型涤纶丝,有捻;过滤层和支撑层的经纬密度为80×24。提高高模低缩涤纶的F数,并在整经工艺之前,对经丝材料进行定型处理,保证材料的光滑度,减少织造过程中疵点的产生。选用较大的F数,能够使得捻成的经丝具有较大的蓬松性,滤布整体更加丰满,对杂物的截留能力增强。

作为优选,滤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65~735g/㎡。

作为优选,超细纤维的纤度为1.5丹尼尔。超细纤维由于纤度极细,大大降低了丝的刚度,做成的织物手感极为柔软,纤维细还可以增加经丝的层状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毛细效应,使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而且涤纶超细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尺寸稳定性,柔顺。高模低缩型涤纶工业丝具有断裂强度大,弹性模量高、延伸率低、耐冲性好等优点。

作为优选,滤布的经纱和纬纱的密度为,经向:322根/10cm,纬向:94根/10cm。能够获得较多的组织点,提高滤布对杂物的截留能力。

作为优选,过滤层的斜纹组织为二上二下的斜纹组织。斜纹组织具有组织点细密、织物强力高,对细微粒子的搜集能立强等优点,过滤速率,卸饼能力较强等优点。

作为优选,表经纱和里经纱的横截面为圆柱形,表经纱和纬经纱的外表面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环形槽和沿长度方向的横槽,表经纱和里经纱的表面通过浸渍获得聚四氟乙烯膜。涤纶单丝采用碳纤维和涤纶超细纤维组合的方式,提高了滤布的高模低缩性能。同时使滤网具有防静电性,外侧浸渍聚四氟乙烯膜使得涤纶单丝获取聚四氟乙烯的性能,如提高了涤纶单丝滤布可使用的环境的温度,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少滤布滤孔堵塞率,保证了滤布的过滤效率,减少了清洗次数,同时卸饼更加简单。

作为优选,过滤层和支撑层之间设有碳纤维网。碳纤维网能够使滤布具有抗静电性,同时碳纤维网能够为滤网的结构提供强度,提高滤网的抗褶皱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滤网的经纱采用高模低缩超细涤纶纤维,使滤布手感极为柔软,纤维细还可以增加经丝的层状结构,增大比表面积和毛细效应,使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而且涤纶超细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尺寸稳定性,同时滤布具有断裂强度大,弹性模量高、延伸率低、耐冲性好等优点。提高高模低缩涤纶的F数,并在整经工艺之前,对经丝材料进行定型处理,保证材料的光滑度,减少织造过程中疵点的产生。选用较大的F数,能够使得捻成的经丝具有较大的蓬松性,滤布整体更加丰满,对杂物的截留能力增强。

(2)过滤层采用斜纹组织具有组织点细密、织物强力高,对细微粒子的搜集能立强等优点,过滤速率,卸饼能力较强等优点。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支撑层采用平纹组织,平纹组织具有交织点多、质地坚牢、挺刮、表面平整,较为轻薄耐磨性好,透气性好,能够给滤布提供可靠的支撑和耐磨性,增加滤布的使用寿命。

(3)纬向采用涤纶短纤维,较之用长纤维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同时经向采用超细涤纶纤维组成的涤纶纤维丝克服了采用涤纶短纤维过滤布清灰效果不明显的缺点,同时高模低缩超细纤维滤布具有抗拉伸、结构稳定及过滤效率等多功能于一体,较普通涤纶滤布性能具有大幅度的提升。

(4)表经纱和里经纱的外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能够通过开设的环形槽和横槽紧紧贴附在表经纱和里经纱的外表面。从而使滤布获得聚四氟乙烯膜的相关性能,提高滤布的耐酸性和耐碱性。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提高滤布的阻燃性,而且由于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滤孔的阻塞率较低,从而降低清洁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滤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滤布的组织结构截面图;

图5是经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经纱的截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如下:1一过滤层、2一支撑层、11一表经纱、12一表纬纱、21一里经纱、22一里纬纱、13一斜纹组织、23一平纹组织、30一环形槽、31一横槽、32一聚四氟乙烯膜、4一碳纤维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高模低缩型涤纶超细纤维机织滤布,包括表层的过滤层1和设置在过滤层1下侧的支撑层2,过滤层1和支撑层2通过组织点织造连接形成滤布,其特征在于:过滤层1通过表经纱11和表纬纱12相互沉浮形成,过滤层1的组织结构为斜纹组织13;支撑层2通过里经纱21和里纬纱22相互沉浮形成,支撑层2的组织结构为平纹组织23;表经纱11和里经纱21的材料为高模低缩型超细涤纶纤维,表纬纱12和里纬纱22的材料为涤纶短纤。

表经纱11和里经纱21的纤度为1300丹尼尔,表经纱11和里经纱21为144根超细涤纶纤维单丝组成的涤纶高模低缩型涤纶丝,有捻;过滤层1和支撑层2的经纬密度为80×24。滤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65~735g/㎡。

采用的超细纤维的纤度为1.5丹尼尔;过滤层1和支撑层2的经纱、纬纱的密度分别为,经向:322根/10cm,纬向:94根/10cm;过滤层1的斜纹组织13为二上二下的斜纹组织13。表经纱11和里经纱21的横截面为圆柱形,表经纱11和纬经纱的外表面设置有沿圆周方向的环形槽30和沿长度方向的横槽31,表经纱11和里经纱21的表面通过浸渍获得聚四氟乙烯膜32;过滤层1和支撑层2之间设有碳纤维网4,碳纤维网4通过针织线将其连接在过滤层1和支撑层2之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