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绷布装置及绗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819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绷布装置及绗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绗缝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绷布装置及绗缝机。



背景技术:

绗缝机是一种用于床垫、床罩、棉被等表面缝制线形图案的纺织机,它与缝纫机原理相似,缝纫机的运动方式:纺织物运动,机器静止;绗缝机运动方式:机器运动纺织物静止。绗缝机是一种以XY—Z型运动的系统。XY轴控制机头的运动,Z轴控制机头的绗缝。以被褥为例,被褥一般由胎料和外表的纺织物两部分组成,胎料又有絮胎和散纤之分。散纤状的被褥胎芯结构和形状不固定,易流动缩团,厚度不均匀。为了使被褥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之间贴紧固定,使被褥厚薄均匀,将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以并排直线或装饰图案式地缝合起来,这种增加美感与实用性的工序,称为绗缝,经过这种缝纫过的被褥或褥垫,称为绗缝被、绗缝垫。为了增加效率,减轻工作人员负担,现有的绗缝机加设了绷布装置,利用绷布装置对绗缝机进行上料,上料速度快,使用人工少,效率高,但是上料前需要工作人员将绷布装置中料框上的夹子一个一个打开,用夹子将纺织物夹好,由于夹子的数量比较多,工作人员操作起来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申请专利号为“201620197877.9”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绷布装置及衍缝机,该装置包括机架与放置在机架上的料框,料框上设有使夹子同步进行夹紧运动的连杆件,利用连杆件对夹子进行打开或夹紧,来减少工作步骤。

但是,在取下纺织物时,需要人工将被子取出,纺织物绷紧时,夹子夹紧状态下拆卸需要用力较大,且生产时,只能单件进行生产、收集,影响大批量生产的效率,也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拆卸纺织物的绷布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绷布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放置在工作台上的料框,所述工作台中间部分贯穿形成供纺织物掉落的贯穿槽,所述工作台上垂直于料框送料方向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位于贯穿槽两侧设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沿竖直方向与凸台转动连接,所述延伸臂远离凸台一端设有用于按压料框上纺织物的压被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延伸臂,带动压被杆使压被杆作用到料框上固定的纺织物,并对纺织物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通过压力的作用使纺织物脱离料框,并落入贯穿槽,达到快速拆卸的目的。利用压被杆的按压拆卸过程,避免了工作人员在拆卸时由于夹子太多导致拆卸不方便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情况,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

作为优选的,所述延伸臂中间部分弯折成“U”型形成让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拆卸时,延伸臂与料框相互之间的抵接会减少延伸臂沿轴转动的转动角度。当延伸臂转动并将压被杆按压到纺织物时,通过让位部对料框进行让位的处理,可以增加延伸臂转动角度,增加压被杆的位移距离,使压被杆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增加向下压的距离,对于固定在料框上的纺织物产生作用力的距离加长,保证在压被过程中,纺织物从料框上掉落。

优选的,所述延伸臂底部与凸台连接处设有能够转入贯穿槽的底板,所述底板在固定纺织物时与贯穿槽平面重合,所述底板始终位于料框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纺织物时,利用底板作为纺织物的承载面,将纺织物铺平放置在底板上,然后进行固定。可以增加对纺织物进行固定处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上料过程中,底板可以防止料框在滑移过程中掉落到贯穿槽的下方,影响正常生产。

优选的,所述让位部与工作台之间设有用于回复延伸臂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初始状态时,延伸臂与工作台表面垂直放置,利用弹簧作为临时固定件,防止延伸臂随意转动。当拆卸纺织物时,延伸臂在摇把的作用下转动至水平位置,当拆卸完成后,松开对延伸臂的作用力,就可以使延伸臂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在使用时不需要对延伸臂做归位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压被杆远离延伸臂一端加设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相对于压被杆倾斜设置,两个所述抵接板远离工作台一侧相互靠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抵接板可以增大与纺织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按压过程中,防止由于接触面积太小而造成压强太大导致纺织物损坏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所述延伸臂上设有与凸台转动连接的第一连轴,所述凸台中间设有两个第二连轴,所述第二连轴上分别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连轴与同侧的第一连轴之间设有同步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转动其中一端的齿轮,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使得另外一端的齿轮相对运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连轴的转动,通过同步传送带的作用,带动第一连轴的转动,最后通过第一连轴带动延伸臂的转动,使得延伸臂上的压被杆可以对料框上的纺织物进行按压的作用。通过使用齿轮连接,使得仅需要通过控制一端齿轮转动,就可以实现对纺织物进行拆卸,优化了工作流程。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轴上设有用于转动齿轮的摇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对纺织物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转动摇把对齿轮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转动两端的第一连轴的转动,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纺织物的拆卸,不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加工时对整个延伸臂施加作用力,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用于收集从料框上拆卸下来纺织物的小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料框上的纺织物拆卸完成后经由工作台中心的贯穿槽掉落在小车上,当小车上收集足够的纺织物时,工作人员直接推拉小车,对纺织物进行集中收集,不需要对单件进行收集摆放,有效的提高了批量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绗缝机,其具有可以方便按压拆卸纺织物的作用。

一种绗缝机,包括绗缝机本体,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绷布装置,绷布装置设置在绗缝机本体的卸料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利用绷布装置对绗缝机本体所加工的纺织物进行配送和收集,将加工完成的纺织物收回到绷布装置上,利用绷布装置上的延伸臂对纺织物进行拆卸,有效的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需要对料框上的纺织物进行拆卸时,可以利用摇把对延伸臂进行控制,不需要对整个纺织物进行边际的拆卸,减少工作人员的走动时间,减少工作流程。

2.利用小车对纺织物进行收集,使得原先的单件生产、收集的过程得以简化,提高批量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绷布装置和绗缝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绷布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延伸臂22的示意图;

图5为转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绗缝机本体;21、底板;22、延伸臂;221、让位部;2211、第一凸块;23、第一连轴;24、压被杆;241、抵接板;3、工作台;31、凸台;32、第二凸块;321、弹簧;33、贯穿槽;4、小车;51、齿轮;52、同步传送带;53、摇把;54、第二连轴;55、同步轮;6、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绷布装置,如图2和图4所示,包括工作台3和料框6,料框6水平放置在工作台3上。工作台3中心位置贯穿形成贯穿槽33,工作台3上方垂直于传送方向的两端固定装有凸台31,凸台31的竖直方向转动连接设置有延伸臂22,延伸臂22与凸台31连接处设有用于转动的第一连轴23,延伸臂22与第一连轴23固定连接,且延伸臂22以第一连轴23为轴心沿凸台31的竖直方向进行转动,延伸臂22上远离凸台31的一端的端部上连接设有用于抵接纺织物的压被杆24。通过延伸臂22的转动,将压被杆24转动到与料框6上的纺织物相互抵接的位置,使压被杆24对料框6上的纺织物有一个向下按压的压力,通过压力作用使得纺织物脱离料框6并通过贯穿槽33,不需要工作人员对纺织物上的夹子进行拆卸。

如图4所示,在压被杆24远离延伸臂22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接板241,抵接板241与压被杆24相互倾斜设置,抵接板241远离工作台3的一侧相互靠近,当纺织物需要拆卸时,利用倾斜设置的抵接板241可以有效的增加压被杆24与纺织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按压过程可以有效的进行。

如图2和图4所示,延伸臂22底部固定设有底板21,底板21垂直于延伸臂22,底板21能够转入贯穿槽33内,底板21始终位于料框6的下方。在固定纺织物时,利用底板21挡住贯穿槽33,防止纺织物掉落到贯穿槽33之下,将纺织物在底板21上展开,就可将纺织物固定在料框6上;同时,在上料过程中,防止料框6在滑移时掉落到贯穿槽33下方。

如图2和图4所示,延伸臂22上与凸台31连接一侧的中间位置弯折设置形成让位部221,让位部221呈“U”型,本实施例中,让位部221与第一连轴23的距离小于第一连轴23到料框6之间的距离。利用让位部221增加了延伸臂22转动角度,同时增加压被杆24的下压距离,使压被杆24向下的最低点更低,从而使得压被杆24对纺织物产生压力的作用距离加长。

如图3所示,在让位部221外侧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凸块2211,工作台3对应第一凸块2211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凸块32,第一凸块2211和第二凸块32之间利用弹簧321相互连接在一起,弹簧321固定安装在第一凸块2211和第二凸块32上。当料框6上固定纺织物时,利用弹簧321对延伸臂22进行定位,防止延伸臂22在重力作用下转动,影响正常工作。当纺织物的拆卸过程完成时,利用弹簧321的弹力回复,松开对延伸臂22的控制,使延伸臂22可以回复到初始位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凸台31外侧中间位置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二连轴54,两个第二连轴54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51。第一连轴23与第二连轴54相同一侧的端部设有同步轮55,同步轮55固定设置在第一连轴23上,同步轮55与第二连轴54间设有同步传送带52,同步轮55与第二连轴54通过同步传送带52进行同向运动。转动一侧的延伸臂22,通过同步轮55带动同步传送带52使得一侧的齿轮51转动,由于齿轮51之间相互啮合运动,使得另外一侧的延伸臂22与转动侧的延伸臂22相对运动。当需要对纺织物拆卸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对一侧的延伸臂22进行控制就可以实现对纺织物的拆卸,不需要同时控制两边的延伸臂22进行拆卸处理。

如图2和图5所示,其中一个第二连轴54上设有摇把53,利用摇把53对第二连轴54上的齿轮51进行转动控制,使得齿轮51转动并通过同步传送带52的作用带动同步轮55的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轴23的转动,带动延伸臂22的转动,使压被杆24抵接到料框6上的纺织物。

如图2所示,在工作台3下方设有小车4,使用时利用小车4对纺织物进行收集,减少了工作人员拆卸纺织物并进行收集的时间,使得生产完成收集由单件收集变成批量的收集。

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延伸臂22上的底板21与工作台3表面平行,延伸臂22与工作台3通过第一凸块2211与第二凸块32之间的弹簧321进行固定。当需要拆卸料框6上的纺织物时,摇动摇把53对齿轮51进行转动控制,齿轮51的转动带动第一连轴23的转动,通过第一连轴23的转动带动延伸臂22的转动,使得延伸臂22上的抵接板241抵接到纺织物上并向下按压进行拆卸,纺织物会在抵接板241的压力作用下向下位移离开料框6通过贯穿槽33,并掉落在设置在工作台3底部的小车4上。拆卸完成后,松开摇把53,延伸臂22会在弹簧321的弹力作用回到初始状态。

实施例2:

一种绗缝机,参照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绗缝机包括绗缝机本体1,还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绷布装置,绗缝机本体1设在绷布装置传送方向上。通过实施例1中的绷布装置对绗缝机本体1上加工的纺织物进行固定和拆卸。使用实施例1中的绷布装置可以对绗缝机本体1上加工完成纺织物进行有效的拆卸。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