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毛边布料的布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4496发布日期:2018-08-21 20:1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整生产中的定形机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毛边布料的布铗。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厂商为了节约布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把裁剪毛边的工艺移到最后,有些甚至需要利用毛边,不能裁剪。但是,有大毛边的布料在拉幅定形时,会产生毛边卡滚轮,滚轮不能下落到底带动铗口不能下落到底,拉幅定形时巨大的拉力把没有和滚轮卡毛边那部分的布拉出,导致刀铗夹不紧或脱铗的情况,体现在布料上就是会产生月牙边、波浪边、或经线、纬线不直。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毛边布料的布铗,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落铗速度快,不易脱铗,夹布边量增加,能夹到毛边的有效实边。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这样的完成的:一种适用于毛边布料的布铗,包括布铗主体、刀铗体、刀口板面,刀铗体后部设置有滚轮,刀铗体里夹有刀片,刀片的刀口与刀口板面相对,刀口板面上开设有与滚轮对应的槽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口板面上放置有毛边布料,毛边布料的毛边区域位于滚轮与槽口之间,毛边布料沿着刀口板面向远离槽口的方向运动,滚轮向槽口方向运动直至落入槽口,当刀片夹到毛边布料的非毛边区域时,毛边布料的毛边区域不卡在滚轮与槽口之间。

进一步地,滚轮与刀口板面相切时,刀口与刀口板面的距离为0.5-0.9mm,刀口与刀口板面接触时,滚轮落入槽口的深度为1.2-1.6mm。在滚轮与刀口板面相切时,刀口至刀口板面的距离缩小,毛边还没有卡住滚轮的时候,刀口已经快速的夹紧了布料的有效实边,滚轮落槽深度降低之后,夹布边量由原来的5mm增加到8.5mm,而一般毛边布料的毛长为5-7mm,这样可以有效地夹住毛边布料的实边。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外径为φ16-19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不会使毛边卡住滚轮,布料上不会产生月牙边、波浪边、或经线纬线不直的情况;

2、本发明夹布边量增加,无论是对毛边布料还是普通的布料,脱铗或刀铗不紧的情况都会减少,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滚轮与刀口板面相切时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刀口与刀口板面接触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毛边布料的布铗,包括布铗主体1、刀铗体2、刀口板面3,刀铗体2后部设置有滚轮4,刀铗体2里夹有刀片6,刀片6的刀口与刀口板面3相对,刀口板面3上开设有与滚轮4对应的槽口5,刀口板面3上放置有毛边布料7,毛边布料7的毛边区域位于滚轮4与槽口5之间,毛边布料7沿着刀口板面3向远离槽口5的方向运动,滚轮4向槽口5方向运动直至落入槽口5,当刀片6夹到毛边布料7的非毛边区域时,滚轮4与毛边布料7的毛边区域不相交,滚轮4与刀口板面3相切时,刀口与刀口板面3的距离为0.5mm,刀口与刀口板面3接触时,滚轮4落入槽口5的深度为1.2mm,滚轮4的外径为φ16m。

实施例2:参考实施例1,滚轮4与刀口板面3相切时,刀口与刀口板面3的距离为0.7mm,刀口与刀口板面3接触时,滚轮4落入槽口5的深度为1.4mm,滚轮4的外径为φ17m。

实施例3:参考实施例1,滚轮4与刀口板面3相切时,刀口与刀口板面3的距离为0.9mm,刀口与刀口板面3接触时,滚轮4落入槽口5的深度为1.6mm,滚轮4的外径为φ19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毛边布料的布铗,包括布铗主体、刀铗体、刀口板面,刀铗体后部设置有滚轮,刀铗体里夹有刀片,刀片的刀口与刀口板面相对,刀口板面上开设有与滚轮对应的槽口,所述刀口板面上放置有毛边布料,毛边布料的毛边区域位于滚轮与槽口之间,毛边布料沿着刀口板面向远离槽口的方向运动,滚轮向槽口方向运动直至落入槽口,当刀片夹到毛边布料的非毛边区域时,毛边布料的毛边区域不卡在滚轮与槽口之间。本发明不会使毛边卡住滚轮,布料上不会产生月牙边、波浪边、或经线纬线不直的情况;夹布边量增加,无论是对毛边布料还是普通的布料,脱铗或刀铗不紧的情况都会减少,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南;张盛;周燕;钱祖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小太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7
技术公布日:2018.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