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4478发布日期:2018-08-21 20:15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顶端具有钩部以及舌部的舌针,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不产生急剧的编织阻力的舌针。



背景技术:

现在,舌针作为针织品编织用的针而广泛地使用于圆型针织机、针织横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实用昭61-16818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利用这种舌针来形成网眼时,会发生将舌针的顶端自针织纱线的线圈抽出的动作。具体而言,形成为,在舌部与钩部相接触的锁闭(knockover)状态下,针织纱线的线圈沿着舌部的背面朝向针的顶端侧脱离。这时,若针织纱线的线圈较小,则存在线圈紧压舌部和钩部之间的覆盖部分,导致舌针和纱线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大的情况。并且,摩擦阻力的急剧的变动会造成对纱线、针的负载,成为布料、针的破损的原因。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摩擦阻力的急剧的变动的舌针。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具有以下特征。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舌针,该舌针包括:针主体,其在顶端具有钩状的钩部;以及舌部,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针主体,并且该舌部能够与所述钩部接触、分离,该舌针的特征在于,形成为在所述舌部与所述钩部相抵接的锁闭状态下,针织纱线的线圈沿着所述舌部的背面向顶端侧脱离,所述针主体在与面对所述舌部的面相反的这一侧的面即背面具有凹形状,在自侧面沿着轴向观察所述锁闭状态下的所述舌针时,所述凹形状至少设置到所述针主体和所述舌部的背面相交叉的位置为止。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点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状是所述针主体的背面向内侧弯曲而成的形状。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点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状是在所述针主体的背面形成的倒角形状。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点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主体的背面向顶端变细的方向逐渐地倾斜直到顶端为止。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点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将在所述针主体以及所述舌部的周围抻起的最短的纱线的长度作为针织纱线的线圈长时,该针织纱线的线圈长在针织纱线的线圈沿着所述舌部的背面向顶端侧移动直到自所述舌部脱离为止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加而不减小。

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如上所述,针主体在与面对舌部的面相反的这一侧的面即背面具有凹形状,在自侧面沿着轴向观察锁闭状态下的舌针时,凹形状至少设置到针主体和舌部的背面相交叉的位置为止。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针织纱线的线圈搭在舌部上时使摩擦阻力不急剧地变动。即,在以往的结构中,在锁闭状态下针织纱线的线圈沿着舌部的背面向顶端侧脱离时,在针织纱线的线圈搭在舌部的背面上并开始滑动时,针织纱线的线圈急剧地扩大,从而摩擦阻力产生急剧的变动。针对该点而言,采用本发明,由于设置有凹形状,从而即使是刚刚搭在舌部上之后针织纱线的线圈也会平缓地扩大而不会急剧地扩大,因此舌针和纱线之间的摩擦阻力稳定,能够编织美观的布料。另外,由于编织阻力较小,因此能够抑制针织机的消耗电力,并且能够抑制针的破损。

另外,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如上所述,凹形状是针主体的背面向内侧弯曲而成的形状。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针织纱线的线圈在舌部的背面上滑动时,由于线圈的形状没有较大地变化,因此能够抑制摩擦阻力的变动。

另外,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如上所述,凹形状是在针主体的背面形成的倒角形状。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针织纱线的线圈急剧地扩大,并且能够防止纱线在针主体的背面的角部磨损。

另外,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如上所述,针主体的背面向顶端变细的方向逐渐地倾斜直到顶端为止。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针织纱线的线圈易于自舌针的顶端脱离。

另外,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如上所述,针织纱线的线圈长在针织纱线的线圈沿着舌部的背面朝向顶端侧移动直到自所述舌部脱离为止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加而不减小。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线圈长在直到线圈自舌针的顶端脱离为止的过程中没有既增加又减少,因此能够使线圈长平缓地增加,能够抑制摩擦阻力的急剧的变动并且能够使针织纱线的线圈顺畅地自舌针的顶端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舌针的锁闭状态的图,图1的(a)是表示线圈长的增减的曲线图,图1的(b)是顶端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1的(c)是利用相对于轴向垂直的面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舌针的开放(clearing)状态的图,图2的(a)是表示线圈长的增减的曲线图,图2的(b)是顶端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2的(c)是利用相对于轴向垂直的面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舌针的线圈长的表。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舌针的锁闭状态的图,图4的(a)是表示线圈长的增减的曲线图,图4的(b)是顶端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4的(c)是利用相对于轴向垂直的面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舌针的开放状态的图,图5的(a)是表示线圈长的增减的曲线图,图5的(b)是顶端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5的(c)是利用相对于轴向垂直的面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舌针的线圈长的表。

图7是表示以往的舌针的锁闭状态的图,图7的(a)是表示线圈长的增减的曲线图,图7的(b)是顶端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7的(c)是利用相对于轴向垂直的面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舌针的开放状态的图,图8的(a)是表示线圈长的增减的曲线图,图8的(b)是顶端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8的(c)是利用相对于轴向垂直的面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舌针的线圈长的表。

附图标记说明

10舌针;11针主体;11a背面;11b凹形状;13针杆;14钩部;14a顶端;15颊部;16连接部;20舌部;20a背面;20b槽部;20c山部;20d顶端倾斜部;20e后端倾斜部;25转动轴;s针织纱线;x交叉位置;a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舌针10作为针织品编织用的针,安装于圆型针织机、针织横机而被使用,如图1等所示,舌针10包括:针主体11,其在顶端具有钩状的钩部14;以及舌部20,其能够转动地安装于针主体11且能够与钩部14接触、分离。该舌针10通过舌部20的开闭,经过供纱、线圈形成的过程从而编织布料。

具体而言,该舌针10在针织机的作用下沿着轴向a做进退动作,通过与该进退动作相连动地、交替重复图1的(b)所示的舌部20与钩部14相抵接的锁闭状态和图2的(b)所示的舌部20与钩部14分离且钩部14开放的开放状态,从而编织布料。

例如,通过在针织机的作用下使舌针10沿着轴向a移动,从而使开放状态下的钩部14进入针织纱线s的线圈,并在线圈的对面侧,利用舌针10的钩部14钩起纱线。之后,通过使舌针10向退避方向移动,从而在钩部14自线圈脱离时,在线圈的作用下舌部20闭合从而成为锁闭状态,针织纱线s的线圈沿着舌部20的背面20a朝向顶端侧脱离。通过该一系列的动作,能够使纱线经过线圈从而形成网眼。另外,若再次使舌针10向进入方向移动,则在钩部14钩起的纱线的张力的作用下舌部20打开从而成为开放状态。开放状态下的舌针10与钩起的纱线分离,并且进入下一个线圈。

本实施方式的针主体11包括:针杆13,其为棒状;颊部15,其设置于针杆13的顶端侧,用于支承舌部20;以及连接部16,其设置于颊部15和钩部14之间。在颊部15上设置有转动轴25,该转动轴25以舌部20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该舌部20。该转动轴25能够通过例如销、铆等来形成。另外,如图1的(b)等所示,连接部16在侧视图中形成为顶端较细的形状。并且,在该连接部16的顶端设置有弯折成“j”字形的钩状的钩部14。如图1的(c)等所示,该钩部14的顶端14a的厚度形成得比连接部16、针杆13薄,并且能进入舌部20的槽部20b(后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比图1的(c)等所示的p1靠顶端侧的部分是钩部14,在p1和p3之间的部分是连接部16,在p3和p7之间的部分是颊部15,比p7靠后端侧的部分是针杆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舌部20的后端部以自两侧夹入的方式能够转动地保持于针主体11的颊部15。另外,在舌部20的顶端部设置有剖面呈大致“v”字形的槽部20b,通过利用该槽部20b来接受钩部14的顶端14a,从而能够成为使舌部20与钩部14相抵接的锁闭状态。

该舌部20的背面20a(与面对针主体11的面相反的这一侧的面)主要由两个倾斜面构成。即,为形成在转动轴25侧的后端倾斜部20e和形成在比后端倾斜部20e靠顶端侧的位置的顶端倾斜部20d。后端倾斜部20e形成在锁闭状态下比顶端倾斜部20d陡的斜面。另外,在该后端倾斜部20e和顶端倾斜部20d之间设置有以曲面(例如r形状)形成的平缓的山部20c。因此,舌部20的背面20a以在山部20c的两侧倾斜角度发生变化的方式形成。在锁闭状态下针织纱线s的线圈沿着舌部20的背面20a朝向顶端侧脱离时,首先线圈沿着后端倾斜部20e滑动,之后,经过山部20c,沿着顶端倾斜部20d滑动至舌部20的顶端。

另外,上述的针主体11在与面对舌部20的面相反的这一侧的面即背面11a具有凹形状11b。在自侧面沿着轴向a观察锁闭状态下的舌针10时(参照图1的(b)),该凹形状11b至少设置到针主体11和舌部20的背面20a相交叉的位置x(p5的线)为止。更详细地说,该凹形状11b被设置成至少包括在自侧面沿着轴向a观察锁闭状态下的舌针10时自舌部20的山部20c到交叉位置x为止的范围(自p4到p5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等所示,凹形状11b是针主体11的背面11a向内侧弯曲而成的形状。通过设置该凹形状11b,从而在与舌部20的后端倾斜部20e相对应的位置(自p4到p5的范围)上,针主体11的背面11a形成为,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以稍陡的角度接近舌部20侧,在与舌部20的顶端倾斜部20d相对应的位置(自p1到p4的范围)上,针主体11的背面11a形成为,以比与上述的舌部20的后端倾斜部20e相对应的位置(自p4到p5的范围)平缓的倾斜面接近舌部20侧。

另外,在图7~图9中所示的以往的构造中,在针织纱线s的线圈通过锁闭状态下的舌部20时,有时舌针10和针织纱线s之间会产生急剧的摩擦阻力。

图7的(a)是在相对于针主体11的轴向a垂直的平面上,在将在针主体11以及舌部20的周围抻起的最短的纱线的长度作为针织纱线s的线圈长时(参照图7的(c)等),表示该线圈长的增减的曲线图。另外,图9是表示p1~p10中的线圈长的表。如这些图所示,由于在以往的构造中不存在凹形状11b,因此在自p5到p3的范围内线圈长急剧增加。像这样地,由于线圈长急剧增加,从而有时在舌针10和针织纱线s之间会产生急剧的摩擦阻力。另外,在自p5到p3的范围内线圈长急剧增加后,在p3上线圈长迎来最初的峰值,之后,在自p3到p2的范围内线圈长减小,之后,再一次在自p2到p1的范围内线圈长再次增加。由于线圈长像这样地增减,因此存在摩擦阻力不稳定的问题。

针对该点而言,采用本实施方式,如图1的(a)、图3所示,在自p5到p1的范围内线圈长逐渐地增加。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长构成为在针织纱线s的线圈沿着舌部20的背面20a朝向顶端侧移动直到自舌部20脱离为止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加而不减小。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线圈长平缓地增加,能够抑制摩擦阻力的急剧的变动并且能够使针织纱线s的线圈顺畅地自舌针10的顶端脱离。另外,由于在直到线圈自舌针10的顶端脱离为止的过程中线圈长没有既增加又减少,因此能够使摩擦阻力稳定。

并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针主体11的背面11a向顶端变细的方向逐渐地倾斜直到顶端,因此针织纱线s的线圈能够顺畅地自舌针10的顶端脱离而不会在离开舌部20后钩挂于针主体11的背面11a。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凹形状11b形成为针主体11的背面11a向内侧弯曲而成的形状,但是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是,代替弯曲而成的形状,或者在弯曲而成的形状的基础上,将在针主体11的背面11a上形成的倒角形状作为凹形状11b。具体而言,如图4~图6所示,也可以通过对针主体11的背面11a侧的角部进行倒角来形成凹形状11b。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针主体11在与面对舌部20的面相反的这一侧的面即背面11a具有凹形状11b,在自侧面沿着轴向a观察锁闭状态下的舌针10时,凹形状11b至少设置到针主体11和舌部20的背面20a相交叉的位置为止。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针织纱线s的线圈搭在舌部20上时不使摩擦阻力急剧地变动。即,在以往的结构中,在锁闭状态下针织纱线s的线圈沿着舌部20的背面20a朝向顶端侧脱离时,在针织纱线s的线圈搭在舌部20的背面20a上并开始滑动时,针织纱线s的线圈急剧地扩大,并且摩擦阻力产生了急剧的变动。针对该点而言,采用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凹形状11b,因而即使是刚刚搭在舌部20上之后针织纱线s的线圈也会平缓地扩大而不会急剧地扩大,因此舌针10和针织纱线s之间的摩擦阻力稳定,能够编织美观的布料。另外,由于编织阻力较小,因此能够抑制针织机的消耗电力,并且能够抑制舌针10的破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