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增大喷水织机卷取力的装置及喷水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5037发布日期:2018-11-16 23:4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增大喷水织机卷取力的装置及喷水织机。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是一种用于编织织物的织机,并且利用水泵和喷嘴以高速喷射而无需使用梭来在垂直于经纱的方向上供应纬纱,因此能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噪音,使其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现有的喷水织机在对织物进行卷取时,一般是由输送装置直接输送至卷取装置,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织物与卷取装置的表面接触弧较短,即卷取装置的包角较小,进而产生卷取力不足导致织口后移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增大喷水织机卷取力的装置及喷水织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织物在卷取装置上的包角较小、卷取力小进而导致织口后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增大喷水织机卷取力的装置,包括用于改变织物的卷取路径的卷取前置棒,所述卷取前置棒设置在用于吸收织物表面水分的吸水管和用于卷取织物的卷取装置之间,织物依次经过所述吸水管、所述卷取前置棒和所述卷取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取装置包括卷取主动辊,所述卷取前置棒上用于使织物经过的圆弧表面位于所述吸水管径向截面与所述卷取主动辊径向截面的内切线之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取前置棒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前上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上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板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取前置棒上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板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取前置棒、所述吸水管以及卷取主动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卷取前置棒与所述吸水管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卷取前置棒与所述卷取主动辊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织物在所述卷取主动辊上的包角随所述卷取前置棒与所述卷取主动辊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喷水织机,包括上述的用于增大喷水织机卷取力的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吸水管和卷取装置之间设置卷取前置棒,从而使织物在到达卷取装置之前,必须先经过卷取前置棒,从而强制改变织物的卷布路径,使织物在在卷取装置上的包角增加,从而增大卷取装置的卷取力,以达到防止喷水织机在织造高纬密织物的时候织口后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增大喷水织机卷取力的装置的径向剖视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吸水管; 2-卷取装置; 3-卷取前置棒;

4-前上梁; 21-卷取主动辊; 22-上压布辊;

23-下压布辊; 24-卷布辊; 31-螺纹孔;

41-固定板; 42-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增大喷水织机卷取力的装置,包括进卷取前置棒3,卷取前置棒3设置在吸水管1和卷取装置2之间,织物依次经过吸水管1、卷取前置棒3和卷取装置2。其中,卷取前置棒3用于改变织物的卷取路径,吸水管1用于吸收织物表面的水分,卷取装置3用于卷取织物。

具体地,卷取装置2包括卷取主动辊21,卷取前置棒3上用于使织物经过的圆弧表面位于吸水管1径向截面与卷取主动辊21径向截面的内切线之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之外指的是沿图1中X轴的负方向。即卷取前置棒3上用于使织物经过的圆弧表面位于所述的内切线的左侧。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织物的卷布路径为S1,即织物依次经过吸水管1、卷取前置棒3和卷取主动辊21,其中,图2中织物的卷布路径S1上箭头的方向表示织物的卷布方向。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图2中还显示了未设置卷取前置棒3时织物的卷布路径(图2中加粗的虚线),即S2。其中,S2为织物仅经过吸水管1和卷取主动辊21的路径。从图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设置了卷取前置棒3后织物在卷取主动辊21上的包角明显增大,且增加的角度为α。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吸水管1和卷取主动辊21之间设置卷取前置棒3,使织物在到达卷取主动辊21时必须经过卷取前置棒3,从而强制改变了织物的卷布路径,使织物在在卷取主动辊21上的包角增加,从而增大卷取装置2的卷取力,以达到防止喷水织机在织造高纬密织物的时候织口后移的目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增加的角度α为20°。

优选地,卷取前置棒3径向截面的圆心位于所述内切线之外。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第增大包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卷取前置棒3的固定方式如下。

卷取前置棒3固定于前上梁4上,具体来说,前上梁4上设置有固定板41,卷取前置棒3与固定板41固定连接。固定板41与前上梁4可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相连。

其中,前上梁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板41的斜面42,斜面4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卷取前置棒3上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螺纹孔31,螺纹孔31 的轴线与固定板41垂直。因此使卷取前置棒3的圆心与卷取主动辊2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X轴之间的夹角为45°。

如果卷取前置棒3的安装位置偏下则会导致织机上轴的时机头织物不好穿,而如果卷取前置棒3的安装位置偏上,则会导致卷取包角变小。因此通过将卷取前置棒3固定于前上梁4的固定板41上,能最大限度低增大卷取包角,又不影响上机操作。另外,织物在卷取主动辊21上的包角与卷取前置棒3的位置有关。具体来说,卷取前置棒3与吸水管1之间的距离小于卷取前置棒3与卷取主动辊 21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织物在卷取主动辊21上的包角随卷取前置棒3与卷取主动辊21 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以增加的角度α为20°例来说明卷取前置棒3的具体位置。其中,卷取前置棒3的圆心与吸水管1的圆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4mm,卷取前置棒3的圆心与卷取主动辊21的圆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9mm;卷取前置棒3的圆心与吸水管1 的圆心之间的竖直距离为92mm,卷取前置棒3的圆心与卷取主动辊21的圆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3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平距离为沿图1中X方向的距离,竖直距离为沿图1中Y方向的距离。

另外,卷取前置棒3的直径小于吸水管1的直径,吸水管1的直径小于卷取主动辊21的直径,即卷取前置棒3的直径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卷取前置棒3的直径为25mm,吸水管1的直径为76mm,卷取主动辊21的直径为167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卷取装置2还包括分别与卷取主动辊21相切的上压布辊 22和下压布辊23以及设置在卷取主动辊21下方的卷布辊24,织物依次经过卷取主动辊21、上压布辊22和下压布辊23,并聚集在卷布辊24上。其中,卷取主动辊21与上压布辊22的外切线以及卷取主动辊21与下压布辊23的外切线即为卷取织物的路径。

进一步地,卷取前置棒3的圆心与卷取主动辊2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卷取前置棒3的圆心与上压布辊22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从而保证织物的张紧力。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喷水织机,包括上述的用于增大喷水织机卷取力的装置。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