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撕裂高铁座椅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4993发布日期:2018-11-16 23:45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座椅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属于现代化的高速交通工具,是火车顶尖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可以大幅提高列车旅行速度从而提高火车运输效率。高速列车快捷舒适、平稳安全、节能环保,深受当代人们的欢迎,世界各国都大力支持用新型高速列车来满足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但是高速列车中座椅套经各类人员使用,容易发生撕裂而导致破损。

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742376.6的《座椅套》专利文献,其披露了一种座椅套,由椅垫套及椅背套制成,另个部件由弹性面料制成,其抗撕裂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高铁座椅套抗撕裂性能较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采用改进结构的复合纤维来编织斜向的捻纱组,提高了高铁座椅套的抗撕裂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包括:靠背兜部和与靠背兜部相连的底座兜部;所述靠背兜部和底座兜部均由经纱、纬纱和捻纱组编织而成,所述捻纱组由复合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包括六个正六边形的纤维线单元、外表线和固定钢丝,所述纤维线单元包括圆形的纤维线和外包在纤维线表面的外包层,所述外包层由热塑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制成,六个正六边形的所述纤维线单元固定在一起组成中空的六边形骨架结构,六边形骨架结构中心为固定钢丝;所述外表线缠绕在六边形骨架结构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将复合纤维编织成捻纱组,其复合纤维用料较少,对整体的抗撕裂性能提成较大,六个正六边形的所述纤维线单元固定在一起组成中空的六边形骨架结构,并设置固定钢丝在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纤维线之间空隙,减少撕扭时因为纤维线的移动而产生的剪切力,避免了单根纤维线的绷断,固定钢丝增强整个复合纤维抗拉伸、抗撕裂的强度。使用热塑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其加热后将纤维线经入固定的模具可一次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捻纱组包括S捻和Z捻;所述S捻和Z捻交替首尾相连形成由内向外发散的多边形的螺旋线组。更优的,所述S捻和Z捻组成的正四边形向外发散的螺旋线组。

优选的,所述S捻和Z捻均采用复合纤维。

优选的,所述固定钢丝为六边形,其外表面贴合纤维线单元表面。该结构进一步减少纤维线单元与固定钢丝之间间隙,减少撕扭时因为纤维线相对固定钢丝的移动而产生的剪切力。

优选的,所述固定钢丝内设有空腔。

优选的,所述空腔包括四个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的表面为外凸的弧面。设置外面为弧面的锥形空腔,加强了固定丝线的强度,节约了成本,收到撕扯时,压力沿弧面均匀分摊到各个面上。

优选的,所述锥形腔体由外向固定钢丝中心收敛,四个所述锥形腔体呈十字形布置。布置四个十字形的锥形腔体,且锥形腔体由外向固定钢丝中心收敛,使得中心部位结构强度更大,不容易扭变形,提高了复合纤维抗扭性能,进而提高了抗撕裂高铁座椅套的抗变形、抗撕裂性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复合纤维编织成捻纱组,其复合纤维用料较少,对整体的抗撕裂性能提成较大,最终制成的成品的撕裂强力(经/纬向):≥400/300 N。六个正六边形的所述纤维线单元固定在一起组成中空的六边形骨架结构,并设置固定钢丝在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纤维线之间空隙,减少撕扭时因为纤维线的移动而产生的剪切力,避免了单根纤维线的绷断,固定钢丝增强整个复合纤维抗拉伸、抗撕裂的强度。使用热塑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其加热后将纤维线经入固定的模具可一次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抗撕裂高铁座椅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抗撕裂高铁座椅套的捻纱组的结构走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抗撕裂高铁座椅套的复合纤维剖面结构示意图。

1、靠背兜部;2、底座兜部;3、经纱;4、纬纱;5、捻纱组;

6、复合纤维;7、纤维线单元;8、外表线;9、固定钢丝;10、纤维线;11、外包层;12、六边形骨架结构;13、空腔;14、锥形腔体;

15、弧面;41、S捻;42、Z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所述捻纱为单纱中的原丝或股纱中的单纱呈现的倾斜方向。其中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的称为S捻;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的称为Z捻。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包括:靠背兜部1和与靠背兜部相连的底座兜部2;所述靠背兜部和底座兜部均由经纱3、纬纱4和捻纱组5编织而成,所述捻纱组由复合纤维6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包括六个正六边形的纤维线单元7、外表线8和固定钢丝9,所述纤维线单元包括圆形的纤维线10和外包在纤维线表面的外包层11,所述外包层由热塑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制成,六个正六边形的所述纤维线单元固定在一起组成中空的六边形骨架结构12,六边形骨架结构中心为固定钢丝;所述固定钢丝为六边形,其外表面贴合纤维线单元表面。该结构进一步减少纤维线单元与固定钢丝之间间隙,减少撕扭时因为纤维线相对固定钢丝的移动而产生的剪切力;所述外表线缠绕在六边形骨架结构的外部。

所述捻纱组包括S捻41和Z捻42;所述S捻和Z捻交替首尾相连形成由内向外发散的多边形的螺旋线组。更优的,所述S捻和Z捻组成的正四边形向外发散的螺旋线组。所述S捻和Z捻均采用复合纤维。

所述固定钢丝内设有空腔13。所述空腔包括四个锥形腔体14,所述锥形腔体的表面为外凸的弧面15。设置外面为弧面的锥形空腔,加强了固定丝线的强度,节约了成本,收到撕扯时,压力沿弧面均匀分摊到各个面上。所述锥形腔体由外向固定钢丝中心收敛,四个所述锥形腔体呈十字形布置。显然的,固定钢丝可以采用实心结构。

本实施例1实施时,当撕扯抗撕裂高铁座椅套时,六组纤维线单元无缝固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纤维线之间空隙,减少撕扭时因为纤维线的移动而产生的剪切力,避免了单根纤维线的绷断;同时六边形骨架结构中心的固定钢丝,撕裂力传递到固定钢丝上,起着分摊扭力的作用。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撕裂高铁座椅套,包括:靠背兜部和与靠背兜部相连的底座兜部;所述靠背兜部和底座兜部均由经纱、纬纱和捻纱组编织而成,所述捻纱组由复合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纤维包括六个正六边形的纤维线单元、外表线和固定钢丝,所述纤维线单元包括圆形的纤维线和外包在纤维线表面的外包层,所述外包层由热塑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制成,六个正六边形的所述纤维线单元固定在一起组成中空的六边形骨架结构,六边形骨架结构中心为固定钢丝;所述外表线缠绕在六边形骨架结构的外部。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