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面料快速起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8523发布日期:2018-12-14 22: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面料快速起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纺织面料快速起绒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

在纺织面料编织结束后,需要用到纺织起绒装置对纺织面料的表面进行起绒处理,使得纺织面料的表面更加的柔和,增加纺织布料使用时的舒适度,提高纺织面料表层的观赏强度,但是现有的纺织起绒装置起绒速率慢,耗能大,不利于纺织面料的快速起绒工作,使得纺织面料的起绒所需的经济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面料快速起绒装置,具备起绒速度快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织面料快速起绒装置,包括固定支座、起绒辊、转动电机和起绒针,所述固定支座的上端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收料辊和存料辊,且收料辊和存料辊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存料辊和支撑杆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固定安装有限位端,并且存料辊和收料辊上连接有纺织布料,所述起绒辊位于存料辊和收料辊之间,且起绒辊设置于纺织布料的上方,并且起绒辊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杆,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连杆与起绒辊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转动电机固定于固定杆的一侧,所述起绒辊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杆和转杆与另一固定杆相互连接,且固定杆固定安装于固定支座的边侧,所述起绒针通过针座设置于起绒辊上,且起绒针的端部位于针座内,并且起绒针的端部和针座之间安装有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通过对限位端的拆卸,使得收料辊和存料辊可以同时工作转动,通过收料辊和存料辊的同时转动,对纺织布料进行展开,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连杆和起绒辊的共同旋转,利用起绒针在接触到纺织布料的伸缩,使得起绒针既对纺织布料进行穿插,其针端又在纺织布料的表面进行摩擦,通过起绒针和纺织布料的相对运动,提高纺织布料的起绒速率,解决了现有起绒装置起绒速率慢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辊的截面直径小于存料辊的截面直径,且收料辊的底部平面低于存料辊的顶部所在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端设计为拆卸安装结构,且限位端和凹槽吻合连接,并且凹槽设计为“十”字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设计为“L”字型结构,且连杆的长度与起绒辊的截面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起绒针关于起绒辊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排,且每排起绒针之间等间距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起绒针的端部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起绒针和针座构成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收料辊和存料辊,将纺织布料进行展开,方便纺织布料的起绒和展开收纳,收料辊和存料辊的不等高设置,使得纺织布料在展开时会与固定支座之间存在一个倾斜的夹角,方便起绒针对纺织布料的穿插和摩擦,通过限位端,手动控制存料辊的旋转性,使得存料辊在单独存料或不需要转动时对其固定,防止纺织布料的固定松动,连杆连接的起绒辊,在转动电机的作用下会使得起绒辊发生绕转动电机的持续转动,通过起绒辊的转动,使得起绒针在对纺织布料进行穿插时同时对纺织布料进行滑动摩擦,极大的提高了纺织布料的起绒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起绒辊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起绒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端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固定支座;2、收料辊;3、存料辊;4、支撑杆;5、凹槽;6、限位端;7、纺织布料;8、起绒辊;9、连杆;10、转动电机;11、固定杆;12、转杆;13、起绒针;14、针座;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纺织面料快速起绒装置,包括固定支座1、起绒辊8、转动电机10和起绒针13,固定支座1的上端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收料辊2和存料辊3,且收料辊2和存料辊3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撑杆4,存料辊3和支撑杆4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内固定安装有限位端6,并且存料辊3和收料辊2上连接有纺织布料7,起绒辊8位于存料辊3和收料辊2之间,且起绒辊8设置于纺织布料7的上方,并且起绒辊8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杆9,转动电机10通过连杆9与起绒辊8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转动电机10固定于固定杆11的一侧,起绒辊8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杆9和转杆12与另一固定杆11相互连接,且固定杆11固定安装于固定支座1的边侧,起绒针13通过针座14设置于起绒辊8上,且起绒针13的端部位于针座14内,并且起绒针13的端部和针座14之间安装有弹簧15。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待起绒的纺织布料7设置于存料辊3上,通过对限位端6进行拆卸,使得存料辊3可以在支撑杆4的支撑下进行自由旋转,将存料辊3上的纺织布料7一端拉出,从存料辊3的上端拉至收料辊2的下端,并将纺织布料7设置于传动装置上,随后开启转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通过连杆9带动起绒辊8发生绕转动电机10的旋转,随着起绒辊8的转动,起绒辊8上的起绒针13会与纺织布料7的表面相互接触,起绒针13与纺织布料7的相对运动,使得起绒针13在对纺织布料7进行穿插的同时对纺织布料7的起绒面进行摩擦,从而极大的提高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收料辊2和存料辊3,将纺织布料7进行展开,方便纺织布料7的起绒和展开收纳,收料辊2和存料辊3的不等高设置,使得纺织布料7在展开时会与固定支座1之间存在一个倾斜的夹角,方便起绒针13对纺织布料7的穿插和摩擦,通过限位端6,手动控制存料辊3的旋转性,使得存料辊3在单独存料或不需要转动时对其固定,防止纺织布料7的固定松动,连杆9连接的起绒辊8,在转动电机10的作用下会使得起绒辊8发生绕转动电机10的持续转动,通过起绒辊8的转动,使得起绒针13在对纺织布料7进行穿插时同时对纺织布料7进行滑动摩擦,极大的提高了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

进一步的,收料辊2的截面直径小于存料辊3的截面直径,且收料辊2的底部平面低于存料辊3的顶部所在水平面。

通过设置收料辊2和存料辊3,将纺织布料7展开,并使得纺织布料7和固定支座1之间存在倾斜夹角,方便纺织布料7的起绒。

进一步的,限位端6设计为拆卸安装结构,且限位端6和凹槽5吻合连接,并且凹槽5设计为“十”字型结构。

通过设置限位端6,手动控制限位端6和凹槽5的连接关系,防止存料辊3在需要固定的时候被动旋转。

进一步的,连杆9设计为“L”字型结构,且连杆9的长度与起绒辊8的截面直径相等。

通过设置连杆9,使得起绒辊8发生绕转动电机10的旋转,提高起绒辊8的转动直径,在起绒辊8上的起绒针13对纺织布料7进行穿插时,还会使得起绒针13和纺织布料7之间相对滑动摩擦,提高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

进一步的,起绒针13关于起绒辊8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8排,且每排起绒针13之间等间距均匀设置。

通过设置多排起绒针13,提高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和起绒功效。

进一步的,起绒针13的端部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起绒针13和针座14构成伸缩结构。

通过设置起绒针13和针座14,使得起绒针13在与纺织布料7相互接触时,会自行收缩,提高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

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请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例一为:一种纺织面料快速起绒装置,包括固定支座1、起绒辊8、转动电机10和起绒针13,固定支座1的上端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收料辊2和存料辊3,且收料辊2和存料辊3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支撑杆4,收料辊2的截面直径小于存料辊3的截面直径,且收料辊2的底部平面低于存料辊3的顶部所在水平面,存料辊3和支撑杆4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5,且凹槽5内固定安装有限位端6,并且存料辊3和收料辊2上连接有纺织布料7,限位端6设计为拆卸安装结构,且限位端6和凹槽5吻合连接,并且凹槽5设计为“十”字型结构,起绒辊8位于存料辊3和收料辊2之间,且起绒辊8设置于纺织布料7的上方,并且起绒辊8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杆9,连杆9设计为“L”字型结构,且连杆9的长度与起绒辊8的截面直径相等,转动电机10通过连杆9与起绒辊8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转动电机10固定于固定杆11的一侧,起绒辊8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杆9和转杆12与另一固定杆11相互连接,且固定杆11固定安装于固定支座1的边侧,起绒针13通过针座14设置于起绒辊8上,起绒针13关于起绒辊8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8排,且每排起绒针13之间等间距均匀设置,且起绒针13的端部位于针座14内,并且起绒针13的端部和针座14之间安装有弹簧15,起绒针13的端部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起绒针13和针座14构成伸缩结构。

综上所述,该应用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收料辊2和存料辊3,将纺织布料7进行展开,方便纺织布料7的起绒和展开收纳,收料辊2和存料辊3的不等高设置,使得纺织布料7在展开时会与固定支座1之间存在一个倾斜的夹角,方便起绒针13对纺织布料7的穿插和摩擦,通过限位端6,手动控制存料辊3的旋转性,使得存料辊3在单独存料或不需要转动时对其固定,防止纺织布料7的固定松动,连杆9连接的起绒辊8,在转动电机10的作用下会使得起绒辊8发生绕转动电机10的持续转动,通过起绒辊8的转动,使得起绒针13在对纺织布料7进行穿插时同时对纺织布料7进行滑动摩擦,极大的提高了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通过设置收料辊2和存料辊3,将纺织布料7展开,并使得纺织布料7和固定支座1之间存在倾斜夹角,方便纺织布料7的起绒;通过设置限位端6,手动控制限位端6和凹槽5的连接关系,防止存料辊3在需要固定的时候被动旋转;通过设置连杆9,使得起绒辊8发生绕转动电机10的旋转,提高起绒辊8的转动直径,在起绒辊8上的起绒针13对纺织布料7进行穿插时,还会使得起绒针13和纺织布料7之间相对滑动摩擦,提高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通过设置多排起绒针13,提高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和起绒功效;通过设置起绒针13和针座14,使得起绒针13在与纺织布料7相互接触时,会自行收缩,提高纺织布料7的起绒速率。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和附图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须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括于权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