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针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141发布日期:2019-02-12 21:1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针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针刺机。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无纺织纤维棉网层、提花面料、起绒面料等不免会产生纤维尘屑,而纤维尘屑极易积聚在托网板上,同时针刺在针刺加固过程中还会将尘屑带至剥网板上方,甚至会将托网板和剥网板上的刺针孔堵塞而损及刺针乃至影响对产品的针刺质量。

因而需由在线作业人员(即值机人员)或设备保钳工定期或不定期实施清洁,从而增大了在线作业人员及设备保钳工(即设备维管人员)的额外工作负担。以及,如果不将前述纤维尘杂及时消除,则毫无疑问会影响工作环境,甚至对在线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危害,例如长期处于尘杂严重的环境会引发矽肺病(也称“尘肺病”)。鉴此有必要加以弥补前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针刺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针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动力箱,动力箱的上端盖合有顶盖、使动力箱形成封闭壳体,动力箱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套,动力箱内安装有主轴,主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针梁驱动偏心连杆,针梁驱动偏心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有滑动穿过导向套的推杆,动力箱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在推杆下端的针梁,针梁的下端连接有针板,针梁的下方设置有呈上下设置的剥网板和托网板;

所述动力箱的底部两侧铰接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下端分别与剥网板的两侧相贴合、使得动力箱的底部、剥网板、两侧的防护罩之间形成封闭腔体,所述剥网板、针梁、针板设置在封闭腔体内,所述托网板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吸尘罩,吸尘罩的开口端向上贴合在托网板的底部,所述吸尘罩和防护罩上分别设置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通过风机连接集尘箱,所述集尘箱与风机之间连接有气纤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安装在封闭的动力箱内,避免了纤维尘屑进入到动力箱,对动力箱内的传动设备造成污染,而影响传动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剥网板、针梁、针板设置在封闭腔体内,同时封闭腔体通过吸风管连接风机,通过风机将封闭腔体内的纤维尘屑输送至集尘箱内,实现了剥网板上方纤维尘屑的及时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铰接在动力箱底部,便于检修时能够打开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在托网板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罩,吸尘罩同时通过风机连接集尘箱,使得托网板上方的纤维尘屑也能够及时输送至集尘箱内,气纤分离器用于将空气分离出去。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针刺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灰尘都及时清理至集尘箱内,改善了现场工作环境,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寿命。

进一步地,剥网板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组件安装在机架内,第一蜗轮丝杆升降组件同时设置在由动力箱的底部、剥网板、两侧的防护罩之间形成的封闭腔体内,托网板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组件安装在机架内,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组件和第二蜗轮丝杆升降组件可以分别实现剥网板和托网板的高度位置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与导向套之间设置有石墨自润滑密封圈,不需要添加润滑油,避免了对布面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动力箱2,动力箱2的上端盖合有顶盖3、使动力箱2形成封闭壳体,动力箱2的底部安装有导向套4,动力箱2内安装有主轴5,主轴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针梁驱动偏心连杆6,针梁驱动偏心连杆6的下端分别铰接有滑动穿过导向套4的推杆7,动力箱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在推杆7下端的针梁8,推杆7与导向套4之间设置有石墨自润滑密封圈25,针梁8的下端连接有针板9,针梁8的下方设置有呈上下设置的剥网板10和托网板11,剥网板10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组件12安装在机架1内,托网板11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组件13安装在机架1内,其中第一蜗轮丝杆升降组件12、第二蜗轮丝杆升降组件13结构相同,并属于现有公开技术,例如在专利号:201420114116.3公开的一种针刺机中就有清楚公开,因此在此具有结构不在赘述。

动力箱2的底部两侧铰接有防护罩14,防护罩14的下端分别与剥网板10的两侧相贴合、使得动力箱2的底部、剥网板10、两侧的防护罩14之间形成封闭腔体22,剥网板10、针梁8、针板9、第一蜗轮丝杆升降组件12均设置在封闭腔体22内,托网板1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吸尘罩15,吸尘罩15的开口端向上贴合在托网板11的底部,吸尘罩15和防护罩17上分别设置有吸风管18,吸风管18通过风机19连接集尘箱20,集尘箱20与风机19之间连接有气纤分离器2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