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9921发布日期:2019-06-22 00:4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电子电器设备和无线电通讯设备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地使用。它们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危害,尤其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电磁污染问题己经引起了国际科技界的高度重视。由于电磁能量对人体器官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长时间生活在比较强的电磁环境中,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人体及仪器设备受电磁的危害,大致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微波的特性,即微波的频率和强度;二是微波照射的时间的长短;三是人体或设备采取的防护措施。因此,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材料可以对人体及仪器设备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电磁波的危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磁屏蔽是将电磁场的干扰源或传播路径切断,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弱电磁波对人体或其他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电磁屏蔽的方法是通过使用电磁屏蔽材料将两个不同区域的电磁信号屏蔽在一个区域之中。主要是利用电磁屏蔽材料切断或减弱电场、磁场和电磁场的传播路径。其中导电徐料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化学渡,导电喷涂,真空锥膜和电银等。其中化学锥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常用于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织物的制备。

银粒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到8世纪时期开始应用于医药方面。近代,随着对纳米材料的研究,纳米银粒子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纳米银应用于纺织品材料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的抗菌、导电、电磁屏蔽、抗静电、拒水等性能的功能性纺织品。镀银纺织品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有原位合成,化学锻等;物理方法有磁控溅射,真空沉积,超临界二氧化碳法等。化学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低、易控制,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和工业价值。化学方法主要通过还原反应得到银粒子,其还原方法包括光还原、碳热还原、还原剂还原等。通过简单的还原方法制备的镀银纺织品,银粒子与纺织品结合力差,银层的稳定性差,不耐水洗,无法长期使用。为延长其使用期限在利用化学方法制备镀银纺织品时,要对基体材料进行修饰从而制备连接层。连接层通过共价键的作用一端连接基体材料一端连接银层,进而增加锻层的稳定性。

化学镀银的方法主要分为原位聚合和化学镀。原位聚合首先将银离子涂覆在纺织品上,即银的前驱体涂覆纺织品,然后原位还原得到银粒子,获得镀银纺织品。原位聚合制备镀银纺织品,一般经过一步还原就可得到。lu等将预处理后的丝纤维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利用蚕丝蛋白所含有的氨基酸和带电化学基团吸附银离子,得到含有银离子的丝纤维。在紫外灯下分别辐照1h、3h、5h,一步还原得到银粒子,制备镀银丝纤维。目前传统的化学镀银工艺在腈纶纤维表面镀银时,镀层和纤维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从而导致产品的抗菌和抗电磁屏蔽性能随使用时间延长衰减严重,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化学镀银工艺在腈纶纤维表面镀银时,镀层和纤维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从而导致产品的抗菌和抗电磁屏蔽性能随使用时间延长衰减严重的弊端,提供了一种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腈纶纤维用碱液超声浸渍后,洗涤,干燥,再与氧气气氛中进行等离子处理,得预处理腈纶纤维;

(2)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10份明胶,100~120份水,1~3份高碘酸钠,先将明胶分散于水中,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再加入高碘酸钠,低温搅拌反应24~36h后,过滤,并依次于氯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中透析,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得改性明胶;

(3)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为1:5~1:6超声分散后,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0~12%的聚苯乙烯磺酸钠,搅拌反应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

(4)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30份改性明胶,10~15份预处理氧化石墨烯,200~300份水,混合后调节ph至8.0~8.2,搅拌混合均匀后,超声分散,得复配分散液;

(5)将预处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保温浸渍30~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0~15min后取出,加热干燥脱水,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

(6)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恒温超声反应后,调节ph至明胶等电点,再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

步骤(1)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8~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任意一种;优选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2)所述明胶为等电点为6.2~6.5的明胶。

步骤(2)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2)所述依次于氯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中透析为:先于质量分数为0.85~0.92%的氯化钠溶液中透析3~5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6h,再于去离子水中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3~5h。

步骤(5)所述加热干燥脱水为:于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85~95℃,压力为100~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

步骤(6)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8~10g/l,无水乙醇60~80ml/l,氨水80~100ml/l。

步骤(1)所述腈纶纤维可选用无光腈纶纤维、半光腈纶纤维或有光腈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优选无光腈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规格可选用腈纶短纤维、腈纶正规条、腈纶混合条或腈纶膨体条中的任意一种,优选1.4d×38mm规格的腈纶短纤维。

步骤(2)所述水中还可以加入明胶质量10~20%的微晶纤维素;所述微晶纤维素选用极限聚合度为80~120的微晶纤维素;优选添加明胶质量10%的极限聚合度为100的微晶纤维素。

步骤(6)所述真空干燥为:于温度为95~100℃,压力为80~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技术方案首先采用碱液侵蚀腈纶纤维,改变腈纶纤维表面结构,再利用氧等离子处理,从而在腈纶纤维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再利用高碘酸钠为氧化剂,使明胶分子结构中羟基部分转变为醛基,实现对明胶的改性处理;随后利用聚苯乙烯磺酸钠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预处理,利用聚苯乙烯磺酸钠苯环结构与氧化石墨烯共轭区的π-π相互作用力,提高氧化石墨烯层间结构之间的负电荷数量,使其相互排斥而拓宽层间距,从而有利于后续化学镀银过程中银的沉积;

(2)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改性明胶和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构成的复配分散液为浸渍液,对预处理腈纶纤维进行改性,在改性过程中,腈纶纤维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明胶分子结构中的醛基、羟基、氨基和羧基,以及氧化石墨烯结构中的氨基、环氧基和羧基等官能团相互之间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从而在腈纶纤维表面形成氧化石墨烯和明胶的复合包覆层,且纤维基体和包覆层之间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

(3)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以改性明胶为还原剂,其分子结构中醛基可使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且一旦有银单质形成,即可被氧化石墨烯和明胶吸附固定,从而在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之间或明胶中形成均匀的银镀层,另外,明胶分子结构中既含有氨基还含有羧基,在碱性条件下,其分子结构中羧基离子化,使其因为带有同种负电荷而膨胀,膨胀过程发生在银的化学镀过程中,有利于银单质充分被吸附固定,在化学镀银结束后,调节ph至明胶等电点,使明胶发生收缩,收缩压力使银颗粒有效固定于纤维基体表面,另外,明胶的收缩压力可使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压缩,并将部分银单质压缩固定于氧化石墨烯层间结构中,有效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银单质的流失,使产品的抗菌和防电磁辐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按质量比为1:8~1:10将腈纶纤维和碱液混合倒入水槽中,于温度为35~45℃,超声频率为55~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1~2h后,将腈纶纤维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腈纶纤维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05~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再将所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移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于氧气气氛中,控制氧气压力为10~15pa,氧气流量为8~10ml/min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30~45min,出料,得预处理腈纶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10份等电点为6.2~6.5的明胶,100~120份水,1~3份高碘酸钠,以及明胶质量10%的极限聚合度为100的微晶纤维素,先将明胶、微晶纤维素和水混合倒入三口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分散10~15min,再以8~10ml/min速率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惰性气体,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高碘酸钠,随后于温度为4~8℃,搅拌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低温搅拌反应24~36h,过滤,得滤饼,并将滤饼倒入透析袋中,先于质量分数为0.85~0.92%的氯化钠溶液中透析3~5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6h,再于去离子水中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3~5h,待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中物料真空冷冻干燥,得改性明胶;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为1:5~1:6混合倒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超声分散仪,于超声频率为55~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30~60min后,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0~12%的聚苯乙烯磺酸钠,随后用搅拌器以300~500r/min转速搅拌反应45~60min后,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3~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85~92℃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30份改性明胶,10~15份预处理氧化石墨烯,200~300份水,混合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600~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1~2h后,调节混料机中物料ph至8.0~8.2,继续搅拌混合45~60min后,停止搅拌,于超声频率为55~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30~40min,得复配分散液;将预处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于温度为55~65℃条件下,保温浸渍30~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0~15min后,将腈纶纤维取出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85~95℃,压力为100~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出料,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随后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于温度为10~18℃,超声频率为60~70khz条件下,恒温超声浸渍1~2h后,调节碱性硝酸银镀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超声浸渍2~3h后,过滤,得产品湿料,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湿料3~5次后,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100℃,压力为80~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出料,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8~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任意一种;优选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8~10g/l,无水乙醇60~80ml/l,氨水80~100ml/l。所述腈纶纤维选用规格为1.4d×38mm的无光腈纶短纤维。

实例1

按质量比为1:10将腈纶纤维和碱液混合倒入水槽中,于温度为45℃,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2h后,将腈纶纤维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腈纶纤维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再将所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移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于氧气气氛中,控制氧气压力为15pa,氧气流量为10ml/min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45min,出料,得预处理腈纶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份等电点为6.5的明胶,120份水,3份高碘酸钠,以及明胶质量10%的极限聚合度为100的微晶纤维素,先将明胶、微晶纤维素和水混合倒入三口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分散15min,再以10ml/min速率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惰性气体,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高碘酸钠,随后于温度为8℃,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低温搅拌反应36h,过滤,得滤饼,并将滤饼倒入透析袋中,先于质量分数为0.92%的氯化钠溶液中透析5次,每次透析时间为6h,再于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5h,待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中物料真空冷冻干燥,得改性明胶;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为1:6混合倒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超声分散仪,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后,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2%的聚苯乙烯磺酸钠,随后用搅拌器以500r/min转速搅拌反应60min后,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92℃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0份改性明胶,15份预处理氧化石墨烯,300份水,混合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2h后,调节混料机中物料ph至8.2,继续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得复配分散液;将预处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于温度为65℃条件下,保温浸渍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5min后,将腈纶纤维取出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出料,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随后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于温度为18℃,超声频率为70khz条件下,恒温超声浸渍2h后,调节碱性硝酸银镀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超声浸渍3h后,过滤,得产品湿料,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湿料5次后,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100℃,压力为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出料,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10g/l,无水乙醇80ml/l,氨水100ml/l。所述腈纶纤维选用规格为1.4d×38mm的无光腈纶短纤维。

实例2

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份等电点为6.5的明胶,120份水,3份高碘酸钠,先将明胶和水混合倒入三口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分散15min,再以10ml/min速率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惰性气体,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高碘酸钠,随后于温度为8℃,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低温搅拌反应36h,过滤,得滤饼,并将滤饼倒入透析袋中,先于质量分数为0.92%的氯化钠溶液中透析5次,每次透析时间为6h,再于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5h,待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中物料真空冷冻干燥,得改性明胶;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为1:6混合倒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超声分散仪,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后,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2%的聚苯乙烯磺酸钠,随后用搅拌器以500r/min转速搅拌反应60min后,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92℃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0份改性明胶,15份预处理氧化石墨烯,300份水,混合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2h后,调节混料机中物料ph至8.2,继续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得复配分散液;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于温度为65℃条件下,保温浸渍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5min后,将腈纶纤维取出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出料,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随后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于温度为18℃,超声频率为70khz条件下,恒温超声浸渍2h后,调节碱性硝酸银镀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超声浸渍3h后,过滤,得产品湿料,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湿料5次后,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100℃,压力为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出料,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10g/l,无水乙醇80ml/l,氨水100ml/l。所述腈纶纤维选用规格为1.4d×38mm的无光腈纶短纤维。

实例3

按质量比为1:10将腈纶纤维和碱液混合倒入水槽中,于温度为45℃,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2h后,将腈纶纤维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腈纶纤维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再将所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移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于氧气气氛中,控制氧气压力为15pa,氧气流量为10ml/min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45min,出料,得预处理腈纶纤维;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为1:6混合倒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超声分散仪,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后,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2%的聚苯乙烯磺酸钠,随后用搅拌器以500r/min转速搅拌反应60min后,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92℃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0份明胶,15份预处理氧化石墨烯,300份水,混合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2h后,调节混料机中物料ph至8.2,继续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得复配分散液;将预处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于温度为65℃条件下,保温浸渍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5min后,将腈纶纤维取出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出料,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随后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于温度为18℃,超声频率为70khz条件下,恒温超声浸渍2h后,调节碱性硝酸银镀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超声浸渍3h后,过滤,得产品湿料,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湿料5次后,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100℃,压力为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出料,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10g/l,无水乙醇80ml/l,氨水100ml/l。所述腈纶纤维选用规格为1.4d×38mm的无光腈纶短纤维。

实例4

按质量比为1:10将腈纶纤维和碱液混合倒入水槽中,于温度为45℃,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2h后,将腈纶纤维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腈纶纤维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再将所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移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于氧气气氛中,控制氧气压力为15pa,氧气流量为10ml/min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45min,出料,得预处理腈纶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份等电点为6.5的明胶,120份水,3份高碘酸钠,以及明胶质量10%的极限聚合度为100的微晶纤维素,先将明胶、微晶纤维素和水混合倒入三口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分散15min,再以10ml/min速率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惰性气体,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高碘酸钠,随后于温度为8℃,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低温搅拌反应36h,过滤,得滤饼,并将滤饼倒入透析袋中,先于质量分数为0.92%的氯化钠溶液中透析5次,每次透析时间为6h,再于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5h,待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中物料真空冷冻干燥,得改性明胶;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0份改性明胶,15份氧化石墨烯,300份水,混合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2h后,调节混料机中物料ph至8.2,继续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得复配分散液;将预处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于温度为65℃条件下,保温浸渍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5min后,将腈纶纤维取出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出料,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随后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于温度为18℃,超声频率为70khz条件下,恒温超声浸渍2h后,调节碱性硝酸银镀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超声浸渍3h后,过滤,得产品湿料,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湿料5次后,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100℃,压力为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出料,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10g/l,无水乙醇80ml/l,氨水100ml/l。所述腈纶纤维选用规格为1.4d×38mm的无光腈纶短纤维。

实例5

按质量比为1:10将腈纶纤维和碱液混合倒入水槽中,于温度为45℃,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2h后,将腈纶纤维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腈纶纤维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再将所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移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于氧气气氛中,控制氧气压力为15pa,氧气流量为10ml/min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45min,出料,得预处理腈纶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份等电点为6.5的明胶,120份水,3份高碘酸钠,以及明胶质量10%的极限聚合度为100的微晶纤维素,先将明胶、微晶纤维素和水混合倒入三口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分散15min,再以10ml/min速率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惰性气体,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高碘酸钠,随后于温度为8℃,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低温搅拌反应36h,过滤,得滤饼,并将滤饼倒入透析袋中,先于质量分数为0.92%的氯化钠溶液中透析5次,每次透析时间为6h,再于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5h,待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中物料真空冷冻干燥,得改性明胶;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0份改性明胶,300份水,混合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2h后,调节混料机中物料ph至8.2,继续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得复配分散液;将预处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于温度为65℃条件下,保温浸渍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5min后,将腈纶纤维取出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出料,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随后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于温度为18℃,超声频率为70khz条件下,恒温超声浸渍2h后,调节碱性硝酸银镀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超声浸渍3h后,过滤,得产品湿料,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湿料5次后,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100℃,压力为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出料,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10g/l,无水乙醇80ml/l,氨水100ml/l。所述腈纶纤维选用规格为1.4d×38mm的无光腈纶短纤维。

实例6

按质量比为1:10将腈纶纤维和碱液混合倒入水槽中,于温度为45℃,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2h后,将腈纶纤维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腈纶纤维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再将所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移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于氧气气氛中,控制氧气压力为15pa,氧气流量为10ml/min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45min,出料,得预处理腈纶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份壳聚糖,120份水,3份高碘酸钠,先将壳聚糖和水混合倒入三口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分散15min,再以10ml/min速率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惰性气体,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高碘酸钠,随后于温度为8℃,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低温搅拌反应36h,过滤,得滤饼,并将滤饼倒入透析袋中,先于质量分数为0.92%的氯化钠溶液中透析5次,每次透析时间为6h,再于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5h,待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中物料真空冷冻干燥,得改性壳聚糖;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为1:6混合倒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超声分散仪,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后,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2%的聚苯乙烯磺酸钠,随后用搅拌器以500r/min转速搅拌反应60min后,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92℃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0份改性壳聚糖,15份预处理氧化石墨烯,300份水,混合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2h后,调节混料机中物料ph至8.2,继续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得复配分散液;将预处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于温度为65℃条件下,保温浸渍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壳聚糖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5min后,将腈纶纤维取出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出料,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随后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于温度为18℃,超声频率为70khz条件下,恒温超声浸渍2h后,调节碱性硝酸银镀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超声浸渍3h后,过滤,得产品湿料,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湿料5次后,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100℃,压力为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出料,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10g/l,无水乙醇80ml/l,氨水100ml/l。所述腈纶纤维选用规格为1.4d×38mm的无光腈纶短纤维。

实例7

按质量比为1:10将腈纶纤维和碱液混合倒入水槽中,于温度为45℃,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2h后,将腈纶纤维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腈纶纤维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再将所得干燥碱浸腈纶纤维移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于氧气气氛中,控制氧气压力为15pa,氧气流量为10ml/min条件下,进行等离子处理45min,出料,得预处理腈纶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份等电点为6.5的明胶,120份水,3份高碘酸钠,以及明胶质量10%的极限聚合度为100的微晶纤维素,先将明胶、微晶纤维素和水混合倒入三口烧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分散15min,再以10ml/min速率向三口烧瓶中通入惰性气体,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高碘酸钠,随后于温度为8℃,搅拌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低温搅拌反应36h,过滤,得滤饼,并将滤饼倒入透析袋中,先于质量分数为0.92%的氯化钠溶液中透析5次,每次透析时间为6h,再于去离子水中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5h,待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中物料真空冷冻干燥,得改性明胶;将氧化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为1:6混合倒入烧杯中,并将烧杯移至超声分散仪,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后,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12%的聚苯乙烯磺酸钠,随后用搅拌器以500r/min转速搅拌反应60min后,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5次,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92℃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氧化石墨烯;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30份改性明胶,15份预处理氧化石墨烯,300份水,混合倒入混料机中,用搅拌器以800r/min转速搅拌混合2h后,调节混料机中物料ph至8.2,继续搅拌混合60min后,停止搅拌,于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得复配分散液;将预处理腈纶纤维浸渍于复配分散液中,于温度为65℃条件下,保温浸渍45min后,调节复配分散液ph至明胶等电点,继续保温浸渍15min后,将腈纶纤维取出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95℃,压力为120pa条件下,加热真空脱水至恒重,出料,得浸渍改性腈纶纤维;随后将浸渍改性腈纶纤维浸渍于碱性硝酸银镀液中,于温度为18℃,超声频率为70khz条件下,恒温超声浸渍2h后,过滤,得产品湿料,并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湿料5次后,转入真空干燥箱中,于温度为100℃,压力为100pa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出料,即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碱液;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碱性硝酸银镀液成分为:硝酸银10g/l,无水乙醇80ml/l,氨水100ml/l。所述腈纶纤维选用规格为1.4d×38mm的无光腈纶短纤维。

将实例1至7所得镀银腈纶纤维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参照gb/t20944.3进行抗菌率的测试,从而评价上述镀银纤维的定量抗菌效果。经过30次标准水洗后,再次检测其抑菌率。

采用dr-913型织物防电磁辐射性能测试仪对上述镀银织物样的防电磁辐射性能进行测试。扫描频率范围为0~50000khz。

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检测表

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功能型镀银腈纶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和抗电磁屏蔽性能,且不会随使用时间延长而衰减严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