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9850发布日期:2019-09-21 01:3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墙布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得到的织物即为水刺无纺布。其纤维原料来源广泛,可以是涤纶、锦纶、丙纶、粘胶纤维、甲壳素纤维、超细纤维、天丝、蚕丝、竹纤维、木浆纤维、海藻纤维等。

现有墙布大多是采用机织布的形式生产的,采用经纬纱线制成,优点是强力好;缺点是手感差、重量重,贴墙上困难,容易脱落。墙纸的优点是张贴方便,不易脱落,但容易翘边,不透气,易使墙发霉,同时墙纸面积较小,需要拼接贴附在墙面上时,容易出现缝隙,影响美观,墙面效果较差。

故现有的机织布墙布和墙纸均具有手感差、墙面效果不佳的问题,此时现有的墙布和墙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墙面装饰的多样性需求了,因此急需一种新的墙布生产方法来提高墙布质量,提升高档墙面的多样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不仅制作方法简单,而且还能提高墙面装饰的质感和多样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由内到外包括水刺非织造基层、防水层、阻燃层和烫金表层;其制造方法包括水刺非织造基层的织造、防水层和阻燃层的制作,以及烫金表层的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石油水刺非织造布为材料制成的,材料中的水刺非织造布没有明显的经纬线,同时是采用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不仅结构牢固而且十分透气。另外,在水刺非织造布上通过设置防水层和阻燃层,可以提高整个墙布的防水的阻燃性能,接着烫金表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个墙布的装饰性能,提高了墙布的质感,有助于满足人们对于墙布的多样性需,且制作流程简单。

进一步的,烫金表层的制作方式,具体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

步骤030、印刷时依次按照顺序印刷、干燥,依次循环多次,使得多个图层依次重叠复合,最终在水刺非织造基层上形成完整的设计图案,得到无纺布底版。

步骤031、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图案,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图层,按照图层设计相对应的印刷模板,包括凸模板和凹模板;测试并矫正凸模板和凹模板的印刷效果。

步骤032、将凸模板固定在工作台面上,随后将无纺布底版放置在凸模板上进行预夹紧,同时在烫金设备的下压杆上固定安装凹模板,调整距离使得凹模板与凸模板上下对应,接着预压合凸模板和凹模板,将无纺布底版锁紧在凸模板上。

步骤033、凹模板的凹槽内涂抹粘合剂,再次压合凸模板和凹模板,使得无纺布底版上具有粘合剂胶点。

步骤034、通过热转印技术将电化铝箔压覆在步骤033上的具有粘合剂胶点的无纺布底版上,加热至150-180℃进行压烫,此时电化铝箔稳定粘附在无纺布底版上,经过220-240℃的温度下定型后完成烫金表层的制作。

进一步的,电化铝箔采用专用的烫印箔,可以是信旗下KOMA烫印箔;电化铝箔(金箔)它是以涤纶薄膜为片基(涤纶薄膜作为基膜层,其厚度为12-16µm),涂上醇溶性染色树脂层(隔离层),经过真空喷镀金属铝,在涂上胶粘层而制作而成的。

进一步的,隔离层位于基膜层与染色层之间,可以使得电化铝箔的染色层与基膜层烫印时易分离;染色层用以显示电化铝箔的颜色,它是有三聚氰胺醛类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和染料组成。

进一步的,镀铝层可使得电化铝箔呈现金属般的光泽,铝是很高的光反射材料,气态铝在真空条件下可均匀地附着在染色层表面。

进一步的,电化铝箔的胶粘层主要是油甲基丙烯酸酯或者虫胶组成,可以用在烫印时使得电化铝箔涂层粘结到无纺布底版(即承印材料)上,并起到保护镀铝层的作用。

进一步的,烫金机采用平压平立体烫印设备,可以是博斯特烫金机,其中烫金速度可以达到7500张/小时,精度可以保持在±0.1mm以内。

同时,烫金操作时,原理是利用热压转移原理。在合压作用下,电化铝与烫印版、承印材料接触,由于电热板的升温使得烫印版具有一定的热量,电化铝受热使得热熔胶的染色树脂层和胶粘剂熔化,染色树脂层粘力减小,而特种热敏胶粘结剂熔化后粘性增加,铝层与电化铝基膜剥离的同时转印到了承印材料上,随着压力的卸除,胶黏剂迅速冷却固化,铝层牢固地附着在承印材料上,完成了烫印过程。

进一步的,在步骤031中,分析设计图纸中的图案,将图片导入电脑中建模,采用网格线分割成至少100*100个色块,建立坐标位点,根据光强度变化差值分析确定坐标位点,制作印刷模板,包括凸模板和凹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烫金表层的制作方式,采用明暗光线的变化,确定凸模板上的凸点高度和位置,根据二维坐标确定数值的具体位点,接着再根据三维坐标数值确定凸点的高度,此时就可以根据数据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具体位点和比例,然后按照要求制作凸模板和凹模版,由此采用上述凹模版和凸模板,经烫金操作形成的图案具有一定凹凸立体感,由此能够得到墙布具有一定的质感。

进一步的,在步骤031中,将印刷模板按照印刷的先后顺序标记,并标记所用的颜色及型号代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操作者及时快速的找到所需的印刷版,同时也不会出现印刷顺序上的错误,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在步骤032上,在凹模板的下端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四个用于卡接无纺布底版的固定夹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夹具的设置提高对无纺布底版的固定,减少出现无纺布底版在印刷过程中因移位而造成印刷错误的现象出现,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印刷错误率。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固定夹具包括通过转轴铰接在底板上的抵接片,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驱动抵接片朝着底板方向抵紧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扭簧作用压紧的主要动力源,此时扭簧的作用力只能起到初步的固定作用,此时凸模板与凹模板在压合时,由于凹凸模板之间会出现小幅度的褶皱,此时预压合的力量可以允许这个小幅度的移动,防止完全固定死后,因压合出现无纺布底版破裂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对无纺布底版的保护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墙布烫染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片在靠近底板的一侧上设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上设有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片和纹路的存在一部分提高了抵接片与无纺布底版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减少无纺布底版无端移动的机率;另一方面橡胶垫片的设置,将刚性接触转化为柔性接触,还能起到保护无纺布底版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至少设有四根“┌”形状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竖直端部转动连接在底板上,其水平端部上开设有一竖直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旋设有螺杆,螺杆一端抵接在抵接片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后当完成凹模板与凸模板之间的预压合之后,需要对无纺布底版进行稳定地锁定,此时可将连接杆的水平端朝向抵接片,接着再驱动螺杆旋转,可提高螺杆的下端对抵接片之间的锁紧作用,进一步提高抵接片对无纺布底版的锁紧作用,此时无纺布底版不能再发生相对的位移,大大提高了锁紧的稳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烫染时的精度。

进一步的,水刺非织造基层的织造方式,具体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

步骤0011、涤纶纤维团经开松机开松,混棉箱均匀混合,再经过梳理机梳理,把纤维堆梳理成以根根并排排列的纤维棉网,再通过交叉铺网机铺网,使梳理好的纤维棉网三维杂乱排列。

步骤0012、纤维棉网先经过牵伸机的牵伸,再通过3-5道高压水刺,压力分别为70-120bar,然后将纤维棉网依次经过真空脱水,烘干,压烫和定型四道工序后形成水刺非织造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刺无纺布通过开松、梳理、铺网等操作后,再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由此得到的织物不仅透气性好,而且轻薄,且方便烫染、印花等操作,十分的方便。

进一步的,防水层和阻燃层的制作方式,具体包括如下的操作步骤:

步骤0021、在水刺非织造基层上均匀涂覆一层防水材料,干燥后得到具有防水层水刺非织造基层。

步骤0022、在步骤0021中得到干燥的防水层表面上均匀涂覆有一层阻燃材料,干燥后得到具有防水层、阻燃层的水刺非织造基层。

进一步的,防水层可为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微孔膜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微孔膜层能够过滤细菌在内的所有尘埃颗粒的同时可以保持空气流通,因而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防风效果。

进一步的,阻燃层可为木材纸张用无卤阻燃剂FR-2021、纸制品用阻燃剂LM-8088、蜂窝纸阻燃剂LM-8003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水刺非织造基层进行后整理,通过添加防水材料和阻燃材料,得到具有防水层、阻燃层的水刺非织造基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不仅制作方法简单,而且还能提高墙面装饰的质感和多样性要求;

2、优化的,烫金表层的制作方式,采用明暗光线的变化,确定凸模板上的凸点高度和位置,根据二维坐标确定数值的具体位点,接着再根据三维坐标数值确定凸点的高度,此时就可以根据数据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具体位点和比例,然后按照要求制作凸模板和凹模版,由此采用上述凹模版和凸模板,经烫金操作形成的图案具有一定凹凸立体感,由此能够得到墙布具有一定的质感;

3、优化的,采用扭簧作用压紧的主要动力源,此时扭簧的作用力只能起到初步的固定作用,此时凸模板与凹模板在压合时,由于凹凸模板之间会出现小幅度的褶皱,此时预压合的力量可以允许这个小幅度的移动,防止完全固定死后,因压合出现无纺布底版破裂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对无纺布底版的保护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墙布烫染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中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3为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中烫印设备简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固定夹具、无纺布底版、底板以及凸模板在实施例1中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中烫印设备剖视图。

附图说明:1、水刺非织造基层;2、防水层;3、阻燃层;4、烫金表层;5、无纺布底版;6、印刷模板;7、凸模板;8、凹模板;9、固定夹具;10、抵接片;11、底板;12、转轴;13、扭簧;14、橡胶垫片;15、连接杆;16、螺纹孔;17、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如图1所示,按照施工安装的方式由内到外依次包括水刺非织造基层1、防水层2、阻燃层3和烫金表层4。其制造方法包括水刺非织造基层1的织造、防水层2和阻燃层3的制作,以及烫金表层4的制作。

其中,电化铝箔是一种用于烫金工艺的必要原材料,能够用于烫金表层4的制作。它采用专用的烫印箔,可以是信旗下KOMA烫印箔;电化铝箔(金箔)它是以涤纶薄膜为片基(涤纶薄膜作为基膜层,其厚度为12-16µm),涂上醇溶性染色树脂层(隔离层),经过真空喷镀金属铝,在涂上胶粘层而制作而成的。

而隔离层位于基膜层与染色层之间,可以使得电化铝箔的染色层与基膜层烫印时易分离;染色层用以显示电化铝箔的颜色,它是有三聚氰胺醛类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和染料组成。

镀铝层可使得电化铝箔呈现金属般的光泽,铝是很高的光反射材料,气态铝在真空条件下可均匀地附着在染色层表面。

电化铝箔的胶粘层主要是油甲基丙烯酸酯或者虫胶组成,可以用在烫印时使得电化铝箔涂层粘结到无纺布底版5(即承印材料)上,并起到保护镀铝层的作用。

实施例1: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水刺非织造基层1的织造方式:

步骤0011、涤纶纤维团经开松机开松,混棉箱均匀混合,再经过梳理机梳理,把纤维堆梳理成以根根并排排列的纤维棉网,再通过交叉铺网机铺网,使梳理好的纤维棉网三维杂乱排列。

步骤0012、纤维棉网先经过牵伸机的牵伸,再通过3-5道高压水刺,压力分别为70-120bar,然后将纤维棉网依次经过在真空脱水,烘干,在185℃的温度压烫和240℃的温度下定型,经过以上四道工序后形成水刺非织造基层1。

步骤二、防水层2和阻燃层3的制作方式:

步骤0021、在水刺非织造基层1上均匀涂覆一层防水材料,干燥后得到具有防水层2水刺非织造基层1。

步骤0022、在步骤0021中得到干燥的防水层2表面上均匀涂覆有一层阻燃材料,干燥后得到具有防水层2、阻燃层3的水刺非织造基层1。

步骤三、烫金表层4的制作方式:

步骤030、印刷时依次按照顺序印刷、干燥,依次循环多次,使得多个图层依次重叠复合,最终在水刺非织造基层1上形成完整的设计图案,得到无纺布底版5。

步骤031、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图案,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图层,按照图层设计相对应的印刷模板6,包括凸模板7和凹模板8;测试并矫正凸模板7和凹模板8的印刷效果。

步骤032、将凸模板7固定在工作台面上,随后将无纺布底版5放置在凸模板7上进行预夹紧,同时在平压平立体烫印设备(即博斯特烫金机)的下压杆上固定安装凹模板8,调整距离使得凹模板8与凸模板7上下对应,接着预压合凸模板7和凹模板8,将无纺布底版5锁紧在凸模板7上。

步骤033、凹模板8的凹槽内涂抹粘合剂,再次压合凸模板7和凹模板8,使得无纺布底版5上具有粘合剂胶点。

步骤034、通过热转印技术将电化铝箔压覆在步骤033上的具有粘合剂胶点的无纺布底版5上,加热至170℃进行压烫,此时电化铝箔稳定粘附在无纺布底版5上,经过230℃的温度下定型后完成烫金表层4的制作。

实施例2: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指出在于:在步骤031中,分析设计图纸中的图案,将图片导入电脑中建模,采用网格线可以分割成100*100个色块,并建立坐标位点,根据光强度变化差值分析确定坐标位点,制作印刷模板6,包括凸模板7和凹模板8。

实施例3: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指出在于:在步骤031中,将印刷模板6按照印刷的先后顺序标记,并标记所用的颜色及型号代码。

实施例4: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指出在于:如图3所示,在步骤032上,在凹模板8的下端面设有一块矩状的底板11,在底板11上四条边上安装有四个用于卡接无纺布底版5的固定夹具9。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固定夹具9均包括通过转轴12铰接在底板11上的抵接片10,转轴12上设有用于驱动抵接片10朝着底板11方向抵紧的扭簧13。由此采用扭簧13作用压紧的主要动力源,扭簧13的作用力只能起到初步的固定作用,凸模板7与凹模板8在压合时,由于凹凸模板7之间会出现小幅度的褶皱,此时预压合的力量可以允许这个小幅度的移动,防止完全固定死后,因压合出现无纺布底版5破裂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对无纺布底版5的保护。

为了减少无纺布底版5无端移动的机率,如图5所示,在抵接片10靠近底板11的一侧上设有具有弹性的橡胶垫片14,同时在橡胶垫片14上可以有楔形的纹路(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具有橡胶凸点(图中未示出)。由此纹路和橡胶凸点的设置,增加了抵接片10与无纺布底版5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减少无纺布底版5无端移动的机率。

为了提高烫染时的精度,如图4和图5所示,在底板11上有四根“┌”形状的连接杆15,其中连接杆15的竖直端部轴承连接在底板11上(连接杆15不能在竖直方向上上下滑移),其水平端部上开设有一竖直设置的螺纹孔16,在螺纹孔16内旋设有一根螺杆17,并且螺杆17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块垫片,且垫片的直径大于螺杆17的直径,此时当垫片下端抵接在抵接片10上时,抵接片10稳定被锁紧,此时无纺布底版5不能再发生相对的位移,提高了烫染时的精度。

实施例5: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指出在于:在步骤034中,通过热转印技术将电化铝箔压覆在步骤033上的具有粘合剂胶点的无纺布底版5上,加热至150℃进行压烫,此时电化铝箔稳定粘附在无纺布底版5上,经过240℃的温度下定型后完成烫金表层4的制作。

实施例6:一种水刺非织造布墙布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指出在于:在步骤034中,通过热转印技术将电化铝箔压覆在步骤033上的具有粘合剂胶点的无纺布底版5上,加热至180℃进行压烫,此时电化铝箔稳定粘附在无纺布底版5上,经过220℃的温度下定型后完成烫金表层4的制作。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