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织造机上对织边或织物制作标记的开口装置及用于调节这种开口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18171发布日期:2020-11-13 16:0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织造机上对织边或织物制作标记的开口装置及用于调节这种开口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织造机上对织边或织物制作标记的开口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沿着织造机的纬线方向对开口装置的提花头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织造领域中,已知使用一个或若干个提花头来对在织机上织造的织物进行织边标记。这种提花头从fr-a-2677380中已知,并且这种提花头包括在上部位置与下部位置之间由刀状件驱动的可选的钩。该头包括主带轮,该主带轮驱动带以用于使刀状件以交替的竖向平移运动移动。

从us-a-5257649中还已知经由箍筋和螺母而将提花头沿着梁固定。这相对复杂并且在提花头需要沿着对应的织机的纬线方向被调节时意味着长的维护时间。

这些提花头也可以用于织造窄的织物,比如带状物。

通常,一个或若干个提花头由织机上方的梁支承,并且所述一个或若干个提花头由主轴驱动。已经证明高效且可靠的cx172提花开口装置就是这种情况。特别地,每个提花头的主带轮被锁定在主轴上,该主轴由通过电动马达提供动力的曲柄机构驱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连续旋转通过曲柄机构转换成主轴的交替运动,主轴的交替运动由主带轮和相关联的带传递至每个提花头的刀状件。

由于在给定的织机上可以织造若干织物或带状物,因此有时需要使提花头的位置适应于织物的实际宽度或适应于在织机上织造的不同带状物的位置。

关于cx172提花开口装置,当需要调节提花头沿着纬轴的位置时,每个提花头均被驱动至打开位置,并且曲柄机构通过一个或若干个销被转位、即被锁定就位。然后,提花头运动件也通过一个或若干个其他销转位。然后提花头运动件从主轴松开并且提花头从梁松开。此后,提花头可以沿着梁、即沿着纬轴移动。

该过程总体上是复杂的、漫长的,并且需要合格的人力,特别是因为该过程需要曲柄机构的转位和每个提花头的运动件的转位。提花头的位置的细微调节并不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通过一种新的开口装置来解决该问题,在该新的开口装置中,提花头沿着织机的纬线方向的位置可以容易且快速地调节,而无需一些运动零件的转位。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织造机上对织边或织物制作标记的开口装置,该开口装置包括:

-梁,该梁旨在于织机上方、平行于织机的纬轴延伸;

-至少一个提花头,该提花头包括:

·可选的钩;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使可选的钩在上部位置与下部位置之间移动,该驱动装置包括主带轮;

·综,该综连接至钩;

·综支承件,该综支承件用于锚固综;

-主轴,该主轴用于以旋转的方式驱动主带轮,该主轴平行于梁延伸;以及

-马达,该马达用于驱动主轴。

根据本发明,提花头经由至少一个衬垫靠置在梁的至少一个支承肋上,并且主带轮与主轴旋转固定并且能够沿着该轴滑动。此外,主轴和主带轮是花键式的并具有匹配花键,并且主轴插入到主带轮的中央孔中。

由于本发明,提花头沿着纬轴的位置可以通过使主带轮沿着主轴滑动同时保持该带轮与该轴旋转固定来调节。因此,在使提花头平行于织机的纬线方向移动之前,不再需要使曲柄机构和提花头运动件转位。主轴和主带轮上的匹配花键对于沿着主轴导引主带轮的实施而言是容易且经济的实。由于主轴插入在主带轮的中央孔中,因此由主轴和主带轮组成的组件保持紧凑。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但可选的方面,这种开口装置可以结合有以下特征中的以任何技术上允许的组合考虑的一个或若干个特征:

提花头设置有快速锁定机构,该快速锁定机构用于将提花头沿着梁锁定,并且当快速锁定机构不起作用时提花头能够沿着梁滑动。

快速锁定机构包括夹持件,该夹持件能够相对于提花头的框架在第一锁定位置与第二释放位置之间可逆地移动,在该第一锁定位置中,梁被夹紧在衬垫与夹持件之间,在该第二释放位置中,夹持件不阻碍提花头沿着梁的滑动运动。

夹持件在夹持件的第一位置中从下方推动梁的锁定肋。

快速锁定机构包括偏心件,该偏心件驱动夹持件或者构成夹持件。

夹持件的臂配备有弹性衬垫,当夹持件处于该夹持件的第一锁定位置时该弹性衬垫被压缩在梁的纵向表面与夹持件之间。

夹持件相对于提花头的框架在该夹持件的第一锁定位置与该夹持件的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竖向移动。

夹持件在该夹持件的第一锁定位置与该夹持件的第二释放位置之间、以及在该夹持件的第二释放位置与该夹持件的第一锁定位置之间由偏心件来驱动,该偏心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提花头上并且铰接在螺母内,该螺母能够在夹持件的水平凹槽中移动。

夹持件由偏心件形成,该偏心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提花头上,并且该偏心件具有在夹持件的第一锁定位置中推在梁上并且在第二释放位置中与梁间隔开一间隙的外表面。

梁包括两个横梁,并且提花头安装在这些横梁之间并且经由至少一个衬垫靠置在每个横梁的支承肋上。

梁包括至少一个横梁,所述至少一个横梁限定支承肋,该支承肋具有接纳衬垫的纵向表面,并且该纵向表面相对于水平平面形成在0°与45°之间、优选地在10°与30°之间的角度。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横梁还限定锁定肋,该锁定肋具有接纳夹持件的纵向表面,并且该纵向表面相对于水平平面形成在0°与45°之间、优选地在10°与30°之间的角度。

梁包括单个横梁,提花头在横梁上方且沿着横梁的两个侧向侧延伸,并且快速锁定机构的夹持件位于横梁下方。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沿着织造机的纬线方向对如上文提及的并且包括快速锁定机构的开口装置的至少一个提花头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释放快速锁定机构;

b)使提花头沿着梁滑动,同时保持主带轮与主轴旋转固定;以及

c)将快速锁定机构切换到应用构型中,在该应用构型中,快速锁定机构将提花头锁定在梁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对开口装置和根据开口装置的原理的方法的两个实施方式的仅作为示例提供且参照附图做出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在织造机上的开口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开口装置的立体图,其中,两个横梁和侧向板的盖已被移除;

-图3是沿着图1上的平面iii、垂直于织机的纬轴截取的横截面图,其中,提花头的快速锁定机构处于释放构型中;

-图4是与图3类似的侧视图,其中,锁定机构处于应用构型中;

-图5是图3和图4的提花头的锁定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与图3上的细部vi相对应的详细视图,其中,锁定机构的杆和主带轮已被移除;

-图7是与图6类似的、当锁定机构处于应用构型时的详细视图;换句话说,图7与图4上的细部vii相对应;

-图8是沿着图7上的线viii-v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属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口装置的提花头的与图3类似地侧视图,其中,提花头的锁定机构处于释放构型中;以及

-图10是同一提花头的与图9类似的侧视图,其中,锁定机构处于应用构型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上部分地示出了织造机l,并且织造机l包括一组综框2,所述一组综框2配备有综丝4,所述综丝4适于与来自未示出的线卷的经纱6一起形成梭口。织物f在织机l上被织造。

在织机l中,经纱6整体平行于织机的纵向轴线x延伸,并且未示出的纬纱平行于横向轴线y插入。轴线x和y彼此垂直并且是整体水平的。轴线y是织机l的纬轴。综框2是竖向的并且平行于纬轴y。

开口装置10用于将两个织边s1和s2织造到织物f的侧向边缘上。优选地,这些织边s1和s2包括织物f的标记,该标记由通过每个织边中的经纱和纬纱获得的图案来实现。

在该示例中,开口装置10包括两个提花头20和梁30,该梁30由在平行于轴线y且位于轴线y上方的轴线y’的两侧延伸的第一横梁302和第二横梁304形成。优选地,两个横梁302和304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并且两个横梁302和304由相同的铝型材制成。横梁302和304在其相应的端部302a、302b、304a和304b处安装在两个板306和308上,所述两个板306和308隐藏在相应的盖310后面。两个提花头20位于梁30的限定在横梁302、304以及板306和308之间的内部体积v30内。轴线y’是该体积v30的纵向轴线。

在图2上,仅示出了开口装置10。此外,302和304以及与板308相关联的盖310被移除,以示出开口装置10的一些其他部件。

在该示例中,两个提花头20是相同的。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一个提花头的描述适用于另一提花头。在下文中,将对在图1和图2的右侧示出的提花头20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该提花头20包括七十二个可选的综钩202,每个综钩通过通丝206连接至综丝204。在图1和图2上,在每个提花头20下方仅示出了一根综丝204和三根通丝,但是,实际上,存在大量这样的综丝和通丝206。通丝206一起形成织机l的与每个提花头20相关联的综h。

每个提花头20具有框架220并且设置有综支承件203,该综支承件203从提花头20的框架220向下延伸,并且该综支承件203支承锚固板205,从每个综丝204向下延伸的弹簧207被锚固在该锚固板205处。这种弹簧207向下拉相关联的综丝204以抵抗对应的通丝206的提升动作。

未示出的选择装置、比如电磁体位于每个提花头20内,以根据将要在织物f的织边s1和s2上实现的用于标记的图案而将所选择的钩202保持在其上部位置中。

钩202仅在图3上示出。每个钩202悬挂至滑轮组2022。位于两个相对的刀状件208上的在顶部位置与底部位置之间反相移动的两个可选的钩2020通过绕滑轮组2022的未示出的滑轮缠绕的绳2060连结。零件208、2020、2022和2060仅在图3上以虚线示出,因为零件208、2020、2022和2060都包括在框架220内。每次挑选,刀状件208到达顶部位置,并且根据电磁体的激活,钩2020可以保持在顶部位置中或者可以自由地朝向底部位置跟随刀状件208。相应的刀状件208固定在带210上,该带210绕若干空转带轮212运转并且由主带轮214驱动。零件208至214构成提花头20的运动部分。

可以考虑其他构造以用于以竖向交替运动来驱动每个提花头20的可选的钩202。

为了清楚起见,提花头20的面对板308的侧向面在图3上示出为空白,以用虚线更好地示出提花头20的内部部件202至212中的一些部件。提花头20的面对板308的侧向面的实际几何形状在图2和图4上可见。

板308支承电动马达312,该电动马达312通过曲柄机构314连接至主轴50,该主轴50在体积v30内平行于轴线y’从板308朝向板306延伸,其中,主轴50的自由端502位于板306附近。例如,板306与自由端502之间的平行于轴线y’测量的距离可以小于50mm。替代性地,主轴50可以延伸至板306并且在板306中具有轴承。曲柄机构314包括连杆313,该连杆313一方面铰接至由电动马达312驱动的轮315,并且另一方面铰接至与主轴50连接的杆。曲柄机构314将马达312的输出轴的连续旋转运动转换成主轴50绕主轴50的纵向轴线a50的交替旋转运动。

实际上,主轴50的纵向轴线a50与轴线y’重叠。

主轴50是花键式的。换句话说,主轴50的外周缘表面设置有由纵向凹槽506间隔开的纵向肋504。

另一方面,主带轮214具有花键式中央通孔2140,该花键式中央通孔2140设置有内部纵向肋2146和内部纵向凹槽2144。

一方面,肋504和凹槽2144的几何形状是互补的,并且另一方面,肋2146和凹槽506的几何形状是互补的。因此,主轴50可以接合在每个提花头20的主带轮214的中央孔2140内,使得主带轮214与主轴50通过花键的配合而旋转固定,同时保持能够沿着该轴滑动。

使用花键式的主轴50和主带轮214对于实施而言是容易且经济的。

每个横梁302或304具有用于支承两个提花头20的支承肋316。

z20表示提花头20的竖向中心轴线。

318表示肋316的纵向上表面。纵向表面318向上定向。p30表示由梁30限定且穿过每个纵向表面318的内部边缘的水平平面,该内部边缘是最接近轴线z20的边缘。

纵向表面318不是水平的。纵向表面318朝向体积v30的顶部和轴线z20会聚在一起。α表示表面318与平面p30之间的角度,该角度从平面p30朝向使该表面318朝向相对的横梁延长的线定向。根据为横梁302和304选择的设计,该角度α可以在0°与45°之间,优选地在10°与30°之间。在该示例中,由于纵向表面318不是水平的,因此该角度是非零的。

框架220的在图2上可见的纵向侧上设置有两个衬垫218,以允许该提花头靠置在横梁302的支承肋316的纵向表面318上并且在该纵向表面318上滑动。在该示例中,每个衬垫218通过螺钉219安装在提花头20的框架220上。

框架220的在图2上隐藏的相反的纵向侧上设置有另外两个衬垫218,另外两个衬垫218中的仅一个衬垫在图2上可见。

在图1至图8的示例中,每个衬垫218安装在框架220的平行于轴线y’的纵向侧与该框架的垂直于轴线y’的端部板222之间的边缘附近。替代性地,衬垫218也可以位于这两个边缘之间、位于框架220的纵向侧上。

由于衬垫218和支承肋316的纵向支承表面318的配合,每个提花头20能够在横梁302和304上沿着轴线y’可滑动地移动。只要这些花键式主轴和主带轮保持彼此接合、从而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旋转固定,无论提花头20在体积v30内沿着轴线y’的位置如何,主轴50与主带轮214之间的运动的传递都不会妨碍该滑动运动。

因此,提花头20在平行于纬轴y的轴线y’的方向上的位置调节是快速且容易的。特别地,不需要为了将刀状件208保持就位而使形成提花头的运动的曲柄机构314或内部部件208至212转位。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特征,每个提花头20设置有快速锁定机构60,该快速锁定机构60包括锁定轴62,该锁定轴62平行于轴线y’延伸并且铰接在提花头框架220的两个相对的端部板222上。该锁定轴62在其端部62a和62b中的每一者处均组装至偏心件64和杆66。所述两个杆通过手柄68连接,该手柄68由在框架220外侧平行于轴线y’延伸的连杆形成。

每个偏心件64铰接在螺母70内,该螺母70具有上平坦表面70a和下平坦表面70b,这两个平坦表面彼此平行。每个螺母70被接纳在夹持件72的呈椭圆形的横向凹槽72a内,其中,横向凹槽72a的主轴线为水平的。如通过图6和图7——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带轮214——的比较所示,螺母70可以在凹槽72a内水平滑动。

每个夹持件72具有两个臂72b和72c以及两个根部72d和72e。根部72d和72e与横梁302和304的一些竖向表面320配合,以在下文中解释的竖向平移运动中对夹持件72进行导引。

每个横梁302设置有锁定肋326,该锁定肋326限定纵向表面328。纵向表面328向下定向。p’30表示由梁30限定并且穿过两个纵向表面328的内部边缘的水平平面,该内部边缘被限定为表面3018的边缘。

两个横梁302和304的两个表面328相对于两个横梁302和304的表面318沿相反的方向定向。纵向表面328不是水平的。纵向表面328朝向体积v30的底部和轴线z20会聚在一起。β表示表面328与平面p’30之间的角度,该角度从平面p’30朝向使该表面328朝向相对的横梁延长的线定向。根据为横梁302和304选择的设计,该角度β可以在0°与45°之间,优选地在10°与30°之间。在该示例中,由于纵向表面328不是水平的,因此该角度是非零的。

在每个臂72b和72c的自由端上安装有弹性衬垫74。

在图4、图7和图8上所示的第一锁定位置中,手柄68已经向上移动成密切靠近框架220,并且快速锁定机构60的两个偏心件64作用在螺母70上。因此,锁定轴62在水平凹槽72a内居中并且位于每个夹持件72的竖向凹槽72f的下部部分中。在该构型中,紧邻锁定轴62的两个端部62a和62b定位的两个夹持件72向上移动,并且弹性衬垫74牢固地压靠于锁紧肋326的纵向表面328,这使提花头20沿着轴线y’固定在横梁302和304上。

在图3和图6上所示的第二释放位置中,手柄68被向下带动,这意味着两个偏心件64的旋转使螺母70在水平凹槽72a内移动至图6上的左侧,并且锁定轴62位于凹槽72f的较高部分中,从而向下带动夹持件72和衬垫74远离纵向表面328。在该构型中,只要锁定机构不在表面328上对提花头20进行制动,锁定机构就是释放的。因此,提花头20沿着轴线y’的滑动运动是可能的。

弹性衬垫74的使用允许补偿在快速锁定机构60的第一锁定位置中夹持件72与纵向表面328之间的任何游隙,并且还允许适应于下述情况:在该情况中,偏心件64在螺母70内的运动将引起夹持件72在向上方向上的超行程。

尽管如此,弹性衬垫74是可选的并且可以省去。

为了便于一方面对快速锁定机构60在图4、图7和图8上的锁定位置进行检测并且另一方面对快速锁定机构60在图3和图6上的释放位置进行检测,在设置于每个夹持件72上的相应的壳体72g中安装有一些球状件76。这些球状件被定尺寸并定位成当设置在每个杆66上的槽66a与球状件76和壳体72g对准时部分地接合在这些槽66a内。未示出的弹性装置、比如弹簧将球状件76弹性地推到槽66a中。因此,当手柄68处于图3的位置中时,两个槽66a与壳体72g对准,使得球状件76可以接合在这些槽之间。在图4的另一构型中,相同的球状件接合在另外两个槽66a内。因此,当杆66和手柄68被保持在第一锁定位置或第二释放位置的情况下,在离开快速锁定机构60的第一锁定位置或第二释放位置时,球状件76形成对于使用者而言可感觉到的硬点。

在图6和图7上未示出球状件76。

在快速锁定机构60的锁定位置中,每个横梁302或304均被夹紧在衬垫218与74之间,这保证了提花头20在该横梁上的安全且永久的固定。角度α和β有助于这种固定效果。此外,由于两个横梁被夹紧在框架220的前纵向侧和后纵向侧上的衬垫218与74之间,因此提花头20在快速锁定机构的锁定位置中的固定甚至更有效。

在该实施方式中,位于锁定轴的每个端部62a或62b处的两个夹持件72具有在两个夹持件72的第一锁定位置与两个夹持件72的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的平移竖向运动,该第一锁定位置对应于快速锁定机构60的应用构型,该第二释放位置对应于该机构的不起作用的构型。

在图9和图10上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下文中,主要对该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进行描述。

在图9和图10上,提花头20的端盖已被移除,从而允许提花头20的内部运动的可视化。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主带轮214设置有两个齿2146,所述两个齿2146与主轴50的对应的纵向凹槽506配合。在该实施方式中,也使用花键式的主轴50和主带轮214,但是所述花键式的主轴50和主带轮214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由主带轮214驱动的带210在四个空转带轮212上运转并且驱动一些刀状件208,以使可选的钩202以竖向交替运动移动。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这些可选的钩202悬挂至滑轮组2022,所述滑轮组2022自身悬挂至由位于刀状件208上的钩2020驱动的绳2060。此处,零件208、2020、2022和2060再次仅在图9上用虚线表示,因为零件208、2020、2022和2060包括在提花头20的框架220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梁20由单个横梁302组成,该单个横梁302限定上部支承肋316和下部锁定肋326。

安装在提花头的框架220上的可滑动衬垫218靠置在纵向上表面318上并且由支承肋316限定。实际上,在提花头框架220的平行于轴线y’的纵向尺寸上可以设置若干衬垫218。

快速锁定机构60包括铰接在提花头20的两个端部板222上的锁定轴62、安装在锁定轴62的每个端部处的偏心件64、与锁定轴紧固的杆66以及手柄68。

在快速锁定机构的锁定构型中,每个偏心件64的外螺旋表面64a被认为与由锁定肋326限定的纵向下表面328直接相互作用。在快速锁定机构60的锁定构型中,纵向下表面328以抵接的方式接纳螺旋表面。换句话说,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夹持件72由每个偏心件64形成,并且该夹持件在该夹持件的第一锁定位置与该夹持件的第二释放位置之间以旋转的方式移动,而不是如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以平移的方式移动。

因此,在本发明的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提花头20在横梁302上方且沿着横梁302的两个侧向侧302a和302b延伸,并且由偏心件形成的夹持件72位于该横梁的下方。

在该实施方式中,横梁302的两个纵向表面318和328彼此平行并且是水平的,所述两个纵向表面318和328分别在一方面与可滑动的衬垫218相互作用并且在另一方面与夹持件72相互作用。

在快速锁定机构60的在图9上所示的释放构型中,在夹持件64至72的螺旋表面64a与锁定肋326之间存在竖向间隙g。因此,锁定机构60不阻挠提花头20沿着轴线y’的平移运动,该运动由于衬垫218在支承肋316上滑动而是可能的。

在图10的锁定构型中,手柄68已经绕锁定轴62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手柄68在图9上的位置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这使表面64a从下方与锁定肋326牢固接触,从而阻碍提花头20沿着轴线y’的任何移位。

在本发明的两个实施方式中,在快速锁定机构60的应用构型中,横梁302、并且可能是两个横梁302和304被夹紧在由提花头20承载的衬垫218与快速锁定机构的夹持件72之间,该夹持件72可能配备有一个或若干个弹性衬垫74。在该应用构型中,夹持件72经由从下方施加在对应的纵向表面328上的竖向力向上推动每个横梁302或304的锁定肋326。

在本发明的所提及的两个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对提花头20沿着织造机l的纬线方向y的位置进行调节时,人们通过释放快速锁定机构60、通过使快速锁定机构60的手柄68朝向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图3上所示的位置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在图9上所示的位置移动而开始。这通过使手柄68绕锁定轴62的中心轴线沿着图3、图4、图6、图7、图9和图10上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发生。

然后,人们可以通过构件214和50的花键、肋或齿2146或504与花键或凹槽2144或506的配合使提花头20沿着梁30滑动同时保持主带轮214与主轴50旋转固定。当沿着纬线方向到达提花头20的适当位置时,提花头20可以通过将快速锁定机构60切换回应用构型而被牢固地固定在梁30上,在该应用构型中,快速锁定机构60将提花头20锁定在梁30上。这通过使手柄68绕锁定轴62的中心轴线沿图3、图4、图6、图7、图9和图10上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发生。

本发明在附图上被示出为开口装置包括两个提花头的情况。然而,提花头的数目可以等于一个或者大于或等于三个。

无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何,衬垫218有利地由相对于梁30的材料具有低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例如,该衬垫218可以由诸如peek之类的塑料材料制成。替代性地,该衬垫可以由滚动件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未示出的实施方式,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梁30可以包括具有倾斜表面的单个横梁302,并且提花头可以以悬臂的方式安装在该横梁上。

可以将上文提到的实施方式和变型进行组合,以产生本发明的新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