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布面料针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0412发布日期:2021-07-27 13:5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布面料针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桌布面料针织装置。



背景技术:

桌布是指铺在桌面上做装饰或保护用的布或类似布的片状物,通常由于人们用餐过程中会将食物残渣掉到桌布上,所述一般桌布都比较丝滑,易清洗,所以桌布面料一般采用涤棉竹节印花台布、涤棉针织花边台布、纯棉丝光网扣台布和涤丝经编提花台布等,通常情况下由于桌布面料丝滑而且缝制过程要比普通的棉制面料缝制缝制难度大,市场的针织机大多为手动针织机,而且需要操作者自己用手将缝制物固定,进行缝制,而且市场并没有针对桌布面料缝制的针织机,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桌布面料针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布面料针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桌布面料针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控制器和编程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的外部设有电源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台板,所述台板的上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撑杆,前侧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和后侧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台板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个固定条,所述台板的上端面左侧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上端设有电机仓,所述电机仓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台板的上端面右侧设有支架,两个所述导轨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上端面设有移动托板,所述移动托板与两个导轨保持垂直的位置关系,所述移动托板的内部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移动托板的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针织机,所述针织机的内部右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移动托板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端贯穿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杠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架的上端,所述编程控制系统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靠近边角处设有四个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下端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丝杠与安装块之间通过螺纹安装。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与移动托板的下内侧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齿轮的厚度大于第一齿轮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的两端头位置带有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桌布面料针织装置采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互相配合完成了对桌布的不同位置的针织工作,通过电机的转动节省了人力劳动,通过编程控制器对控制器的控制,控制器对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的针织工作,固定条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的对桌布进行固定,防止由于桌布面料问题而造成针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针织效果好,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桌布进行针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移动托板上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移动托板的侧视剖视图;

图5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腿、3-支撑板、4-控制器、5-编程控制系统、501-显示屏、502-编程按钮、6-台板、7-支撑杆、8-导轨、9-固定条、10-电机支架、11-电机仓、12-第一电机、13-滑块、14-移动托板、15-齿条、16-第一齿轮、17-限位块、18-针织机、19-第二电机、20-第二齿轮、21-安装板、22-安装块、23-丝杠、24-支架、25-磁铁、26-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桌布面料针织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与支撑板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控制器4和编程控制系统5,所述控制器4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4的外部设有电源线24,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台板6的下表面,所述台板为可以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板,所述台板6的上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撑杆7,前侧两个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面和后侧两个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导轨8,两个所述导轨8的位置关系为平行关系,所述台板6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个固定条9,所述固定条9可以吸附在台板1的上表面,所述台板6的上端面左侧设有电机支架10,所述电机支架10的上端设有电机仓11,所述电机仓11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12,所述台板6的上端面右侧设有支架24,两个所述导轨8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与导轨8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3的上端面设有移动托板14,所述移动托板14与两个导轨8保持垂直的位置关系,保证移动托板14可以通过滑块13相对于导轨8进行往复移动,所述移动托板14的内部设有齿条15,所述齿条15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的转动可以使第一齿轮16自身相对于齿条15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托板14的内部设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限位块17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针织机18,限位块17主要用于承载针织机18的自身重量,所述针织机18的内部右侧设有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与第一齿轮16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齿轮20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0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6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一齿轮16相对于齿条15的往复移动,第一齿轮16通过连接杆带动限位块17进行移动,限位块17通过连接杆带动针织机18相对于移动托板14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托板14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块22,所述安装块22的上端贯穿安装有丝杠23,所述丝杠2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所述丝杠2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架24的上端,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的转动,带动丝杠23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了安装块22相对于丝杠23的往复运动,安装块22带动安装板21进行移动,安装板21与移动托板14之间固定安装,进而实现了安装板21带动移动托板14进行相对于导轨8的往复移动,所述编程控制器5与控制器4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器4与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9之间电连接,编程控制器5之间控制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直接控制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9。

具体而言,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靠近边角处设有四个支撑腿2,支撑腿2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同时也设定支撑腿方便特种设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安装块22的下端面与安装板21的上端面紧密贴合且通过螺丝固定安装。

具体而言,所述丝杠23与安装块22之间通过螺纹安装,保证丝杠23可以相对于安装块22进行旋转。

具体而言,所述限位块17的下表面与移动托板14的下内侧壁相接触,限位块17的下表面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与移动托板14的下表面。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齿轮20直径小于第一齿轮16的直径,防止第二齿轮20与齿条15之间有干涉,所述第二齿轮20的厚度大于第一齿轮16的厚度,所述第二齿轮20为主动轮,便于带动第一齿轮16进行转动。

具体而言,所述固定条9的两端头位置带有磁铁25,将固定条放置针织物的上表面,固定条9两端头的磁铁25与台板6之间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进而起到固定针织物的作用。

具体而言,所述编程控制系统5的上半部分为显示屏501,所述编程控制系统5的下半部分为编程按钮502,所述显示屏501主要显示针织机的运动轨迹,操作者通过编程按钮502对编程控制器5进行编程,通过编程控制器5对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9进行控制,进而实现了编程控制器5对针织机18的运动轨迹的控制。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第一电机12与第二电机19的转动,来实现针织机18的横向与纵向的移动,首先接通电源线24,然后操作者将要针织的内容在编程控制器5上进行编程,然后显示屏501会显示出针织机18即将运动的轨迹,然后将桌布放到台板6的上表面,将固定条9放到台板6的边缘,将桌布固定,然后按动编程控制器5的启动按钮,编程控制器5对控制器4的配电进行控制,控制器4对第一电机12与第二电机19的转动方向进行控制,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的转动带动丝杠23进行转动,丝杠23与固定块2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而实现了固定块22相对丝杠23的纵向移动,固定块22带动安装板21进行纵向移动,安装板21带动移动托板14进行纵向移动,进而实现了针织机18的纵向移动,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0进行转动,第二齿轮20带动第一齿轮16进行转动,第一齿轮16的转动实现了相对于齿条15的纵向移动,第一齿轮16通过连接杆带动限位块17进行移动,限位块17通过连接杆带动针织机18进行相对于移动托板14的纵向移动,通过移动托板14和导轨8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垂直关系,进而实现了针织机18的横向于纵向的双向移动,进而实现了针织机18对桌布进行针织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