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版纺织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7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版纺织材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版纺织材料。
相关技术描述为了利用网版纺织材料来完成高密度和高精度印刷,需要让网版纺织材料合理地处于高张力之下,以便使尺寸变化率小、弹性回复率高。尽管采用如尼龙和聚酯之类柔性聚合物纤维制作的网版纺织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此种网版纺织材料的强度及弹性模量都嫌低,尺寸稳定性也不令人满意。
在高性能印刷领域,如在印刷电路板上进行印刷,采用了细不锈钢丝制成的网版纺织材料,然而不锈钢丝造成的问题在于此种材料不易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有人提出用热致液晶聚酯纤维制作网版纺织材料,如在日本待审查专利公开平成2-80,640及平成3-220,340等文献中所公开的。
尽管完全由热致液晶聚酯构成的网版纺织材料在强度和弹性模量上不成问题,然而这种材料系由刚性聚合物构成,故容易发生原纤化,致使在织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原纤干扰油墨渗透,导致妨碍高精度印刷的实现。
又有人提出用海-岛型纤维制作某种网版纺织材料,在该纤维中由热致液晶聚酯构成岛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海组分,或者用皮芯型共轭纤维制作,其中由热致液晶聚酯构成芯组分,另一种柔性聚合物构成皮组分。然而当采用这类材料时,构成皮或海组分的柔性聚合物由于未经牵伸故而非常脆,于是出现不仅其机械强度不足,而且皮层部分还容易剥离或脱落的问题。如果提高岛组分或芯组分的比例以获得足够的机械特性,则芯组分就会外露,从而降低耐磨性,致使工业规模生产极为困难。
为解决以上种种问题,本发明人已提出采用一种皮芯型共轭纤维制作网版纺织材料,在这种纤维中,芯组分由热致液晶聚酯(A聚合物)构成,皮组分由柔性热塑性聚合物(B聚合物)与热致液晶聚酯(C型)的共混物构成,正如日本待审查专利公开平成5-230,715和平成8-260,249所公开的。此种网版纺织材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抗原纤化能力。这种材料的性能比用细不锈钢丝制作的更令人满意。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性能更为优异的印刷密度更大、印刷精度更高的网版纺织材料。
上述目的是通过用一种皮芯型共轭纤维制作网版纺织材料达到的,在这种纤维中,芯组分由热致液晶聚酯(A聚合物)构成,皮组分由柔性热塑性聚合物(B聚合物)与热致液晶聚酯(C型)按C聚合物掺混比例为0.15~0.45的共混物构成,其中皮芯型共轭纤维具有如下的色泽标准值18≤b*≤35………………(1)0.5a*≤10……………… (2)55≤L*≤80………………(3)其中b*=200[(Y/Y0)1/3-(Z/Z0)1/3]a*=500[(X/X0)1/3(Y/Y0)1/3]L*=116(Y/Y0)1/3-16,X、Y及Z代表三色激励值。
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用以制作网版纺织材料的皮芯型共轭纤维优选地具有诸如强度为10克/旦(g/d)或更高、弹性模量为400克/旦或更高、直径为45微米或更小、表面呈平缓起伏等一些特征。该皮芯型共轭纤维可含有0.1%(重量)或更少的着色剂。所使用的柔性热塑性聚合物可以是聚苯硫醚。该网版纺织材料可以是采用皮芯型共轭单丝制成的网眼机织物。假设该网眼机织物的撕破强度为X(gf),沿着将构成网眼机织物诸纱线撕破的方向排列的纱线直径为Y(微米),则该网眼机织物满足X/Y2的数值等于或大于0.32,且网孔面积等于或大于35%。该网版纺织材料的撕破强度为200gf或更高,密度为200目或更大。
附图简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以及其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附图研读了下文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之后将会一目了然,附图中

图1(a)~1(g)是表示本发明使用的共轭纤维的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表示预期由本发明使用的共轭纤维形成的纤维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幅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展示出带有平缓起伏的共轭纤维表面形态的一个实例;图4是表示纤维侧面形态之一例的示意图;图5是展示一个可供纺制皮芯型共轭纤维用的喷丝板的断面图;以及图6是大致表示在一个印刷试验中印制的试验花纹的示意图。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在本发明中术语“热致液晶(各向异性)”意指处于熔融相时显示光学液晶性质(各向异性)。例如,这种性质可通过将试样安放在热台上并在氮气氛中加热时观察透过样品的透射光予以辨认。
用于本发明的芳香聚酯系由芳香二醇、芳香二羧酸或芳香羟基羧酸等重复结构单元构成的,它优选地形成下面结构式中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的组合。
其中X,X’和Y,Y’是H,Cl,Br或CH3,和Z是
或者
该芳香聚酯更优选地是由结构式(11)和(12)中所示重复结构单元组合构成的聚合物。具体地说,它是包含65%(重量)或更多的结构式(11)中的(A)及(B)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更优选是其中成分(B)为4~45%(重量)的芳香聚酯。
合意的热致液晶聚酯的熔点(“MP”)为260~360℃,优选为270~350℃。本文中的术语“熔点”是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例如Mettler公司制作的TA3000型),按照JIS K7121的规定测定时,所观察到的主吸热峰的峰值温度。更具体地说,该测试程序是,将10~20毫克样品放入到DSC装置内的铝盘中之后,以100cc/min的速率通入承载气体氮气,随后在以20℃/min的速率进行加热的同时测定吸热峰值。当初次扫描时因聚合物特性观察不到明显的吸热峰时,可把样品加热到比以50℃/min加热速率加热时所预期的流动温度高50℃,并在此温度下维持3分钟以完全熔融之后,再以80℃/min的速率冷却到50℃,然后,以20℃/min的加热速率进行加热便可测定出吸热峰了。
对用于本发明的B聚合物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柔性热塑性聚合物就行,其例子包括聚烯烃、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氟塑料等。作为B聚合物,优选采用PPS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其中PPS,且尤其是直链PPS,能获得良好的纺丝性能并可对耐化学性、机械强度、耐磨性等产生显著的效果。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术语“柔性聚合物”是指主链中没有芳环的聚合物,或者,主链中虽有芳环但在芳环之间的主链上有4个或更多个原子的聚合物。
C聚合物象A聚合物一样,可由热致液晶聚酯构成;A聚合物就树脂类型而言可以与C聚合物相同或不同。C聚合物的熔点优选地为比B聚合物的熔点MP高出不超过80℃,同时又不低于该熔点MP以下10℃的温度。
在用于本发明的A、C聚合物中,可加入某些热塑性聚合物,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聚碳酸酯、多芳基化合物、聚酰胺、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氟塑料等,只要加入的聚合物不降低本发明的效果即可。B聚合物可含有一种或多种除柔性热塑性聚合物之外的聚合物,只要B聚合物不减弱本发明的效果即可,而且B聚合物也可使用多种类型的柔性热塑性聚合物。A、B及C聚合物可与各种不同添加剂共混,例如着色剂,如二氧化钛、高岭土、硅石、氧化钡之类的无机材料,碳黑、染料及颜料等,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光稳定剂等等,只要该聚合物不减弱本发明的效果即可。
在本发明中,皮组分不光由柔性热塑性聚合物(B聚合物)构成,它是由柔性热塑性聚合物(B聚合物)与热致液晶聚酯(C聚合物)共同构成的,借此可显著提高皮组分的强度以及皮组分与芯组分之间的粘附力。
用以构成皮组分的共混物可通过B与C聚合物两种切片的掺混,或者通过两种聚合物在熔融状态借助静态混合器之类设备的互相混合来制备。在本发明中,由于皮组分是用比C聚合物含量大的软质B聚合物与C聚合物掺混构成的,因此,可以想到,皮组分本身又具有一种海-岛结构,其中C聚合物构成岛组分,而B聚合物构成海组分(见图2)。在图2中,A表示A聚合物;B表示B聚合物;C表示C聚合物。刚性、物理性能优异的C聚合物构成岛组分,起着增强作用,而耐磨优异的B聚合物构成海组分并将C聚合物基本上包裹住,从而显著改善耐磨性。本文中的术语“海-岛结构”是指,当观察纤维断面时在作为基质的海组分中分布着50或60~50000或60000个岛屿这样一种状态。改变B聚合物与C聚合物的掺混比例及熔体温度,可控制岛的数目。从纤维强度和抗原纤化的角度考虑,岛组分优选是细小的,岛组分的直径优选为0.01~0.5微米。
为了改善构成皮组分的B聚合物的强度,按理说需要对纤维进行充分拉伸以使B聚合物取向。但是,构成芯组分的热致液晶聚酯仅靠纺丝而不需要拉伸就已经具有了优异的物理性能,且初生原丝本身就已经显著取向了。如果为提高皮组分的强度而对初生原丝进一步拉伸,则此种进一步拉伸必将由于构成芯组分的A聚合物已经高度取向而基本上达不到目的。结果,得到的共轭纤维皮组分将变得非常脆,并且会很容易从芯组分上剥离,致使难以对该纤维进行加工,且耐磨性不足,而当芯组分与皮组分彼此剥离并产生原纤时就会妨碍油墨的渗透,从而破坏高精度印刷的实现。
可是,采用本发明,由于在皮组分中掺混了热致液晶聚酯,皮组分就很难从芯组分上剥离,因为构成芯组分的聚合物中有与皮组分同属一类的聚合物,故皮组分对芯组分有较高的亲和力,而且构成皮组分的热致液晶聚酯在初生原丝状态时已经高度取向,从而改善了皮组分的强度,并显著改善了耐磨等性能。特别是,当网版纺织材料带有一个或多个小洞时,该网版纺织材料依然保有在尺寸稳定性、耐磨性等方面的优异材料性能。
皮组分中C聚合物的掺混比例C/(B+C)的设计值为0.15~0.45,优选为0.25~0.4(重量比)。当C聚合物的掺混比例过大时,纤维耐磨性将变得不足,此时纤维由于僵硬而难以在织造步骤中进行加工.相反,当C聚合物的掺混比例过小时,皮组分的强度将变得不足,从而容易造成芯与皮之间的剥离,进而降低织造过程的生产率。况且,这时纤维也难以获得规定的色泽标准值。
按照本发明的皮芯型共轭纤维可包括芯组分为偏置的皮芯型纤维,以及具有多个芯的皮芯型纤维。该共轭纤维中芯组分的比例为0.25~0.80,优选地为0.3~0.7。本文中术语“芯组分比例”是指共轭纤维的断面比(A)/(A+B+C)。虽然断面比可以从纤维横断面的显微照片求得,但是它一般可由生产中的芯与皮组分之间的纺出体积比算出。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使用具有特定色泽标准值的皮芯型共轭纤维。规定了特定色泽标准值就可抑制乳胶曝光时晕光的发生,从而在掩蔽与未掩蔽部分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故用这种材料可形成致密而精确的图形。
色泽标准值b*、a*、L*系由CIE(国际照明委员会)于1976年建议采用的,它们是由下列公式确定的数值,其中X、Y及Z是在全散射表面上的三色激励值。
18≤b*≤35……………(1)0.5≤a*≤10………… (2)55≤L*≤80……………(3)其中b*=200[(Y/Y0)1/3-(Z/Z0)1/3]a*=500[(X/X0)1/3-(Y/Y0)1/3]L*=116(Y/Y0)1/3-16,且X,Y和Z代表三色激励值。
一般地说,b*代表黄色调;a*代表红色调;L*代表白色调。数值越大,黄、红、白色调越强。这些色泽标准值可用颜色分析仪(例如日立公司制造的C-200S型)方便地测得。
采用具有上述色泽标准值的此种着色共轭纤维能够减少因晕光造成的影响,在掩蔽与未掩蔽部分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从而生成致密而精确的图形。因此,可制成用不锈钢细丝制成的网版所无法获得的清晰、精致的印刷图象。特别要指出的是,b*值对印刷质量影响最大,该值优选地设定为大于或等于20而小于或等于35,更优选大于或等于25而小于或等于33。
当b*值过小时,将会出现晕光,致使边缘模糊;当b*值过大时,由于不仅加大了黄色调而且也加大了黑色调,致使透射到网版背面的光量不足,从而可能妨碍存在于背面的乳胶曝光。当a*值过小时,由于,即使在b*值合适时,唯独黄色调增加了,致使晕光得不到充分抑制;相反,当a*值过大时,由于过多增加了红色调致使晕光也得不到充分抑制。当L*值过小时,由于灰色调的增加致使晕光得不到充分抑制;相反,当L*值过大时,由于过于接近白色致使晕光同样也得不到充分抑制。a*值优选为大于或等于1.0而小于或等于5.5;L*值优选地设定为大于或等于60而小于或等于78。
获得具有此种色泽标准值的纤维的方法不受任何限制。例如,一种方法的例子是,在B聚合物和/或C聚合物中加入黄着色剂(例如颜料、染料等)。着色剂的掺入可通过将其直接加入到B聚合物和/或C聚合物中,或者在纤维成形期间用掺入的方法将高浓度色母粒加入,从而使之稀释来实现。作为着色剂,可使用碳黑、颜料(包括二氧化钛)、耐热染料,其粒度优选地为0.01~2微米。
然而如果掺入着色剂,则纤维的物理性能可能受到损害,并出现芯与皮容易分离的问题。因此,着色剂的掺入量规定为等于或小于整个纤维重量的0.1%(重量),优选等于或小于0.01%(重量),更优选基本上不掺入任何着色剂,这时,纤维的着色优选地采用一种不加入任何着色剂的方法来实现。当纤维直径小,特别是当纤维直径等于或小于33微米时,着色剂的掺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尽管一般通过把热致液晶聚酯纤维置于活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可获得具有要求色泽标准值的纤维,但是当皮组分由B聚合物与C聚合物的共混物构成时,此种常用的方法并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共轭纤维。虽然其原因尚不能肯定,但是否可这样来解释即使采用在活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由于C聚合物和B聚合物分别构成岛组分和海组分,形成海-岛结构,此时由于其中构成皮组分的B聚合物占有较高的掺混比例,故纤维表面基本上被作为海组分的B聚合物所覆盖,致使纤维仍然难以带上要求色泽标准值的颜色。如果掺入较高掺混比例的C聚合物,则虽然纤维容易着色了,但是其可织性和耐磨性均会受到损害。
可是,即便采用如PPS这样的本来为白色的树脂作为B聚合物,例如采取下列的特殊条件则仍然可获得具有上述色泽标准值的着色纤维。
一种优选的制造方法是,将C聚合物对B和C聚合物总重量的重量比C/(B+C)设定为0.15~0.45,在满足下列条件下纺成丝之后,将丝置于活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
MVb≥MVc纺丝温度≥MPc+30℃
γ(γ=4Q/πr3)≥20000其中,MVb、MVc分别是B和C聚合物的熔融粘度(泊),其测定方法在下文实施方案中做了规定;MPc是C聚合物的熔点;γ是纺丝时的剪切速率(秒-1);Q是纺制该皮芯型共轭纤维时每一个孔的聚合物纺出量(立方厘米/秒);r是纺丝孔的沿剪切面方向的半径(厘米)。
虽然采用此种方法能生产出具有要求色泽标准值的共轭纤维的原因尚不能肯定,但是否可这样来解释由C聚合物构成的岛组分在受到高剪切力作用之后,在C聚合物形成许多微岛组分且C聚合物的粘度比B聚合物的粘度低足够多的情况下,C聚合物便会分散开来,此后经过在活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分散到纤维表面一周的C聚合物通过各种辅助反应就显示出特定的色泽标准值了。特别要指出的是,当采用直链PPS作为B聚合物时,通过控制氧浓度和处理时间及温度,能以生产规模获得具有优异物理性能及要求色泽标准值的共轭纤维。
从着色效果考虑,γ定为等于或大于30,000,优选等于或大于40,000。其原因虽尚不能肯定,但是否可这样来解释由C聚合物构成的岛组分在提高剪切速率的条件下很容易分散到纤维的整个外表面上。从提高纺丝和着色生产率考虑,也希望提高剪切速率以制造直径更粗的纤维。而从纺丝工艺的特点考虑,又希望γ定在等于或小于80,000。
当采用上述方法时,纺丝温度应定在MPc+30℃。其理由虽尚不清楚,但可否这样来解释当纺丝温度过低时,由于C聚合物的粘度降得不够低,致使由C聚合物构成的岛组分无法分散到整个纤维表面。然而若纺丝温度过高,聚合物就可能发生分解,因此该值优选定在等于或小于MPc+60℃。
为了提高着色效率和纤维性能,纺丝速度优选定为等于或大于650米/分钟,更优选定为等于或大于900米/分钟,同时考虑到纺丝稳定性,该值又应等于或小于3,000米/分钟。从直径较细的纤维纺丝过程及可用性考虑,MVb优选定为等于或小于(MVc+1100)泊。从着色考虑,MVb定为等于或大于MVc,优选定为等于或大于MVc+350,更优选定为等于或大于MVc+400。从纺丝稳定及着色效率以及纤维的耐磨性考虑,MVc定为等于或小于600泊,优选定为等于或小于500泊,而从纤维性能考虑,又应等于或大于380泊。
热处理不需要整个过程都在活性气氛中进行,至少部分在活性气氛中进行即可。此时,任何一种松弛热处理和紧张热处理均可使用。从着色效率和纤维性能考虑,希望采用的温度条件介于(MPb-80℃)与(MPb)之间,特别是,希望纤维在热处理的后半段处于氧含量为5~22%(体积)的气氛中接受1小时或更长的处理。顺便指出,MPb指的是B聚合物的熔点。
合意的热处理气氛是露点在等于或低于-40℃的低湿度气体。优选的热处理温度曲线为从芯组分熔点以下40℃或者低于皮组分熔点的某一温度开始升温。处理时间根据情况之不同可从数分钟到50或60小时不等。
作为加热源,该热处理可采用以载气作为热媒的方法、发自诸如热板或红外加热器之类的辐射源的方法、与热辊或热板接触的方法或者用微波源之类的内加热方法。该热处理所采用的形式可以是,让纤维卷绕成环状或折叠起来(例如把纤维放到金属网上进行),或者让纤维在多辊之间连续接受处理。当对纤维进行紧张热处理时,希望其加热温度低于芯组分熔点减去80℃,或者对纤维施加低于断裂强度的1~10%的张力,经过这样的处理,将进一步改善各项性能,尤其是弹性模量。等做成纺织品形式之后再进行热处理也是可以的,但是考虑到生产效率,仍希望在做成纺织品之前对纤维进行热处理。
优选的是,在实施热处理之前给初先原丝上油以加强着色效果,上油率为等于或大于纤维重量的0.01%(重量),尤其是等于或大于0.05%(重量)。纤维表面的油剂起着促进各种辅助反应的作用,从而促进为本发明所优选的着色。施加油剂可显著改善着色效果,使得即使在按照上面规定的方法纺出纤维,然后在惰性气体的气氛中进行热处理(例如在氮气氛中)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具有符合本发明规定色泽标准值的共轭纤维。从纤维性能考虑,上油率优选定为等于或小于3%(重量),更优选定为等于或小于1%(重量)。
作为此种油剂,从着色效率考虑,优选那些在热处理期间可被蒸发掉的油剂,又若考虑容易施加到纤维上去,则优选由乳液构成的油剂。优选能够赋予纤维以平滑性和抗静电特性的油剂。更具体地说,希望使用主要成分为矿物油、烯化氧共聚物或脂族酯的油剂,而综合以上观点考虑,优选由结构式(13)、(14)所规定的油剂,而二者兼用则效果更为显著。
R-O-(CH2CH2O)n-R (13)R-O-(CH2CH2O)m-POOX(14)要指出的是,式(13)、(14)中,R代表含3~30个碳原子的烃基;n代表1~30的整数;m代表1~30的整数;X代表钠或钾。
从着色效率、操作等因素考虑,优选R选自含8~15个碳原子的直链烃基,n选自8~15的整数,m选自1~5的整数,X选为钾。在众多油剂当中,下式(15)、(16)所示油剂是尤其优选的。式(13)中规定的油剂与式(14)中规定的油剂的掺混比例(重量比)优选定为30∶70~70∶30。
CH3(CH2)11-O-(CH2CH2O)10-(CH2)11CH3(15)CH3(CH2)11-O-(CH2CH2O)2-POOX (16)虽然该纤维可通过满足上述条件并进行热处理被着色为具有要求的色泽标准值,然而须知,热处理在提供着色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纤维的物理性能。以着色为目的的热处理和以改善纤维物理性能为目的的热处理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完成,但是也可在不同的过程中完成。比如,在完成了旨在改善纤维物理性能的热处理之后,可再在空气之类的气氛中进行旨在着色的另一次热处理。当这两个目的的对应加热条件不同时,希望按如下方式同时实现这两个目的,即在实施了实现一个目的的热处理之后,接着就进行另一热处理以弥补加热不足,达到另一目的。旨在改善纤维物理性能的热处理可在例如氮气之类的惰性气氛中、在诸如含氧空气之类的活性气氛中或者在减压下进行。
当共轭纤维以某种基本不掺入任何着色剂的方式制作时,由于纤维物理性能没有受到损伤,故该纤维可获得优异的性能。更具体地说,该共轭纤维可获得10克/旦或更高的纤维强度和400克/旦或更高的模量,尤其是12克/旦或更高的纤维强度和450克/旦或更高的模量,甚至16克/旦或更高的纤维强度和500克/旦或更高的模量。当使用高拉伸强度和高模量的纤维时,制成的网版纺织材料可具有优异的特性,如尺寸稳定性、耐久性和印刷特性。
本发明的纤维表面可优选地带有起伏。纤维表面上的这种起伏的形成可改善对光敏树脂之类材料的粘附力,并赋予纤维优异的耐磨性。用以形成此种起伏的方法不受任何限制,可使用某些已知的方法,比如采用具有各向异性断面孔的纺丝板来纺丝的方法、用部分拉伸造成直径粗细相间的方法、制造在聚合物中包含许多无机颗粒的纤维的方法、纤维成形后采用化学手段对纤维进行刻蚀的方法或者利用等离子体刻蚀纤维的方法。
虽然,采取这样一类方法进行处理可获得带有大量极为细小起伏的共轭纤维,然而希望使用的纤维表面起伏形态却是呈平缓之势的,因为只有这样,纤维才可能达到基本上不因磨损而在这些起伏处出现裂纹,并呈现出其他显著的效果。此种平缓起伏在纤维表面上的形成带来一系列效应,如热处理期间股数减少,从而使纤维能够经受住更高温度的热处理;以及耐磨性降低,使得纤维加工(织造等)起来更为容易。
该纤维另一个极好的效果是,纤维对光敏乳胶(以下简称“乳胶”)粘附力较强,从而改善了印刷版的耐久性,而且正是由于乳胶粘附力的增强,使得当要求乳胶成形为俯视观察时具有鲜明边缘,或者从断面方向看具有垂直边缘的负花纹图形或印刷模板图形时,习惯采取的过度曝光不再必要了。结果,油墨得以满意地透过,用这种纤维所生产的印刷版具有节距(pitch)细密的乳胶层。换句话说,鉴于可采用如此细密的节距进行印刷,故本发明的纤维可显著改善印刷性能。该项优点在印刷精度和清晰度要求更高的技术领域就显得越发明显了。
按照本发明,纤维表面上带有平缓的起伏,图3是一幅电子显微镜照片,展示出纤维表面上的此种平缓起伏情况。它不同于借助微颗粒所形成的具有细密起伏的纤维,本发明的纤维不会造成导向件的磨损或刮丝,从而除了带来本发明在防止网眼堵塞及改善油墨透过等方面的效果之外,还使得高密度网版纺织材料的织造过程更为顺利。该纤维之所以有较好效果的原因在于,此种起伏比表面上形成许多细密起伏的纤维更容易因磨损而从纤维表面消除。用以形成此种起伏的方法不受任何限制。比如可采用如下方法。
0.15≤C/(B+C)≤0.45MVb≥MVc+350γ(γ=4Q/πr3)≥20000其中C/(B+C)代表C聚合物的重量比,MVb、MVc、γ、Q及r所代表的意义与上面关于纺丝条件的表达式中相同。
由上述方法形成此种起伏的机理虽尚不清楚,但是否可这样来解释C聚合物形成许多极细小的岛组分,并且该组分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纤维表面上,这样,刚性的C聚合物就在纤维表面上形成大量线型的突起。
为了形成平缓起伏,B聚合物与C聚合物的粘度之间应符合一定的关系。当B聚合物的粘度MVb低于(MVc+350)泊时,就不容易形成清晰的起伏构造,相反,当B聚合物的粘度MVb超过(MVc+1100)泊,将会在纺丝板的下方出现类似于熔体破裂的现象,从而不但破坏了纺丝能力,而且难以制成直径较细的纤维。为了形成该起伏构造,优选MVb≥MVc+400。当采用直链PPS为B聚合物时,它具有很高的纺丝能力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容易形成平缓的起伏,因此希望采用直链PPS。
虽然,当条件0.15≤C/(B+C)≤0.45得不到满足就不能形成平缓起伏的原因尚属未知,但可否这样来解释若C聚合物的掺混比例过小,则由C聚合物构成的岛的数目将会减少,以致由C聚合物引起的起伏就不容易形成,而如果C聚合物的掺混比例过大,则难以形成由C聚合物构成的岛组分。
图4中展示一种具有此类平缓起伏的优选纤维形态。如图4中所示,其中画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倍的纤维照片的外侧面轮廓简图,其中数字1代表纤维;数字2代表侧视纤维外周边的边缘。位于纤维长度3D(D是纤维直径)内的最高点称为L;最低点称为S;从点L至中心线C的垂线长度称为LL;从点S至中心线C的垂线长度称为LS。数出符合LL与LS之差(LL-LS)等于或大于0.005D这一条件的相邻点L与S构成之组合的数目(NM),两边都算上,求出总和。在3个或3个以上点处的NM的优选平均值为5~100,更优选为10~50。从纤维强度考虑,(LL-LS)等于或小于0.05D,优选等于或小于0.03D。这里的中心线C是连接二直线(a,b)中点的一条直线,它沿着以纤维长度3D建立起来的区域内的纤维轴线方向延伸。
该皮芯型共轭纤维可采用已知的方法纺制,例如采用图5中所示的纺丝板。在图5中,A代表A聚合物;B代表B聚合物;C代表C聚合物。对所获得的纤维横断面形状并无具体的限定。然而,图1(a)~1(g)及图2中所举出的形状则被视为合意的例子。在图1中,A代表A聚合物;B代表B聚合物;C代表C聚合物。A聚合物构成芯组分;B聚合物与C聚合物的共混物构成皮组分。皮组分又可视为具有一种包含岛组分和海组分的海-岛式结构。图2展示出一种状态,其中B聚合物不妨比作海组分,而C聚合物不妨比作其中的岛组分。采用了上述皮芯型共轭纤维,就可以做到,印出的图象不模糊或不走偏,基本不发生在油墨层平整等方面的缺陷,可形成厚度均匀的高质量油墨层,并且可获得尺寸十分稳定、历久不变的网版纺织材料。
在本发明中,还可使用其他具有上述色泽标准值的纤维(即除了本发明的共轭纤维以外的纤维)与本发明的纤维一起使用。某些不具备所述色泽标准值的纤维也可一起使用,只要它们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即可。从各种性能如晕光抑制、尺寸稳定等效果来考虑,优选使用50%(重量),更优选80%(重量),进一步优选90%(重量)上面所描述的共轭纤维来制作网版纺织材料。当制成的整个网版纺织材料满足该色泽标准值条件时,即使采用该网版纺织材料的任何一部分也可作出高质量印刷图象。
对采用该皮芯型共轭纤维制作网版纺织材料的方法不存在任何特殊限制,但优选用该皮芯型共轭纤维作为纬纱和/或经纱按已知的方法来织造它。例如,设计成由交缠的纱线部分构成的织造式样或形式;多种不同直径的纤维织造在一起;使用柔软性较为优异的纤维;或者以适当的方式选用上述中的某些。比如,如果选择斜纹织物组织作为织造花纹,则制成的纺织材料安装上去时可承受较高的张力。如果将纤维织成一种交缠状态以便使纤维有较大柔性,则纺织材料在安装上去时可承受较高的张力。若将不同直径的纤维织在一起,则网孔面积可保持得开阔,再有,依靠该纤维在纤维交缠部分柔性较大的特点,纺织材料在安装上去时可承受较高的张力。同样,若采用柔软性优异,且优选地,拉伸强度也高、表面弹性较好的纤维,则纺织材料在安装上去时可承受高张力。从加工的难易、印刷性能、耐磨性等因素考虑,网版纺织材料优选由采用皮芯型共轭单丝织成的网眼机织物制造。
对该网版纺织材料的组织不存在任何限制。为了做到高质量的印刷,网孔面积优选定为等于或大于35%,更优选定为等于或大于37%,最优选定为等于或大于40%。关于尺寸稳定性,假定网版纺织材料的撕破强度为X(gf),在构成网眼机织物的众纱线之中沿撕破方向排列的纱线直径为Y(微米),则X/Y2的值优选为等于或大于0.32,更优选等于或大于0.35。当网版纺织材料满足上面的网孔面积及X/Y2值这两个条件时,则可获得网孔面积宽敞、高度张紧的印刷版。综上所述,由于印刷图象质量高,又由于该纺织材料在使用时待印材料与印刷图象版彼此位置贴近,故其印刷图象相对于印刷版图象所发生的歪斜和伸长均少,尺寸稳定性极好、且定位精度好,印刷位置不走偏。
要指出的是,撕破强度值是采用Elemendolf式撕破张力测定仪,遵照JIS L 1096D(Penjurum法)测定的。在本发明中,测定取样点为经、纬向各10点;从这10点测定值中去掉最大及最小值,取其余8个测定值的平均值;然后,将纬向平均值与经向平均值二者再平均起来算出撕破强度。
术语“网孔面积”是指,当俯视该材料平面时,在构成网版纺织材料的纬向和经向纤维的一个节距内的开口(此处没有纤维)的面积占有率。该网孔面积值是根据所用纤维的纤维直径和密度算出的。在计算面积时,采用纤维直径的名义值作为纤维直径,而密度,则是用密度仪对得到的网版纺织材料进行实际测量所获得的数值(在1英寸范围内的纤维数目,以根数/英寸或目为单位)。网孔面积S(%)用下式表示,其中经向纤维或经纱的纤维直径是f1(微米);纬向纤维或纬纱的纤维直径是f2(微米);经密(即纬向密度)是M1(根数/英寸或目数);纬密(经向密度)是M2(根数/英寸或目数)。
S=[(25400/M1-f1)·(25400/M2-f2)]/[(25400/M1)·(25400/M2)]注意,上式的f1对应于经向纤维的纤维直径Y,而上式的f2则对应于纬向纤维的纤维直径Y。
网版纺织材料的拉伸强度优选设计为等于或大于200gf,尤其是等于或大于300gf,更优选为等于或大于400gf。若拉伸强度小于200gf,当施加高张力时材料可能发生破裂,具体视如何施张力而定,从而可能得不到足够紧的高张紧印刷版。
网版纺织材料的密度为等于或大于200目,优选等于或大于250目,更优选等于或大于300目,因为只有这样的密度才能顺利印制出高密度排列的线条花纹,而从成本和生产率考虑,该数值优选定为等于或小于350目,尤其是等于或小于330目。
构成网版纺织材料的纤维直径为等于或小于45微米,尤其等于或小于40微米,更优选等于或小于35微米,进一步优选等于或小于33微米,以便较为顺利地印制出细密线条花纹。当纤维直径定为等于或小于35微米,尤其是等于或小于33微米时,保证可印制出150微米宽,尤其是60微米宽的线条花纹。
在先有技术中,当网孔面积宽敞时可以做到高质量印刷。就是说,为了做到高质量印刷以获得油墨已充分淌平的厚度均一的表面层,以及获得不走样、形状良好的印刷油墨层,最好将构成印刷版的网版纺织材料中网孔面积设定得宽敞一些。但是,网孔面积宽敞的材料通常做不成高张力印刷版,结果刮浆时就不得不让待印刷制品的印刷表面与印刷版保持一定距离,才能获得高质量印刷图象。但是,若印刷版距离印刷表面过远,就作不到与印刷版图象尺寸和形状保持一致,即作不到印刷图象歪斜度小,或者说,由于可能出现走偏,这种走偏又可能导致图象模糊,故无法印制细密线条。
在先有技术中,尤其指包含细密线条图象的印刷版,无法做到好的尺寸重现性也不能不发生印刷图象伸长、走偏,或模糊等问题。要印制细密线条,用于此种印刷版的网版纺织材料,以采用较细的纤维制作更为有利。而用细纤维做的网版纺织材料制成的印刷版通常不加高张力,因此容易出现尺寸重现性似乎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依靠满足上述X/Y2条件,解决了先有技术的这类问题。
按照本发明的网版纺织材料,可以在网版印刷如图案印刷、文字印刷、铭牌印刷或彩色印刷等技术领域中,完成细密、清晰和稳定的印刷任务。用该材料尤其可以实现,线条宽度及线条间隙等于或小于150微米的精密印刷,其尺寸精度高、质量高且印刷的稳定性好,甚至可印制60~100微米的线条宽度及线条间隙。因此,当该材料应用到使用抗刻蚀油墨、抗金属镀层油墨之类的场合,该材料可对降低诸如电子器件用精细图案电路板的制造成本作出巨大贡献。除了用于印刷领域,该材料还可用于诸如过滤网眼布、电磁波屏蔽材料等各种各样的用途。
实例下面,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这些实例。用于每一个实例中材料性能测定的测试方法如下[熔融粘度(MV),泊]
系采用Capyrograph(Toyo精工公司制造)在300℃,剪切速率γ=1,000秒-1的条件下测定的。将每一份试样按0.1%(重量)的加入量溶解在五氟苯酚(60~80℃)中,采用Uppelode(乌氏)粘度计在60℃恒温水浴中测定每一份试样的相对粘度(ηrel)。按公式ηinh=ln(ηrel)/c算出ηinh。c表示聚合物浓度(g/dl)。由纤维制成织物,并用颜色分析仪(例如日立制作公司制造的C-200S)进行测定,测定时将4片20毫米×20毫米的布料重叠起来进行。若密度之类的指标有差异,则此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到色泽标准值。将4片重叠起来就可保证色泽标准值的测定结果基本上没有误差。为尽量减少色泽标准值的测定误差,希望使用20毫米×20毫米大小的织物,但是若采用的织物尺寸为10毫米×10毫米,则也可做到测定结果相对地没有误差,尽管比20毫米×20毫米要小。按照JIS L 1013,采用Shimazu制造公司制造的张力仪DCS-100,在试样长度20厘米、初始载荷0.1g/d,拉伸速率10厘米/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拉伸断裂试验。强度系由所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求得的。取5个或更多个测定点的平均值。按照JIS L 1013,采用Shimazu制造公司制造的张力仪DCS-100,在试样长度20厘米、初始载荷0.1g/d,拉伸速率10厘米/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拉伸断裂试验。模量由所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并按照下式求得,模量=(W/D)/(ΔL/L)。式中的w是伸长为ΔL时的载荷;D是纤维旦数(d);ΔL是由该载荷引起的长度伸长;L是纤维原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将纤维放大1,000倍,摄取纤维侧面照片。在任选的10点测定纤维直径,取10点总和的平均值就作为纤维直径。采用Daiei Kagaku仪器公司制造的握持力测试仪,让6根单丝分别通过3个互交成120°角的梳理导纱器,让每一根单丝在1g/d载荷的作用下作冲程为3厘米、速度为95次/分钟的往复运动,测定当开始起毛(起球或原纤化)时的磨擦次数(次数)。在用试样纤维织成布之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纤维表面,并对试样进行评判,皮组分基本无剥离者评为A,仅有少量剥离者评为B,有一些剥离者评为C,有许多剥离者评为D。网孔面积是指,当观察该材料平面时,在构成网版纺织材料的纬向和经向纤维的一个节距内的开口(此处没有纤维)的面积占有率,按下式计算。
S=[(25400/m1-f1)·(25400/M2-f2)]/[(25400/M1)·(25400/M2)]其中,经向纤维或经纱的纤维直径是f1(微米),纬向纤维或纬纱的纤维直径是f2(微米)。经密(纬向密度)是M1(根数/英寸或目数);纬密(经向密度)是M2(根数/英寸或目数)。纤维直径是纤维直径的名义值,而密度(排列在1英寸范围内的纤维数目,以根数/英寸或目数为单位),则是用密度仪对得到的网版纺织材料进行实际测量所获得的数值。撕破强度值是采用Elemendolf式撕破张力测定仪,遵照JIS L1096D(Penjurum法)测定的。在本发明中,测定取样点为经、纬向各10点;从这10点测定值中去掉最大及最小值,取其余8个测定值的平均值;然后,将纬向平均值与经向平均值再平均起来算出撕破强度。采用网版纺织材料和铁框架(正方形中空结构,外尺寸为950毫米×950毫米,内尺寸为910毫米×910毫米,高30毫米,金属厚度为2毫米)。将纺织材料带张力安装在铁框架上,张紧条件见下面所述。用Sangiken公司制造的张力仪测定该静止铁框架中心处沿纬向和经向张力,求各次(张力)测定值的平均值,即测定每当纺织品即将固定到铁框架之前(即当纺织品已被张紧并正要固定到铁框架上去之前),该纺织品刚刚固定到铁框架上之后,以及该纺织品固定到铁框架上7日之后的张力。
纺织品的张紧条件纺织品张力在网版张紧器沿经向和纬向张紧纺织材料时网版纺织材料不破裂的最大张力(即刚好要破裂之前的张力)。
纺织品张紧方法间接张紧法(网版张紧角为偏置22.5°);张力固定方法在网版纺织材料沿正面方向以拉力张紧之后,在材料的下面放上固定框架并借助粘合剂之类予以固定。7天前固定好的纺织材料,经过按上述纺织品张力测定方法测定过张力之后,被用来制成带有试验图象的印刷版,制作条件见下面所述。然后,连续进行印刷,其间不断改变待印材料(镀铜板)与印刷版表面之间的距离,印刷条件见下文。脱离接触最小距离的定义为直至连续印刷100张也不出现图象油墨模糊的在待印材料与印刷版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1)制版条件光敏乳胶EX-420(商品名),Kurita Kagaku公司胶片厚度10~11微米光掩模带有细条花纹的光掩模,如6中所示,图6的T中线条宽度/线条间距=60/100微米,图6的K中线条宽度/线条间距=100/100微米。
曝光机FL-2S(商品名),Ushio yuteku公司曝光时间120k(417毫焦耳/平方厘米)显影水显影,用水喷淋(水压8千克/平方厘米,时间120秒)2)印刷条件印刷机LS-77A(商品名),NEW LONG Seimitsu公司制造刮浆聚氨酯橡胶制成的刮浆板,硬度70°,安装角度70°。
印刷压力0.25毫米提起0毫米刮浆速度300毫米/秒使用油墨ER-70B(商品名),Somahru公司出品,粘度120泊(25℃)[晕光抑制效果(HL),微米]按脱离接触最小距离测定方法中规定的方式进行连续印刷(按测定脱离接触最小距离进行),等所印的第101~第103张上的油墨干燥后,观察其图象的花纹线条情况。
首先,用长度计DR-550F(大日本网版制造公司制造)将图象花纹线条放大200倍摄取照片。然后,测量照片(5厘米×5厘米或更大)上20或更多条线当中的最大和最小线条宽度值,计算最大线宽值(微米)与标准线宽值(60微米)之间的差值以及最小线宽值(微米)与标准线宽值(60微米)之间的差值的总和。求出多根纤维中每一根各自计算值的平均值,作为HL值。剔除那些线宽破损(不完整)处线宽改变的数据,这部分可能是由于皮、芯之间发生剥离或形成起毛所造成的。HL值越小,表明晕光抑制作用越大。按脱离接触最小距离测定方法中规定的方式进行连续印刷(按测定脱离接触最小距离),等所印的第101~第103张上的油墨干燥后,观察其图象的花纹线条情况。
用长度计DR-550F(大日本网版制造公司制造)将图象花纹线条放大150倍,观察线条宽度分别为60和100微米的花纹线条。参照以下标准评定线条不整情况。
A…未发现不整B…发现少数不整C…发现许多不整[实例1~5,对比例1~7]作为A聚合物,采用包含比例为73/27%(摩尔)的结构式(11)、(12)中所示结构单元(A)、(B)的热致液晶聚酯(熔点280℃,熔融粘度410泊,ηinh=4.20dl/g);作为B聚合物,采用直链PPS(见表1A及1B中的MVb、MPb);作为C聚合物,采用包含比例为73/27%(摩尔)的结构式(11)、(12)中所示结构单元(A)、(B)的热致液晶聚酯(见表1A及1B中的MVc、MPc)。
首先,用B和C聚合物。用双轴挤塑机按表1A、1B中所示C掺混比例C/(B+C),将这两种切片共混并挤塑。然后,向不同的挤塑机中分别加入芯组分和皮组分,在树脂熔融之后,用共轭纺丝法纺制约9旦的皮芯型共轭纤维,控制皮组分比例R=0.40,纺丝条件见下面内容及表1A、1B所载。
纺丝孔直径2r=0.015厘米每孔聚合物纺出量Q=0.015立方厘米/秒剪切速率γ=44300秒-1纺丝速度1100米/分钟在对比例6、7中,所采用的条件中,纺丝孔直径2r=0.02厘米,剪切速率γ=18700秒-1。
将如结构式(15)中所规定的油剂与结构式(16)中所规定的油剂按60∶40的比例掺混而成的油剂施加到所获得的单丝上,对于单丝的上油率(重量百分率)见表1A、1B。随后,将单丝卷绕到多孔筒管上,卷绕密度为约0.55克/立方厘米,继而进行热处理。在热处理期间,筒管丝在氮气氛中加热5小时并以固定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250℃,然后在氮气氛中加热10小时并以固定的升温速率从250℃升至表1A、1B中所示温度,最后,在氮气氛中于表1A、1B中所示温度下(表1A、1B中N过程代表氮气氛;A过程代表在系统中引入了空气,其中包含10%氧气的气氛)再加热3小时,就制成了纤维。
以获得的单丝纤维分别为纬纱和经纱织成平纹布,该平纹布本色布料的纬密和经密分别为约250目。随后,将得到的本色布料放在拉幅机上,按普通的方法进行热定形处理,就制成了本发明的网版纺织材料。结果载于表1A、1B。作为A聚合物,采用包含比例为73/27%(摩尔)的结构式(11)、(12)中所示结构单元(A)、(B)的热致液晶聚酯(熔点280℃,熔融粘度410泊,ηinh=4.20dl/g);作为B聚合物,采用直链PPS(见表1A及1B中的MVb、MPb);作为C聚合物,采用包含比例为73/27%(摩尔)的结构式(11)、(12)中所示结构单元(A)、(B)的热致液晶聚酯(见表1A及1B中的MVc、MPc)。
首先,用B和C聚合物。用双轴挤塑机按表1A中所示C掺混比例C/(B+C),将这两种切片共混并挤塑。然后,向不同的挤塑机中加入芯组分和皮组分,在树脂熔融之后,用共轭纺丝法纺制约13旦的皮芯型共轭纤维,控制皮组分比例R=0.40,纺丝条件见下面所载。
纺丝孔直径2r=0.015厘米每孔聚合物纺出量Q=0.021立方厘米/秒剪切速率γ=63900秒-1纺丝速度1100米/分钟将与上面实例1中基本相同的油剂施加到所获得的单丝上,上油率(重量百分率)见表1A所示。随后,将单丝卷绕到多孔筒管上,卷绕密度为约0.42克/立方厘米,继而进行热处理。在热处理期间,筒管丝在氮气氛中加热5小时并以固定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250℃,然后在氮气氛中加热10小时并以固定的升温速率从250℃升至表1A中所示温度,最后,在氮气氛中于表1A、1B中所示温度下(表1A、1B中N过程代表氮气氛;A过程代表在系统中引入了空气,其中包含10%氧气的气氛)再加热3小时,就制成了纤维。用基本上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本发明的网版纺织材料。结果载于表1A。基本上按照实例6的方式制备了共轭纤维,不同的是,采用一种直链PPS(MPb280℃、MVb1170泊)作为B聚合物,其中在B聚合物中掺入了0.3%(重量)镉黄颜料(颜料黄35:C.I.(染料索引号)77117),借此也制成网版纺织材料。结果载于表1A。
表1A
表1B
本发明各实例的网版纺织材料在诸如实现清晰印刷的适用性等性能方面表现极为出色,特别是,实例1~4中制备的材料织造性能优异;即使在长时间反复印刷的情况下也基本不起毛也不出现皮、芯间剥离现象,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一种不使用任何着色剂的方法着色到规定的色泽标准值,还因为它使用了具有高拉伸强度和高模量的共轭纤维,该纤维直径非常细;采用该材料还可做到长时间印刷仍线条清晰、不走偏,因为该材料具有显著的抑制晕光的作用。按照本发明,再细的线条也可印刷得清晰、精确,且该网版纺织材料还提供反复印刷后图象仍不走偏的优点。
上面提供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目的在于举例说明,并非要穷尽或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具体模式上。所选定的说明材料旨在解释本发明及其实际应用的原则,以便让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更好地将本发明应用在所想到的适合具体应用条件的各种各样实施方案及其各种各样的修改做法当中。本文的意图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说明书正文的局限,它应当由下面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皮芯型共轭纤维制作的网版纺织材料,在这种纤维中,芯组分由热致液晶聚酯(A聚合物)构成,皮组分由柔性热塑性聚合物(B聚合物)与热致液晶聚酯(C聚合物)按C聚合物掺混比例为0.15~0.45的共混物构成,其中皮芯型共轭纤维具有如下的色泽标准值18≤b*≤35……………(1)0.5≤a*≤10………… (2)55≤L*≤80……………(3)其中b*=200[(Y/Y0)1/3-(Z/Z0)1/3]a*=500[(X/X0)1/3-(Y/Y0)1/3]L*=116(Y/Y0)1/3-16,X、Y及Z代表三色激励值。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皮芯型共轭纤维的强度等于或大于10克/旦。
3.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皮芯型共轭纤维的弹性模量等于或大于400克/旦。
4.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皮芯型共轭纤维中着色剂含量等于或小于0.1%(重量)。
5.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柔性热塑性聚合物是聚苯硫醚。
6.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皮芯型共轭纤维的直径等于或小于45微米。
7.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皮芯型共轭纤维的表面上带有平缓的起伏。
8.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网版纺织材料系采用皮芯型共轭单丝织成的网眼机织物。
9.按照权利要求8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网眼机织物的撕破强度为X(gf),沿着构成网眼机织物诸纱线的撕破方向排列的纱线直径为Y(微米),以及其中该网眼机织物满足X/Y2的数值等于或大于0.32,而网孔面积等于或大于35%。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网版纺织材料的撕破强度等于或大于200gf。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网版纺织材料的密度等于或大于200目。
12.按照权利要求1的网版纺织材料,其中C聚合物的掺混比例为0.25~0.4。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高精度、高密度网版印刷的网版纺织材料,由皮芯型共轭纤维制成,在这种纤维中,芯组分由热致液晶聚酯(A聚合物)构成,皮组分由柔性热塑性聚合物(B聚合物)与热致液晶聚酯(C型)按C聚合物掺混比例为0.15~0.45的共混物构成。该皮芯型共轭纤维具有特定的色泽标准值,从而依靠对晕光的抑制作用可完成高质量印刷。
文档编号D01F8/14GK1211596SQ9811595
公开日1999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0日
发明者中川润洋, 片山隆, 佐野裕树, 横沟彻 申请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Nbc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