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7661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89]在只具备上述结构的熨烫器9的情况下,使用者需要将衣物上设置的缝制线定位到支撑主体槽913或压缩主体槽937上之后,使压缩主体931向支撑主体911方向旋转来固定衣物。因此,若在将压缩主体931结合到支撑主体911上的过程中衣物位置发生变更,则缝制线有可能从支撑主体槽913或压缩主体槽937脱离。
[009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可包括:用于防止衣物从支撑空间(支撑主体911形成的空间)脱离的引导部8 ;用于将衣物固定在支撑空间的固定部85。
[0091]上述固定部85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在门11上,其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在门11的表面,上述引导部8通过从门11的表面突出设置来形成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
[0092]上述固定部85及引导部8可设置在门11的表面上的不干扰压缩主体931的旋转的任何位置,图3 了示出固定部85位于支撑主体911下部而引导部8位于固定部85下部的一个例子。
[0093]如图1所示,引导部8可由分别设置在门11上的相互面对的两端的第一引导部81及第二引导部83构成。
[0094]第一引导部81可包括:从门11的表面突出设置的第一固定板811 ;从上述第一固定板811向第二引导部83延伸的第一延伸板813。第二引导部可包括:从门11的表面突出的第二固定板831 ;从上述第二固定板831向上述第一引导部81延伸的第二延伸板833。
[0095]第一固定板811和第二固定板831之间距离可设置成与支撑主体91的宽度(支撑主体的Y轴方向长度)相同。
[0096]因此,借助衣挂200的环H来挂在第二衣物支撑部5上的衣物的自由端的Y轴方向移动被第一固定板811和第二固定板831所限制,X轴方向移动被第一延伸板813和第二延伸板833所限制。
[0097]设在第一引导部81上的第一延伸板813设置成可向第二延伸板833伸长长度,设在第二引导部83上的第二延伸板833设置成可向第一延伸板813伸长长度。
[0098]根据衣物的宽度来调节各延伸板813、833的长度,从而防止衣物向X轴方向移动。
[0099]如图3所示,上述固定部85可包括:固定主体851,形成为杆(bar)或板(board)形状;固定主体铰链853,将上述固定主体85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固定到门11的内周面上。
[0100]可利用固定主体连结部将上述固定部85装拆于门11上。
[0101]上述固定主体连结部可包括:设在固定主体851和门11中的任一个上的钩855 ;钩连结槽857,设在固定主体851和门11中其余的另一个上,用于使钩855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结合。
[0102]因此,本发明的使用者可在将缝制线定位到支撑主体槽913上之后通过固定部85固定衣物位置,因此在将压缩主体931结合到支撑主体911上的过程中,能够使得衣物的缝制线脱离支撑主体槽913的可能性最小化。
[0103]另一方面,上述固定部85可通过压缩主体931设置成不露出到外部,为此需要在压缩主体931上还设置用于收容固定部85的固定部收容槽935。
[0104]固定部85不露出到压缩主体931外部,从而放置在门11开放收容空间31时其外观美观程度降低。
[0105]图4示出本发明衣物处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门11的表面设有熨烫器收容槽13。
[0106]上述熨烫器收容槽13设置成门11的表面朝向远离收容空间31的方向凹陷弯折,构成熨烫器9的支撑部91、加压部93、固定部85及引导部8配置在熨烫器收容槽13的内部。
[0107]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门11内部空间设置熨烫器9,不仅能够使门11轻量化,还具有使门11的体积最小化的效果。
[0108]并且,配置在熨烫器9上的压缩主体931的表面能够与没有设置熨烫器收容槽13的门11的表面形成同一平面。
[0109]本发明可变形为多种形式来实施,上述的实施例并不限定其权利范围。因此,若变形的实施例包括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则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主权项】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机壳,其具有用于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间; 供给部,其向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供给空气或水分中的至少一种; 支撑部,其设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形成用于支撑衣物的表面的支撑空间; 引导部,其固定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用于设定衣物的流动范围移动范围来使衣物不脱离上述支撑空间; 加压部,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上,对位于上述支撑空间的衣物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用于对挂在上述支撑空间的衣物的位置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及上述引导部固定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周面; 上述加压部及上述固定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门,该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机壳上,用于开闭上述收容空间; 上述支撑部及上述引导部固定设置在上述门的朝向上述收容空间的内周面, 上述加压部及上述固定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门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门的内周面设置有熨烫器收容槽,该熨烫器收容槽以朝向远离上述收容空间的方向凹陷弯折的方式设置; 上述支撑部、上述加压部、上述固定部及上述引导部设置在上述熨烫器收容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还包括用于形成上述支撑空间的支撑主体; 上述加压部包括: 压缩主体,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在上述支撑主体上,用于对衣物施加压力,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门的内周面; 主体贯通孔,其以贯通上述压缩主体的方式设置,用于使上述收容空间和上述支撑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主体与上述门的内周面形成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压缩主体和上述支撑主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还设置有槽,该槽用于形成不对衣物施加压力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还包括支撑主体槽,该支撑主体槽沿上述门的高度方向形成,并且,该支撑主体槽通过由上述支撑主体的表面朝向远离上述收容空间的方向凹陷弯折来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压部还包括压缩主体槽,该压缩主体槽通过与上述支撑主体槽结合来形成不对衣物施加压力的空间,并且,该压缩主体槽通过由上述压缩主体的表面凹陷弯折来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设置在上述支撑主体的下部; 上述加压部还包括固定部收容槽,该固定部收容槽设置在上述压缩主体上,用于收容上述固定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设置在不干扰上述压缩主体的旋转的上述固定部的下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包括: 第一引导部,其设置为与上述门的高度方向平行,用于收容衣物的一端; 第二引导部,其设置为与上述门的高度方向平行,用于收容衣物的另一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引导部包括: 第一固定板,其在上述门的内周面突出设置, 第一延伸板,其在上述第一固定板朝向上述第二引导部延伸来形成用于收容衣物的一端的空间; 上述第二引导部包括: 第二固定板,其在上述门的内周面突出设置, 第二延伸板,其在上述第二固定板朝向上述第一引导部延伸来形成用于收容衣物的另一端的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衣物支撑部,该衣物支撑部设置在上述门的内周面,并且位于上述支撑部的上部,用于固定衣物的一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具备用于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间;供给部,向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供给空气或水分中至少一种;支撑部,设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新房村支撑衣物表面的支撑空间;引导部,固定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设定衣物的移动范围以使得衣物不会脱离上述支撑空间;以及加压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上,对位于上述支撑空间的衣物加压。
【IPC分类】D06F71-36, D06F71-34, D06F71-00, D06F71-40
【公开号】CN104695195
【申请号】CN201410736887
【发明人】林载明, 郑旭埈, 崔正会, 金炳国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公告号】EP2889426A1, US20150159315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