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器具吸收装置和配备有吸收装置的家用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4768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家用器具吸收装置和配备有吸收装置的家用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基于针对家用商品和家用物件、尤其是衣物和器皿而言的处理器具的领域,并且涉及一种家用器具吸收装置,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空气引导通道,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引导通道形成至少一个重合区域,在该重合区域中,第一空气引导通道的通道壁和第二空气引导通道的通道壁相邻,并且所述家用器具吸收装置具有一吸收介质层,该吸收介质层能够被过程空气通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一过程空气通道的、配备有吸收装置的家用器具,从处理室出来的过程空气流过所述过程空气通道。
[0002]本发明尤其涉及所谓的洗涤干燥机,其不仅指衣物干燥机而且指多功能器具,它们不仅用于洗涤而且用于干燥衣物。在一洗涤干燥机中,空气(所谓的过程空气)通过鼓风机经由一加热器被导引到用作衣物处理室的滚筒中。热的过程空气从待干燥的衣物中接收湿气并在进一步的过程流程中又给出该湿气。
【背景技术】
[0003]在提高的能量效率要求方面就这样的家用器具例如由WO 2009/007289 Al公知了具有吸收装置的家用器具。在此在原理上,装载了湿气的过程空气被导引到能可逆水合的干燥剂中或经过该干燥剂,该干燥剂例如可以由沸石形成。所述干燥剂(也称作吸收性物质或吸收介质)从过程空气中在同时放热的情况下取走湿气。由此较干燥的且附加地加热的过程空气接下来又被输入给待干燥的衣物。所述吸收介质必须最晚在饱和时被再生。为此,在所谓的解吸收阶段期间给吸收介质输入热,这些热又释放了之前存储在吸收介质中的湿气。
[0004]由DE 10 2008 032 228 Al公开了按照该原理工作的、用于再生固体吸收介质的装置,该装置可以设置在器皿清洗机或传统的循环空气衣物干燥机中。在此,两个沸石盒子安置在两个能借助于翻板关闭的围壳中,其中,这些沸石盒子交替地在它们的吸收阶段和解吸收阶段中以阶段移动的方式被运行。
[0005]由DE 10 2010 002 086 Al公开了开头提到类型的一种家用器具和一种吸收装置,它们能够实现改善的连续运行。为此,引导所述过程空气的过程空气引导通道在干燥腔之后分开成第一空气引导通道(这里也称作吸附器通道)和至少一个另外的空气引导通道(过程空气子通道),所述干燥腔形成用于待干燥衣物的处理室,在第一空气引导通道中有具有吸收材料的吸附单元和加热器。第一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和第二空气引导通道。在第一空气引导通道的入口上可以布置能调节的前面的吸附器通道关闭装置。同样可愿意在吸附器通道的出口上布置一能调节的后面的吸附器通道关闭装置。在已知的装置中多次交替吸吸附阶段和解吸收阶段,其方式是,吸附器通道在针对来自干燥腔的湿热过程空气的进入而言的给定时间点上被关闭并为了再生(解吸收)吸收材料而接通吸附器加热器。在吸附阶段期间通过能调节的过程空气子通道关闭装置这样地通过第一空气引导通道(吸附器通道)导引所述过程空气,使得在那里在热交换器中出现优化的热交换。在此,过程空气在吸附器通道中通流块状构造的吸收介质层,沿该吸收介质层的轴向方向通流。
[0006]类似的吸收装置和配备有该吸收装置的家用器具由EP 2 246 470 Al得知。在这里设置有第一空气引导通道,该第一空气引导通道的壁部铺设有吸收介质层。除了第一空气引导通道之外,在一重合区域中平行地延伸第二根据流动被隔离的空气引导通道,在该空气引导通道中布置有一热交换器。过程空气通过操纵一选择阀被分开成两个流动密封的空气引导通道。
[0007]能再生的吸收装置也在另外的远离家用器具的领域中已知。因此,DE 195 12 844Al和DE 197 18 047 Al分别描述了配备有吸收材料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处理和干燥针对机动车乘员内舱的空气。这些已知的装置一方面通过吸出通道并且另一方面通过流入通道与乘员内舱连接。空气流控制元件能够被带到仅两个限定的端部位态中,在这些端部位态中,这些空气流控制元件导引空气穿过要么配置在吸附运行中要么配置在解吸收运行中的装置。在解吸收运行中,在此加热和装载了湿气的空气通过一排气通道被给出到车辆的周围环境空气。

【发明内容】

[0008]在该背景下,在开头提到类型的家用器具吸收装置的或家用器具的设计中,在使用尽可能多地已经无论如何都已设置的组件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能够将过程空气流出该装置的流出温度或该过程空气进入处理室中的进入温度精确调节和限界到一预期的额定温度上,其中,吸收装置的效率和它的吸收速度或者说解吸收速度是提高的。
[0009]该任务关于吸收装置和家用器具利用对应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优选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随后的说明和附图的主题。
[0010]相应地,在开头提到类型的吸收装置中设置,在重合区域中,在那些相邻的通道壁之间存在至少一个贯通可能性,从而使得过程空气可以在通流吸收介质层的情况下从一个空气引导通道溢流到另一个空气引导通道中。所述吸收介质层在此优选地至少部分布置在这些相邻的通道壁之间。对于到达所述处理室中的过程空气的优化温度控制而言还设置,沿所述过程空气流入到所述吸收装置中的流入方向看,所述第一空气引导通道的前面的轴向端部关闭,所述第二空气引导通道的前面的轴向端部是敞开的,并且在所述第二空气引导通道的后面的端部上以如下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影响流动的元件,即,造成所述过程空气的从所述第二空气引导通道到所述第一空气引导通道中的部分空气流的贯通,而一补充的部分空气流通流所述第二空气引导通道直至端部并且在出口侧上与所述过程空气的通过所述吸收介质层加热的部分空气流合并。
[0011]到所述空气引导通道中的通过量和流入或者说从空气引导通道出来的流出可以通过预先给定的流动横截面、节流装置和类似装置来影响或预先给定。
[0012]以相同的方式也可以几乎以流动运动学反转地将第二空气引导通道的前面的端部关闭并将它的后面的轴向端部敞开并相应地在第一空气引导通道的后面的端部上设置影响流动的元件。在任何情况下,通过该影响原理造成所述过程空气的沿径向方向,也就是相对于所述空气引导通道的纵向轴线倾斜或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从第二到第一空气引导通道中或(在反转的设计方案中)从第一到第二空气引导通道中的部分流的贯通,而一补充部分流通流第二空气引导通道(或在反转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空气引导通道)直到端部并然后首先在出口侧上与过程空气的通过吸收介质被加热的部分流又合并。
[0013]在该情况下,加热元件将适宜地与吸收介质层的这样的区域处于作用接触中,该区域面朝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在此优选地,电加热元件是缠绕到吸收介质层的内壳面上的加热丝。
[0014]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其相对于已知的吸收装置仅具有任何时候都很小的附加的构件需要。根据本发明的吸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吸附层可以在非常小的可能层厚度的情况下具有比较大的贯通面。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允许了,在吸收性物质的量很大的情况下极其小地设计了优选是沸石和/或硅胶的待通流的吸收性物质的材料厚度。这能够实现高的效率和尤其在解吸收时的有利的高过程(解吸收)速度。在此,所述过程空气有利地基本上沿径向方向,也就是在不圆的横截面中相对于空气流动通道的纵向轴线倾斜地或基本上垂直地通流所述吸收层。吸收装置可以在常规的洗涤干燥机中简单地布置在已有的过程空气回路中。
[0015]空气引导通道的概念在本发明的框架内不是例如仅被理解为能从入口向出口通流的通道,而是也被理解为沿流动方向看在入口上和/或在出口上部分或完全流动密封地关闭的或能关闭的流动空间。
[0016]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从随后的说明和附图以及从属权利要求获得,它们的特征可以单个和以任意彼此组合被使用。尤其地,根据本发明的吸收装置的每个优选的设计方案相应于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器具的优选设计方案并反之亦然,并且当在这方面没有明确指出时,也是这样。
[0017]本发明的第一在结构上和在制作技术上优选的设计方案设置,贯通可能性由至少一个通道壁中的至少一个通路开口形成。利用该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吸收装置的特别耗费少和紧凑的实现方案。
[0018]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优选构型设置,第一和第二空气引导通道构造得同轴心。该设计方案不仅在吸收介质层的通流关系方面是有利的,而且由此是有利的,即,至少部分地围住第一空气引导通道的第二空气引导通道同时用作隔热并使因此围住的构件在解吸收阶段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