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0872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良好地形成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其进行在纽扣孔的形成位置的周围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的特征在于,控制装置(70)在执行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的情况下,在纽扣孔的周围二重地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并且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以前,通过切刀机构(30)形成纽扣孔,对压脚机构(40)执行打开量变动控制,即,与形成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相比,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形成时增大由压脚机构实现的纽扣孔的打开量。
【专利说明】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背景技术】
[0002]电子圆头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在设置于进给台的被缝制物处形成由直线部和圆头部构成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线迹,该电子圆头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使缝纫机电动机驱动机构、回转机构、XY驱动机构、压脚机构等协同动作而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其中,缝纫机电动机驱动机构用于对带有缝针的针棒、和设置于针棒的下方的打环器(10per)和拉线器(spreader)进行驱动,回转机构为了以放射状形成线迹而使针棒、打环器和拉线器回转,XY驱动机构用于将进给台沿前后左右驱动,压脚机构从左右对进给台上的被缝制物进行按压。在进行缝制时,为了产生孔锁边的线迹的立体卷(volume),还设置有将芯线同时缝入这样的芯线供给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另外,上述电子圆头纽扣孔锁边缝纫机,能够通过切布机构在被缝制物处切开圆头状的孔。而且,该电子圆头纽扣孔锁边缝纫机能够选择在进行缝制前使布料切刀动作的前切刀方式、和在进行缝制后使布料切刀动作的后切刀方式。
[0004]另外,在其他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中,通过重复两次而缝制出形成一条线迹的缝制图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5]另外,在另一个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中,在左右的平行缝制部分处预先进行针摆幅比通常小的加强缝制后,利用通常的缝制图案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0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3 — 252159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 一 33316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 — 006196号公报
[0009]在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缝纫机中,由于从左右通过布料压脚对缝制物进行按压、在该左右的布料压脚之间形成线迹,因此为了抑制布料的浮起,以通过左右的布料压脚沿左右扩展的方式一边进行拉拽布料的布料打开、一边进行线迹的形成。
[0010]另外,在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缝纫机中,如前述所示,能够选择前切刀方式和后切刀方式。
[0011]在后切刀方式中,对没有形成纽扣孔的状态的布料进行线迹形成,因此具有线迹不错乱这样的优点,但为了使缝线不被切刀切断,需要向远离纽扣孔的位置进行落针,难以在纽扣孔的周围将布料隐藏于线迹。
[0012]与此相对,前切刀方式中,能够防止缝线的切断、将纽扣孔的周围的布料隐藏于线迹,因此在成品追求高品质的情况下前切刀方式是有效的。但是,在前切刀方式中,如果为了提高成品的品质而减小纽扣孔的左右两侧的平行线迹的间隔,则有时超过纽扣孔而向相邻的平行缝制区间进行落针,有可能使纽扣孔被封堵。
[0013]因此,在通过前切刀方式进行缝制的情况下,在形成纽扣孔后,以左右的布料压脚沿左右扩展的方式一边进行拉拽布料的布料打开、一边进行线迹的形成。
[0014]针对上述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缝纫机而研究出下述技术,S卩,通过进行诸如专利文献2或3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这样的二重的叠加缝制,从而取代使用芯线而使线迹具有立体卷。
[0015]但是,在将二重的叠加缝制应用于圆头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情况下,如果在前切刀方式中进行了布料打开的状态下进行缝制,则第一重线迹的形成通过布料打开而能够良好地进行,但在形成第二重线迹时,由于已经通过第一重而使布料成为结束打开的状态,因此无法充分地得到布料打开的效果,存在下述问题,即,无法充分地得到防止向超过纽扣孔的相邻的缝制区间落针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16]本发明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目的在于,在叠加缝制时形成良好的孔锁边线迹,具有下面的(I)?(6)的任意特征。
[0017](I)
[0018]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具备:
[0019]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一边进行针摆动、一边使针棒上下移动;
[0020]打环器机构,其具备打环器、拉线器、和对该打环器及拉线器进行支撑的打环器基座;
[0021]回转机构,其使所述打环器基座和进行所述针摆动的针棒回转;
[0022]进给机构,其沿载置被缝制物的载置面使所述被缝制物移动;
[0023]切刀机构,其在所述被缝制物形成纽扣孔;
[0024]压脚机构,其通过一边对所述被缝制物进行按压、一边将所述被缝制物扩展,从而能够沿与所述纽扣孔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以及
[0025]控制装置,其进行在所述纽扣孔的形成位置的周围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
[0026]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0027]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的情况下,
[0028]在所述纽扣孔的周围二重地形成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并且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以前,通过所述切刀机构形成纽扣孔,
[0029]针对所述压脚机构执行打开量变动控制,该打开量变动控制为,与形成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相比,在形成所述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增大由所述压脚机构实现的所述纽扣孔的打开量。
[0030](2)
[0031 ]根据(I)所记载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0032]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的情况下,
[0033]针对所述切刀机构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即,在形成所述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后、且形成所述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前,通过所述切刀机构形成纽扣孔。
[0034](3)
[0035]根据(I)或(2)所记载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0036]还具备执行设定部,该执行设定部对有无所述打开量变动控制的执行进行设定,
[0037]所述控制装置,
[0038]在所述打开量变动控制的设定为有执行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时执行所述打开量变动控制,
[0039]在所述打开量变动控制的设定为无执行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时,以在形成所述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和形成所述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都维持恒定的打开量的方式控制所述压脚机构。
[0040](4)
[0041]根据(I)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0042]还具备:
[0043]数据存储部,其存储多个形成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缝制图案数据;以及
[0044]数据选择部,其从存储于所述数据存储部的所述多个缝制图案数据中,选择形成所述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缝制图案数据和形成所述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缝制图案数据,
[0045]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的情况下,进行下述控制,8卩,基于由所述数据选择部选择出的两个缝制图案数据,形成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
[0046](5)
[0047]根据(I)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0048]对于所述压脚机构,通过使多个气缸的动作进行组合,从而使在沿与所述纽扣孔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将所述纽扣孔扩展时的所述被缝制物移动量的大小变动。
[0049](6)
[0050]根据(I)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0051]对于所述压脚机构,通过向气缸供给的空气的供给量,从而使在沿与所述纽扣孔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将所述纽扣孔扩展时的所述被缝制物移动量的大小变动。
[0052]发明的效果
[0053]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控制装置在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中将纽扣孔锁边线迹二重地形成,对压脚机构执行打开量变动控制,即,与形成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相比,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增大打开量。
[0054]在形成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将第一重和第二重施加恒定的打开量的情况下,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被缝制物的纽扣孔已经结束打开,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没有良好地形成。但是,在上述打开量变动控制中,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能够将被缝制物的纽扣孔与第一重的缝制时相比进一步打开,也能够良好地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另外,由此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也能够更加良好地抑制被缝制物的浮起,能够使缝制品质提尚。
【附图说明】
[0055]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侧视图。
[0056]图2是图1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正视图。
[0057]图3是表示图1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58]图4是进给台及压脚机构的俯视图。
[0059]图5是操作面板的正视图。
[0060]图6是表示通过操作面板设定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项目的一览表的说明图。
[0061]图7(A)是示意地表示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整体形状的说明图,图7(B)是表示各部的尺码的说明图。
[0062]图8(A)是表示成为圆头部的基准的圆头孔的具体例的说明图,图8(B)是表示该圆头孔的各尺寸的说明图。
[0063]图9是表示从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输入起至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为止的整体性的处理的流程图。
[0064]图10是表示从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输入起至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为止的整体性的处理的、紧接图9之后的流程图。
[0065]图11是关于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0066]图12是表示仅通过第一开闭用气缸调节布料打开量的大小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0067]标号的说明
[0068]I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0069]2缝纫机架
[0070]11 缝针
[0071]12 针棒
[0072]13针棒回转台
[0073]17缝纫机电动机
[0074]20回转机构
[0075]30切刀机构
[0076]40压脚机构
[0077]41布料支承板
[0078]42升降机构
[0079]421布料压脚
[0080]425布料压脚用气缸[0081 ]43开闭机构
[0082]438第一开闭用气缸
[0083]439第二开闭用气缸
[0084]50布料进给机构
[0085]51进给台
[0086]60打环器机构
[0087]61打环器基座
[0088]70控制装置
[0089]74 EEPROM(数据存储部)
[0090]75操作面板(数据选择部)
[0091 ]Pl 位置
[0092]P2 位置
[0093]P3 位置
[0094]S切断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95][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0096]基于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进行说明。图1是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侧视图,图2是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正视图,图3是表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控制系统的框图。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是能够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圆头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0097]如图1所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具备缝纫机架2,该缝纫机架2具备:箱状的底座部2a,其在缝纫机整体中位于下部;纵向机体部2b,其设置于该底座部2a的一端部;以及臂部2c,其从该纵向机体部2b沿与底座部2a相同的方向延伸设置。
[0098]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纵向机体部2b直立设置的铅垂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并且底座部2a及臂部2c的长度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
[0099]另外,将Y轴方向、且臂部2c从纵向机体部2b延伸出的方向设为前,将其相反侧设为后,将X轴方向、且从与臂部2c的前端部相对的状态观察时的左手侧设为左,将右手侧设为右。
[0100]如图1?图3所示,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纽机I具备:针棒12,其对穿过有上线的缝针11进行保持;针棒回转台13,其能够摆动地支撑针棒12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省略图示),其使针棒12上下移动、并且进行摆动;打环器机构60,其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回转机构20,其使针棒回转台13及打环器机构60的打环器基座61回转;缝纫机电动机17,其成为缝制动作的驱动源;天秤14,其进行来自缝针侧的上线的提起或来自线供给源侧的上线的抽出;线调节装置(省略图示),其向上线施加张力;作为进给机构的布料进给机构50,其将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沿X — Y平面以任意的移动量进行移动并定位;切线装置(省略图示),其进行上线及下线的切线;切刀机构30,其形成纽扣孔;压脚机构40,其将布料按压在布料进给机构50的进给台51的上表面;以及作为控制部的控制装置70,其进行各部的控制。
[0101][针棒关系]
[0102]如图1及图2所示,针棒12成为下述构造,S卩,形成内部中空的管状,并且其上端部从缝纫机架2的臂部2c的上表面向外部凸出,从上端开口部插入上线,通过其中空内部将上线引导至下端部的缝针11。
[0103]如图1及图2所示,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具备:针棒12,其保持缝针11;上轴,其被缝纫机电动机17施加全旋转的扭矩;曲柄机构,其从上轴提取上下方向的往复驱动力;摆动腕,其通过曲柄机构使与针棒12连结的前端部沿上下摆动;套筒,其能够上下移动地支撑针棒;以及薄板状的板状弹簧,其沿着X—Y平面,支撑该套筒。
[0104]该缝针上下移动机构,通过曲柄机构向针棒12以与缝纫机电动机17的转速成正比的往复数(每单位时间的往复数,下面在称为“往复数”的情况下全部相同)施加往复上下移动。另外,支撑针棒12的套筒由沿X—Y平面的板状弹簧能够摆动地支撑,由此以能够使针棒12的下端部的缝针11侧向X、Y中的任意方向摆动的方式支撑针棒12。
[0105]并且,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具备:针棒摆动台,其一边容许针棒12的上下移动、一边向该针棒12施加沿X轴方向的往复摆动动作;以及传递机构,其通过缝纫机电动机17向针棒摆动台施加往复上下移动。该针棒摆动台形成有沿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合成方向倾斜的凸轮槽,针棒回转台13以使针棒摆动台沿凸轮槽能够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撑。
[0106]而且,如果针棒摆动台被传递机构施加下降动作,则该针棒摆动台沿凸轮槽向左斜下方向移动,向针棒12施加朝向左方的摆动。另外,如果针棒摆动台被传递机构施加上升动作,则该针棒摆动台沿凸轮槽向右斜上方向移动,向针棒12施加朝向右方的摆动。
[0107]该传递机构以针棒12的上下移动的往复数的1/2的往复数施加上下移动,由此,针棒12在每次分别向左右摆动时下降,能够进行针摆动。
[0108]另外,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在前述的板状弹簧不发生挠曲的状态下以针棒12成为Z轴方向(铅垂方向)的方式进行支撑,在该基本姿态中,进行后述的针摆动线迹的内针的落针。另外,从基本姿态起施加摆动动作而成为沿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合成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的状态,在该倾斜状态下,进行针摆动线迹的外针的落针。
[0109]针棒回转台13在缝纫机架2的臂部2c的前端部附近的下侧处绕Z轴能够旋转地被支撑,并且固定装备有架设回转机构20的同步带21的带轮131。由此,如果从回转机构20被施加回转动作,则能够经由前述的针棒摆动台向针棒12施加绕Z轴的回转动作。
[0110]另外,针棒回转台13在支撑针棒摆动台的状态下绕Z轴回转,因此不将针棒12限制于左右方向,能够使针棒12沿着以Z轴为中心的任意方向摆动。
[0111][打环器机构]
[0112]如图1所示,打环器机构60配置于缝纫机底座部2a的上部、且后述的布料进给机构50的进给台51的下侧。该打环器机构60具备:打环器基座61,其绕Z轴能够旋转地支撑于缝纫机底座部2a;左打环器及左拉线器,它们搭载于打环器基座61的上部,向上线缠绕下线而进行二重环缝制;右打环器及右拉线器,它们通过上线进行单线环缝制;以及驱动机构,其向各打环器及各拉线器施加用于缝制的规定的摆动动作。
[0113]打环器基座61与前述的针棒回转台13的回转轴同心、能够回转地被支撑,并且固定装备有架设回转机构20的同步带23的带轮26。
[0114]左打环器及左拉线器和右打环器及右拉线器,在打环器基座61的上部处彼此配置于以回转轴为中心的圆的半径方向两端。而且,设定打环器基座61的基本回转角度,以使得成为下述配置,即,在缝制时,左打环器及左拉线器相对于针棒12的内针的落针进行二重环缝制,右打环器及右拉线器相对于针棒12的外针的落针进行单线环缝制。
[0115]驱动机构具备:圆管状的打环器驱动轴62,其在打环器基座61的中心位置处能够上下移动地被支撑;拉线器驱动轴63,其插入装备于打环器驱动轴62的内侧;传递机构,其通过打环器驱动轴62的往复上下移动使左右的打环器摆动;传递机构,其通过拉线器驱动轴63的往复上下移动使左右的拉线器摆动;以及各自的凸轮机构,它们从通过缝纫机电动机17而进行旋转驱动的下轴使各驱动轴62、63上下移动。
[0116]驱动机构以针棒12的上下移动的往复数(与缝纫机电动机17的转速相同)的1/2的往复数向各驱动轴62、63施加上下移动,由此,在针棒12每次下降时左右的打环器及拉线器能够交替地进行从缝针11捕捉上线。
[0117][回转机构]
[0118]如图1?图3所示,回转机构20具备:回转电动机24,其配置于缝纫机底座部2a内;传递带轮22(下侧的带轮省略图示),其设置于用于将回转电动机24的扭矩传递至针棒回转台13侧的传递轴25的上下;同步带23,其架设在设置于回转电动机24的输出轴的主动带轮、设置于前述的打环器基座61的带轮26、与前述的下侧的传递带轮之间;以及同步带21,其架设在上侧的传递带轮22与设置于前述的针棒回转台13的带轮27之间。
[0119]回转机构20设定了各带轮的传递比,以使得通过回转电动机24的旋转驱动,使打环器基座61和针棒回转台13以同相位进行旋转。即,回转机构20以针棒的针摆动方向和左右的打环器及拉线器的排列方向始终一致地进行回转的方式施加回转动作。
[0120][布料进给机构]
[0121]如图1?图3所示,布料进给机构50由下述部件构成:进给台51,其具备与X—Y平面平行的布料的载置面;作为布料移动电动机的X轴电动机52,其使进给台51沿X轴方向移动;作为布料移动电动机的Y轴电动机53,其使进给台51沿Y轴方向移动;以及公知的动力传递机构,其将各电动机52、53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直线驱动力而施加至进给台51。
[0122][切刀机构]
[0123]如图1?图3所示,切刀机构30为了在布料形成纽扣孔而配置于针棒12的后方。
[0124]S卩,切刀机构30具备:切刀承受部32,其在臂部2c的下部处能够升降地被支撑;布料切刀31,其与切刀承受部32相对,以固定状态配置于底座部2a的上部处;切刀电动机33,其成为切刀承受部32的升降驱动源;以及未图示的齿轮一齿条机构,其将切刀电动机33的扭矩变换为升降动作并传递至切刀承受部32。
[0125]切刀承受部32对应于要形成的纽扣孔的形状而准备多种,能够更换。
[0126]布料切刀31配置于能够开放的开口部511的下方,该开口部511形成于进给台51的X轴方向中央部,构成为不会妨碍切刀承受部32下降而与布料切刀31吻合后向布料形成纽扣孔。
[0127][压脚机构]
[0128]图4是压脚机构40的俯视图。压脚机构40具备:一对布料支承板41、41,它们相对于进给台51的上表面的开口部511,以通过位于X轴方向中央部的切刀机构30所形成的切断位置S为中心沿左右方向能够移动地被支撑;一对布料压脚升降机构42、42,它们设置于各布料支承板41、41的后端上表面;以及一对开闭机构43、43,它们向各布料支承板41、41施加左右方向的移动动作。
[0129]此外,布料支承板41、41、布料压脚升降机构42、42和开闭机构43、43是左右一对,其配置及构造以通过切刀机构30所形成的切断位置S为中心成为左右对称。因此,在图4中,关于布料支承板41和布料压脚升降机构42仅图示出左侧的结构,关于开闭机构43仅图示出右侧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布料压脚升降机构42也仅对左侧的结构进行说明,关于开闭机构43也仅对右侧的结构进行说明。
[0130]—对布料支承板41、41是以将进给台51的开口部511封堵的方式水平地配置的平板,隔着通过切刀机构30所形成的切断位置S分别配置于左右两侧。各布料支承板41、41水平地被支撑,其上表面成为载置布料的载置面。
[0131]各布料支承板41、41相对于进给台51分别沿左右方向能够移动地被支撑,在彼此最接近的情况下也会在通过切刀机构30所形成的切断位置S的上方形成间隙。而且,各布料支承板41、41从最接近的位置沿彼此分离的方向移动。通过上述的各布料支承板41、41的接触分离移动动作,载置于各布料支承板41、41的上表面的布料,在形成纽扣孔后或者进行缝制时,能够使该纽扣孔沿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开闭。
[0132]左侧的布料压脚升降机构42安装于左侧的布料支承板41的后端上表面。该布料压脚升降机构42具备:底面平滑的布料压脚421;支撑臂422,其利用前端部支撑布料压脚421;安装台424,其通过水平轴423能够摆动地支撑支撑臂422;布料压脚用气缸425,其成为布料压脚421的升降动作的驱动源;以及未图示的曲柄,其从该布料压脚用气缸425将动力传递至支撑臂422。
[0133]布料压脚421的切断位置S侧的侧缘部,以将作为纽扣孔的圆头孔对半切开的形状被切去。因此,通过与右侧的布料压脚升降机构42的布料压脚421的协同动作,能够从上方对布料的圆头孔的周缘部附近进行按压。
[0134]布料压脚421经由沿X轴方向的水平轴由支撑臂422的前端部支撑,布料压脚421的前后的端部稍微沿上下能够摆动。
[0135]支撑臂422经由沿X轴方向的水平轴423由安装台424支撑,使由前端部支撑的布料压脚421能够升降。另外,从支撑臂422的与水平轴423相比下侧的端部经由前述的曲柄通过布料压脚用气缸425被施加转动动作,以此作为驱动源使布料压脚421升降。
[0136]右侧的开闭机构43具备:一对导轨板431、431,它们在布料支承板41的下侧沿X轴方向能够往复移动地被进给台51支撑;三角形状的布料打开板432,其固定连结于一对导轨板431、431的上表面;拉伸弹簧433,其将一对导轨板431、431及布料打开板432—体地向切断位置S侧拉拽;凸轮板434,其在各导轨板431、431的下侧沿Y轴方向能够往复移动地被进给台51支撑;滚轴435、435,它们分别与凸轮板434的两个部位的凸轮部抵接;调节板436、436,它们独立地绕Z轴能够旋转地支撑各滚轴435、435;以及驱动连杆437,在其中间部处绕Z轴能够转动地被进给台51支撑。
[0137]并且,开闭机构43具备:第一开闭用气缸438,其向驱动连杆437施加转动动作;以及第二开闭用气缸439,其使驱动连杆437制动于由该第一开闭用气缸438施加的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处。
[0138]上述一对导轨板431、431均是沿X轴方向的长条的平板,通过阶梯螺钉经由形成于其两端部的沿X轴方向的长孔而被安装于进给台51。通过该安装构造,各导轨板431、431在长孔的范围内沿X轴方向能够往复移动。
[0139]另外,在各导轨板431、431的X轴方向的中间位置的下表面侧,分别经由调节板436、436安装有滚轴435、435。
[0140]调节板436利用形成于导轨板431的未图示的贯通孔、通过螺钉紧固而被固定于进给台51。导轨板431的贯通孔的内径与螺钉的外径相比足够大,如果螺出该螺钉,则能够沿X—Y平面任意地对滚轴435进行位置调节。
[0141]布料打开板432是大致等边三角形状,在将其底边部分朝向切断位置S侧的状态下,在该底边部分的两端部处通过螺钉紧固而与各导轨板431、431的左端部连结。另外,布料打开板432在底边部分的两端部具备朝向上方凸起的两个凸台部432a、432a,在使这些凸台部432a与形成于布料支承板41的贯通孔411、411嵌合的状态下进行保持。[Ο142]即,一对导轨板431、431、布料打开板432和布料支承板41成为一体地进行相对于切断位置S的接触分离移动动作。
[0143]凸轮板434是沿Y轴方向的长条的平板,通过阶梯螺钉经由形成于其两端部的沿Y轴方向的长孔而被安装于进给台51。通过该安装构造,凸轮板434在长孔的范围内沿Y轴方向能够往复移动。
[0144]并且,在凸轮板434的两端部处的与切断位置S相反侧的端缘部形成有由倾斜面构成的凸轮部434a、434a。该凸轮部434a、434a从上方观察时,向随着朝向后方而不断靠近切断位置S侧的方向倾斜。
[0145]因此,在使滚轴435、435从相对于各凸轮部434a、434a而与切断位置S的相反侧抵接的状态下,如果使凸轮板434向后方移动,则能够经由各导轨板431、431及布料打开板432使布料支承板41向从切断位置S分离的方向移动。另外,如果使凸轮板434向前方移动,则能够经由各导轨板431、431及布料打开板432使布料支承板41向与切断位置S接近的方向移动。
[0146]此外,由于布料打开板432处连结有拉伸弹簧433而向与切断位置S接近的方向受到张力,因此能够维持使滚轴435、435与各凸轮部434a、434a抵接的状态。
[0147]驱动连杆437是在大致沿X轴方向的状态下经由阶梯螺钉被安装于进给台51的长条的连杆。阶梯螺钉与Z轴方向平行,能够转动地支撑驱动连杆437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
[0148]由此,驱动连杆437的两端部沿前后能够摆动。而且,驱动连杆437的切断位置S侧的端部通过沿Z轴方向的阶梯螺钉、绕Z轴能够转动地与凸轮板434的长度方向中间部连结。此外,驱动连杆437的切断位置S侧的端部经由沿X轴方向的长孔、通过阶梯螺钉而被连结,因此不会妨碍驱动连杆437的摆动。
[0149]另外,驱动连杆437的与切断位置S相反侧的端部的附近,经由转向节440绕Z轴能够转动地与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的柱塞连结。另外,驱动连杆437的与切断位置S相反侧的端部,与和第一开闭用气缸438之间的连结位置相比进一步延伸至远方,该延伸端部437a与第二开闭用气缸439的柱塞能够抵接。
[0150]此外,驱动连杆437的与切断位置S相反侧的端部附近也经由沿X轴方的长孔而与转向节440连结,因此不会妨碍驱动连杆437的摆动。
[0151]第一开闭用气缸438位于驱动连杆437的后方,以其柱塞的进退移动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式固定于进给台51。
[0152]第一开闭用气缸438通过柱塞的退避动作,能够使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摆动至位置Pl,通过柱塞的凸出动作,能够使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摆动至位置P3。此夕卜,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的柱塞的行程与从位置Pl至位置P3的范围相比能够更大范围地摆动,但通过未图示的止动器进行了限制,以使得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仅在从位置Pl至位置P3的范围内进行摆动。
[0153]而且,如果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移动至位置Pl,则凸轮板434前进,布料支承板41移动至与切断位置S最接近的“接近位置”。
[0154]另外,如果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移动至位置P3,则凸轮板434后退,布料支承板41移动至从切断位置S分离得最远的“分离位置”。
[0155]与此相对,第二开闭用气缸439位于驱动连杆437的前方,以其柱塞的进退移动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式固定于进给台51。
[0156]第二开闭用气缸439在柱塞退避的状态下,与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的摆动范围Pl?P3相比位于前方,够不到延伸端部437a。而且,在柱塞凸出的状态下,能够使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移动至位置Pl和位置P3中间的位置P2。
[0157]而且,如果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移动至位置P2,则凸轮板434移动至中间,布料支承板41移动至处于前述的“接近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0158]另外,第二开闭用气缸439施加至驱动连杆437的扭矩,与第一开闭用气缸438施加至驱动连杆437的扭矩相比足够大,即使在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的柱塞处于凸出状态、将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向前方按压的状态下,如果将第二开闭用气缸439的柱塞设为凸出状态,则也能够将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推回至位置P2。
[0159]因此,能够按照以下方式对布料支承板41的位置进行切换。
[0160]通过将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的柱塞设为退避状态,将第二开闭用气缸439的柱塞设为退避状态,从而将布料支承板41设为“接近位置”。
[0161 ] 通过将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的柱塞设为凸出状态,将第二开闭用气缸439的柱塞设为退避状态,从而将布料支承板41设为“分离位置”。
[0?62] 通过将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的柱塞设为凸出状态,将第二开闭用气缸439的柱塞设为凸出状态,从而将布料支承板41设为“中间位置”。
[0163][切线装置]
[0164]将上线切断的切线装置具备:可动切刀,其设置于打环器基座61;以及上线切断气缸15(参照图3),其使可动切刀执行切断动作,由此进行上线的切断。
[0165]另外,将下线切断的切线装置在进给台51的内部具备可动切刀和固定切刀,将下线切断气缸16(参照图3)作为驱动源而使可动切刀执行切断动作。由此下线被可动切刀捕捉,通过与固定切刀之间的协同动作而被切断。
[0166][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0167]基于图3,对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控制装置70具备:缝纫机电动机驱动电路17a,其驱动缝纫机电动机17;I/F 17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17a与控制装置70的CPU 71连接;X轴电动机驱动电路52a,其用于驱动布料进给机构50所具备的X轴电动机52; I/F 52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52a与CPU 71连接;Y轴电动机驱动电路53a,其用于驱动布料进给机构50所具备的Y轴电动机53; I/F 53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53a与CPU 71连接;回转电动机驱动电路24a,其用于驱动回转电动机24; I/F 24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24a与CPU 71连接;切刀电动机驱动电路33a,其用于驱动切刀电动机33; I/F33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33a与CPU 71连接;编码器电路18a,其对检测缝纫机电动机17的输出轴角度的编码器18的输出脉冲进行计数;以及I/F 18b,其用于将该编码器电路18a与CPU 71连接。
[0168]并且,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控制装置70具备:电磁阀驱动电路425a,其用于驱动电磁阀425c,该电磁阀425c用于向布料压脚用气缸425供给空气压力;I/F 425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425a与CPU71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438a,其用于驱动电磁阀438c,该电磁阀438c用于向第一开闭用气缸438供给空气压力;I/F 438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438a与CPU71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439a,其用于驱动电磁阀439c,该电磁阀439c用于向第二开闭用气缸439供给空气压力;I/F 439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439a与CPU 71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15a,其用于驱动电磁阀15c,该电磁阀15c用于向上线切断气缸15供给空气压力;I/F 15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15a与CPU 71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16a,其用于驱动电磁阀16c,该电磁阀16c用于向下线切断气缸16供给空气压力;以及I/F 16b,其用于将该驱动电路16a与CPU 71连接。
[0169]此外,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实际上在左右分别具备一个布料压脚用气缸425、第一开闭用气缸438和第二开闭用气缸439,但在图3中仅图示出其中一个。
[0170]上述布料压脚用气缸425、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第二开闭用气缸439、上线切断气缸15及下线切断气缸16均是复动式的气缸,通过向缸体内部的隔着活塞的两侧的空气室分别供给空气压力而进行柱塞的凸出和退避的动作。
[0171]另外,上述布料压脚用气缸425、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第二开闭用气缸439、上线切断气缸15及下线切断气缸16的电磁阀425c、438c、439c、电磁阀15c及电磁阀16c均是2位置5端口单动螺线管型(参照图4的电磁阀439c)。
[0172]并且,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控制装置70具备:操作面板75,其用于输入各种设定;I/F 75i,其用于将该操作面板75与CPU 71连接;压脚开关76,其用于使布料压脚54下降;I/F 76b,其用于将压脚开关76与CPU 71连接;启动开关77,其使缝制开始;以及I/F 77b,其用于将启动开关77与CPU 71连接。
[0173]此外,上述X轴电动机52、Y轴电动机53、回转电动机24是脉冲电动机,具备用于进行原点检索的原点传感器和用于连接至CPU71的I/F,但省略图示。
[0174]另外,控制装置70具备:R0M72,其存储有各种控制程序、被程序使用的数据;RAM73,其成为用于使CPU 71基于从ROM 72读取的数据、从操作面板75输入或设定的数据、作为运算结果的缝制线迹数据、程序而进行处理的作业区域;EEPROM 74,其进行缝制图案数据等的存储;以及CPU 71,其进行基于程序的各种处理。此外,EEPROM 74由此作为数据存储部起作用。
[0175]缝制图案数据是用于形成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图案数据,在EEPROM74中存储有多个种类的缝制图案数据。另外,各缝制图案数据为了能够单独识别而确定有各自固有的图案号码。
[0176]控制装置70基于选择出的缝制图案数据对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回转机构20、切刀机构30、压脚机构40及布料进给机构50的致动器进行控制。
[0177][操作面板及缝制图案数据]
[0178]图5是操作面板75的正视图。操作面板75具备:缝制图案数据的号码的显示部75a及进行其选择的增减键75b、对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参数的设定值进行显示的显示部75c及进行设定值的增减的增减键75d、对确定各种参数的项目编号进行显示的显示部75e及进行设定项目的项目编号的选择的增减键75f、进行数据设定的数据设定键75g、以及转换至能够缝制状态的准备键75h。
[0179]根据由该操作面板75设定输入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参数的设定值,计算缝制的执行所需的各种控制值,生成缝制线迹数据。即,操作面板75是对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图案数据进行设定的图案设定单元。
[0180]下面,基于图6对由上述操作面板75设定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设定参数进行说明。图6表示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各种设定参数的内容一览表。图7示意地表示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100的整体形状,并且表示各部的尺码。
[0181]该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100具备:圆头部104,其具有作为回转部的圆弧部101及从圆弧部101的端部相对于Y方向向内侧倾斜的一对倾斜部102、103;—对平行部105、106,它们从一对倾斜部102、103分别沿Y方向延伸;以及圆头套结部(圆形套结部)108,其相对于平行部105、106位于与圆弧部101的相反侧。
[0182]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右侧的倾斜部称为圆头右下部102,将左侧的倾斜部称为圆头左下部103。另外,将右侧的平行部称为右平行部105,将左侧的平行部称为左平行部106。并且,图8表示成为圆头部104的基准的圆头孔107的具体例、和该圆头孔的各尺寸。
[0183]另外,圆头套结部108是一个例子,有时形成锥套结、直线套结等其他套结或本身不进行套结。
[0184]首先,作为从操作面板75输入的图6的缝制图案数据而进行下面的设定。
[0185](I)圆头形状:通过数值“O”?“5”选择图8所示的平头孔或尺寸不同的五种圆头孔107的形状。
[0186](2)孔锁边长度:数值输入所要形成的孔锁边缝制的Y方向上的全长ml。
[0187](3)布料切刀动作:通过数值“O”?“2”选择有无执行切布或在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前后哪一者进行切布。
[0188](4)平行针数:通过数值输入右平行部105+圆头右下部102(左平行部106+圆头左下部103被设定为相同的数值)的针数In。
[0189](5)圆头针数:通过数值输入圆弧部101的针数en。
[0190](6)平行部切刀间隔:通过数值输入在平行部105、106的内侧的落针位置和布料切刀之间形成的间隙Is。
[0191](7)圆头部切刀间隔:通过数值输入在圆弧部101的内侧的落针位置和布料切刀之间形成的间隙es。
[0192](8)套结种类:通过数值“O”?“3”选择有无形成套结及套结的种类。
[0193](9)锥套结长度:通过数值输入锥套结的形成长度。
[0194](15)圆头套结针数:在(8)中选择圆形套结的情况下通过数值输入该圆头套结针数en。
[0195](20)针摆幅:通过数值输入针摆幅ww ο
[0196](21)二重缝制用图案号码:能够进行二重缝制,S卩,选择两个缝制图案数据,按照一个缝制图案数据形成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然后按照另一个缝制图案数据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
[0197]而且,关于是否进行该二重缝制,被设定在第一重的缝制图案数据中。即,如果作为二重缝制用图案号码而设定“O”,则设定为不进行二重缝制,如果输入“O”以外的数值,则将该数值所对应的图案号码的缝制图案数据作为用于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数据进行利用。
[0198]此外,在该缝制图案数据被作为形成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的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使用的情况下,该参数变为无效。
[0199](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通过数值“O”?“2”选择在该缝制图案数据被使用于形成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情况下、或作为在形成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的第一重的缝制图案数据使用的情况下的通过压脚机构40进行的布料打开量。
[0200]即,“O”设为布料不打开的状态,S卩,通过前述的压脚机构40将左右的布料支承板41、41设为“接近位置”。
[0201]“I”设为布料完全打开的状态,S卩,将左右的布料支承板41、41设为“分离位置”。
[0202]“2”设为布料打开一半的状态,S卩,将左右的布料支承板41、41设为“中间位置”。
[0203]此外,在该缝制图案数据被作为形成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的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使用的情况下,该参数变为无效。
[0204][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控制装置中的整体动作]
[0205]图9及图10是从表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输入起至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为止的整体性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关于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0206]基于上述附图,对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整体性的处理进行说明。
[0207]首先,CPU71判定是否按下了操作面板75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号码增减键75b(步骤SI),在没有按下的情况下,例如维持初始值(选择图案号码I)而将该图案号码在显示部75a中显示,并且使处理进入步骤S5。另外,在按下了号码增减键75b的情况下,对应于键的+ —而增减图案号码,将图案号码在显示部75a显示(步骤S3),并且使处理进入步骤S5。
[0208]在步骤S5中,CPU71判定是否按下了数据设定键75g,在没有按下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9。另外,在按下了数据设定键75g的情况下,开始前述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处理(步骤S7),在设定处理后,使处理进入步骤S9。
[0209]在这里,关于步骤S7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处理,通过图11的流程图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这里以图6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为例进行说明。
[0210]如果按下数据设定键75gJljCPU 71首先作为成为设定对象的缝制图案数据而自动选择项目编号(I)的“圆头孔形状”,并在显示部75e显示“I”(步骤S61)。而且,进行增减键75f的输入判定(步骤S63),如果没有输入,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67,在进行了输入的情况下,对成为设定对象的缝制图案数据的项目编号进行变更(步骤S65),然后使处理进入步骤S67。
[0211]在步骤S67中,判定关于当前所选择的设定参数,是否通过按下增减键75d而输入了设定数值的增减。如果没有输入,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71,在进行了输入的情况下,进行成为设定对象的设定参数的设定数值的变更。即,关于在(I)圆头孔形状、(2)孔锁边长度、(3)布料切刀动作、(4)平行针数、(5)圆头针数、(6)平行部切刀间隔、(7)圆头部切刀间隔、(8)套结种类、(9)锥套结长度、(15)圆头套结针数、(20)针摆幅、(21)二重缝制用图案号码、
(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内所选择的参数,对其设定数值进行变更(步骤S69)。
[0212]然后,在步骤S71中,判定是否进行了数据设定键75g的输入。如果直至上述各设定参数(I)?(22)为止的设定全部完成,则按下数据设定键75g,在进行设定参数的更新后(步骤S73),进入图9的步骤S9的处理。
[0213]另外,在直至设定参数(I)?(22)为止的设定继续的情况下,不进行数据设定键75g的输入,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63,关于要进行变更的全部设定参数,重复进行步骤S63?S71的处理。
[0214]如果上述的设定参数的设定处理完成,则如图9的步骤S9所示,CPU71判定是否按下了操作面板75的准备键75h,在没有按下的情况下使处理返回步骤SI,在按下了准备键75h的情况下,执行缝制线迹数据的生成处理(步骤S11)。即,如前述所示,按照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内容进行数据运算,生成缝制线迹数据。
[0215]此外,缝制线迹数据是指,对用于形成与缝制图案数据的设定内容相对应的缝制图案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前述的各部致动器的动作量进行运算而求出的数据。
[0216]而且,为了开始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动作,执行通过进给台51(X轴电动机52及Y轴电动机53)、针棒回转台13、打环器基座61 (回转电动机24)、切刀电动机33进行的各原点传感器进行的原点检索(步骤S13)。
[0217]其后,如果设置于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压脚开关76被按下(步骤S15) ^lJCPU 71使布料压脚421、421下降,按压布料(步骤SI7)。
[0218]此外,在该时刻,压脚机构40的左右的布料支承板41、41处于初始位置,即,“接近位置”。
[0219]接下来,等待设置于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启动开关77的按下(步骤S19),如果按下启动开关77,则CPU 71开始纽扣孔锁边缝制的动作控制。
[0220]首先,CHJ71判断在选择出的缝制图案数据中是否设定了前切刀的执行(步骤S21),在没有设定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25,在已设定的情况下,使布料切刀31上下移动,对布料进行开孔(步骤S23)。
[0221]此外,在当前的缝制图案数据是二重缝制的第二重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重的缝制图案数据判断是否已经完成开孔,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则执行开孔。
[0222]接下来,CTU71判定当前正在执行的纽扣孔锁边缝制是否是二重缝制的第一重(步骤S25)。例如,该判定能够根据至此为止已进行的缝制的缝制图案数据的(21) 二重缝制用图案数据的设定值的履历进行判断。或者,也可以在执行二重缝制的第二重的缝制时,使标志成立而根据该标志能够进行判定。
[0223]而且,其结果,在当前正在执行的纽扣孔锁边缝制是二重缝制的第二重或是一重缝制的情况下,仅将左右的第一开闭用气缸438、438设为柱塞的凸出状态,将左右的布料支承板41、41设为“分离位置”。即,设为布料完全打开状态(步骤S29)。
[0224]另外,在步骤S25中,在判定为当前正在执行的纽扣孔锁边缝制是二重缝制的第一重的情况下,判定当前的缝制图案数据的(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的设定是否是布料完全打开状态(步骤S27)。
[0225]而且,其结果,在(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的设定是布料完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将左右的布料支承板41、41设为“分离位置”,设为布料完全打开状态(步骤S29)。
[0226]另外,在步骤S27中,在(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的设定不是布料完全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判定当前的缝制图案数据的(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的设定是否是布料打开一半状态(步骤S31)。
[0227]而且,其结果,在(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的设定是布料打开一半状态的情况下,将左右的第一开闭用气缸438、438和左右的第二开闭用气缸439、439两者设为柱塞的凸出状态,将左右的布料支承板41、41设为“中间位置” ο即,设为布料打开一半状态(步骤S33)。
[0228]另外,在步骤S31中,在(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的设定不是布料打开一半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当前的缝制图案数据的(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的设定是布料不打开,在维持左右的第一开闭用气缸438、438和左右的第二开闭用气缸439、439的柱塞的退避状态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35。
[0229]在步骤S35中,CPU71控制X轴、Y轴电动机52、53,使原点位置的进给台51移动至缝制开始位置。
[0230]而且,CPU 71驱动缝纫机电动机17,开始纽扣孔锁边缝制(步骤S37) XPU 71针对每针读取在缝制线迹数据中设定的“X进给量”、“Y进给量”、“回转量”,进行针对X轴电动机52、Y轴电动机53、回转电动机24的控制,例如,针对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或平头孔锁边缝制)的各部位依次形成线迹。
[0231]如果基于上述缝制线迹数据的全部针数的纽扣孔锁边缝制的缝制动作完成,则CPU 71使进给台51 (X轴电动机52及Y轴电动机53)返回至原点位置(步骤S39),然后使上线切断气缸15及下线切断气缸16工作,进行上线及下线的切断(步骤S41)。
[0232]然后,CPU71判断在缝制图案数据中是否设定了后切刀的执行(步骤S43),在没有设定的情况下跳转至步骤S47,在已设定的情况下,使布料切刀31上下移动,向布料进行开孔(步骤S45)。
[0233]此外,在当前的缝制图案数据是二重缝制的第二重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重的缝制图案数据判定是否已经完成开孔,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则执行开孔。
[0234]接下来,在步骤S47中,读取当前的缝制图案数据的(21)二重缝制用图案号码的设定,判定是否设定了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图案号码,如果设定为0,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49,如果设定了图案号码,则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21,按照新的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进行直至步骤S21?S45为止的处理,执行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形成。
[0235]此外,该步骤S47的判定是以当前的缝制图案数据不是二重缝制的第二重为前提,在是第二重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49。
[0236]在步骤S49中,CPU71使布料压脚421、421上升,解除对布料的按压,使进给台51、针棒回转台13及打环器基座61(回转电动机24)返回至原点位置,在左右的布料支承板41、41处于打开的情况下将两者设为“接近位置”(步骤S51),然后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15。即,直至为了下一次的缝制而按下压脚开关为止成为待机状态。
[0237][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0238]在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中,在读取的缝制图案数据满足
[0239](I)该缝制图案数据不是二重缝制的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
[0240](2)在该缝制图案数据中设定了前切刀或后切刀的执行,或在该缝制图案数据中没有设定布料切刀的执行、且在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中设定了前切刀的执行
[0241](3)在该缝制图案数据中登记了二重缝制的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图案号码
[0242](4)该缝制图案数据的(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是“布料不打开”或“布料打开一半”
[0243]的(I)?(4)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装置70针对压脚机构40执行打开量变动控制,即,与形成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相比,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增大通过压脚机构40实现的纽扣孔的打开量(在图10的步骤S25的判定为NO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9的处理相当于“打开量变动控制”)。
[0244]根据上述打开量变动控制,通过与第一重相比增大第二重的纽扣孔的打开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下述缝制不良,即,由于在第二重时纽扣孔的打开量不变化而引起的向相邻的平行区间落针所导致的将纽扣孔封堵等。
[0245]另外,在第二重的缝制时通过布料压脚421、421设为将布料拉拽的状态而还能够有效地抑制浮起。
[0246]另外,在二重缝制时,在第一重的缝制图案中,减小针摆幅、并且将平行部切刀间隔设定得较大,在第二重时增大针摆幅、并且将平行部切刀间隔设定得较小,由此将第一重线迹隐藏于第二重线迹之下,始终使完成后的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美观性提高。
[0247]在该情况下,通过第一重的缝制图案数据和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的(3)布料切刀动作的设定,设定为在形成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后、且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前通过切刀机构30形成纽扣孔。
[0248]在上述情况下,通过执行上述打开量变动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打开在即将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前所形成的纽扣孔,能够减少缝制不良,实现更加良好的二重缝制。
[0249]另外,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中,根据通过操作面板75将缝制图案数据的(22)第一重的布料打开量设定为“布料完全打开”、还是设定为“布料不打开”或”布料打开一半”,实质上能够设定有无打开量变动控制的执行。即,在设定“布料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在第二重的缝制时仍以“布料完全打开”进行线迹的形成,因此没有执行打开量变动控制,在设定“布料不打开”或“布料打开一半”的情况下,在第二重的缝制中以“布料完全打开”进行线迹的形成,因此执行打开量变动控制。
[0250]因此,能够使操作面板75作为“执行设定部”起作用,能够任意地选择打开量变动控制的执行,因此能够实现更丰富的缝制。
[0251]另外,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中,EEPROM74作为存储多个缝制图案数据的数据存储部起作用。
[0252]并且,操作面板75能够通过纽扣孔锁边线迹的(21)二重缝制用图案号码任意地选择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在缝制时能够选择第一重的缝制图案数据,因此操作面板75作为从在EEPROM 74中所存储的多个缝制图案数据中选择第一重和第二重的缝制图案数据的“数据选择部”起作用。
[0253]由此,在进行二重缝制时,能够任意地选择各个缝制图案数据,能够实现更丰富且准确的二重缝制的缝制。
[0254]另外,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由于压脚机构40通过第一开闭用气缸438和第二开闭用气缸439这两个气缸的动作的组合而使纽扣孔相对于布料扩展方向的打开量的大小变动,因此迅速地切换至作为目标的打开量。
[0255][其他]
[0256]此外,在压脚机构40中,也可以将第二开闭用气缸439除去,仅通过第一开闭用气缸438而能够调节布料支承板41的打开量的大小。
[0257]例如,如图12所示,在向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的活塞的两侧的空气室供给空气的供给路径中分别设置速度控制器438d、438e,将每单位时间的空气的供给量恒定化,通过控制空气的供给时间而任意地控制柱塞的行程,从而能够调节布料支承板41的打开量的大小。
[0258]在该情况下,优选将第一开闭用气缸438的电磁阀438c设为3位置5端口式,在活塞的两侧的空气室内设置将空气设为密封状态的切换位置。由此,能够将布料支承板41的打开量维持为调节后的位置。
[0259]通过这些结构,能够减少气缸的使用数量、实现缝纫机的制造成本的减少,并且针对已有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以很少的工时和成本改造为能够执行打开量变动控制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
[0260]另外,在压脚机构40中,也可以使用大于或等于三个气缸,能够将打开量的大小调节为多档。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与第二开闭用气缸439并排地、以相同的方向配置第三及第三之后的开闭用气缸,并且第二及第二之后的开闭用气缸的柱塞的凸出位置全部不同,在位置Pl和位置P3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使驱动连杆437的延伸端部437a停止。另外,第二及第二之后的开闭用气缸全部向驱动连杆437施加的扭矩,与第一开闭用气缸438向驱动连杆437施加的扭矩相比足够大。
[0261]由此,通过将第一开闭用气缸438设为凸出状态,将第二及第二之后的开闭用气缸的任一个选择性地设为凸出状态,从而能够使布料支承板41移动至从“接近位置”至“分离位置”之间的多个位置。
[0262]另外,使驱动连杆437转动的致动器并不限定于气缸,也可以使用能够进行位置控制的电动机而使布料支承板41任意地移动。
[0263]另外,在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的例子中,主要对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的情况进行了例示,但在进行平头孔锁边缝制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主权项】
1.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具备: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一边进行针摆动、一边使针棒上下移动; 打环器机构,其具备打环器、拉线器、和对该打环器及拉线器进行支撑的打环器基座; 回转机构,其使所述打环器基座和进行所述针摆动的针棒回转; 进给机构,其沿载置被缝制物的载置面使所述被缝制物移动; 切刀机构,其在所述被缝制物形成纽扣孔; 压脚机构,其通过一边对所述被缝制物进行按压、一边将所述被缝制物扩展,从而能够沿与所述纽扣孔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以及 控制装置,其进行在所述纽扣孔的形成位置的周围形成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 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的情况下, 在所述纽扣孔的周围二重地形成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并且在形成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以前,通过所述切刀机构形成纽扣孔, 针对所述压脚机构执行打开量变动控制,该打开量变动控制为,与形成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相比,在形成所述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增大由所述压脚机构实现的所述纽扣孔的打开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的情况下, 针对所述切刀机构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即,在形成所述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后、且形成所述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前,通过所述切刀机构形成纽扣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执行设定部,该执行设定部对有无所述打开量变动控制的执行进行设定, 所述控制装置, 在所述打开量变动控制的设定为有执行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时执行所述打开量变动控制, 在所述打开量变动控制的设定为无执行的情况下,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时,以在形成所述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和形成所述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时都维持恒定的打开量的方式控制所述压脚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数据存储部,其存储多个形成所述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缝制图案数据;以及数据选择部,其从存储于所述数据存储部的所述多个缝制图案数据中,选择形成所述第一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缝制图案数据和形成所述第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的缝制图案数据, 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所述纽扣孔锁边缝制控制的情况下,进行下述控制,8卩,基于由所述数据选择部选择出的两个缝制图案数据,形成二重的纽扣孔锁边线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压脚机构,通过使多个气缸的动作进行组合,从而使在沿与所述纽扣孔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将所述纽扣孔扩展时的所述被缝制物移动量的大小变动。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压脚机构,通过向气缸供给的空气的供给量,从而使在沿与所述纽扣孔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将所述纽扣孔扩展时的所述被缝制物移动量的大小变动。
【文档编号】D05B27/04GK106048906SQ201610236994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5日
【发明人】村井健二, 洼田次勇, 秋山辰仁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