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风刀调整功能的节能型毛绒织物热风定型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223244阅读:来源:国知局
前述右传动箱14的底部,开幅辊电机链轮52固定在开幅辊电机51的开幅辊电机轴511上,开幅辊传动链条53的一端套置在开幅辊链轮54上,另一端套置在开幅辊电机链轮52上,开幅辊链轮54与前述开幅辊32的右端即与开幅辊32的开幅辊轴的右端固定,定型主辊筒驱动电机55固定在驱动电机座552上,而该驱动电机座552固定在右传动箱14的底部,驱动电机双排链轮56固定在定型主辊筒驱动电机55的驱动电机轴551上,定型主辊筒链轮57固定在前述定型主辊筒轴21的右端,导出过渡辊轴双排链轮58固定在前述导出过渡辊轴421的右端,定型主辊筒传动链条59a的一端套置在定型主辊筒链轮57上,另一端套置在驱动电机双排链轮56的其中一个链轮上,导出过渡辊传动链条59b的一端套置在导出过渡辊轴双排链轮58的其中一个链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驱动电机双排链轮56的另一个链轮上。
[0044]由图1以及图4所示,在前述导出过渡辊轴双排链轮58的另一个链轮上套置有一传动链581的一端,而该传动链581的另一端在穿过开设在右传动箱14的顶板上的传动链让位孔141后与设置在机架1的后侧顶部的落布机构30传动连接。在机架1的顶部并且以腾空于机架顶板15的两端(左、右端)上方的状态各设置有引布辊支承梁17,前述的落布机构30包括一传动力过渡辊301和一引布辊302以及一过渡传动链条303,该传动力过渡辊301的左端和右端各通过传动力过渡辊支承轴承座3011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引布辊支承梁17之间,并且在传动力过渡辊301的传动力过渡辊轴的右端(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固定有一传动力过渡辊双排链轮3012,前述传动链581的另一端与该传动力过渡辊双排链轮3012的其中一个链轮传动连接,即套置在该其中一个链轮上。引布辊302通过引布辊支承轴承座(图中未示出)转动地支承在一对引布辊支承梁17之间,并且在该引布辊302的引布辊轴的右端固定有一辊轴链轮3021,该辊轴链轮3021与前述传动力过渡辊双排链轮3012相对应,过渡传动链条303的一端套置在传动力过渡辊双排链轮3012的另一个链轮上,而另一端套置在辊轴链轮3021上。在图4中还示出了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上的多个待定型毛绒织物导入辊50。由于落布机构30以及多个待定型毛绒织物导出辊50的功用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参见前述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654853B的说明书正文第9页第2至3段,因而申请人仅作了极其简要的说明。
[0045]由在线作业人员通过对电气控制箱的操作,动力传动机构5处于工作状态,同时位于第一盛布车60(图4示)内的有待于热风定型的毛绒织物40按图4以及图1所示的状态依次经多个待定型毛绒织物导入辊50、引入辊31、开幅辊32、导布辊33和压布辊34,经定型主辊筒2热风定型后由导出过渡辊42、导出辊41和引布辊302导出并且引入第二盛布车70(图4示)内。在该过程中,由开幅辊电机51的工作而带动开幅辊电机链轮52,经开幅辊传动链条53带动开幅辊链轮54,由于开幅辊链轮54与开幅辊32的开幅辊轴的右端固定,因而由该开幅辊链轮54使开幅辊32转动。同时由定型主辊筒驱动电机55的工作而带动驱动电机双排链轮56,由驱动电机双排链轮56同时带动定型主辊筒传动链条59a以及导出过渡辊传动链条59b,进而由定型主辊筒传动链条59a带动定型主辊筒链轮57而使定型主辊筒57转动,并且由导出过渡辊传动链条59b带动导出过渡辊轴双排链轮58,使导出过渡辊42转动。与此同时由导出过渡辊轴双排链轮58带动传动链581,由传动链581带动传动过渡辊双排链轮3012,使传动过渡辊301转动。还与此同时由传动力过渡辊双排链轮3012带动过渡传动链条303,由过渡传动链条303带动辊轴链轮3021,使引布辊302转动,将完成了热定型即热风定型的毛绒织物40引至第二盛布车内。
[0046]请继续见图1,位于前述右墙板12上的前述压布辊调整机构20的结构是与位于左墙板11上的压布辊调整机构20的结构相同的,该位于左墙板11上的压布辊调整机构20包括一作用缸固定板201、一作用缸202、一对导轨203和一轴头座204,作用缸固定板201以倾斜状态固定在左墙板11朝向右墙板11的一侧,作用缸202固定在作用缸固定板201的下端,一对导轨203以彼此并行的状态固定在作用缸固定板201的上端,轴头座204位于一对导轨203之间并且与一对导轨203滑动配合,该轴头座204与作用缸202的作用缸柱2021连接,前述压布辊34的压布辊左轴头341与轴头座204固定。
[0047]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作用缸202为气缸,但是如果用油缸代替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同替换。当要对压布辊34进行调整时,例如当要使压布辊34向上位移时,那么作用缸202工作,作用缸柱2021向缸体外伸出,由作用缸柱2021推动轴头座204循着一对导轨203向上位移,使压布辊34与定型主辊筒2之间的距离改变,更具体地讲由压布辊34使毛绒织物40与定型主辊筒2之间的包角变小,即张力增大,反之同例,从而满足压布辊34对不同克重的毛绒织物40的作用力调整要求。
[0048]仍见图1和图2,在前述的左墙板11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前述的前风刀61、中风刀62以及后风刀63的左端端部的位置各开设有一风刀左轴套调整槽111(图2示),而在前述的右墙板12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前风刀61、中风刀62以及后风刀63的右端端部的位置各开设有一风刀右轴套调整槽121。在前述的前风刀61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前风刀左端板612,在该前风刀左端板612的左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前风刀左端板轴套6121,在前风刀61的右端端面上固定有一前风刀右端板613,在该前风刀右端板613的右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前风刀右端板轴套6131,在前风刀61的左端后侧部固定有一前风刀左进风口 614,而在前风刀61的右端后侧部固定有一前风刀右进风口 615,前风刀左、右进风口 614、615均与前风刀腔611相通,与前风刀左端板轴套6121相对应的前述风刀左调整机构9的蜗轮减速箱94的蜗轮减速箱轴943在对应于风刀左轴套调整槽111的位置插入前风刀左端板轴套6121内并且通过螺钉固定,与前风刀右端板轴套6131相对应的所述风刀右调整机构10的风刀轴承座106上的轴承1061的风刀连接轴头10611在对应于风刀右轴套调整槽121的位置插入前风刀右端板轴套6131内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前述前热风箱左出风管7121与前风刀左进风口 614连接,而前述前热风箱右出风管7131与前风刀右进风口 615连接,前风刀6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为前风刀出风口 616,该前风刀出风口 616的横截面形状呈倒置的八字形。
[0049]在前述的中风刀62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中风刀左端板622,在该中风刀左端板622的左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中风刀左端板轴套6221,在中风刀62的右端端面上固定有一中风刀右端板623,在该中风刀右端板623的右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中风刀右端板轴套6231,在中风刀62的左端后侧部固定有一中风刀左进风口 624,而在右端的后侧部固定有一中风刀右进风口625,中风刀左、右进风口 624、625均与中风刀腔621相通,与中风刀左端板轴套6221相对应的所述风刀左调整机构9的蜗轮减速箱94的蜗轮减速箱轴943在对应于风刀左轴套调整槽111的位置插入中风刀左端板轴套6221内并且通过螺钉固定,与中风刀右端板轴套6231相对应的前所述风刀右调整机构10的风刀轴承座106上的轴承1061的风刀连接轴头10611在对应于风刀右轴套调整槽121的位置插入中风刀右端板轴套6231内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前述后热风箱第一左出风管7221与中风刀左进风口 624连接,而前述后热风箱第一右出风管7241与中风刀右进风口625连接,中风刀6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为中风刀出风口 626,该中风刀出风口 626的横截面形状呈倒置的八字形。
[0050]在前述的后风刀63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后风刀左端板632,在该后风刀左端板632的左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后风刀左端板轴套6321,在后风刀63的右端端面上固定有一后风刀右端板633,在该后风刀右端板633的右侧以水平悬臂状态固定有一后风刀右端板轴套6331,在后风刀63的左端后侧部固定有一后风刀左进风口 634,而在右端的后侧部固定有一后风刀右进风口 635,后风刀左、右进风口 634、635均与后风刀腔631相通,与后风刀左端板轴套6321相对应的前述风刀左调整机构9的蜗轮减速箱94的蜗轮减速箱轴943在对应于风刀左轴套调整槽111的位置插入后风刀左端板轴套6321内并且通过螺钉固定,与后风刀右端板轴套6331相对应于前述风刀右调整机构10的风刀轴承座106上的轴承1061的风刀连接轴头10611在对应于风刀右轴套调整槽121的位置插入后风刀右端板轴套6331内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前述后热风箱第二左出风管7231与后风刀左进风口 634连接,而前述后热风箱第二右出风管7251与后风刀右进风口 635连接,后风刀6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构成为后风刀出风口 636,该后风刀出风口 636的横截面形状呈倒置的八字形。
[0051]由于对中风刀62以及后风刀63的调节过程是与对前风刀61的调节过程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就前风刀61的调节过程作详细说明。
[0052]当要使前风刀61作圆弧方向的调节即对前风刀出风口616相对于定型主辊筒2作角度调节时,那么风刀左调整机构9的伺服电机92工作,经齿轮减速箱93减速并由齿轮减速箱93带动蜗轮减速箱94,由蜗轮减速箱94的蜗轮减速箱轴943的转动而带动前风刀61的前风刀左端板612上的前风刀左端板轴套6121,从而使前风刀61回转所需的角度,在前风刀61回转所需角度的过程中,由于风刀右调整机构10的风刀轴承座106上的轴承1061的风刀连接轴头10611与前风刀右端板轴套6131连接,因而前风刀61的右端也随之同步回转所需的角度。由于伺服电机92具有正反转功能,因而可使前风刀61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回转角度调整。
[0053]当要对前风刀61作上下调整时,那么风刀左调整机构9的风刀升降调整电机95以及风刀右调整机构10的风刀升降调节电机102同时且同步工作,具体是;由风刀升降调整电机95的风刀升降调整电机轴951带动联轴器96,由联轴器96带动丝杆97,在丝杆97的转动下使丝杆配合螺母9412位移,带动蜗轮减速箱94位移并且由蜗轮减速箱94带动齿轮减速箱93位移,最终由蜗轮减速箱轴943带动前风刀左端板轴套6121,使前风刀61位移;与此同时由风刀升降调节电机102的风刀升降调节电机轴1021带动联轴节103,由联轴节103带动丝杠104,在丝杠104的带动下使丝杠配合螺母1062位移,带动风刀轴承座106,最终由风刀连接轴头10611带动前风刀右端板轴套6131,使前风刀61位移。由于风刀升降调整电机95和风刀升降调节电机102均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因而能使前风刀61的位置向上或向下调整。在向上调整的过程中,当固定于风刀左调整机构9的结构体系的蜗轮减速箱94上的信号采集器触头942触及前述的上限位信号采集器911时,则由该上限位信号采集器911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由电气控制箱发出指令而使风刀升降调整电机95以及风刀升降调节电机102停止工作。反之当信号采集器触头942触及前述的下限位信号采集器912时,则由该下限位信号采集器912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由电气控制箱发出指令而使风刀升降调整电机95以及风刀升降调节电机102停止工作。由此可知,前风刀61的向上或向下调整的幅度或称极限距离与上、下限位信号采集器911、912之间的间距为准。中风刀62和后风刀63的调整同对前风刀61的说明。
[0054]优选地,并且由图1所示,在前述开幅辊32的左端的辊面上构成有左开幅螺纹322,而在右端的辊面上构成有右开幅螺纹323,以开幅辊3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为界,左开幅螺纹322为左旋螺纹,而右开幅螺纹323为右旋螺纹。左、右开幅螺纹322、323的不言而喻的功用是使毛绒织物40向两侧展开,并且还具有良好的剥边作用。
[0055]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上限位信号采集器911以及下限位信号采集器912为行程开关,但是如果择用微动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应当视为等效性变化。
[0056]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在对毛绒织物40定型时,热风发生机构7的前热风箱71的前热风箱腔711内的空气经一组前热风箱空气加热器715加热,并且按申请人在上面的描述而分别由前热风箱左、右出风管7121、7131经前风刀左、右进风口614、615引入前风刀腔611,直至自前风刀出风口616喷出,对途经定型主辊筒2的毛绒织物40热风定型。与此同时,热风发生机构7的后热风箱72的后热风箱腔721内的空气经一组后热风箱空气加热器727加热,并且由后热风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