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加工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821阅读:1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宝石加工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特别是一种宝石加工机械手,适用于刻面型宝石加工。
刻面型宝石琢型种类繁多,加工时必须借助于夹具。目前常用的有“八角手”和“机械手”两种。“八角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成本低。但由于它依赖八边形模块作靠模定位,只能生产低精度的宝石,且模块经常接触托盘,很容易磨损。机械手全部采用金属制成,结构严谨,加工精度高,但灵活性差,造价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加工精度高、成本低、不易磨损的宝石加工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的宝石加工机械手,包括心轴,套在心轴一端的粘杆、卡头、粘杆螺栓,其特征在于在心轴另一端依次套入心轴弹簧、内套、外套;内套以穿过心轴的心轴销钉固定,对应心轴销钉处开有分度沟槽,内套外侧设有导向孔,依次放入弹簧、顶部带凸缘的滑块弹子;外套内侧开有与滑块弹子相配合的沟槽。
根据加工的需要,内套分度沟槽可开设4-10条;外套内侧面的沟槽可开设4-8条。沟槽设置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刻面型宝石的加工类型。
使用时,只需通过心轴弹簧和心轴销钉来调节内套的位置、通过内套滑块弹子来调节外套的位置,即可完成宝石的刻面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宝石加工机械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灵活,加工精度高,不易磨损。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宝石加工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宝石加工机械手的具体结构。
粘杆装置7的制作与现有宝石机械手无异。
心轴6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心轴6为阶梯轴,不连接粘杆装置7那端靠中部处有一段直径较心轴6直径略小0.5mm,以便与内套4的内孔配合;往外到端点直径为10mm,在心轴6直径10mm段距端点20mm处钻一个2mm的心轴销钉孔。
内套4为四级圆柱形,开有与心轴6同心的孔,从先套入心轴6处往外依次为直径20mm、高22.5mm、孔径16mm,直径30mm、高1.5mm孔径10mm,直径42mm、高2mm、孔径10mm,直径38mm、高13.5mm、孔径10mm。在最后套入心轴6的圆柱底面上设置四条沟槽,将圆柱底面平均分为八份,为防止心轴销钉2滑出内套4,设置沟槽的面可低于周边2mm。同时,在该圆柱的侧面开设一个方形7×7mm导向孔,将弹簧、带凸缘的滑块弹子3放入孔内(无弹簧时滑块弹子3正好全部放入孔内)。
外套1与内套4滑动配合,内套4带滑块弹子段可全部套入外套1内,外套1内侧设置四条沟槽,内套滑块弹子3顶部的凸缘正好可以进入沟槽,实现限位。外套1也开有与心轴6同心的孔,孔径10mm,心轴6在外套1内可以手移滑动和转动。
内套4、外套1、滑块弹子3采用工程塑料ABS制作。
将心轴弹簧5、内套4套入心轴6,穿上心轴销钉2,即可固定内套4。再将内套滑块弹子3压紧,把外套1套上,转动使内套滑块弹子3的凸缘顶入外套1内侧面的沟槽,即可固定外套1。再在心轴6另一端装上粘杆装置7,本实用新型的宝石加工机械手即可投入使用。定型生产时还可在内套4面上加盖面板,在心轴6上加上护手,在外套1上加上支点等。
权利要求1.一种宝石加工机械手,包括心轴(6),套在心轴(6)一端的粘杆装置(7),其特征在于在心轴(6)另一端依次套入心轴弹簧(5)、内套(4)、外套(1);内套(4)以穿过心轴(6)的心轴销钉(2)固定,对应心轴销钉(2)处开有分度沟槽,内套(4)外侧设有导向孔,依次放入弹簧、顶部带凸缘的滑块弹子(3);外套(1)内侧开有与滑块弹子(3)相配合的沟槽。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宝石加工机械手,包括心轴6,套在心轴6一端的粘杆装置7,其特征在于在心轴6另一端依次套入心轴弹簧5、内套4、外套1;内套4以穿过心轴6的心轴销钉2固定,对应心轴销钉2处开有分度沟槽,内套4外侧设有导向孔,依次放入弹簧、顶部带凸缘的滑块弹子3;外套1内侧开有与滑块弹子3相配合的沟槽。分度功能由上述三组部件和两组弹簧联合完成,有别于现有的“八角手”和“机械手”的分度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宝石加工机械手结构简单,成本远远低于现有的机械手,使用方便灵活,加工精度高,不易磨损。
文档编号B28D5/00GK2458146SQ0026870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8日
发明者黄翰强, 韦衡祥 申请人:黄翰强, 韦衡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