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砌块及其组砌方法

文档序号:1837224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砌块及其组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砌块,特别是指非承重小型空心砌块,以及该砌块的组砌方法。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使用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如图1所示,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砼砌块主规格大多为390×190×190,并采用单排竖向通孔构造形式(详见国家标准JGJ/T14-95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二是施工中普通砼砌块采用竖向对孔错缝搭砌,如图2所示。由于采用单排竖向通孔构造,水电管道安装时往往破坏去一个侧面孔壁,这样一旦有渗水,则直接进入主孔仓,竖孔之间又相连而无法形成封闭孔仓,容易形成渗透水在各竖孔之间即整个砌体漫游,达不到抗渗防水目的。另外,由于采用390×190×190主规格,只能按照普通砼砌块技术规程采用竖向对孔错缝搭砌,这种砌筑方式,其相互搭砌所接触的砌块侧壁很薄,仅达25-30mm,这样水平灰缝铺浆面面积过小,无法形成足够的抗剪能力,以致不足抵抗沉降、温差等引起的砌块与砌块之间的应力。同时侧壁过薄也会使得框架间抗震拉结钢筋(一般为2φ6.5@600长1000),无法直接放置在铺浆层中,达不到框架间非承重墙体抗震构造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砌块的单个砌块结构,以及砌块与砌块之间的新组砌方式,以达到提高砌体整体刚度,满足防水抗渗、抗剪、抗裂、抗震构造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砌块,如图3所示,其中心孔为盲孔,并在孔仓内增设1-2个竖肋。该砌块的组砌方法为将砌块沿中心孔水平向放置,横向砌块与砌块之间同向搭砌,纵向砌块之间错缝搭接。
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1)由于砌块单排孔改为了多排孔,将已有普通砌块的孔与孔之间相贯通变为封闭的单个孔仓,不相互贯通。在水电管道安装时,即使破坏去一个侧壁,渗透水也只能集中在第一排孔的一个孔仓内,无法在孔与孔之间四处漫游渗透,起到了多排孔、单个封闭孔阻止水渗透的目的,提高防水抗渗能力。
(2)由于水平铺浆面为新型砌块的侧壁,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接触面,这样与已有技术中的壁肋狭窄的带状铺浆面相比,接触面要大得多,从而大大提高了砌块与砌块之间的抗剪能力,同时由于盲孔面竖缝挂灰,竖向灰缝也满足竖缝饱满度的要求,从而达到满足抵抗在沉降、温差等应力作用沿水平通缝或齿缝破坏的目的,起到砌体抗裂作用。
(3)由于水平铺浆面为一个较大的面,而不是狭窄的带状铺浆面,这样框架间抗震拉结筋的放置能够容易安装,从而满足抗震构造的要求。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种混凝土砌块,其规格为190×190×190,其中心的孔为一端封闭的盲孔,且于孔仓内设置有一个竖肋,将中心孔分割为两个盲孔。本发明对成型模具模芯底部收口原为竖向无收口改为斜坡向小收口,因而同样是竖孔填料振动压实成型,由于模具改进就形成了新型混凝土砌块构造形式。其特点第一为多排孔,第二为由于填料经振动形成底部坡向堆积,封闭底部平面,形成盲孔。而普通混凝土砌块则为竖向通孔。本发明所述砌块也可以由陶砾制成。
本发明所提供的砌块其组砌方式为将单个砌块沿中心孔水平向放置,横向砌块与砌块之间同向搭砌,即前一砌块盲孔封闭的底面与后一砌块盲孔开口端相抵接,纵向砌块之间错缝搭接(另请参阅图4所示)。


图1为传统空心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空心砌块组砌图。
图3为本发明新型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型砌块组砌图。
权利要求
1.一种砌块,其中心开设有孔仓,其特征在于该砌块中心孔为盲孔,并在孔仓内设1-2个竖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砌块的组砌方法为将砌块沿中心孔水平向放置,横向砌块与砌块之间同向搭砌,纵向砌块之间错缝搭接。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砌块,其中心开设有盲孔,并在孔仓内增设1-2个竖肋。该砌块的组砌方法为:将砌块沿中心孔水平向放置,横向砌块与砌块之间同向搭砌,纵向砌块之间错缝搭接。本发明提供的砌块在砌筑框架柱间砌体时能起到防水抗渗、抗剪、抗裂作用,能够满足抗震构造要求,大大提高了建筑墙体的质量。
文档编号E04B2/14GK1376842SQ01109399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2日
发明者孙高亮 申请人:孙高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