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的铸造设备和在这样的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文档序号:184396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的铸造设备和在这样的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的铸造设备以及在这样的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然而尽管更特别用于这样的应用中,但是所述的铸造设备还可以用于生产任何其它类型的铸造产品。
在铸造设备中,最好在在一些情况下铸成该铸模的糊状物具有一定的粘性和/或者颗粒度以便进行挤压操作从而获得所加工的产品的优良的特性并且进行或者完善所述的产品的应用。目前有不同类型的已知的设备,这样的设备在填充该铸模之后能够进行挤压操作。
因此,第一种类型的已知的设备包括糊状物喂给装置,一个可移动的料斗,两个挤压装置,每个挤压装置包括一个在其上设置一个铸模的台和一个挤压模板。通过将料斗大致水平地在一个供给糊状物的位置和两个卸载糊状物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该设备进行工作,其中在这些位置中在任何一个铸模上悬挂着所述的料斗。
在这个设备中,可以预见到在一个铸模中加工该产品,同时该料斗被供给糊状物或者将该糊状物浇到第二个铸模中。
这个类型的设备具有不同的缺点,特别是这个设备迫使一个有源部件移动,即迫使该料斗移动,因此显著导致变化能量的输送和连接设备。此外,这个类型的设备要求建造两个脱模和出模工位,即每个铸模一个工位,这增加了该设备的成本。
一个第二类型的已知的设备包括一个糊状物喂给装置,两个固定的称重料斗和两个可移动的挤压设备,这两个可移动的挤压设备包括两个可移动铸模底座的振动台。
这个设备具有与上述的一个设备相同的缺点,即该设备要求有源部件移动,在这个情况中使台移动,导致了考虑被移动的过大的物料和被移动的有源部件时实施的复杂性。
事实上,每个台在两个对应该铸模的填充位置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的台然后垂直于其料斗,对应于该台的位置的模压位置垂直该加压模板。这样的设备还具有使用两个料斗的缺点,因此增加了该设备的成本。
最后已知的第三类型的设备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糊状物供给装置,固定料斗,3个铸模和一个挤压装置以及能够连续移动该铸模在该料斗下,然后在该挤压装置处,然后再到一个脱模区域处的旋转车。
然而这个设备需要生产和安装该旋转车,还需要使用三个铸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设备,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该铸造设备解决了上述的缺点并且能够提供一种没有有源部件被移动的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设备,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该设备能够单独使用一个该产品的脱模和出模工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设备,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该设备能够容易接触多个有源部件从而易于进行装卸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上述的设备中使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得高的生产率和在掩蔽时间中进行的准备备和/或者脱模。
本发明的其它目标和优势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出现,该描述仅仅用于说明而不用来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的该铸造设备包括一个料斗,至少第一和第二铸模,两个挤压装置,每个挤压装置包括一个模压台和一个挤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设备还包括-一个固定的中间定位平面,在所述的挤压装置之间,并且该定位平面垂直于所述的料斗,-将每个铸模设置在模压台处或者所述的设置的平面处的移动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上述的设备中使用的方法,对于每个铸模该方法使用下述的步骤-铸模填充步骤,-在所述的相应的模压台上铸模加载步骤,-模压步骤,-从所述的相应的模压台卸载铸模的步骤,该模压台能够允许所述的铸模重新位于垂直于所述的料斗处。
当阅读下面的描述时,根据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将很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包括-

图1沿一个简示的截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图2-11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的不同结构,这些结构能够生产产品,把该产品从该铸模上脱模并且将其出模;和-图12是计时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不同步骤的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设备,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
如图1-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铸造设备包括一个料斗2,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铸模4和3,两个挤压装置6和5,每个挤压装置包括一个模压台8和7和一个挤压模板10和9。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特征,该铸造设备还包括-一个固定定位平面11,在所述的挤压装置6,5之间并且垂直于所述的料斗2,-移动装置12,以便将每个铸模4,3定位在模压台8,7或者所述的定位平面11处。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装置12交替地将每个铸模3和4定位在所述的定位平面处。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装置12能够有利地被设置在所述的模压台7和8处以及该定位平面11处。
在图1-11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装置12包括与辊子一起工作的导轨13,在附图中没有示出。所述的导轨13设置在台7,8和定位平面11,该定位平面大致平行于所述的铸模3和4的移动方向。这些铸模最好被链条和液压马达驱动。
然而,根据其它的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2可以包括任何对于输送领域特别是生产线中的产品输送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是电操作辊,并且能够围绕其轴线沿按照每个铸模必须的移动方向的两个方向旋转。
所述的铸造设备还包括脱模和出模装置,附图中未示出,因此使得在所述的定位平面11处将产品从该铸模3和4脱模和出模。
因此,所述的排出装置可以有利地设置在垂直于所述的料斗2的所述中间定位平面11的部分处,或者在一个变形中设置在所述的中间定位平面11处,但是沿该产品的出模方向与所述的料斗2偏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能够用糊状物填充铸模3和4的料斗2最好固定并且包括一个称重料斗。
所述的料斗2使用一个根据已知技术的糊状物供给装置14通过一个分配器15供给自己。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模压台7和8最好固定并且包括振动台。通过抑制在糊状物中存在的自由空间,这种类型的台能够改善糊状物的挤压和形状,其中该糊状物容纳在该铸模中,这些自由空间是由于在填充所述的铸模时该糊状物的不良分配导致的,或者还由于该糊状物的颗粒度和/或者粘度所导致。
根据本发明,中间定位平面11是指任何类型的能够支撑一个铸模的装置,特别可以是一种支撑导轨13的装置或者例如台或者类似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上述的铸造设备中使用的方法。所述的特别用于生产电极的过程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如图12所示,每个铸模进行了如下步骤-该铸模4,3的填充步骤RM1,RM2,-在所述的相应的模压台8,7上该铸模4,3的加载步骤CV1,CV2,-模压步骤FM1,FM2,-从所述的相应的模压台8,7卸载该铸模4,3的卸载步骤DV1,DV2,使得所述的铸模4,3设置成垂直于所述的料斗2。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分别在相应的该铸模4,3的卸载步骤DV1,DV2之后在该中间平面11处的脱模和出模步骤DM1,DM2。
参照附图2-11,可以看到对于每个铸模来说,该产品的不同的形成步骤。
图1示出所述的料斗2的供给阶段,该料斗2填充有糊状物。在这个阶段,在启动阶段期间,两个铸模3和4都是空的,一个铸模在其模压台7上,另一个在垂直于所述的料斗2的所述的定位平面11上。
然而在该循环期间,当出模该模制的产品之后位于该定位平面11处的铸模设置成垂直于所述的料斗2时,位于该模压台上的铸模正在被模压。
在下面的附图中,看到一个不同构造的实施例,该结构开始没有使用而是在循环期间被使用,然而两个铸模不是空的。
在图2中参照作为第一铸模的铸模4,作为第二铸模的铸模3,可以看到容纳在所述的料斗2中的糊状物卸载到所述的第一铸模中。
图3示出了该装载阶段,特别是通过平移将第一铸模4移动到相应的模压台8上。在这个附图中,还可以看到该第二铸模3被卸载,特别是通过同时的平移,或者不同时的平移所述的模压台7,该第二铸模3将设置在所述的定位平面11处。
在图1-11的实施例中,该第一铸模4加载到所述的相应的模压台8上的加载步骤CV1是与该第二铸模3的卸载步骤同时并且交替地进行。单词“同时”所赋予的概念是该加载和卸载步骤可以同时或者两个步骤在时间上具有重叠部分的彼此相对偏置地进行。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和第二铸模的该加载和卸载步骤可以在该时间过程中分开。
参照附图4,可以看到第一铸模4加载到所述的模压台8上的加载步骤CV1。
参照附图5,可以看到容纳在第二铸模中的产品被脱模到所述的定位平面11处。此外可以看到举升装置16设置在该模压台8处。这些举升装置16将所述的台8和所述的第一铸模4升起并且因此使得所述的第一铸模与该移动装置12脱开,这些举升装置16最好包括膨胀部件,这些膨胀部件还能够吸收在所述的模压台8上产生的振动。这些举升装置16还装备所述的模压台7。因此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举升装置,而该举升和振动吸收功能当然可以明显地在时间过程中被分开。
因此在图5中可以看到所述的举升装置16已经提起所述的第一铸模4,并且开始了产品成形。
因此,该挤压装置6投入使用,导致一方面致动该振动台8另一方面致动该挤压模板10。
在这里,所述的料斗2处于供给阶段。这个供给阶段可以在前面的卸载所述的料斗的阶段结束时开始,这使得调和了从供给装置连续操作供给该料斗的可能性,并且根据一个不连续的方法铸造产品。
图6示出了在设置该第二铸模垂直该料斗2时该产品的出模阶段DM2的结束。还可以看到该模压步骤在第一铸模处连续进行。
图7示出该料斗2的供给阶段(AT)。
图8示出该第二铸模3的填充步骤RM2,可以注意到在这个步骤期间,该举升装置16将所述的第一铸模4设置在该移动装置12处以便再能够移动。
图9和10示出了特别是通过平移第二铸模3到所述的模压台7上装载的步骤CV2,和同时的特别是通过从所述的模压台8平移开第一铸模4的卸载步骤。
图11示出了在所述的定位平面11处从第一铸模4中拖出产品的脱模和出模步骤DM1,根据图5,6和11的实施例,该铸模的侧壁与该底壁脱开,因为所述的脱模装置能够使产品自由。
所述的出模装置然后可以沿该中间定位平面1移动所述的产品。该铸模的侧壁然后重新设置在所述的铸模的底壁处,使得所述的铸模可以再次被填充糊状物并且开始新的铸造循环。在这个脱模和出模步骤期间,在所述的铸模的卸载步骤之后,继续用于该第二铸模的该模压步骤FM2或者继续将所述的第二铸模设置在该移动装置12处的定位步骤。
图12示出了一个示例的,然而不作限定的,第一和第二铸模的连续的铸造循环以及所述的料斗2的供给和卸载循环。在A方式上,可以按照在第一铸模4上的不同的铸造步骤,在B方式上,按照用于该第二铸模3的不同的铸造步骤,在C方式上,按照该料斗2的不同的供给和卸载步骤。
因此可以看到该第一铸模4的脱模步骤DM1在用于第二铸模3的模压步骤期间例如至少部分地并且交替地被实施。还可以看到第一铸模4的填充步骤在用于第二铸模3的模压步骤期间被至少部分地和交替地实施。
还应该注意到设置在该料斗的两个卸载步骤(DT)之间的该料斗的供给步骤(AT)是这样的,即使得从料斗的供给可以连续和或者不连续,并且或者部分地或者完全地占据,该料斗2的所述的连续卸载步骤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第一和第二铸模处的模压步骤最好通过等于或者大于其它步骤的延时的延时被实施。
本发明还涉及用所述的方法实施的产品。所述的产品特别是一种电极的构成部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碳阳极,但是还可以是任何其它类型的用上述的方法实施的铸造产品。
自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实施例在不脱离后面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框架下可以被构思。
权利要求
1 一种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的铸造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料斗(2),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铸模(4,3),两个挤压装置(6,5),每个挤压装置包括一个模压台(8,7)和一个挤压模板(10,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设备(1)还包括- 一个固定的中间定位平面(11),设置在所述的大挤压装置(6,5)之间,并且垂直与所述的料斗(2),- 移动装置(12),用于将每个铸模(4,3)定位在模压台(8,7)处或者中间定位平面(11)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设备,其中,所述的移动装置将每个铸模(4,3)交替设置在所述的中间定位平面(11)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铸造设备,其中,所述的模压台(8,7)被固定并且包括振动台。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铸造设备,包括能够在所述的中间定位平面(11)处脱模和出模容纳在该铸模(4,3)中的铸造的产品的排出装置
5 根据上述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设备,其中,所述的料斗(2)是一个固定的称重料斗。
6 根据上述的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设备,其中举升装置16设置在该模压台(7,8)处,使得所述的铸模(3,4)与所述的移动装置(12)脱开。
7 一种铸造方法,特别是用于生产电极,该方法在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铸造设备中使用,其中,每个铸模使用下述的步骤- 该铸模(4,3)的填充步骤(RM1,RM2),- 该铸模(4,3)装载到所述的相应的模压台(8,7)上的装载步骤(CV1,CV2),- 模压步骤(FM1,FM2),- 该铸模从所述的相应的模压台(8,7)上的卸载步骤(DV1,DV2),使得重新将所述的铸模(4,3)设置成垂直于所述的料斗(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从所述的铸模(4,3)进行所述的卸载步骤(DV1,DV2)之后,在所述的中间定位平面处设置脱模步骤和出模步骤(DM1,DM2)。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铸模(4)的脱模步骤是在该第二铸模(3)的模压步骤期间至少部分地并且交替的实施。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将,其中,该第一铸模的填充步骤是在该第二铸模(3)的模压步骤期间至少部分地并且交替地实施的。
11 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铸模(4)在所述的相应的模压台上的装载步骤是与该第二铸模(3)的卸载步骤同时并且交替地进行的。
12 一种铸造的产品,该产品是用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使用的方法实施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装置,该装置用于生产电极。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一个接收料斗(2),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铸模(4,3)和两个挤压装置(6,5)。每个挤压装置包括一个成形板(8,7)和一个挤压部件(10,9)。本发明的装置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固定的中间支撑表面(11)和用于移动每个铸模(4,3)的装置以便使得所述的铸模设置在一个成形板(8,7)处或者该中间支撑表面(11)处,其中该支撑表面(11)设置在所述的挤压装置(6,5)之间并且与该料斗(2)对齐。
文档编号B28B5/04GK1541152SQ02815880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6日
发明者A·莫林, A 莫林 申请人:索里奥斯碳素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