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韧性复合陶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40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韧性复合陶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尤其是一种断韧性达到10Mpa·m1/2的高强韧性复合陶瓷。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陶瓷材料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各种人工改性陶瓷体不断产生,在生产实践中陶瓷材料最大的缺点就是其脆性。不仅容易破损,而且体面比难以做得大,因此,开发新型韧性陶瓷,一直是陶瓷材料研究的热门课题。韧性陶瓷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比如航天航空器的隔热层、机甲车的复合装甲、大体面比的瓷砖、机械零部件等。
目前,韧性陶瓷传统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碳化硼陶瓷基料加TiB2等增韧剂经多次多相烧结而成,其增韧机理是细化晶粒、偏转裂纹。一般断韧性可以达到5.5Mpa·m1/2,如采用纳米级原料制备,断韧性可以达到7.5-8.0Mpa·m1/2。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高分子碳化合物作为先驱体,加碳化硅化合物经二次烧结,形成具有多层平面化的网状陶瓷纤维结构的碳纤维或碳硅纤维陶瓷,其整体断韧性一般可以达到7.0Mpa·m1/2,但由于此法仅能形成平面状的陶瓷纤维结构,因而,其断韧强度并不高,陶瓷虽不易整体断开,却较易破裂,或产生伤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陶瓷的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高强韧性陶瓷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陶瓷材料的韧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韧性陶瓷制备方法,以对三甲基环硼氮烷单体为先驱体,加SiC微粉和烧结助剂,在氮气气氛以及加压条件下,经一次烧结而成,本发明的增韧机理同一般先驱体法制备韧性陶瓷的机理类似,即通过对先驱体单体的热解,使其形成具有纤维状的陶瓷复合材料。所不同的是传统的先驱体热解方法只能形成平面的网状结构,而本发明则利用环硼氮烷中的三个对位甲基,在高温下与SiC微粉反应,形成稳定牢固的立体的交联结构,并利用SiC的细化晶粒形成更致密的晶体结构的机理,进一步增韧,从而形成Si-C-B-N-M结构的复合陶瓷基体。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以对位三甲基环硼氮烷(单体)、SiC微粉和烧结助剂(AlN或者Y2O3),按10∶0.5∶0.1的比例配制,经液固二相充分混合均匀后注入装有石墨垫片的钢模具,通以氮气,并缓慢加压达到35Kpa,同时以30℃/h的速度加温到400℃,使混合物进行交联反应,待72小时后迅速加温到1500℃,压力调整为常压,进行热解烧结5小时。然后退火,待其自然冷却后,即可得到本发明物质。
以上述方法来制备陶瓷瓷砖,产品的体面比可以达到0.005,经过断韧实验,其断韧性达到10Mpa·m1/2以上。经晶相分析,其形成的是Si-C-B-N-M复合陶瓷体,其中M为金属离子,和所加入的烧结助剂的金属离子相对应。
权利要求
1.一种韧性复合陶瓷,其特征是采用对三甲基环硼氮烷为先驱体。
2.一种韧性复合陶瓷,其特征是将对三甲基环硼氮烷(单体)、SiC微粉和烧结助剂,混合比为10∶0.5∶0.1,经液固二相充分混合后注模,在氮气气氛下加压烧结而成。
3.一种韧性复合陶瓷,其特征是具有Si-C-B-N-M立体交联陶瓷纤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描述之陶瓷体,其特征是具有高强韧性,断韧性可以达到10Mpa·m1/2以上。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高强韧性的陶瓷,采用对三甲基环硼氮烷单体为先驱体,加SiC微粉和烧结助剂,在氮气气氛以及加压条件下,经一次烧结而成。本发明的陶瓷晶体结构属于Si-C-B-N-M复合陶瓷体,其中M族系金属系,与所加入的烧结助剂中的金属离子相对应。本发明的陶瓷材料具有交联状的立体陶瓷纤维结构,经实验其断韧性可以达到10MPa·m
文档编号C04B35/58GK1657495SQ20041001644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9日
发明者詹树雄, 詹明光 申请人:上海福祥陶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