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83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结构,特别是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强化木地板由于其既具有实木地板的外观,又具有耐磨的特性,因而在目前的室内装修中已得到了普遍的使用。目前的强化木地板,其基本结构都是在纤维板芯层结构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被覆有至少一层附加结构层的复合层结构,这些附加结构层一般可包括如被覆于使用侧面上的缓冲层、经三聚氰胺等树脂浸渍的装饰纸层和耐磨纸层,以及被覆在地面结合底面的同样经树脂浸渍处理的平衡纸层等。在地板的至少一组相对的地板侧壁处通常都设置有使其能沿平面相互连接的凹凸适应配合结构,如常用的以直榫式或锁扣式的凹凸配合结构,以使各相邻的地板相接时能紧密配合,达到和满足地板成统一体的要求。
通常强化木地板使用侧的上表面与四周侧壁间都是简单的垂直相交形式,各相邻的两块地板间是紧密拼接的,并在相接处留有一拼接缝。由于该缝将直接反映出各相邻地板块间的高差大小,因而给企业的加工水平和安装水平增加了难度。为此,02227083.3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V型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结构是在地板的上表面的边缘处向下与对应的侧壁相交形成一斜面,使相邻地板拼接后在接缝处形成一V型槽缝,增加其光影和立体视觉效果。02277124.7号中国专利同样也公开了一种在地板本体两侧上端有一对称的斜企口,使相邻地板拼接后的接缝处呈V型斜槽状的立体V型双斜槽复合地板。这种拼接后能产生V型接缝的改进形式地板,虽然能改善普通强化地板的高差问题,但其单块地板显得呆板和单调,所形状的接缝形状仍较单一,而且对于积存于其V型接缝尖底部的灰尘、污物等既明显,但清除起来又常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新改进结构形式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使其不仅能改善普通强化地板的高差问题,还具有单板生动和多板拼接美观,能产生强烈立体视觉效果的特点,并且也有利于对接缝处积存灰尘污物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的基本结构,同样是在纤维板芯层结构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被覆有至少一层附加结构层,并在至少一组相对的地板侧壁处设置有使其能沿平面相互连接的凹凸适应配合结构。其中,在地板的表面层与侧壁间至少一组相对的结合边缘处设置有内凹型的过渡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说的在地板表面层与侧壁结合边缘处的内凹型过渡结构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其可以采用为在地板表面层与侧壁间呈平滑过渡的曲面形式内凹结构。所说的该平滑过渡的曲面形式可以根据需要和/或加工能力,采用如圆柱或椭圆柱状、抛物面或其他适当形式的圆滑弧形曲面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给出的,就是采用最为简单方便的具有相同半径的内凹圆柱面式曲面结构。
除上述的平滑过渡的曲面形式内凹结构外,所说的该内凹型过渡结构还可以采用为在地板表面层与侧壁间呈折角曲面形式的内凹结构。例如,除作为在一个实施例中给出的具有L形直角转折面形式的内凹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具有更多个转折角和/或不同转折角度形式的折角曲面形式的内凹结构。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在采用上述具有折角曲面形式内凹型过渡结构时,其内凹结构距表面层的高度和距侧壁面间的宽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分别为控制在0.1~5毫米范围内为理想。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强化木地板结构中,所说的该内凹型过渡结构的具体设置方式,既可以仅设置在地板表面层与具有所说凹凸适应配合连接结构的相对侧壁间的结合边缘处,也可以采用在地板表面层与各方侧壁的结合边缘处均设置有所说的内凹型的过渡结构的形式。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形式的强化木地板,由于在地板表面层与相应侧壁的结合边缘处设置的该内凹型过渡结构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变化形式,因此可以使单块地板的造型生动、多板拼接后的接缝具有多种美观和强烈的立体视觉效果,可以满足不同或多种的装修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各相邻地板相互拼接后的接缝结构是具有适当宽度的曲面或平面的槽缝结构,不存在V型的尖底缝隙,因而对不可避免会积存于其中的灰尘、污物的清理也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由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木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包括在木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强化木地板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地板相互拼接后的接缝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强化木地板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地板相互拼接后的接缝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强化木地板又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地板相互拼接后的接缝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强化木地板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地板相互拼接后的接缝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在纤维板芯层结构2的两侧表面上按常规方式分别被覆有相应的使用上表面的浸渍和/或装饰材料附加结构层1和底面的浸渍材料附加结构层3,在一组相对的地板侧壁6处设置有使其能沿平面相互连接的直榫式凹凸4,5适应配合结构,其中在地板的上表面层1与该设有直榫凹凸结构4,5的两相对侧壁的结合边缘处设置有具有半径为0.1~5毫米的内凹圆柱面形式的平滑过渡曲面内凹过渡结构7。图2所示的是其相邻两块地板相互拼接后的状态,其间由相对应的内凹过渡结构7形成的接缝为平滑过渡的曲面凹槽形式。
图3和图4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强化木地板的结构形式,其基本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相似,差别在于其中的该内凹型过渡结构7为在地板表面层1与侧壁间呈L形直角转折面形式的内凹结构,其内凹型过渡结构7中距表面层1的高度和距侧壁面间的宽度可以相同或略有不同,并分别均控制在0.1~5毫米范围内。图4所示的是图3结构的两相邻地板块相互拼接后的状态,其间由相对应的内凹过渡结构7形成的接缝为平滑过渡的矩形凹槽形式。
图5和图6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强化木地板的结构形式,其基本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相似,其差别仅在于地板侧壁6处设置的用于使其能沿平面相互连接的凹凸4,5适应配合结构为锁扣榫形式的结构。
图7和图8所示的地板,其中的内凹型过渡结构7是采用与图3和图4所示一样的折角曲面形式,差别也仅在于其中的凹凸4,5适应配合结构采用的是锁扣榫结构的形式。
权利要求1.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在纤维板芯层结构(2)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被覆有至少一层附加结构层,在至少一组相对的地板侧壁(6)处设置有使其能沿平面相互连接的凹凸(4,5)适应配合结构,其特征是在地板的表面层(1)与侧壁间至少一组相对的结合边缘处设置有内凹型的过渡结构(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说的内凹型过渡结构(7)为在地板表面层(1)与侧壁间呈平滑过渡的曲面形式内凹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说的内凹型过渡结构(7)为具有相同半径的内凹圆柱面式曲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说的内凹圆柱面式曲面形式过渡结构(7)的柱面半径为0.1~5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说的内凹型过渡结构(7)为在地板表面层(1)与侧壁间呈折角曲面形式的内凹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说的折角曲面形式的内凹型过渡结构(7)为具有L形直角转折面形式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说的折角曲面形式的内凹型过渡结构(7)距表面层(1)的高度和距侧壁面间的宽度分别为0.1~5毫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说的折角曲面形式的内凹型过渡结构(7)距表面层(1)的高度和距侧壁面间的宽度为等距离。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所说的内凹型过渡结构(7)设置在地板表面层(1)与具有所说凹凸(4,5)适应配合连接结构的相对侧壁(6)间的结合边缘处。
10.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其特征是在地板表面层(1)与各侧壁的结合边缘处均设置有所说的内凹型的过渡结构(7)。
专利摘要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强化木地板,在纤维板芯层结构的两侧表面上分别被覆有至少一层附加结构层,在至少一组相对的地板侧壁处设置有使其能沿平面相互连接的凹凸适应配合结构,其中在地板的表面层与侧壁间至少一组相对的结合边缘处设置有内凹型过渡结构。该地板不仅能改善普通强化地板的高差问题,且有利于对接缝处灰尘污物的清理,并具有单板生动和多板拼接美观,能产生强烈立体视觉效果的特点。
文档编号E04F15/022GK2695534SQ20042003360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8日
发明者晏彬, 肖兴益, 张再昌 申请人:四川升达林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