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270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式汽车停车架,属于停放汽车用的专用车架,专利分类号E04H 6/06。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汽车拥有量也迅速增加。汽车停车问题,尤其是大城市的停车问题愈加突出,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在大城市,汽车的拥有量与停车位的严重不足的矛盾,导致了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发,车辆冲撞等社会不和谐因素产生。目前城市的停车位主要靠占用城市中紧张的空地,有限的停车场,停车方式单一,土地面积浪费大。根据城市现状,解决停车问题,要充分利用原有停车位的占地面积,增加停车数量;制造出小型、拆装迅速、造价低廉、管理简单的停车架,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立体式汽车停车架,该停车架的特点是体积小、拆装迅速、可有效增加原有车位面积上的停车数量,而且价格低廉,管理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立体式汽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停车架由一个上车位平台,一个置于地面上的下车位平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一组四连杆平行支承架,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组装而成。
所述的上车位平台呈矩形,大小可放置一辆汽车,其前后两侧固装有四个支承座,前、后、左、右两两相对;所述的下车位平台呈矩形,大小可放置一辆汽车,平台后部两侧固装有一对用于支承上车位平台的,其高度大于所存放汽车高度的支承架;所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分别装置在上、下车位平台的两侧,其上端铰接于上车位平台后部的支承座上;其下端铰接于下车位平台前部侧面;
所述一组四连杆平行支承架,由长度相等的四根支杆构成,其上端分别铰接于上车位平台的四个支承座上,其下端分别铰接于下车位平台两侧,每侧前后两支杆距离与上车位平台的四个支承座每侧的前后距离相同;组装后的四连杆平行支架确保上车位平台,移动时平稳自如;所述上车位平台与下车位平台面积相近,厚度相同;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一对液压支承杆的液压系统,使液压支承杆停止、开启、升、降同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立体式汽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停车架由一个整体车架,一个升降托架,两块滑动停车平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两套液压平移推拉杆,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组装而成。
所述整体车架由四根立柱竖直地固装在地面停车位的四个角上,在其间装置有地面车位平台,立柱中间设置有上层车位平台;地面车位平台和上层车位平台之间间隔大于一辆汽车的高度,每层车位平台上面,两侧设置有一对供滑动停车平台滑动的滑道;所述的滑动停车平台有两块,地面车位平台和上层车位平台各配置一块;每块下面设有与各车位平台上的滑道相配的滑道;该滑动停车平台可置于升降托架上,也可置于各层车位平台上;存放汽车时,汽车置于滑动停车平台上,在液压平移推、拉杆的推、拉下,滑动位移平台沿车位平台上滑道方向,轻松滑动;所述两套液压平移推拉杆,装置在各层车位平台台面上,每套由一组连杆滑块机构和一液压推拉杆组装而成;当升降托架载重平面到达各层车位时,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液压平移推拉杆,或拉滑动停车平台,进入车位平台,或将滑动停车平台从车位平台推到升降托架上;所述升降托架,呈L型结构,装置在整体车架前面,托架设有两平行的立臂,竖直地靠贴在整体车架的两个前立柱上的滑槽中,并可沿前立柱竖直上、下滑动;升降托架的载重平面上,设有与滑动停车平台的滑道相配合的滑道;所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升降杆,分别置于两前立柱内,其下端铰接于地面车位平台面上,其上端铰接于支承托架立臂上;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液压控制的一对液压升降杆,开启、停止、上升、下降同步;保证滑动停车平台载车平稳,升降到位。
以上两种汽车停车架的技术方案,都可以利用现有车位的占地面积,增加一倍的停车数量。另外,以上两种停车架、拆装方便,不用地基,可随心所欲地移动位置,对于城市增加停车位数量,尤其是解决没有停车场的老、旧城区的停车问题,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解决途径。
另外,相对于建设新的大型停车场来讲,这两种技术方案,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投资规模上都有极大的优势,一次性投入明显减少,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单台(位)成本仅两万元以内;场地可以见缝插针,根据现场、地形、位置特点,也可零散配置;解决现实问题、方便灵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一方案的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一方案的结构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一方案的结构左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一方案的升降位置移动示意图,图中标号加A的构件是停车架移动到上部位置时相应标号的部件。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一方案停车时的立体效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二方案的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二方案的结构左视图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二方案的升降托架及液压支承杆安装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9是图8中E-E向局部视图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F-F向局部视图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二方案的上层车位平台和地面车位平台装有液压平移推拉杆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第二方案的滑动停车平台侧视图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两种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的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图1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方案,该方案是一种立体式汽车停车架,该停车架由一个上车位平台1,一个固定于地面上的下车位平台2,一对液压支承杆3,一组四连杆平行支承架4,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组装而成。
所述的上车位平台1呈矩形,大小可放置一辆汽车,其前后两侧固装有四个支承座11,前、后、左、右两两相对。
所述的下车位平台2呈矩形,大小可放置一辆汽车,平台两侧后部固装有一对用于支承上车位平台1的,其高度大于所存放汽车高度的支承架2,为确保两车位平台间的距离,本实施例采用是2.55米。
所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4分别装置在上、下车位平台1、2的两侧,其上端铰接于上车位平台1的后部的支承座11上;其下端铰接于下车位平台2前部侧面;所述一组四连杆平行支承架4,由长度相等的四根支杆构成,其上端分别铰接于上车位平台1的四个支承座11上,其下端分别铰接于下车位平台2两侧,每侧前后两支杆距离与所述上车位平台1的四个支承座11每侧前后距离相同;组装后的四连杆平行支架4可确保上车位平台1,移动平稳自如。
所述上车位平台1与下车位平台2大小相近,厚度相同。
所述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都是极简单的控制电路,和通用液压元件的组合,是现有技术,控制电路在教科书上都有,元件在市场上可以买到。通过控制电路、和液压系统使此对液压支承杆的停止、开启、升、降动作同步。
本停车架的工作原理是将需要存的汽车或直接开进下车位平台存放,或将车先放置在置于地面位置的上车位平台台面上,锁车后,司机下来,专人操作液压支承杆3,由液压支承杆3将上车位平台升至离地面车位平台1之上、大于一个汽车的高度,放置在下车位平台2的支承架21上。上车位平台1在四连杆平行支承架4的约束下,平稳移动。最终使上车位平台移动到固定支承架21上。需要取车时,由专人控制液压支承杆3的动作,将上车位平台1移至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汽车重量基本在1.95T以内,液压设计吨位为2-3T,上车位平台设计重量在0.3-0.4吨之间,四连杆平行支承架,举升高度1.6m-1.8m。
第二种立体式汽车停车架的方案如图6、7、8、9、10、11、12、13、14所示,该停车架由一个整体车架33,一个升降托架31,两块滑动停车平台38,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32,两套液压平移推拉杆35,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组装而成。
所述整体车架33由四根立柱36竖直地固装在地面停车位的四个角上,在其间装置有地面车位平台37,立柱中间设置有上层车位平台34;地面车位平台37和上层车位平台34之间间隔大于一辆汽车的高度,每层车位平台上面,两侧设置有一对供滑动停车平台38滑动的滑道375,见图11、12;本实施例中采用层高是2.25米。
所述的滑动停车平台38有两块,地面车位平台37和上层车位平台34各配置一块,每块下面设有与各车位平台上的滑道相配的滑道381;该滑动停车平台38可置于升降托架31的载重平面上,也可置于各层车位平台37、34上;存放汽车时,汽车置于滑动停车平台38上,在液压平移推拉杆35的推、拉下,滑动位移平台38可沿车位平台上滑道375方向,轻松滑动;所述两套液压平移推拉杆35,装置在各层车位平台37、34的台面上,每套由一组连杆滑块机构372、373、374和一液压推拉杆371组装而成;参见图12,连杆372的一端铰接在台面一端,连杆372另一端与连杆373的一端铰接,连杆373的另一端与滑块374铰接,滑块374装在滑槽376中,并可沿着滑槽376方向滑动;滑块374装有拖钩375,拖钩375可以与滑动停车平台38的挂钩连接,也可以托开。液压推拉杆371一端铰接在台面另一端,液压推拉杆371另一端与连杆373的中部铰接。这样,当液压推拉杆371推或拉连杆373时,滑块374连接的拖钩375可将滑动停车平台38推或拉到指定位置。当升降托架载重平面到达各层车位时,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液压平移推拉杆35,或拉滑动停车平台38,进入车位平台34、37,或将滑动停车平台38从车位平台34、37推到升降托架31的载重平面上;
所述升降托架31,呈L型结构,装置在整体车架33前面,托架设有两平行的立臂32,竖直地靠贴在整体车架33的两个前立柱36上的滑槽315中,并可沿前立柱竖直上、下滑动;升降托架31的载重平面上,设有与滑动停车平台38的滑道381相配合的滑道311;参见图8、9、10。
所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升降杆312,分别置于两前立柱36内,其下端铰接于地面车位平台面上,其上端通过销轴314铰接于支承托架立臂32上;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液压控制的一对液压升降杆312,开启、停止、上升、下降同步;保证滑动停车平台38载车平稳,升降到位;参见图8、9、10。
所述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都是极简单的控制电路,和通用液压元件的组合,是现有技术,控制电路在教科书上都有,元件在市场上可以买到。
本方案的汽车停车架的工作原理是,自地面首层至第二层每层都设置一部滑动停车平台38,汽车放置上面后,滑动移动平台38提升至每层车位平台34、37高度时,测移进入车位。
水平滑移由液压杆35推动或拉出,上升或下降由液压支杆312推、拉升降托架到位,取车时,待达到车位平台34、37高度时,由液压推拉杆35推至升降托架之上,下降落地。
以上实施的立体式停车架的两种方案,都可以达到拆装迅速,可以在原有车位基础上增加车位的目的,简单、方便,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技术方案。
凡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相同的技术方案都在本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立体式汽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停车架由一个上车位平台,一个置于地面上的下车位平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一组四连杆平行支承架,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组装而成;所述的上车位平台呈矩形,大小可放置一辆汽车,其前后两侧固装有四个支承座,前、后、左、右两两相对;所述的下车位平台呈矩形,大小可放置一辆汽车,平台后部两侧固装有一对用于支承上车位平台的,其高度大于所存放汽车高度的支承架;所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分别装置在上、下车位平台的两侧,其上端铰接于上车位平台后部的支承座上;其下端铰接于下车位平台前部侧而部;所述一组四连杆平行支承架,由长度相等的四根支杆构成,其上端分别铰接于上车位平台的四个支承座上,其下端分别铰接于下车位平台两侧,每侧前后两支杆距离与所述上车位平台的四个支承座每侧的前后距离相同;组装后的四连杆平行支架确保上车位平台,移动时平稳自如;所述上车位平台与下车位平台面积相近,厚度相同;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一对液压支承杆的液压系统,使液压支承杆停止、开启、升、降同步。
2.立体式汽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停车架由一个整体车架,一个升降托架,两块滑动停车平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两套液压平移推拉杆,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组装而成;所述整体车架由四根立柱竖直地固装在地面停车位的四个角上,在其间装置有地面车位平台,立柱中间设置有上层车位平台;地面车位平台和上层车位平台之间间隔大于一辆汽车的高度,每层车位平台上面,两侧设置有一对供滑动停车平台滑动的滑道;所述的滑动停车平台有两块,地面车位平台和上层车位平台各配置一块,每块下面设有与各车位平台上的滑道相配的滑道;该滑动停车平台可置于升降托架上,也可置于各层车位平台上;存放汽车时,汽车置于滑动停车平台上,在液压平移推、拉杆的推、拉下,滑动位移平台沿车位平台上滑道方向,轻松滑动;所述两套液压平移推拉杆,装置在各层车位平台台面上,每套由一组连杆滑块机构和一液压推、拉杆组装而成;当升降托架载重平面到达各层车位时,由控制电路控制的液压平移推拉杆,或拉滑动停车平台,进入车位平台,或将滑动停车平台从车位平台推到升降托架上;所述升降托架,呈L型结构,装置在整体车架前面,托架设有两平行的立臂,竖直地靠贴在整体车架的两个前立柱上的滑槽中,并可沿前立柱竖直上、下滑动;升降托架的载重平面上,设有与滑动停车平台的滑道相配合的滑道;所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升降杆,分别置于两前立柱内,其下端铰接于地面车位平台面上,其上端铰接于支承托架立臂上;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液压控制的一对液压升降杆,开启、停止、上升、下降同步;保证滑动停车平台载车平稳,升降到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式汽车停车架,属于停放汽车用的专用车架,专利分类号E04H 6/06。公开两个技术方案,第一方案由一个上车位平台,一个固定于地面的下车位平台,一对液压支承杆,一组四连杆平行支承架,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组装而成;第二种方案,由一个整体车架,一个升降托架,一个滑动停车平台,一对液压控制的液压支承杆,两套液压平移推拉杆,控制电路,通用液压元件,组装而成;两种立体式汽车停车架都具有体积小,在一个停车位的面积,存放两辆汽车,可有效地增加存车数量,拆装迅速,管理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E04H6/06GK2880984SQ20052014517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勇 申请人:刘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