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掰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250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工掰片工艺的制作方法
手工掰片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镜片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掰片工艺。背景4支术镜片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大片的镜片切割成所需要的较小尺寸的镜片(筒称小片),如手机镜头的镜片,成品外形一般只有几个毫米大小,厚度仅有O. 3mm。 而半成品镀膜完品则为60mmX60mm或66mmX66mm大小的。因此在其生产工序中, 需要将60mmX60mm或66mmX66mm的镀膜完品分割成几个毫米大小的小片。在现 有技术中,通常是机械自动化生产,采用高速金刚砂轮高速旋转切割,直接将 大的镜片(简称大片)切割成小片,简称为切断式。切断式的特点是镜片尺寸 精度高,而且镜片边缘的质量高,但是缺点是成本高、效率低,每台机每天产 量仅为为5万小片左右,仅适用于对镜片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方形镜片生产。在玻璃的生产工艺中,有使用一种划切式,即非切断式切割的方法。划切 完成后需要再将未完全切断的玻璃进行分离(简称为掰片)。玻璃生产中一般使 用机器#烀片,效率较高。对于小尺寸圆形镜片的生产而言,需要在切割成方片后磨成圆片,因此对 初步生产出来的毛坯 一 方形镜片的边缘质量要求不高,没有必要使用成本高效 率低的全自动机械化的切断式生产。而对于划切式机器掰片的生产工艺,小尺 寸圆形镜片相对于一般玻璃,镜片更易碎,而且对于洁净度要求高,因此使用 玻璃机械掰片的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导致碎片和沾污。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力量 轻柔、洁净度高的掰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手工掰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镜片纵向和/或横向划切至少一次;步骤二 将镜片有划切线的一面朝下放置,用手工沿纵向或横向划切线 将镜片分离为至少两个长条状镜片。步骤三将所述长条状镜片有划切线的一面朝下放置,然后用外力将每 一长条状镜片分离为至少两个单独的小片。其中在所述步骤三中,用手指点压所述长条状镜片的每一划切线处,使 将每一长条状镜片分离为单独的小片。其中所述步骤三中,用圆筒状物体在所述长条状镜片上纵向轻压滚过, 将长条状镜片分离为单独的小片。其中所述长条状镜片放置在柔性垫上。其中所述圆筒状物体外层为柔性材料。其中所述圆筒状物体为手持滚筒。其中所述长条状镜片与所述手持滚筒之间放置有隔离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本发明采用划切后手工掰片而不是直接机械切断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 高效率并降低成本。2. 本发明在掰片的过程将镜片有划切痕迹的一面朝下放置,沿划切线掰断 镜片,避免划切产生的粉末附着于镜片表面造成划伤。3. 本发明采用手指沿划切线施加压力,力量轻揉,可以有效减少碎片。4. 本发明采用手持滚筒沿划切线施加压力,力量轻揉,不仅可以减少坏品, 而且效率高;5. 本发明在镜片下面放置柔性垫,可以使手指或滚筒施加的压力有效的分 布于切割缝两侧,使切割缝可以匀速裂开,减少坏品。6. 本发明采用的手持滚筒其外层为柔性材料,可以緩沖并有效分布滚筒对 镜片的压力,减少坏品。7. 本发明在手持滚筒与镜片之间放置隔离物,可以提高镜片的洁净度。
图1为本发明划切镜片示意2为本发明大片镜片划切后的形状示意3为本发明划切的示意4为本发明划切后4t片的摆放示意5为本发明大片镜片掰为长条状镜片的步骤示意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长条状镜片掰为小片的步骤示意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步骤三的示意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步骤三长条状镜片的受力示意9为本发明掰片后的小片示意图其中1- 大片镜片 3-小片 4-滚筒2- 长条形镜片 5-柔性垫 41-滚筒外层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采用手工掰片的工艺 实施例一步骤一如图1和图2所示,将大尺寸的大片镜片1沿横向或纵向至少划 切一次,形成至少2个小尺寸的小片3。所谓划切,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在切 割大片镜片1时,刀具没有切入其的整个厚度,大片是没有分开的,各个小片 之间未完全切断。步骤二将大片镜片1沿横向或纵向的划切线掰成至少2个长条状镜片2。 在本步骤可以用手握住大片镜片1,沿横向或纵向的划切线掰成一条条的长条状 镜片2。如图4所示,大片镜片l应划切线朝下放置(如图5所示),这样不仅 有利于掰断镜片,而且可以避免划切产生的粉末附着于镜片表面造成划伤。步骤三将长条状镜片2沿划切线掰成至少2个小片3。本步骤中,可以用 手握住长条状镜片2沿划切线一段段地掰开,掰成最后的小片3,但是因为镜片 易碎,所以最好是如图6所示,长条状镜片2划切线朝下放置(这样有利于掰断, 而且避免划切产生的粉末附着于镜片表面造成划伤),然后用手指,最好是指腹沿横向或纵向的划切线慢慢轻压而掰开镜片,这种方法也有利于保持镜片洁净。进一步地,为了更好防止镜片在掰片过程中破碎,如图6所示,可以将长条状 镜片2放置在洁净的柔性垫5 (如海绵,)上,然后用手指头沿横向或纵向的划 切线慢慢轻压而掰开镜片。柔性塾5能够更好的緩冲手指指腹施与的压力,同 时将手指施加的压力有效地分布于切割缝两侧,使切割缝可以匀速裂开,减少坏品o采用上述手工掰片的方法,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划切设备的成本远低于切断设备的成本),而且效率高,每人每天可以生产小片约7万片以上。 实施例二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掰片效率,同时克服因手指用力不均而 镜片出现外观不良的状况,可以在步骤三做如下改进步骤三长条状镜片2沿划切线掰成至少2个小片3。在本步骤中,为了提 高效率,使用圆筒状物体,如滚筒4来取代实施例一的手指。如图7所示,先将长条状镜片2划切线朝下铺放整齐,然后手持滚筒4在 长条状镜片2的表面纵向轻压滚过。用滚筒4的压力将长条状镜片2沿横向划 切线压断(如图8所示),得到最终的小片3 (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手 指指腹只能逐个点用力,效率低。而采用手持滚筒4的方法,可以多点同时用 力,而且可以控制用力的大小。在保证镜片不破损的同时提高了掰片效率。更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防止镜片破损,可以将镜片放置在洁净的柔性垫5 (如海绵)上,然后再手持滚筒4轻压滚过。柔性垫5能够更好地緩冲压力, 同时将滚筒4施加的压力有效地分布于切割缝两側,使切割缝可以匀速裂开, 减少坏品。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滚筒力量柔和,滚筒外层41使用柔性材料制成,如 硅胶等。这样滚筒4与镜片接触时,不会因为材料过硬而划伤镜片。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镜片的洁净度,在长条状镜片2铺放好之后,可以 在其表面放置洁净的隔离布,防止因滚筒4不洁净而使得镜片沾污。釆用上述改进后的工艺,在降低成本低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每 人每天可以生产小片IO万个以上。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 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 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手工掰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镜片纵向和/或横向划切至少一次;步骤二将镜片有划切线的一面朝下放置,用手工沿纵向或横向划切线将镜片分离为至少两个长条状镜片。步骤三将所述长条状镜片有划切线的一面朝下放置,然后用外力将每一长条状镜片分离为至少两个单独的小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掰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用 手指点压所述长条状镜片的每一划切线处,使将每一长条状镜片分离为单独的 小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掰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用圆 筒状物体在所述长条状镜片上纵向轻压滾过,将长条状镜片分离为单独的小片。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工掰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镜片 放置在柔性垫上。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工掰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物体外层 为柔性材料。
6. 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手工掰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物体 为手持滚筒。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工掰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镜片与所 述手持滚筒之间放置有隔离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工掰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镜片纵向和/或横向划切至少一次;步骤二将镜片有划切线的一面朝下放置,用手工沿纵向或横向划切线将镜片分离为至少两个长条状镜片;步骤三将长条状镜片有划切线的一面朝下放置,然后用外力将每一长条状镜片分离为至少两个单独的小片。在第三步骤中,最好先将长条状镜片放置在柔性垫上缓冲压力,镜片掰断可以用手指点压,也可以用滚筒滚压以提高效率。本发明工艺简单,坏品率低,而且效率高。
文档编号C03B33/12GK101269906SQ20081006661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
发明者涛 宋 申请人: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