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53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隔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 一种隔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间间隔的隔间装置。
背景技术
要将有限的室内空间充分利用,,釆用隔间装置为一种常用的布置方式。如
图io所揭露,为一种公知的隔间装置外观图。此种隔间装置利用至少第一及第 二隔间板IO、 ll搭接而成,在第一及第二隔间板IO、 ll之间通常以枢纽(图中
未表示)连接,使所述第一或第二隔间板可以相对旋转至预定的角度产生空间
区隔的效果;另外,在第一及第二隔间板底部装置有滑轮组12,可以帮助移动 所述第一或第二隔间板。
上述的先前技术中,由于第一及第二隔间板IO、 11的底部装置有滑轮组12, 所以在移动隔间板至预定位置后无法确实被定位不动。纵使在滑轮组12上配置 刹车机构,使用中却往往因为无法负荷第一或第二隔间板IO、 ll的重量而难以 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第一及第二隔间板IO、 ll的移动行径中还要顾虑操作 滑轮组12的剎车机构,不但隔间的角度拿捏困难,也造成许多不便利性,为这 种先前技术存在的第一个缺陷。


图1所揭示的滑轮组12,包括与第一或第二隔间板10、 11互为平行的组 立架120,与第一或第二隔间板IO、 11互为垂直的支架121,及支架两端装置 的滑轮122,组立架120用以将滑轮组12装配在第一或第二隔间板10、 11的 底部,并在所滑轮122与支架121间配置弹簧123,弹簧123的目的主要为适 应第一或第二隔间板10、 11所在位置的不平坦,而增加其稳定性。由于支架 121为配合弹簧123的作用而必须配置在一定的高度上,而支架121的两端又 突出在第一或第二隔间板10、 ll夕卜,所以造成行经该处者的不便,不慎更常因此而绊倒,为这种先前技术存在的第二个缺陷。再者,组立架120与支架121 互为垂直,占据的空间大而不利于包装或运载,为这种先前技术存在的第三个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状态下可减少对其 周围行人的妨碍的隔间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节省占据空间且利于包装或运载的隔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特别设计一种隔间装置,包括至少第一及第 二隔间板,连结于第一与第二隔间板之间的枢纽,以及连接于第一与第二隔间 板底部的滑轮组,其中,该滑轮组具备组立架、支承机构及一对脚部,该组立 架将该滑轮组连结于该第一或第二隔间板的底部,该一对脚部一端连接滑轮, 另一端分别枢接于该支承机构的两对边,组立后该一对脚部的外观呈八字形, 且该两脚部之间以拉簧拉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隔间装置,包括至少第一及第二隔间板,及连结于 该第一及第二隔间板底部的滑轮组,该滑轮组具备组立架、支承机构及一对脚 部,该组立架将该滑轮组连结于该第一或第二隔间板的底部,该一对脚部一端 连接滑轮,另一端分别连结于该支承机构的两对边,所述组立架在预定位置设 有一对具有间隔的定位孔,所述支承机构包括支架、弹簧及拉杆,该支架的表 面具有孔,该拉杆穿透该孔,该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组立架的该两个定位孔 之间,另一端的外表以弹簧套接,其终端以螺帽栓止并支持该弹簧在所述支架 与该螺帽之间作用;所述支架的外观为四边形, 一对边分别朝所述一对脚部方 向延伸固定翼,相邻的对边则对应所述组立架的所述定位孔位置各设有定位片。
所述枢纽可以定位第一或第二隔间板相对旋转后移动的位置;所述滑轮组 具有一对组立后呈八字形的脚部及支承机构, 一对载有滑轮的脚部具备弹性可 以帮助滑轮与不平坦地面接触时产生高低补偿的作用,支承机构可以将一对脚 部旋转收纳与隔间板呈平行位置,借以提高所述隔间装置的实用性。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产生有益的效果包括
(1) 通过枢纽可以在第一或第二隔间板相对旋转移动位置后确实将其定 位,不受到滑轮组的干扰,而且操作便利简易,不需要额外的动作即可轻松完成。
(2) 滑轮组一对八字形的脚部,同样可以帮助隔间板适应不平坦的环境位 置,更由于连接滑轮的脚部,所在高度相对低于先前技术的支架,使不易造成 行经该处者的妨碍。
(3) 滑轮组具有支承机构,可以将连结有滑轮的脚部旋转移动至与组立架 平行的位置,以利于收纳后包装、运载的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间装置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与隔.间板连结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的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的动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的组合图; 图8为以局部截面表达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1为以俯视角度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组立架与一对脚部呈相对垂直位置 的示意图9-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立架配合支承机构的动作图9-3为以俯视角度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组立架与一对脚部呈相对平行位置
的示意图9-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立架收纳时与支承机构的配合状态图IO为先前技术的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隔间板 滑轮组
滑:
第一隔间板
第 一 隔i曰
枢纽
第一枢板的连接部

银 弟
枢轴 压板
滑:
组立架
两个定位孔
一对脚部另一端
拉杆 孔
;丄,
10 12
121
122 20 201
30
301
302
303
304 32 34 4
40
401、 402 411、 421
50 52 501
504、 505
第二隔间板 组立架
弹簧
第二隔间板 第二隔间板的顶面
第二枢板
第二枢板的连接部 第二枢板的枢接部
第二枢板的枢孔
第二枢板的定位槽
滚珠
条孔
一对脚部
滑轮
轴栓
拉簧
弹簧
螺帽
固定翼
11 120
123
21
211
31
311
312
313
314 33 340
41、 42
410、 420
43、 44
45
51
53
502、 503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隔间装置包括至少第一及第二隔间板20、 21,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与第二隔间板20、 21之间的枢纽3,所述枢纽3包括第-及第二枢板30、 31,及枢轴32,第一及第二枢板30、 31的一端具有连接部301、 311分别固接于第一及第二隔间板20、 21的顶面201、 211或底面,相对的另一端 具有枢接部302、 312,以枢轴32套接构成可以枢转的状态。
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4,前述第一及第二枢板30、 31的枢接部302、 312以高 低方式交叠,其中央各具有互为对应的枢孔303、 313,用以供枢轴32套接;环 绕第一枢板30的枢孔303的外周,径向分布有等距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孔304, 对应定位孔304的位置,在第二枢板31上配置有定位槽314,并在所述每一个定 位孔304中置入滚珠33,滚珠33至少具有一个相对端外露出定位孔304。枢轴32 同时串接有压板34压制于滚珠33外露的一端防止滚珠33脱落,滚珠33外露的相 对端则落于第二枢板31的定位槽314中而得到定位。压板34的表面,径向分布两 个或两个以上等距的条孔340,条孔340与滚珠33并不相互干涉,用以增加压板 34的挠度。
请参考图5所示,若要移动第二隔间板21,必须施力克服滚珠33被压板34 压制的力道,当滚珠33脱离起始位置的定位槽314后,便可以枢轴32为中心旋转 第二隔间板21移位,直到滚珠33落入到下一个定位槽的位置被定位为止;其间, 压板34因滚珠33脱离定位槽314而产生变形,同时形成对滚珠33压制的力量,至 滚珠33进入下一个定位槽的位置。
请参考图6 图8,在前述第一及第二隔间板20、 21底部装置有滑轮组4。所 述滑轮组4具备组立架40、支承机构5及一对载有滑轮的410、 420脚部41、 42, 其中
组立架40用以将滑轮组4连结于第一或第二隔间板20、 21的底部,在预定位 置设有一对具有间隔的定位孔401、 402;
支承机构5包括支架50、弹簧51及拉杆52,支架50的表面具有孔501供拉杆 52穿透,拉杆52的一端连接于前述组立架40的两个定位孔401、 402之间,另一 端的外表以弹簧51套接,其终端以螺帽53栓止并支持弹簧51在支架50与螺帽53 之间作用;支架50的外观为四边形, 一对边分别朝一对脚部41、 42方向延伸固 定翼502、 503,相邻的对边则对应前述组立架40的定位孔401、 402位置各设有定位片504、 505;
-一对脚部41、 42 —端连接滑轮410、 420,另一端411、 421分别枢接于支承 机构5的两对边,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实施例中,为前述固定翼502、 503所包 容且通过轴栓43、 44枢接,组立后一对脚部41、 42的外观略呈八字形,使相对 轴栓43、 44构成可以枢转的状态,且两脚部41、 42之间以拉簧45拉持,令滑轮 410、 420接触地面时具备有弹性,换言之,对所在不平坦的地面具有高低补偿
续请参考图9-1,为支撑前述第一或第二隔间板20、 21,滑轮组4固定在第 一或第二隔间板20、 21时, 一对八字形的脚部41、 42从俯视角度观察,为相对 与组立架40呈现垂直状态,借滑轮410、 420与地面的实质接触支持第一或第二 隔间板20、 21站立;所述滑轮组4在独立运送或包装时,请同时参图9-2,只要 将组立架40连同拉杆52上提旋转至与一对脚部41、 42从俯视角度观察呈现平行 状态(如图9-3)再予释放,借弹簧51的回复力使组立架40上的定位孔401、 402 与支架50的定位片504、 505互相套合后得到定位(如图9-4)。如此,在收纳时 所述滑轮组4较先前技术节省更多的运载或贮存空间而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以上述实 施例为限,举凡熟悉本实用新型技艺的人士援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 修饰或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内。
9
权利要求1、一种隔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第一及第二隔间板,及连结于该第一及第二隔间板底部的滑轮组,该滑轮组具备组立架、支承机构及一对脚部,该组立架将该滑轮组连结于该第一或第二隔间板的底部,该一对脚部一端连接滑轮,另一端分别枢接于该支承机构的两对边,组立后该一对脚部的外观呈八字形,且该两脚部之间以拉簧拉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隔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立架在预定位置设有一对具有间隔的定位孔,所述支承机构包括支架、弹簧及拉杆,该支架的表面具有孔,该拉杆穿透该孔,该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组立架的该两个定位孔之间,另一端的外表以弹簧套接,其终端以螺帽栓止并支持该弹簧在支架与螺帽之间作用;该支架的外观为四边形, 一对边分别朝所述一对脚部方向延伸固定翼,相邻的对边则对应所述组立架的该定位孔位置各设有定位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隔间板之间连结枢纽,所述枢纽具有第一及第二枢板及枢轴,该第一及第二枢板的一端具有连接部分别固接于该第一及第二隔间板的顶面或底面,相对的另一端具有枢接部以枢轴套接;所述第一及第二枢板的枢接部以高低方式交叠,其中央各具有互为对应的枢孔,该枢孔套接于该枢轴,环绕所述第一枢板的该枢孔的外周,径向分布有等距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孔,对应该定位孔的位置,在所述第二枢板上配置有定位槽,并在该每一个定位孔中置入滚珠,该滚珠至少具有一个相对端外露出该定位孔,所述枢轴同时串接有防止滚珠脱落的压板,该压板压制于该滚珠外露的一端,该滚珠外露的相对端则落于所述第二枢板的定位槽中而得到定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表面,径向分布两个或两个以上等距的条孔,该条孔与所述滚珠并不相互干涉。
5、 一种隔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第一及第二隔间板,及连结于该第一及第二隔间板底部的滑轮组,该滑轮组具备组立架、支承机构及一对脚部,2该组立架将该滑轮组连结于该第一或第二隔间板的底部,该一对脚部一端连接 滑轮,另一端分别连结于该支承机构的两对边,所述组立架在预定位置设有一 对具有间隔的定位孔,所述支承机构包括支架、弹簧及拉杆,该支架的表面具有孔,该拉杆穿透该孔,该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组立架的该两个定位孔之间, 另一端的外表以弹簧套接,其终端以螺帽栓止并支持该弹簧在所述支架与该螺帽之间作用;所述支架的外观为四边形, 一对边分别朝所述一对脚部方向延伸 固定翼,相邻的对边则对应所述组立架的所述定位孔位置各设有定位片。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隔间板 之间连结枢纽,所述枢纽具有第一及第二枢板及枢轴,该第一及第二枢板的一 端具有连接部分别固接于该第一及第二隔间板的顶面或底面,相对的另一端具 有枢接部以枢轴套接;所述第一及第二枢板的枢接部以高低方式交叠,其中央各具有互为刘应的枢孔,该枢孔套接于该枢轴,环绕所述第一枢板的该枢孔的 外周,径向分布有等距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定位孔,对应该定位孔的位置,在所 述第二枢板上配置有定位槽,并在所述每一个定位孔中置入滚珠,该滚珠至少 具有一个相对端外露出该定位孔,所述枢轴同时串接有防止滚珠脱落的压板, 该压板压制于该滚珠外露的一端,该滚珠外露的相对端则落于所述第二枢板的 定位槽中而得到定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表面,径向 分布两个或两个以上等距的条孔,该条孔与所述滚珠并不相互干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隔间装置,包括至少第一及第二隔间板,连结于第一与第二隔间板之间的枢纽,以及连接于第一与第二隔间板底部的滑轮组,其中,所述枢纽可以定位第一或第二隔间板相对旋转后移动的位置;所述滑轮组具有一对组立后呈八字形的脚部及支承机构,一对脚部具有弹性可以帮助连接于脚部的滑轮与不平坦地面接触时产生高低补偿的作用,支承机构可以将一对脚部旋转收纳与隔间板呈平行位置,借以提高所述隔间装置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隔间装置用以将室内空间隔成所要的区间。
文档编号E04B2/82GK201288383SQ20082013314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陈朝根 申请人:泰桦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