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装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532阅读:10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块化组装房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房屋,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工业化生产和拼装的模块化组装房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组装(预制)房屋大致分为木制梁板结构、轻钢结构、板式结构、箱式结构 和复合材料混合结构等五种形式。前两种形式的组装式房屋,结构部分工厂化生产程度较 高,构件较多,能满足建造低层住宅和别墅的需要。但建筑物基础部分和装修装饰部分离不 开湿作业,组装方法复杂,工期仍然较长,造价相对较高。板式结构房屋构件少、标准化程度高且大部分构件工厂化生产。国内板式结构房 屋多为活动板房,过于简易,安全、防火、保温、隔热性能均不佳,首层地板必须开挖地面进 行湿作业,只能用于临时用途,如工棚,工地办公室等。箱式结构房屋一般在集装箱箱体的基础上,沿用传统的建筑装修工艺改造形成适 合居住的房屋。这种移动房屋整体性好,但外观较多保留了集装箱特色,空间设计受集装箱 模数影响较大。整箱运输成本高而难以大范围远距离推广。复合材料混合结构房屋形式多样,具有轻质、节能、便于工厂化制造和组装等特 点,但较多为个性化产品。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工厂化制造,散装运输,模块化组装,轻质、节能、环保、防火、 安全,且价格相对低廉的组装房屋是业内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模块化组装房 屋。该模块化组装房屋采用标准化模块,集中在工厂批量生产,然后运输到实地安装,使用 灵活、安装拆卸方便,同时有较好的保温、隔音及防火性能,结构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模块化组装房屋,该房屋包括下列标准模 块地板,采用框式结构,包括绝热隔音层、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中间的纵、横加强龙骨、 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上下表面的面板、和镶嵌在地板周边的C型折弯结构梁,该地板的上表 面沿C型折弯结构梁内侧形成凹槽,凹槽中间隔设置积水导泄用的通孔,地板四角C型折弯 结构梁上缘设置有安装螺栓孔;顶板,采用框式结构,包括绝热隔音层、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上下表面的面板、以及 镶嵌在顶板周边的C型折弯结构梁,该顶板的下表面沿C型折弯结构梁内侧形成凹槽,顶板 四角C型折弯结构梁下缘设置有安装螺栓孔;墙板,包括绝热隔音层和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两侧表面的面板,根据不同的强度要 求,也可在墙板中间或四周放置加强龙骨;角柱,包括直角断面的柱体以及柱体上下两端的螺栓安装板,根据用途不同角柱可分为内装型角柱和外装型角柱。所述的顶板、地板与角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房屋的结构,所述的墙板上端与 顶板上向下的凹槽插接固定,墙板下端与地板上向上的凹槽插接固定,形成房屋的墙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房屋的各个构件均为模块化构件,可以集中在专业化的工厂生产。场地要求低, 组装简单,拆卸方便,可以多次移动拆装,循环使用率高。2、将轻质、绝热、隔音性能与构件的模块化制造同步完成,通过整体构造方法保证 防火性能,无冷桥,节能环保性能非常突出。3、适用于度假村、汽车旅馆、汽车营地、边防哨所、野外工程、灾害救助等固定、半 固定的办公或住宿等用途。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房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墙体水平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地板的插接凹槽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板的插接凹槽示意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装型角柱截面示意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装型角柱截面示意图图7是绝热隔音层中纵横加强龙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模块地板1、 墙板2、顶板4、以及位于顶板和地板之间的角柱3。顶板4上面还可以安装各种屋架、屋面 等构件。地板1下面可设置结构托架,使房屋地面具有稳定的结构性能。墙板2上可以开 孔镶嵌门窗,也可直接用门窗构成房屋的一个壁面,此时,该门窗的四周与墙板或角柱使用 自攻螺栓连接,并用密封胶密封。如图2和图4所示,地板1采用框式结构,包括绝热隔音层11、设置在绝热隔音 层中间的纵、横加强龙骨5 (如图7所示)、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上下表面的面板10和12、以 及镶嵌在地板周边的C型折弯结构梁16。该地板1的上表面10沿C型折弯结构梁16内侧 形成向上的凹槽,凹槽中间隔设置积水导泄用的通孔15,地板四角C型折弯结构梁上缘设 置有安装螺栓孔。如图2和图5所示,顶板4采用框式结构,包括绝热隔音层41、设置在绝热隔音 层上下表面的面板40和42、以及镶嵌在顶板周边的C型折弯结构梁46,该顶板4的下表面 42沿C型折弯结构梁46内侧形成向下的凹槽,顶板四角C型折弯结构梁46下缘设置有安 装螺栓孔。当拼装多层房屋时,下层房屋的顶板构成上层房屋的地板,此时,顶板4的绝热 隔音层中间也可以设置纵、横加强龙骨5。如图2所示,墙板2包括绝热隔音层21和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两侧表面的面板22。 根据不同的强度要求,也可在墙板中间或四周放置加强龙骨5。墙板可整体发泡形成大幅面 整体墙板,也可分开发泡形成小幅面墙板,然后拼装成完整的墙体。[0033]如图3所示,角柱包括直角断面的柱体31以及从柱体上下两端弯折的螺栓安装 板32。根据用途不同角柱可分为内装型角柱(图6A)和外装型角柱(图6B)。地板、顶板、墙板中的绝热隔音层11、21和41为轻质发泡材料,包括EPS、XPS、PU、 酚醛等发泡体。框式地板、顶板、墙板可以利用填充材料的自粘结性能,或自发泡性能填充 形成具有相应强度的板体,也可以利用粘结剂将发泡板和面板、龙骨、折弯结构梁粘结形成 具有相应强度的板体。所述的绝热隔音层发泡材料表面均由不燃或难燃的板材(面板)完全覆盖,通过 顶板、地板上预留的凹槽和墙板插接,保证发泡材料与室内外火源完全隔绝,从而形成整体 房屋的防火性能。地板、顶板、墙板两侧的面板10、12、40、42、和22可以使用水泥纤维板 (CCA)、菱镁板、石膏板、彩钢板、镀锌钢板等,地板、顶板和墙板的拼装缝处可以设置密封 胶条进行密封。顶板、地板和墙板可根据建筑强度设计要求,确定绝热隔音层发泡体的厚度和密 度,确定加强龙骨的有无、断面尺寸大小和间距。顶板、地板、墙板的板面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使用防水、装饰等材料进行二次处理。绝热隔音层中的纵横向加强龙骨5可以采用C型、工字型钢材制作。为方便发泡 体的浇注成型,纵向龙骨51或横向龙骨52上可以设置矩形或圆形开孔53,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地板1上向上的凹槽和墙板2下端插接固定,顶板 4上向下的凹槽与墙板的上端插接固定,并通过外装型角柱3上下两端的安装板和顶板、地 板四角的螺栓紧固而形成房屋。安装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在现场简易基座上安放框式地板,调平固定(或螺栓固定);第二步,在框式地板四角安装角柱并利用螺栓固定;第三步,在地板四周凹槽和角柱内侧插入墙板;第四步,在四个角柱上端安装框式顶板构成房屋的天花板,同时将墙板上端插入 框式顶板周边的凹槽,用螺栓将角柱上端与框式顶板固定成型。本实用新型将构成房屋的各构件预制成多个基本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根据使用要 求灵活安装,组合拼装成单个小屋、连体房屋、多层房屋,十分方便。而且,各个连接部分可 拆卸,整个房屋模块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此外,还可以根据功能需要,为移动房屋安装台 阶、阳台、遮阳棚以及室内设备等附加构件,使该房屋功能更加丰富。
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该房屋包括下列模块地板,采用框式结构,包括绝热隔音层、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中间的纵、横加强龙骨、设置 在绝热隔音层上下表面的面板、和镶嵌在地板周边的C型折弯结构梁,该地板的上表面沿C 型折弯结构梁内侧形成凹槽,凹槽中间隔设置积水导泄用的通孔,地板四角C型折弯结构 梁上缘设置有安装螺栓孔;顶板,采用框式结构,包括绝热隔音层、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上下表面的面板、以及镶嵌 在顶板周边的C型折弯结构梁,该顶板的下表面沿C型折弯结构梁内侧形成凹槽,顶板四角 C型折弯结构梁下缘设置有安装螺栓孔;墙板,包括绝热隔音层和设置在绝热隔音层两侧表面的面板;角柱,包括直角断面的柱体以及柱体上下两端的螺栓安装板;所述的顶板、地板与角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房屋的结构,所述的墙板上端与顶板 上向下的凹槽插接固定,墙板下端与地板上向上的凹槽插接固定,形成房屋的墙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柱采用内装型结构或 外装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绝热隔音层中设置 有纵横向加强龙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中间或四周设置有 加强龙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顶板和墙板中的绝热 隔音层为轻质发泡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顶板和墙板两侧的面 板采用水泥纤维板(CCA)、菱镁板、石膏板、彩钢板、镀锌钢板、不燃或难燃板材。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绝热隔音层中的纵横向加 强龙骨采用C型或工字型钢材制作,其上设置有矩形或圆形开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顶板和墙体的连接处 设置有密封胶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装房屋,包括下列模块地板、顶板、墙板和角柱,所述的顶板、地板与角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房屋的结构,所述顶板、地板的上下凹槽与所述墙板插接,形成房屋的墙体。本实用新型将房屋的各个构件简化为标准构件模块,可以集中在专业化的工厂生产,然后运送到现场快速组装,具有环保、节能、拆装方便,循环使用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E04B1/343GK201850647SQ20102011371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杜海平 申请人:杜海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