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91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垂直电泳的主体结构,尤其是防漏的胶室玻璃能斜坡 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前的垂直电泳主体的组装多半依靠专用密封条来对短玻璃板与主体之间密 封,这样短玻璃板就可以不用设计成凹口形状,由于采用独立的制胶器制胶,胶板在制 胶完成时需从制胶器上取下再装配到主体上,容易造成漏液、漏胶或气泡的引入。为 此,设计一种防漏的胶室玻璃能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发明内容[0003]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组装制胶和电泳主体时 能实现玻璃板准确、快速的入位,能够方便的将短玻璃板装入到主体上夹紧板锁紧的预 定位置并且与密封条紧密贴合,同时不影响与原位制胶器配套使用,从而可以在制胶完 成后直接开始电泳的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5]一种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由主体(1),电极头(2),夹 紧板(3),U型密封条(4)和玻璃组件(5)组成,其中主体(1)的主体框架(11)的两侧之间设置提栏(12)和衬板(13),主体框架(11)的表面上设置U型 密封槽(14),其中置入U型密封条(4),在主体框架(11)两侧的底部通过螺栓 轴(15)安装有可旋转的夹紧板(3),在其两侧结构的下端正反两侧设置四支导入轨 (16),导入轨(16)的底段的外侧具有向下的斜面(17)。[0006]所述的玻璃组件(5)由长玻璃板(51),边条(52)和短玻璃板(53)组 成,长玻璃板(51)粘有边条(52)的一侧紧贴短玻璃板(53)的外侧。[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0008]1.本实用新型由于玻璃组件中的短玻璃板和长玻璃板是先后在电泳主体上装配 入位的,从而更能保证密封性,并且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实现原位制胶。[0009]2.本实用新型导入轨的设计简化了制胶和电泳主体的结构,相关操作易学易 用。[0010]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推广,使用维护和修理简易。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体立体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璃板组件立体示意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位制胶主体待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由图1至图3示出,一种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由主体1,电 极头2,夹紧板3,U型密封条4和玻璃组件5组成,其中主体1的主体框架11的两侧 之间设置提栏12和衬板13,主体框架11的表面上设置U型密封槽14,其中置入U型密 封条4,在主体框架11两侧的底部通过螺栓轴15安装有可旋转的夹紧板3,在其两侧结 构的下端正反两侧设置四支导入轨16,导入轨16的底段的外侧具有向下的斜面17。[0015]制胶时,先将短玻璃板53的上端向前倾,顶住U型密封条4两侧的顶部,下端 借助导入轨16向下的斜面17向内侧推挤,至导入轨16内侧的平面处入位完毕。[0016]长玻璃板51紧贴短玻璃板53的外侧,使粘有边条52的那一侧对着短玻璃板 53,再将两侧夹紧板3合拢并扣紧,主体1装配完成。[0017]本实用新型的导入轨16是一种独特的设计,它的外侧是一段向下的斜面17,可 以使短玻璃板53的顶端和内侧与U型密封条4之间保证密封性的良好;又由于导入轨16 的位置使得其既能对玻璃组件5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也不影响玻璃板下端与密封性橡 胶垫的接触,从而使得原位制胶的实现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1.一种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由主体(1),电极头(2),夹紧 板(3),U型密封条(4)和玻璃组件(5)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1)的主体框 架(11)的两侧之间设置提栏(12)和衬板(13),主体框架(11)的表面上设置U 型密封槽(14),其中置入U型密封条(4),在主体框架(11)两侧的底部通过螺栓 轴(15)安装有可旋转的夹紧板(3),在其两侧结构的下端正反两侧设置四支导入轨(16),导入轨(16)的底段的外侧具有向下的斜面(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玻璃组件(5)由长玻璃板(51),边条(52)和短玻璃板(53)组成,长玻璃板(51)粘有边条(52)的一侧紧贴短玻璃板(53)的外侧。
专利摘要一种防漏胶室玻璃斜坡入位的制胶电泳装置,由主体(1),电极头(2),夹紧板(3),U型密封条(4)和玻璃组件(5)组成,其中,主体框架(11)的两侧之间设置提栏(12)和衬板(13),其表面设置U型密封槽(14),其底部通过螺栓轴(15)安装有夹紧板(3),在其两侧结构的下端正反两侧设置四支导入轨(16),导入轨(16)的底段的外侧具有向下的斜面(17),便于向内推挤入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工作可靠,使用维护和修理简易。
文档编号C03C27/10GK201809290SQ20102054342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王晓平, 高秀东 申请人: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