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73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板,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跃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由于建筑上对高层,大空间以及抗震等要求,近年来已发展了不少新的,技术经济效果好的结构体系。近十年来,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密肋空心楼盖是指1.肋距<=1.5m的单向或双向类型称为密肋空心楼盖;2.适用于中等或较大跨度的公共建筑;3.对于普通混凝土,跨度<=30m;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跨度<=45m ;4.宜现浇和采用定型模板(简称模壳)或定型填充内模。双向密肋楼盖由于双向共同承受荷载作用, 受力性能较好,因此,该类楼盖形式可广泛应用于商场、展览厅、会议室、仓库、图书馆、地下车库、阶梯教室等多高层公共建筑,尤其适用于大空间、大跨度、高净空要求的结构类型。密肋空心楼盖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现浇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另一类是预制与现浇结合的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现浇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的技术实现措施主要是借助填充“内模”于现浇混凝土之中。内模可采用空心的筒芯、箱体、也可采用轻质实心的筒体、块体。但在国内对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尚无可靠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另外实现密肋空心楼盖的填充内模现阶段均为整体式构件,这些构件可以是空心的筒芯、箱体、或是轻质实心的筒体、块体。但是其用途相同,仅仅作为填充物。其构造相同, 均为整体式构件。在国内现阶段尚无装配式内模构件用于密肋空心楼盖之中的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该混凝土空心楼板采用装配式内模构件,即装配式箱模,采用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工艺。本发明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包括钢筋混凝土肋梁 (1),钢筋混凝土叠合层O),装配式箱模(3);所述钢筋混凝土肋梁(1)在相邻装配式箱模 (3)之间现场浇注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在装配式箱模( 的上方,现场浇注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与钢筋混凝土肋梁(1)形成“T”型受力断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式箱模(3)具有封闭空腔结构,是楼板的内模,与钢筋混凝土肋梁(1)及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共同形成楼盖的封闭大空腔构造。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进为所述装配式箱模(3)为GRC(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制品。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进为所述装配式箱模(3)四周侧壁平面内,以及装配式箱模所有棱线设有抗剪键G),所述抗剪键(4)为沿水平延伸或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进为所述凹槽具有矩形或梯形断面。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进为所述装配式箱模的底板上设置有一字肋或十字肋(6)。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进为所述装配式箱模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楔形肋⑵。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进为所述装配式箱模(3)为单节式,由敞口箱 (31)与预制平板(3 装配形成密封箱体。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改进为所述装配式箱模为多节式,由多个敞口箱 (31)装配而成,所述敞口箱之间通过子母扣( 拼接形成封闭空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空心率较现浇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要高,且楼板自重更轻,可有效地节省材料,降低工程造价;该类楼板中装配式箱模各构件均采用工厂化、标准化制作,因而可减少现场混凝土浇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与一般的肋梁楼板相比,该类楼板的结构高度可以大大降低,相同层高情况下可提供更高度建筑使用空间,而且整个楼板底部平整,方便使用。


图1是本发明的敞口箱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单节式装配式箱模的截面图。图3、图4是本发明的多节式是本发明多节式装配式箱模的截面图。图5、图6本发明的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断面构造图。图7、图8是带有十字肋及楔形肋的敞口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敞口箱31的结构示意图。该敞口箱由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成,由侧壁和底板组成的敞口箱体。敞口箱5为GRC制品,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起到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1侧模的作用,支撑格构钢筋叠合板4和施工作业荷载的作用,箱体底板外露,用作建筑顶棚,这样GRC制品良好的耐久性能是息息相关的。敞口箱31既可以是单节式,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多节式,通过装配形成,如图3及图4所示所示。如果是多节式, 相互之间通过子母扣相互拼接固定。多节式装配式箱模高度可以追求较高的高度,是单节所无法实现的,而且相对其他同类产品具有更好的抗侧刚度,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为增强装配式箱模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在装配式箱模四周侧壁平面内,以及装配式箱模所有棱线安装一定规则设置抗剪键4。抗剪键不仅能后增强预制和现浇之间的连接,更重要的是可以传递水平剪力。在装配式箱模四周侧壁平面内均应设置抗剪键抗剪键为沿水平延伸或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矩形或梯形断面),凹槽深度不小于5mm,宽度为15mm到25之间,延伸长度不小于100mm.抗剪键分布面积不小于该平面内侧壁总面积的30%,也不应大于50%。在箱模所有棱线上宜设置抗剪键,深度不小于10mm,宽度为IOmm到20mm之间,延伸长度不小于100mm,该棱线上抗剪键分布长度不应小于该棱线总长的20%,也不应大于 50%。图5、图6本发明的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断面构造图。本发明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包括钢筋混凝土肋梁1,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装配式箱模3 ;钢筋混凝土肋梁1在相邻装配式箱模3之间现场浇注形成;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在装配式箱模3的上方,现场浇注形成;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与钢筋混凝土肋梁1 形成“T”型受力断面;装配式箱模3具有封闭空腔结构,是楼板的内模,与钢筋混凝土肋梁 1及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共同形成楼盖的封闭大空腔构造。图7、图8是带有加劲肋的敞口箱的结构示意图。加劲肋包括一字形肋、十字形肋和楔形肋,是敞口箱所特有,目的是为增强箱体的整体强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箱体壁厚做的更薄,使得整个箱体更轻,这样可以起到减轻结构自重的作用。在敞口箱的底板上一般设置一字形肋和十字形肋。在敞口箱的四周侧壁上一般设置楔形肋。由于装配式箱模平面尺寸均为矩形形状,作为其基本组成之敞口箱平面尺寸同样为矩形。一般在敞口箱底板上设置一道十字形肋6,对于一些异形型号(平面尺寸中短边与长边之比小于0. 7)可以设置一字形肋。若是箱体截面高度比较高(单节高度在300以上),此时可以考虑在侧壁上设置楔形肋7。加劲肋截面宽度一般不小于壁厚或板厚的2倍,截面高度不小于肋宽。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装配式箱模所用的敞口箱,相对于普通整体性填充内模可以实现更高的截面高度,空心楼板截面高度可以做的更高,可以实现更大的跨度。而且采用装配式安装工艺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多节装配式底箱整体性好,稳定性好,而且具有内撑效果。装配式箱模各部分构件均为预制,现场施工装配式安装工艺可以使后续其他工序灵活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包括钢筋混凝土肋梁(1),钢筋混凝土叠合层O),装配式箱模(3);所述钢筋混凝土肋梁(1)在相邻装配式箱模( 之间现场浇注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在装配式箱模(3)的上方,现场浇注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与钢筋混凝土肋梁(1)形成“T”型受力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箱模(3)具有封闭空腔结构,是楼板的内模,与钢筋混凝土肋梁(1)及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共同形成楼盖的封闭大空腔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箱模( 为GRC(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水泥)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箱模(3)四周侧壁平面内,以及装配式箱模所有棱线设有抗剪键,所述抗剪键(4)为沿水平延伸或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矩形或梯形断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箱模的底板上设置有一字肋或十字肋(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箱模的四周侧壁上设置有楔形肋(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箱模(3)为单节式,由敞口箱(31)与预制平板(3 装配形成密封箱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箱模为多节式,由多个敞口箱(31)装配而成,所述敞口箱之间通过子母扣 (5)拼接形成封闭空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板,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内置装配式箱型模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包括钢筋混凝土肋梁(1),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装配式箱模(3);所述钢筋混凝土肋梁(1)在相邻装配式箱模(3)之间现场浇注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在装配式箱模(3)的上方,现场浇注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与钢筋混凝土肋梁(1)形成“T”型受力断面;所述装配式箱模(3)具有封闭空腔结构,是楼板的内模,与钢筋混凝土肋梁(1)及钢筋混凝土叠合层(2)共同形成楼盖的封闭大空腔构造。该类楼板的结构高度可以大大降低,相同层高情况下可提供更高度建筑使用空间,而且整个楼板底部平整,方便使用。
文档编号E04B5/36GK102155064SQ201110061550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辛崇安 申请人:辛崇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