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钢结构外天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钢结构外天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钢结构外天沟有关。
技术背景[0002]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轻钢厂房类建筑在国内不断的发展。在轻钢维护这块领域,如何将维护体系做得更加合理、经济、实用而美观一直是我们探索与追求的目标。因此,设计一套完美的轻钢维护体系成为了一门有待我们长期不断修订与完善的技术课题。[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钢结构外天沟,本案由此产生。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对普通外天沟进行了有效改进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本实用新型有效导流,加工精度高,稳定性好、安装施工工序灵活。[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6]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包括天沟本体、若干套组合拖带;组合拖带包括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连接件一的两端分别与天沟本体的两个沟壁固定连接,与连接件一固定的连接件二连接至钢结构屋面盖板上。[0007]所述的天沟本体两端面采用封堵板封堵。[0008]所述的天沟本体的两个沟壁形成向内收边。[0009]所述的天沟本体的外沟壁高于内沟壁。[0010]所述的天沟本体的外沟壁具有向内突起阶状结构,台阶以下部位为斜面。[0011]所述的连接件一为金属片材两端弯折,与天沟本体两沟壁相贴固定连接。[0012]所述的天沟本体和组合拖带采用镀锌钢板材质制成。[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诸多有益效果[0014](1)本实用新型可形成外高内低。一方面可以保证雨水流量过急的时候,水流不会顺着屋面板凹槽面的方向冲出天沟,能很好的将雨水进行阻挡,流入外天沟水槽内;第二方面,可以保证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天沟水槽内的雨水有外溢发生,只能溢至墙面板外侧,而不至于内灌到屋内;第三方面,如果人员站立于天沟下方及较远处观看屋檐,此天沟能有效阻挡屋面板端部的波高,所以其外形显得更为美观。[0015](2)本实用新型制作精度高。新研发的组合托带零部件采用维护系统常用的镀锌钢板材质,通过裁剪、冲压、折弯等简单制作工艺精加工而成。因此,具有加工精度高,安装后显得格外整齐等优点。[0016](3)对外天沟进行了加强。从结构上来分析,组合拖带在使用自攻螺钉与天沟内外侧进行有效连接后,对外天沟槽体自身附加了一个加劲的作用,明显的加强了外天沟水槽自身的稳定性,同时很好的解决了外天沟自身易变形的缺陷。[0017](4)施工工序更为灵活。常规的外天沟的做法是一边压在屋面板下,另一边通过拉带连接在屋面板上方。其施工顺序必须是先铺墙面板,再屋面板与天沟同时安装。而本实用新型用自攻螺钉将外天沟槽体与组合托带连接后,再用自攻螺钉将托带固定在屋面檩条上。可以在屋墙面板全部施工完成后再实施安装。[0018]综上所述,此外天沟在结构、外观、防水效果、施工顺序、操作难易程度上比传统做法均有所改进,明显的具有科学性及先进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组合拖带的示意图;[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组合拖带的连接件二示意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组合拖带的连接件一示意图;[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组合拖带的天沟本体示意图;[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天沟本体和组合拖带连接的截面示意图;[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天沟本体与组合拖带地面组装示意图;[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天沟本体提升至檐口示意图;[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天沟本体在檐口与檩条连接示意图;[0027]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天沟本体对接装配示意图;[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天沟本体对接完成示意图;[00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天沟本体端部封堵示意图;[00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天沟本体落水管安装示意图;[0031]图1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完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33]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包括天沟本体1、若干套组合拖带2,都是采用镀锌钢板材质制成。[0034]天沟本体1为一个槽体结构,天沟本体1包括沟底11、内沟壁12、外沟壁13、收边 14。内沟壁12、外沟壁13的上边沿形成水平向内水平弯折的收边14。外沟壁13的高度高于内沟壁12,而且在外沟壁13中间形成一个台阶15,台阶15的下方形成斜面,有利于雨水的导流。[0035]组合拖带2包括连接件一 21和连接件二 22。连接件一 21是镀锌钢板片材两端弯折,与天沟本体1的内沟壁12、外沟壁13相贴,然后采用固定件固定。连接件二 22同时与连接件一 21相连,连接件二 22也是镀锌钢板片材弯成的部件,连接件二 22的前端与连接件一 21固定连接,中间向上弯折,尾部略微斜上翘起,这样方便与屋面板连接固定。[0036]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施工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0037]1、天沟本体1与组合拖带2地面组装,如图6所示。[0038]根据天沟本体1在每一块屋面板中均布设一套组合拖带2的原则,首先把组合拖带2横档置于天沟本体1内,并与天沟本体1内沟壁12、外沟壁13相贴形成有效扣合;然后使用自攻螺钉将天沟本体1在地面上与组合拖带2的连接件一 21形成有效连接;最后使用8mm的镀锌螺栓将连接件一 21与连接件二 22进行连接,并处于半拧紧状态,并保证两零件间能左右转动为宜。[0039]2、天沟本体1提升至檐口,如图7所示。[0040]在屋面板及墙面板安装完成后,使用吊装设备将地面组装好的天沟本体1提升至屋面板下方位置,并靠牢于墙面板外侧。[0041]3、天沟本体1在檐口与檩条连接,如图8所示。[0042]在天沟吊装就位后,将组合拖带连接件二 22进行调整,分别置于屋面板凹槽中间位置,采用2颗自攻螺钉穿透连接件二 22及屋面板与屋面板下方的檩条进行有效连接。最后,以组合拖带两零件间可进行微调的特点,将天沟本体1调齐整平,并对8mm镀锌螺栓进行终拧,从而将外天沟牢固的悬挂于屋面檐口上。[0043]4、天沟本体1的对接,如图9、图10所示。[0044]在天沟本体1有设置有搭接的地方,先铺设一层丁基防水胶带3,再铺设一层搭接板件4,并用铝拉铆钉5进行连接,最后在搭接外延IOcm区域内涂刷一层耐侯止水硅胶6, 增强防水性能。[0045]5、天沟本体1的端部封堵,如图11所示。[0046]在天沟本体1端部的地方,采用板件对接的同种工艺。先铺设一层丁基防水胶带, 再就位封堵板7,并用铝拉铆钉进行连接,最后在搭接外延IOcm区域内涂刷一层耐侯止水硅胶,完成天沟本体1端部的封堵。[0047]6、天沟本体1落水管的安装,如图12所示。[0048]根据设计要求,在天沟设置有落水管的位置将落水管8均安装到位。此新型外天沟就安装完成了,如图13所示。[0049]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沟本体、若干套组合拖带;组合拖带包括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连接件一的两端分别与天沟本体的两个沟壁固定连接,与连接件一固定的连接件二连接至钢结构屋面盖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沟本体两端面采用封堵板封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沟本体的两个沟壁形成向内收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沟本体的外沟壁高于内沟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沟本体的外沟壁具有向内突起阶状结构,台阶以下部位为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一为金属片材两端弯折,与天沟本体两沟壁相贴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沟本体和组合拖带采用镀锌钢板材质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外天沟,包括天沟本体、若干套组合拖带;组合拖带包括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连接件一的两端分别与天沟本体的两个沟壁固定连接,与连接件一固定的连接件二连接至钢结构屋面盖板上。本实用新型对普通外天沟进行了有效改进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本实用新型有效导流,加工精度高,稳定性好、安装施工工序灵活。
文档编号E04D13/064GK202280213SQ2011203834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
发明者余继军, 曾维锋, 李明威, 王蓬勃, 肖湘, 黄珊 申请人: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